第199頁
書迷正在閱讀:迷失在地球的外星綜合艦、用美貌征服世界[穿書]、穿書后被大反派標記、清宮之娘娘又精分了、丟掉渣攻以后[快穿]、淮陰侯她準備發癲、我的meimei來自日本、巡按的心肝寶貝[重生]、末世大佬清奇爆紅[娛樂圈]、成為女皇的條件是社死[蟲族]
最近朝中無甚大事,薛昶也便任由他們在朝堂上爭執了三天。 這一日, 見時機已經差不多了, 薛昶便在他們的又一輪爭執過后,扔出了兩封信函:“這兩份國書,各位愛卿先看看?!?/br> 殿上伺候的內侍雙手托著兩份國書遞到眾大臣的面前,站在最前頭的國舅爺和中書令率先伸手接了過來,看完之后,又一路傳了下去。 一時間,殿內又是議論紛紛。 等差不多所有人都看過了,薛昶才道:“扶桑與高麗兩國聯合向我大齊,提出三國圍棋挑戰賽。眾位愛卿怎么看?” 眾大臣面面相覷后,由國舅爺代表出列:“此事,事關我大齊聲威,斷沒有拒絕的道理?!?/br> 薛昶不緊不慢道:“國書上還說,希望此番賽事,采用新的規則,即不設座子。眾位愛卿又怎么看?” “這……”國舅爺也一時語塞。 薛昶用力在面前的龍案上一拍,肅聲道:“圍棋本源自于我泱泱華夏,卻如今連改制一事, 都由他國提出。諸位不反思為何落人一步便罷了,竟還在為要不要改制爭論這許多天,不慚愧嗎?” 一時間,反對派都低下頭去,表示支持的大臣們卻暗暗露出幾分得意。 薛昶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不動聲色地繼續道:“循古制自然不能說全錯,可是也要瞧一瞧當下的形勢。要想讓大齊國力日隆,國威更甚,不論是選拔人才,還是圍棋制度,都應與時俱進。即便我們愿意停滯不前,他國卻不會在原地等你。由此可見,圍棋制度要改,科舉亦要推行。諸位愛卿,還有何異議?” 即便是方才還有些得意的臣子們也反應過來,原來,陛下這是在借題發揮呢。 不妨大膽一點兒想,也許這兩封國書陛下早就收到了?;蛘咴俅竽懸稽c兒,也許早在扶桑使團殿上挑戰時便開始了。那之后不久陛下便提出恢復科舉,眾人也是鉚足了勁準備與陛下好好掰扯掰扯,誰知陛下的態度似乎并沒有很堅決,反而是拉拉扯扯地任他們鬧了許久。期間還分神弄了場堪稱轟轟烈烈的擢選首席棋待詔的賽事,更有甚者,在決出魁首的當天,當著云京百姓的面敕封,甚至當場暗示新晉首席上疏奏章,恐怕私底下早就囑咐好了。 眾臣的猜測,雖不完全中,但也不遠了。 也許最初,便是在揚州游小金山的時候,聽到那群空有滿腹才華,卻無路報國的學子們的抱怨,紀謹便生出了恢復科舉的年頭?;鼐┲笈c薛昶提起,薛昶亦極力贊成。從提出恢復科舉時起,紀謹便知道其中的阻力定然不小,便一直想著要如何弱化這阻力。 紀謹自然早就知道慕遠對圍棋的遠見與決心,在揚州他第一次見到慕遠給他看的無座子的棋時,便有了一些隱隱約約的感覺。紀謹相信慕遠的棋力,也相信只要他愿意入京,終有一天能夠名動天下,那時,他也定然會為圍棋改制而努力。 既然如此,為何不讓這兩件事互相影響?紀謹想要推行科舉,也希望圍棋能夠更廣闊的天地。所以,即便沒有扶桑使團的挑戰,紀謹也會想辦法讓不設座子的棋出現在眾人面前。 熟料正想打瞌睡,便有人送上了枕頭。扶桑使團的來訪讓這一切都提前浮上了水面,如今終于到了塵埃落定的時候。其中,自然有因緣巧合的部分,也比如這次的國書;當然更多的還是精心謀劃的結果。 事到如今,眾臣也明白了,不論是科舉,還是圍棋改制,陛下都是下定了決心的,他們已經反對無效。 相對于圍棋改制來說,待詔所的改革就算不上什么了。正如紀謹所言,有陛下的支持,又有眾待詔們的擁護,眾臣也沒有了反對的理由。 這段時間,原本清閑的棋待詔所就忙碌了起來,尤其是作為首席的慕遠。 一方面要對正選與備選們的對局安排提出建議,另一方面還要帶領眾待詔們適應改制后的圍棋的規則。 圍棋的改制,并不是僅僅是取消了座子這么簡單,甚至是從很大程度上顛覆了圍棋的理念。要打破固有的觀念,接受新的理念本來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慕遠還一步到位地在取消座子的同時,提出貼目的概念。乍一出現,這甚至是比取消座子還讓人難以接受的。 慕遠知道這很難,但他依舊堅持。 為了讓眾棋士對貼目有更直觀的概念,慕遠便安排同樣的兩名棋士,用互先的方式各對兩局,并記錄下勝負的情況。 過往,大家不是不知道先手的優勢,只是從來沒有這么直觀的感受到。勝率的統計擺在眼前,再要讓大家接受就簡單得多了。 接下來要考慮的便是貼目多少才合適。 慕遠自然知道最初的貼目是從多少開始,也知道這是一個變化的過程。到他離開的時候,那個時代已經開始了大貼目,若棋力不佳,先手已經變成了壓力而不是優勢。 不過慕遠并未打算在這一方面做過多的干涉,他只是適當地提出意見,更多的讓眾待詔們參與研究探討。 這不是一個輕松的過程,但大家似乎都樂在其中。棋待詔所比過往的任何一個時候都更加朝氣,更有活力。 這段時日,慕遠與紀謹也見得少了。只在偶爾見面的時候聽紀謹說,科舉的推進沒有那么順利。雖然眾臣們松了口,但在推行的過程中陽奉陰違還是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