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帖子因為不斷回復,始終被頂在首頁,很快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進來。 【額……如果我沒瞎的話,這個介紹牌應該是左鴻禎畫展的介紹牌,這個字體和設計應該不會認錯?!?/br> 【……】 【???】 【上面的開什么玩笑,不認識也別亂說啊,左鴻禎的畫展,怎么可能展出俞想的畫,這要是真的,我當場把鍵盤吃下去你信不信?!?/br> 【左鴻禎可是當代國內畫壇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吧,而且他十幾年前就開始只上本科生課程,不帶碩博了,俞想怎么可能會認識他?!?/br> 【是啊,而且左鴻禎脾氣又怪,那么多人想盡一切辦法卻連他的指點都得不到,現在你跟我說,俞想的畫在他的展覽上展出?這要是真的,別說是鍵盤,屎我都能吃下去?!?/br> 就在大家在帖子里吵得天翻地覆的時候,樓主突然出現,回復了最開始說是左鴻禎畫展的那樓。 【你沒瞎,就是左鴻禎的畫展?!?/br> 緊接著,他又放出了和剛剛的介紹牌一樣的其他牌子,只是上面的作者都是左鴻禎而已。 【臥槽?這tm居然是真的?!】 【不可能!我不相信左鴻禎這樣的大佬也墮落了!他這算不算晚節不保,究竟是也想蹭人氣,還是這個俞想的后臺真的這么大啊?!?/br> 【你們就沒想過,左鴻禎讓俞想參展的原因,是他畫的好呢?】 【怎么可能?】 【不對勁,誰拍了俞想的參展作品,快發來看看?!?/br> 很快,樓主甩了三張圖出來,是左鴻禎的畫展上,俞想的參展作品。 【這是俞想畫的?我不相信!】 【樓主你確定你沒弄錯,你是不是看錯了落款啊?!?/br> 【統一回復,這三幅作品《槳聲燈影》、《窗邊》、《鄉土》,落款都是俞想,也是左鴻禎這次畫展上唯一參展的其他畫家?!?/br> 樓主發出這段話后,帖子里竟然沉寂了許久沒有人回復,俞想的三幅畫結結實實地將所有人鎮住了。 他的三幅畫風格各異。 第一幅《槳聲燈影》畫的并不是這個世界中的景色,而是原世界中的秦淮河。 俞想在讀過朱自清的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后,當即去了南京,就為了看文中描繪的景色。 但上輩子,他還沒來得及畫出見到的景色,就不巧來了這個世界。而當他構思作品時,這幅畫面卻突然出現在了腦海中。 于是,他用畫筆重現了文中的描繪。 “秦淮河的水是碧陰陰的,看起來厚而不膩。等到燈火明時,陰陰的變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夢一般;那偶然閃爍著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盵1] 畫這幅畫時,俞想完全沒有實物可以參照,甚至連照片都沒有。但他就憑借著對畫面的想象,以及記憶中秦淮河的樣子,畫出了這幅畫。 畫面上的水波似要蕩漾出畫面,游船在水波中穿梭,游船上的歌聲仿佛就響在耳側。 第二幅《窗邊》是一副人體寫生。 一位身材豐滿的妙齡少女斜倚在床邊,透過窗子望向遠處,她留給畫面一個側臉,鼻尖微微上翹,長長的睫毛耷下。 她的身材不是當下流行的骨感,但在俞想的筆下,那些在現實中看似多余的rou,都變成了美麗的樣子,讓人覺得賞心悅目,仿佛她的每一寸都該是這么長的。 而最后一幅《鄉土》,是一幅大幅作品,高約一米五,寬超過三米。 因為時間緊張,俞想原本沒想創作如此大幅的作品。而且他來到這個世界后沒有來采風過,也沒打算創作鄉土類型作品。 但在左鴻禎的鼓勵下,俞想還是創作了這幅作品。 這副畫的背景是龍脊梯田,畫面的遠處是綿延的梯田,近處是在勞作的農民。 整幅畫采用了微俯瞰視角,精細程度之高,就宛如航拍一樣。 雖然是大幅畫面,但俞想沒有一點敷衍,遠處映出天色的山巒,近處油綠的莊稼,田間勞作的農民。 畫面中的一切都真實得讓人像是置身其中,仿佛穿梭在梯田里,走過了一片片的水稻田和茶葉田。 這三幅畫是俞想沒日沒夜完成的,每一副都傾注了他無盡的心血。 這些是他穿越過來后最用心的一件事,其他所有的作品都要排在這幾幅作品后面。 因為這不僅是俞想自己的作品,這也是左鴻禎的作品。 這幾幅畫要在左鴻禎的畫展上展出,而他的身份是左鴻禎的徒弟。他可以忍受其他人對他的辱罵,但他無法忍受的是給左鴻禎帶來一點點的抹黑。 即便展覽前,左鴻禎已經給了他足夠的肯定,但他還是會心里沒底。 而現在看起來,看觀眾的反饋,他好像沒有辜負左鴻禎的栽培。 為了俞想的這三幅畫,現在帖子里已經翻天了。 俞想看著他們對自己的畫從各種角度進行著各種品評。漸漸,夸獎的聲音壓過了無腦噴的黑子,而輿論的走向也回歸了理性討論。 俞想關掉了帖子,回到了孟冠玉的微博下面。 孟冠玉的微博下面,已然是一片腥風血雨。 作者有話要說: [1]摘錄自朱自清《掌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第30章 畫展 左鴻禎是國內畫壇當之無愧的泰斗,他的這次畫展已經準備了五年。開展第一天,自然吸引了無數人,他們不惜排上幾小時的隊,也要在第一時間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