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書迷正在閱讀:奇門醫仙混花都、繼承兩萬億、陳年烈茍(陳年烈狗)、為你折腰、迷人反派她只想咸魚[穿書]、我家山頭通古代、科舉大佬、她的盛世美顏有時限[重生]、偽裝純情、穿成年代文男主的嬌氣包meimei
“回頭洗好了,就給姑娘送回去?!?/br> “……”她才不要。 綏綏撇了撇嘴。 她吃完了那盞羊奶粥,趕緊逃出上房,溜回了自己的院子。 回去,小玉正在日光的穿廊下曬粟米。 冬日的陽光照在院子里,切過房檐,半明半暗。小玉棉襖穿得墩墩的,蹲在地上,緩緩抹開金黃的粟米堆,像流沙一樣。 這是個極尋常的冬天的早上。 昨晚的喘息,濁液,起伏,水聲,泥濘的池沼里緊密相貼……荒唐得像是個夢。 李重駿那樣好面子的人,一定很后悔吧?也許他還會怪罪到她頭上,怨她不知好歹睡到他的床上,害得他一時情難自抑,做了對不起宜娘的事。 反正綏綏又有一個月沒見到他。 聽人說,他又忙起來了,也不知在忙什么。 她的院子里有一株梨樹,冬天的時候樹葉都落了,積滿了皚皚的白雪,天氣暖起來,雪也一點一點薄起來;終于,一場薄雨澆化了它,冰涼的水珠從房檐上溜溜滾下來,從樹枝上滾下來,積在青石板的溝槽里,潺潺流淌了出去。 長安的信使又來了。 隨他一起來的,還有圣上安頓魏王回京的圣旨。 那是個微雨的清晨,綏綏撐油傘經過梨樹,看見枯枝間已經吐出鮮綠的嫩芽。 她知道,李重駿終究要回去。 她呢,也終究要離開。 而功成身退之前,她只需要再做一件事。 三月初四,李重駿在王府宴請賓客,既是辭行,也是答謝眾人在他病中的探望。 他如今被皇帝點名調回長安,未來妻族又是弘農楊氏,今非昔比,上到刺史太守,下到縣令,無不備了厚禮,畢恭畢敬,欣欣前來。 河西節度使雖未親到,也派了府官來賀。 據說,同來的還有五個美人,想必就是給李重駿的踐行禮。節度使算封疆大吏,皇帝依賴他們,也忌憚他們,他們送來的禮都是燙手山芋,何況是活生生的人。李重駿當然不愿收下。 自然而然,綏綏又有了她的用武之地。 在筵席上扮演狐媚惡毒的寵妾,美麗也是必不可少的武器,綏綏心知以后很難再有機會盛裝打扮,因此梳妝得格外精細。 孔雀衫,石榴裙,重重羅繡,金銀隱花。 長安風氣靡靡,貴女們偏愛鮮艷的色澤,引得歌伎艷妾也紛紛效仿。她這條裙子選的是最紅的血色羅錦,前兩日特意又染了一回,染得她指尖現在還是紅紅的。 寶髻斜墮,鬢云橫渡,nongnong胭脂直抹到眼皮上,顯得像吃多了酒,醉眼斜乜。 打扮得華麗,卻輕浮妖氣。 綏綏正努力把所有金銀首飾都插戴在頭上,忽然來了個小廝,捧著個錦盒,說是魏王殿下叫送來的。 打開一瞧,竟是一整副的縷金頭面,金簪,金釵,金梳,金冠子,鑲嵌珍珠,華光燦燦,閃得綏綏眨了眨眼才看清。 她睜大眼睛,光是看著,就已經呼吸艱難:“這……這是做什么!” 小廝道:“殿下說給姑娘一會筵席上戴?!?/br> 綏綏捂著心口道:“那……那散席之后,你再來???” 小廝摸不到頭腦:“殿下沒說要取回來呀,就說是送來給姑娘戴的?!?/br> 綏綏倒吸一口氣,小廝走了半天,都還有點頭暈目眩。 天哪天哪,李重駿他——也太夠意思了! 臨別之前還打了這么貴重的頭面給她戴,從前可沒見他那么大方過。 雖然綏綏明白,他能如此大方,多半是因為今晚宴會的重要。但有機會戴貴重的首飾出風頭,總是件快樂的事。 待會她好好演完最后一出戲,李重駿高興了,沒準兒能讓她把手里的首飾都帶走! 不過一念之間,綏綏便完全忘了李重駿的刻薄,別扭,壞脾氣,對他感激得五體投地,恨不能過年都不供灶王爺,改成他的牌位。 她忙把頭上零零碎碎的珠釵都卸下來,換上新的頭面,然后一刻都等不得,趕去向李重駿謝恩。 臨近酉時,才下過雨,天色也陰暗暗的。 哀愁的黃昏,綏綏卻打扮得珠光寶氣,喜氣洋洋地到了上房。 還沒上幾級臺階,只見兩個小婢女打簾,六對小廝前后打燈籠,簇擁李重駿走出門來。 開宴前他要接待貴客,自然也是錦衣打扮。 可他立在臺階的高處,玄青襕袍外橫著迦南沉香帶,小廝抱著鶴氅出來伺候他披上,銀灰的錦緞上是明滅的云水暗紋。 都是半舊的了,卻更見溫潤清肅,收斂了他眉目間的英氣與戾氣。甚至有那么一點像古書,裝在檀木匣子里,泛著淡淡寒香。 相襯之下,綏綏簡直像只俗艷的大燈籠。 她倒并不自慚形穢,深深福了福身,笑嘻嘻道:“妾身見過殿下,多謝殿下恩典!” 月余不見,他依舊是那懶洋洋的樣子。 經過她身邊,伸手在她涂滿胭脂的臉上抹了一道,捻捻指尖,有點嫌棄似的笑了一聲,但也沒說什么。 他走下臺階,輕飄飄留給她一句, “罷了。等回頭到了長安,少給我點丟人,便是我的造化了?!?/br> 綏綏沒聽明白,便按自己的理解過了遍腦子,忙應道:“妾身不敢!等殿下回了長安,妾身必日日燒香,夜夜祝禱,遙佑殿下一切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