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番外二百三十二 夢回唐朝5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皇子身邊蹭紫氣、春日櫻桃(校園H)、上她成癮、反差、偏執占有【穿書】、快穿之撩了男主以后(H)、月中記(玄幻 1v1 sc 微h)、愛情在香港落機、【全職all向】繞指柔、字典與圣經。[GL|姐妹]
沒錢沒糧怎么辦?搶!占領區富戶地主、過往商旅主動上繳的,收80%財產稅;有偷稅漏稅甚至隱匿不報的,殺!這樣又有幾百家族因隱匿財產罪家破人亡。 飛揚跋扈為誰雄! 其中當初一起從桂林回來的返鄉團成員更是變得驕橫跋扈,目中無人。老板龐勛的話對他們都有點不管用,不但奪人家產,還搶人妻女。義軍慢慢從內部開始糜爛,變得不思進取、兇狠、貪婪,人性丑陋的一面慢慢顯現。 在雙方積極備戰中,時間慢慢滑過公元868年的尾巴,來到公元869年。 咸通十年(869年)正月,康承訓率各路兵馬7萬余人從宋州推進柳子鎮西,自新興至鹿塘連營30里,壁壘森嚴。柳子鎮是義軍姚周防守范圍,義軍要分兵四守,各城防守就不過幾千人,形勢緊急,龐勛調兵到處救火。 救火還碰到窩里反的豬隊友。 豐縣義軍守將孟敬文是義軍起義元老團九大成員之一,手下有點兵就不把老大龐勛看在眼里,并且想著自己當老大,派人做出點如魚腹藏書什么的異象誘導士兵,讓大家認為自己當老大是天命。 天命最高! 正好這時魏博節度使何全皋遣將薛尤領兵攻打豐縣,孟敬文派人向老大龐勛求救。龐勛很仗義,派親信將領帥3000兵馬支援,卻全部被孟敬文當成炮灰坑死。 經此一事,龐勛看清孟敬文的心思,于是騙他說:“王弘立已經占領淮南,我要前去坐鎮,任命各地有資格的將領都先回來,從中選一人守徐州”。 守徐州那是身份的象征,沒有人不動心,何況天命在身的孟敬文。 孟敬文很高興的跳進坑里,半路就被龐勛的伏兵擒拿,不久被殺。 義軍的內訌對整體實力損失不小,使得豐縣也被包圍,危在旦夕。不但如此,屋漏偏逢連夜雨,義軍派出的兩支掃蕩部隊都遭到致命打擊。掃蕩海州(今江蘇連云港)的義軍被官軍使了招斷橋計導致全軍覆沒,得到甜頭再次掃蕩壽州的義軍也都碰到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曹翔重兵圍剿,損兵折將幾千人,讓義軍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勢力進一步萎縮。 這是辛讜援軍還在途中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也是公元869年正月影響江淮兩岸的一系列大事件。 多少生命因這場意外事件隕落都沒有影響唐懿宗的心情。這個正月,唐懿宗愛女,才貌雙全的同昌公主嫁給同樣才貌雙全的右拾郎韋保衡。 同昌公主不僅是皇室男人快樂之后的附加產品,還是真正的愛情結晶。她母親郭淑妃和李漼曾一起經歷過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屬于患難見真情。所以身為父親的唐懿宗為女兒舉辦了超級豪華的婚禮并送了份超級豐厚的嫁妝。其豐厚程度對現在的任何土豪來說都需要深深的仰望:一棟京城長安繁華地段廣華里的豪宅一棟,占地肯定不是我們現在按平方米計算,現在一個中等大小的小區的面積抵得上就不錯。物品呢,珍寶玉器傾盡宮中所有的送,觸目所及都是金光燦燦,玉質綿柔,連公主家的垃圾桶都是金絲編的。 在幾乎送光了國庫中的珍寶之后,李凗還覺得不夠表達愛女之情,又送了五百萬緡現金給她。 一個字,壕!前無古人的壕。 我們只能感嘆: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受盡父母寵愛的同昌公主風光下嫁,卻無法持續風光的生活。一年后,就因怪病香消玉殞,年僅21歲。父親唐懿宗又給了舉行了比婚禮還要盛大的葬禮,準備了和嫁妝一樣豐富的陪葬品。大才子唐懿宗親自寫歌悼念,著名“作曲家”李可及(樂工)配樂《嘆百年曲》以其音樂婉轉凄迷,引人淚下而成年度最佳金曲風靡一時,同時王公大臣也紛紛作詩作曲表示哀悼。而同昌公主的死亡事件也導致了史上級別最高的醫鬧事件發生,倒霉了無數人,讓長安一片腥風血雨。 同昌公主追封為文懿公主,隆重下葬,各式陪葬品燒給公主地府去繼續富貴生活。 可笑的是,這些陪葬品燒給文懿公主后,灰燼還未冷卻,韋家親戚朋友就迫不及待扒開灰燼淘寶。 再有錢,沒有健康,財富也只能便宜他人。 而幸運的韋保衡從此踏上了飛黃騰達之路,即使同昌公主死后唐懿宗也愛屋及烏,圣寵依舊,后來順利成為欺上瞞下的“權jian”,直到唐僖宗上臺才被迫結束權jian之路。 幾家歡喜幾家愁,京城熱鬧而江浙地區在一片冷清中新年新春正月過去,李克用同他老爹來了,“義軍收割機”朱邪赤心的三千騎兵隆重登場。 朱邪赤心的三千騎兵成為左右戰爭勝負的關鍵。每次雙方戰斗正酣,勝負難分時,這些騎兵就如幽靈般沖進戰場。這就好比一群正在打架的綿羊中沖進幾百頭狼,義軍無論氣勢、武力、裝備皆是不如,勝利天平馬上向官軍一方傾瀉,最后以義軍慘敗告終。 龐勛實在歡喜不起來。 損失最大的是王弘立部隊。 王弘立也是起義元老團九大成員之一,本是龐勛部將劉行及的部將。自從一招“黑虎掏心”打了官軍一個措手不及,滅了剿匪副司令戴可師和他的三萬部隊。又搶了壽州大批物資后,也是自信心滿滿,認為老子天下第一。他現在對剿匪總司令康承訓的那些蝦兵蟹將根本不看在眼里,主動越過直接領導劉行及向龐勛要求率領義軍主力三萬人和官軍來個大會戰。 從前面戰績來看,王弘立也的確是一員有勇有謀的帥才,龐勛經慎重考慮也同意由王弘立指揮作戰。 王弘立收到任命很興奮,立即部署了詳細作戰計劃,他準備的是夜襲。 如果沒有沙陀騎兵,他也許可以成功。 趁著夜色,王弘立領兵悄悄渡過睢水去偷襲官軍鹿塘寨,前面還驅使很多平民做炮灰。這場偷襲對于警覺性很低的官軍的確沒發現,但卻沒逃過朱邪赤心的目光,夜色里沙陀騎兵來了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掩藏著無窮殺機。 王弘立帶著參謀團在高處眼看己方大軍已經包圍官軍營寨,即將開展攻城戰迎來勝利曙光之時,變數發生,沙陀騎兵從義軍兩側突然來到戰場給義軍一個反包圍。戰場上只見這些沙陀勇士個個揮舞著屠刀縱馬如飛,在人群中穿梭自如,嚇得平民的第一本能是逃跑,義軍的第一反應是避其鋒芒。 沒有經過專業軍事訓練的短板顯露無疑,遇到危險時首先服從的是條件反射般的躲避動作。 這樣抱頭鼠竄的逃跑和躲避造就了更多混亂,讓三千沙陀騎兵在三萬義軍中縱馬踐踏如入無人之境。其中就有李克用那還比較稚嫩的身影,和士兵一樣在人群中無畏的沖突往來廝殺。 沙陀人以一種獸血沸騰般的勇猛,沖垮義軍的一切抵抗。 而聽到動靜的康承訓看到這種情況,抓住戰機,果斷命令官軍從營寨中傾巢而出打掃戰場,在騎兵配合下把義軍做成了“夾心三明治”。幾路夾擊下,義軍只得敗退。 敗的容易,退的十分不易。有沙陀騎兵在,哪里逃的掉?從鹿塘寨到襄城將近五十里,雙方好幾萬軍隊展開了一場馬拉松似的追逐戰。義軍是一路掉血,淹死砍死踩死的不計其數,最后以陣亡2萬多人的代價結束這場馬拉松追逐戰。 一路是橫尸滿地,哀鴻遍野。 戰斗總算結束,當炮灰的平民逃跑后自然不可能回來繼續當炮灰,朝廷有政策也不會找他們麻煩,先躲到山里避難再說。剩下王弘立在親兵的協助下單人單騎逃離戰場,如喪家之犬般凄凄慘慘戚戚回徐州向大老板龐勛請罪去了。 義軍吃到戰爭以來最慘重的失敗,加上前幾次損失,已經元氣大傷。 王弘立在徐州接受龐勛、許佶等大佬的軍事審判,幾人一致認為這一戰失敗是王弘立太驕傲輕敵的原故,對此重大事故王弘立是要負主要責任的。由此,龐勛、許佶幾人判王弘立斬首死刑。 關鍵時候,身為謀士的讀書人周重出面救了王弘立一命。 周重說:“王弘立立了兩次大功都沒有賞賜,現在一次失敗就要殺。這樣只罰不賞只是為敵人報仇而讓己方將領寒心。不如原諒他這次,讓他戴罪立功?!?/br> 周重這個人雖然以才華自負,但人品還是有的,肯為義軍著想。前面給皇帝寫信是他、磨山慘案、龐勛貪圖享受時站出來勸諫的也是他,很盡職的做著打工者的角色。龐勛、許佶等大佬也都比較器重他。聽到他說的句句在理,雖然賞罰不明是義軍特色,但這樣當眾說出來大家還是有點臉紅,于是龐勛就原諒王弘立這次,讓他將功補過。 于是在陸續收攏了幾百逃兵,龐勛又撥給王弘立一些人馬,讓他繼續去拆泗州那顆釘子戶去了。 康承訓部隊打了這次大勝仗,不但挽回了士氣,也從沙陀部隊身上獲得了勇氣。大軍趁勢進逼柳子,與姚周部隊對峙。 雙方一月之間“砰砰乓乓”在城外打了十幾架,每次膠著時,沙陀騎兵就突然出現,然后官軍就在后面輕輕松松的打掃戰場就可以。 仗這樣打下去,姚周輸的很憋屈。最后沒辦法,想從水路撤退,又被官軍發現,被揍的鼻青眼腫的退回城里。 官軍圍了城,天公還作美。當時大風刮起,官軍趁機四下在義軍大營加了把柴火,玩起了燒烤。古時的大營建筑材料都是易燃物,義軍心慌意亂下也沒有有效的防火措施。不想被烤熟,只得棄營向芳城逃跑。 這一逃,王弘立的悲劇又重演。從柳子到芳城,上萬部隊被沙陀騎兵砍的幾乎全軍覆沒,大將劉豐陣亡。 最后姚周總算帶著幾十名親兵逃離戰場,前往投奔宿州友軍。 宿州是義軍梁丕鎮守,梁丕這人是個睚眥必報的主。和姚周一起共事時,兩人就有過矛盾,一直懷恨在心。這次見到丟盔棄甲的姚周前來,哪還顧什么戰友之情,先把仇恨解決再說。 悲催的姚周帶領著殘兵一進城,就聽見城門“咔擦”一聲關閉,然后被梁丕伏兵出來一陣剁餃子餡般砍死。 豬一樣的隊友比神一般的對手可怕的地方在于,你不知道什么時候豬一樣的隊友會在你背后給你捅刀子。 梁丕殺了姚周報了昔日的一點個人恩怨,也沒得到什么好處。龐勛聽到消息就把他撤了抓去徐州上軍事法庭,改派張玄稔鎮守宿州,另外又派自己的親信張儒、張實領兵數萬協防。張玄稔的到來,為以后宿州的失守埋下一枚定時炸彈。姚周的覆滅也給了龐勛狠狠一刀子,義軍陷入內憂外患中。龐勛、許佶大驚失色,急忙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決定任命張玄稔代替豬隊友梁丕鎮守宿州,龐勛再派自己的親信張儒、張實領兵數萬協防。兩人覺得這個時候需要親自出征打個勝仗來挽回點士氣。 文化人周重有不同想法,他分析說:“柳子寨地要兵精,姚周亦勇敢有謀,卻一日覆沒,導致徐州危如累卵,不如建立旗號,再派出所有兵力和官軍決一死戰”。然后勸龐勛殺了崔彥曾等絕了徐州百姓的念想。對此另一個龐勛比較倚重的江湖術士曹君長也持肯定意見,認為一山不容二虎,一地不容兩帥,殺了正牌觀察使,你這代理觀察使可以名正言順發號施令。 對此原諒我不太懂這兩人的邏輯思維,代理高官把高官殺了,代理高官就能順利上位嗎?中央難得成了擺設不成?這其中或許也是周重在崔彥曾手上不得志,自私心作祟有一定報復因素在里面。 龐勛聽從了周重他們的建議。如果說以前和官軍打仗時,還記掛著政府的任職,希望政府不想打時,雙方能坐下來愉快談判?,F在龐勛他們徹底絕了此念,決定建立旗號正式成為反政府武裝。 龐勛要把抗爭進行到底。 四月正式建號這天,祭旗場面非常隆重。觀察使崔彥曾、監軍張道謹、宣慰使仇大夫、觀察副使焦璐、溫庭皓等并其親屬、賓客、傭人全部被殺。郭厚本、李湘等俘虜被砍斷四肢游行示眾,最后也免不了一死。 龐勛最后上臺講話對全體將士做了最后的動員工作,統一了軍隊的思想。 “勛始望國恩,庶全臣節;今日之事,前志之乖。自此,勛與諸君真反者也,當掃境內之兵,戮力同心,轉敗為功耳”。 大家推舉龐勛為天冊將軍、大會明王。意思是上天冊封的,不再給你唐懿宗打工,自己開公司。 冊封完畢后殘酷的征兵制度開始。龐勛命令全城成年男子在球場集合,再派人挨家挨戶找地道搜索“地老鼠”,有藏一個男人的,全家都殺,在這樣的鐵血制度下補充兵力三萬。 這樣制度下的兵員,其忠誠度可想而知幾乎為零。 龐勛已經管不了這么多了,有人才是最主要的。 龐勛做了些人事調整,讓許佶鎮守徐州,父親龐舉直為大司馬協助順便監視許佶,自己親自帶兵去解豐縣之圍。 夜色中,龐勛幾萬兵馬的悄悄入城給豐縣將近絕望的義軍打了一劑強心針。 當時圍豐縣的是魏博節度使何全皋部將薛尤的兵馬。薛尤部隊在豐縣四周扎了五個營寨,最靠近豐縣的也有一支幾千人的部隊。龐勛一來,就打了官軍一個措手不及。他分析地形后,首先派人四下把守緊要據點,再把這支幾千人的部隊一圍,來個“圍點打援”。 四面營寨聞訊前來解救,被義軍占據有利地形一陣痛揍,損失二千多人,只得返回。慶幸的是龐勛兵力四散、兵員攻堅也不專業,半天也沒啃下一座營寨,到了晚上餓的不行,自己回城了,要不官軍損失會更大。 義軍餓的回去了,官軍也餓的不行。經過這一仗,薛尤看義軍人多勢眾,聽到是龐勛親征,飯也索性先不吃,連夜帶兵撤退到安全地帶再安心吃晚飯。 薛尤這邊的撤退也坑了隊友,當時曹翔部隊剛圍藤縣,聽到這個消息,連攻城器械、糧食都來不及打包帶走,轉頭就退兵回袞州,被義軍隨后撿了個大便宜。 捷報經過添油加醋的潤色傳到徐州等義軍占領區,大家總算是又看到了點希望的曙光。 這卻是龐勛的最后一點輝煌,也可以說是回光返照。 龐勛部隊不久就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豐縣解圍后,義軍在繼續擴大戰果和修整方面分成兩派。建議修整的理由是:“天氣慢慢變熱,糧食馬上要成熟,不如先等收割完糧草再和官軍作戰?!苯ㄗh繼續作戰的理由是:“龐勛一出場就打了個勝仗,目前我軍就將近7萬人,官軍正惶恐的時候,乘此機會繼續揍他們,肯定能擊敗官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br> 龐勛搖擺不定時,老爹龐舉直從徐州發來“電報”,也建議龐勛繼續作戰進攻康承訓本部,擴大戰果。 正所謂上陣父子兵,龐勛決定聽老爹的。 在豐縣待了幾天,龐勛乘豐縣勝利之機,一路集合襄城、留武、小睢等城兵力五、六萬人朝西準備襲擊柳子的康承訓主力部隊。龐勛與手下計劃是于四月二十九日發動襲擊,并把作戰時間提前向隊伍傳達。 這一傳達就壞事了,隊伍里成分太復雜,其中就吸納有政府降兵。這些降兵本來是迫于形勢投降,但身在曹營心在漢,一有機會就想逃跑,有的還成功了,帶著義軍的作戰計劃。 作戰計劃傳達后,誰也沒注意有些降兵逃跑了。而就是這些逃兵把義軍的作戰計劃帶給康承訓,讓康承訓有了充足的準備。 康承訓以逸待勞、守株待兔,挖了個大大的“坑”好好的把義軍埋葬。 這一天,義軍按計劃行動。龐勛本部人馬還在三十里外的路上,襄城、留武等地兵馬先到了柳子,卻一腳踏進了官軍精心準備的坑里。中了埋伏的義軍一下亂了分寸,四處潰逃。等龐勛部隊收到消息前來支援時,已無法挽救各路義軍失敗的命運,只是趕上了旁觀義軍被砍的七零八落的過程。這一旁觀把龐勛本部的信心又看沒了,烏合之眾的副作用一下顯露,看官軍氣勢洶洶,還沒打就手腳發軟,逃跑了。 本來很多都是龐勛拿刀子架在脖子上來當兵的,哪會給龐勛賣命。 烏合之眾和正規軍的最大區別在于打順風仗兩者都一樣如老虎般兇猛,但碰到敗仗的話烏合之眾絕對瞬間變成受驚的羚羊,逃跑再說。 義軍不戰自潰! 這一逃,又是前面幾次馬拉松追逐戰的重演。官軍以沙陀騎兵在前面砍,步兵在后面補刀,很順利的收割著一條條廉價的生命。 幾十里路,義軍從滿血掉到將近空殼,一路死尸遍地。天冊將軍龐勛見勢不妙,脫下官服喬裝改扮成普通士兵才可以脫離追殺。最后收拾殘兵,不到三千人,只得垂頭喪氣返回大本營徐州。 這邊大敗,泗州方面也傳來了不好的消息。 新上任的徐州南面行營招討使馬舉親率3萬精兵馳援泗州。到淮河時,馬舉兵分三路渡淮河,到河中間時命令士兵可以大聲喧嘩,練練嗓子。三萬人一起練嗓子,那是多么的壯觀,可以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圍城的義軍嚇得成了驚弓之鳥,不知官軍來了多少人,根本不敢進攻正在過河的官軍,急忙先收兵,回營寨做好防守再說。先機一失,簡單的營寨防不住早有準備的官軍。馬舉過河后把營寨團團包圍,順路點了把火。義軍大敗,傷亡數千人。王弘立沒等到戴罪立功的機會,死在戰場。吳迥收攏殘兵退到徐城。 泗州經過長達七個月的艱苦奮斗,終于迎來了春天。七個月,從冬天到夏天,大家吃不好,睡不好,臉沒時間洗,衣服沒時間換。冬天的凍傷還沒好,夏天的蚊蟲又來咬。最后個個成了蓬頭垢面,臉上生瘡的叫花子。 但他們是勇士,他們可以稱之為真正的士兵,值得我們敬佩。 “白斬雞”們如果有他們一半的堅強,我們早就進了世界杯。 泗州解圍后,六月,馬舉從泗州出兵進攻濠州劉行及部隊,順路抜了義軍在招義、鐘離、定遠的幾顆釘子。義軍劉行及怕孤城難守,就在在城外又設立營寨,與濠州形成守望相助之勢。 針對劉行及此招,馬舉用了招聲東擊西化解。他先派少量輕騎兵在寨西挑戰,義軍一看官軍這么點人就敢來挑戰,本著柿子撿軟的捏的原則,爭著出寨想滅掉這些敵人順路撿個功勞。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待義軍大軍在城西出戰和官軍玩耍時,馬舉卻引大軍數萬迂回攻擊守衛空虛的大寨東南方,輕松的用擅長的方式一把火燒了大寨。劉行及計劃被打破,只得還是入城固守。 龐勛收到消息后派吳迥帶兵前來幫忙。不過倒霉的吳迥從泗州失敗后也沒有什么好運,帶了上萬兵駐扎在北津本打算是和濠州相互呼應,營寨建好剛想住進來放松一下,馬舉就派兵偷偷過河前來拆遷。新建的大營還沒裝修就被推平,人員也損失幾千,搞得吳迥也跑進了城里和劉行及作伴。 屋漏偏逢連夜雨,政府又有新動作。 不久,唐懿宗任命的新徐州西北面詔討使,神策將軍宋威帶領3萬武裝良好的神策軍也來到前線,駐扎在豐縣與蕭縣之間,曹翔引兵相會,雙方共同進逼徐州。 康承訓這邊也陸續清除了義軍一些占領區。襄城、留武、小睢三個地方的義軍已經損失殆盡,被官軍輕松占領。臨渙這個大點的地方也經不起官軍人多勢眾,損失萬人后,被攻破。 令龐勛更無奈的是營寨被攻破后,一些義軍將領也不返回徐州向龐勛報到了,直接帶領手下敗兵往山里一躲當起土匪、山賊的老本行來。最大的一股是五八村陳全裕的土匪窩,通過吸納逃兵,人數竟然達到了幾千人。這些人叛逃也就算了,反而截殺義軍,充實自己的裝備。這讓龐勛很惱火,派許佶、孫章打了幾次打不下來,總算把陳全裕打的無奈之際,康承訓一封勸降信如及時雨般快遞到了陳全裕手上。陳全裕如獲至寶,沒有什么思想顧慮就選擇了投降康承訓。 最后還是便宜了官軍。 義軍的內部矛盾也顯露無疑,有些縣城將領迫于官軍壓力決定和龐勛劃清界限,跳槽官軍。蘄縣土豪李袞是個投機分子,前面龐勛剛起事時就招募三千兵丁作為入股龐勛集團的資本?,F在看義軍不行了,又設計殺了蘄縣守將作為討好康承訓的投名狀。沛縣副將朱玫趁主將李直去徐州匯報工作時,投降了曹翔部隊。等李直從徐州匯報工作回來,看到等待他的是曾經戰友的屠刀時,嚇得轉頭跑回徐州。曹翔對朱玫的棄暗投明行為表示了嘉許并馬上任命朱玫進攻豐縣,朱玫輕松占領豐縣后乘勝又把徐城、下邳占了。劉巨容也在這時及時改換門庭投降朝廷被封為甬橋鎮遏使。 隨著時間的推移,已到炎熱的七月,龐勛的心卻是拔涼的,因為局勢對義軍越來越不利。張玄稔跳槽到新單位,自然想著盡快立功好站穩腳跟。于是,主動向康承訓請纓說:“別的地方還不知道宿州投降的消息,我假裝城池被攻陷,然后引兵到符離、徐州,敵人不會懷疑的接納我們進城,這樣我們就可以很容易攻破兩城?!?/br> 有點戰略意識的人都能分辯出這招成功率很高??党杏柲臅煌?,又嘉獎了張玄稔幾句,送了幾百匹戰馬補充其機動能力,讓他們放手實施計劃。 計劃開展...... 符離悲催,看到友軍“潰敗”跑過來,馬上開門接納,卻不料放進幾百匹狼。這些中山狼一進城就翻臉不認人,迅速把符離守將干掉,剩下的士兵群龍無首,便乖乖俯首。 九月初五辛未日,符離順利易主,張玄稔用幾百人就收攏萬人。 符離既然易主,張玄稔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徐州。還好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張玄稔雖然做的嚴密,總還有漏網之魚逃回徐州。龐舉直和許佶已經收到消息,加強防守,張玄稔詐城失敗。 陰的不行,那就撕開偽裝來明的。 九月初七辛酉日,張玄稔部隊把徐州團團包圍。 包圍后,張玄稔也不忙著進攻,先給城上守軍做思想工作。這是官軍最近針對義軍實際情況經常用的,在人心浮動的義軍中,常常取得不錯效果。張玄稔說:“朝廷只是殺反叛的逆黨,不會傷害良民百姓,你們怎么還未反賊守城?倘若還有遲疑,馬上就會一起變成魚rou任大軍宰割?!?/br> 這一次的思想工作依然有效,守城士兵人心惶惶,有的不小心手一抖,兵器還掉到城下...... 人心惶然的時刻,誰也沒注意崔彥曾的老部下路審中一伙偷偷打開了城門,張玄稔輕松占領外城羅城。 外城輕易被拿下,龐舉直、許佶只得帶領死忠分子退到內城堅守。內城又叫子城,上萬兵擠在這么點小范圍,吃的也不多,官軍還攻的急,城破已是早晚的事。堅守到下午太陽偏西,子城眼看堅守不下去,老龐和許佶決定突圍去找龐勛部隊。 張玄稔幾萬大軍四面包圍,外城又被占領了。龐舉直、許佶從北門突圍的十分辛苦,最終也沒跑掉,掛了。剩下的被“洗腦”的士兵也英勇不屈,大部分被水淹死也不投降,義軍全軍覆沒。 義軍的老家徐州被平定,桂州返鄉團成員的家屬就都倒了霉。掛點邊的親戚,不論男女老少、老弱病殘孕一律被張玄稔命令斬首,又死了幾千人。 叛徒因為心里因素對待前戰友比正派敵人還要殘酷。 龐勛部隊一路向西燒殺擄掠,康承訓九月初六庚申日才收到信息,立即派八萬步兵前去討伐,又讓朱邪赤心的三千騎兵為前鋒攔截。 龐勛部隊突然奔襲宋州,一度攻陷其南城,北城因為市長鄭處沖親自堅守,龐勛見打不下來,也不敢戀戰,又渡汴河準備南攻亳州。也就在這時,“義軍收割機”沙陀騎兵來了,龐勛開始了逃亡之旅。 龐勛還不知道大本營已經被端,見官軍已有防范,知道一路向西之旅結束,只想沿著渙水向東回徐州大本營。 龐勛開始了最后的狼狽回家之旅。 龐勛部隊被沙陀騎兵追的很慘,慘的飯都來不及吃又要開始跑路。不得已換個方向從蘄縣過河吧,投機分子李袞卻在對岸把橋砍斷。人困馬乏的義軍走到蘄縣西面,最后實在走不動,被隨后的康承訓主力部隊包圍。 龐勛迎來了最后的末日。 亂軍之中,沙陀騎兵大顯身手,盡情收割眼前的生命。義軍陣亡的就有上萬人,其他的大部分淹死。只有不到千把人投降,可見龐勛還是有死忠粉的。龐勛本人在亂軍之中被沙陀騎兵當做普通士兵一刀放倒,再也沒有起來。直到幾天后,官軍打掃戰場才發現這條腐爛的“大魚”。想必當初砍倒龐勛的騎兵會十分感嘆,曾經有一個天大的功勞擺在他面前沒有珍惜,等到發現時后悔莫及,希望上天再給他一個重頭再來的機會。 龐勛也希望上天能給他一個重頭再來的機會,也許就是另一番結局,但人生像一盤無法倒帶的磁帶,終究不會再來。 龐勛的人生就像一個茶幾,上面擺滿了杯具(悲?。?。 龐勛死亡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是:除了吳迥、劉行及獨守濠州外,義軍剩下的占領區其他營寨士兵都殺了各自守將投降政府。 吳迥知道濠州最終也守不下去,對政府的憎恨和身體的血性讓他選擇了繼續抵抗。 濠州在馬舉激烈的攻擊中頑強的挨到了十月,真正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城中糧食吃光了,義軍就以尸體為食,最后實在沒吃的,吳迥被迫選擇率部突圍。然而最終沒有擺脫馬舉的追兵,戰死于招義鎮,其余部眾被官軍追兵殺獲殆盡。 至此,轟轟烈烈的龐勛起義落下帷幕。 朝廷開始論功行賞: 用戰友的鮮血染紅了自己頂子的張玄稔被朝廷正式任命為右驍衛大將軍、御史大夫。 及時投降的小校諸葛爽也在新單位獲得一個汝州防御使的好崗位。 總指揮康承訓為河東節度使、同平章事。 康承訓在此次戰役中總體表現中規中矩,獲此獎勵也實至名歸。不過康承訓這個位置只坐了四個月,就被路巖、韋保衡翻出舊賬,以討伐龐勛時逗留不前,又不能剿滅余黨的理由聯合扳倒,先是貶為蜀王老師、分司,最后貶為恩州司馬。 “釘子戶”杜慆任義成節度使。 沙陀人朱邪赤心有功,在云州設大同軍,由朱邪赤心任節度使,并賜名李國昌。又加封為左金吾上將軍,并發大量獎金。這是得益最大的部隊,從此沙陀人有了自己的固定根據地,正式登上政治舞臺,小武將李克用還在軍中得了個“飛虎子”的稱號。 大俠辛讜為亳州市長(刺史)。對此大俠辛讜很謙虛,認為沒有杜慆就沒有他的功勞。 大俠辛讜是這次龐勛起義中的一個閃光點,他用實際行為闡述了什么叫古道熱腸,雖然那時的官員幾乎都是黑心腸。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大俠辛讜雖然沒有深藏功與名,但也沒有碌碌無為。他幾年后升為嶺南西道節度使,負責同大禮(南詔)打交道。在公元879年中風倒在了工作崗位上還不忘國事,堅持辦公,最后因公殉職!享年66歲。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大俠這個稱號他當之無愧。 當然還有上軍事法庭的,和州刺史崔雍因為開門請義軍吃喝的不抵抗政策被賜自盡,家屬流放康州,連累兄弟五個都被流放到偏遠地區。 龐勛起義前后持續一年零兩個月,是唐末繼裘甫起義之后的又一次大規模農民反抗斗爭,起義波及江蘇、安徽、山東、河南交界的州郡,義軍控制了江淮地區,切斷了江南的經濟通道,隊伍發展高潮時近20萬人。龐勛失敗后,徐州也沒有真正的安定,余黨依然很活躍的在山區打游擊,以徐州感化軍的兵力剿滅不了,中央只得讓兗州、鄆州等道出兵幫徐州進行征討。 唐政府官員哪怕有點作為,這件事也不會波及這么廣,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也不會無辜枉死,對國家也不會造成這么嚴重的傷害。 經歷了此次事件后,大唐王朝依然沒有召開事故反思會,也就沒有從事故中吸取教訓,上至唐懿宗,下至基層政府官員,大部分依然我行我素,過著荒yin無道的“幸?!鄙?,全然不顧平民死活。于是幾年后,接踵而至的王仙芝、黃巢又舉起武器向唐老大說“no”。 而龐勛余黨的身影也在此后的王仙芝和黃巢等人的起義中時時閃現,直到唐朝滅亡。 宋祁在《新唐書?南詔傳》中總結唐朝滅亡的教訓,有一句評價:“唐亡于黃巢,而禍基于桂林。 這一年,是公元869年(咸通十年)十月。這一年,不理政事的唐懿宗任命美男子路巖為宰相。 路巖曾經是崔鉉的秘書,因為長的一表人才,受到同是帥哥的唐懿宗青睞。從秘書到宰相只用了十年,其升遷之快可以用坐過山車來形容,真正的平步青云。 有人賞識就是不一樣,這種情況從古到今很多,不用妒忌,別人有寬厚的背景,你只有孤單的背影! 然而美男子路巖的上任更加深了百姓的苦難。權力越大,所做的事就越對不起自己的國家,能做老虎,絕不當蒼蠅。 人美,心靈不美。 此人與駙馬韋保衡在蜜月期間是狼狽為jian,權傾天下。最后無人可與之爭鋒時兩人便相互爭奪天下第二(第一是唐懿宗),不過韋保衡靠著駙馬身份棋高一著,公元871年四月,路巖爭權失敗,退出中央權力中心,出任西川節度使。 這一年,一個傳奇人物降生于亳州真源,那就是睡仙陳摶。 在神仙是一種信仰的年代,陳摶的故事有很大虛構可能,所以只提一筆。 處理完龐勛事件后,唐懿宗還沒舒服一個月,大禮世隆打著為使者報仇的旗號,親率傾國之兵進攻西川。 這一打,又是幾年,直到唐懿宗死,也沒消停。 龐勛起義的戰火最終沒有燒到朱溫住的蕭縣就被宋威及時帶兵守住,所以朱溫的生活沒有收到打擾。 沒有打擾的壞處是,已經18歲的朱溫也沒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還在蕭縣一條街繼續干黑社會,做小混混,當著個地痞無賴這份人見人怕,人見人厭的工作。工作看起來很風光,就是沒有收入,只好偷雞摸狗。這一天,朱溫又把老板家的鐵鍋偷去賣錢換酒喝,被發現了。劉老板憤怒了,下定決心準備狠狠修理朱老三一頓。 劉老太也生氣了,但她還比較明智,知道投資不可半途而廢,并且她是真的相信神靈預感和自己第六感的。她制止了兒子的沖動行為。然后和藹可親的問朱溫:“你都已經成年了,不該這樣頑皮,總要找件事做吧?你既然不愿耕田種地,那你喜歡做什么事情?” 朱溫就回答說:“我平時就喜歡騎馬射箭,要不你們給我一副弓箭,我到山里去打獵,幫老夫人一家改善伙食,保證完成任務?!?/br> 劉老太想這個也不錯,總比天天游手好閑,惹是生非強。但也又怕他拿著殺傷性武器誤傷平民,那樣的話可就賠大了。就反復叮囑說:“這個可以是可以,但你可千萬不要當好玩胡亂使用,射死平民可是要賠命的?!敝鞙厮齑饝讼聛?,劉老太去找來舊時的弓箭給了朱溫,同時還是對這個不信任單位反復叮嚀。 朱溫開始自學狩獵技能。所以說指派任務最好不要強行攤派,引導最重要。人盡其才才能最大調動員工積極性。朱溫接到這個專業合味口的任務很快展現出業務水平,做出了優異成績。年輕人身體敏捷、矯健有力,在山中出入如履平地,十分適應這份工作。每天野雞、野鹿、獐子麂子都不空手。老板家從此天天加餐,一家上下十分滿意。年終總結報告一看,朱溫的工作產值遠遠超過耕作所得。老板笑了,第一次夸了朱溫,希望他再接再厲,繼續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作為更好成績。這時老二朱存也申請加入,組成狩獵二人組,正應了“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并且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上陣也是親兄弟!劉老板愉快批準,還給了他們兩匹馬。于是在以后的幾年,滿山飛禽走獸都遭了秧! 如果沒有與女神張惠的邂逅來激勵他,沒有黃巢隊伍的出現引導他,或許這一輩子他也就這樣優哉游哉的過了。時間在朱溫兄弟的優哉游哉中到了公元873年。 這段時期,閩王王審知還在公務員(衙役)哥哥王潮的棍棒教育下做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有為少年。 這段時期,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已經在迭剌部霞瀨益石烈(契丹語,鄉)耶律彌里(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東)出生并茁壯成長。契丹名阿保機,字啜里只。家里幾代都是貴族,起跑點很高很高。 這段時期,人稱“高賴子”的荊南王高季興還在汴州商人李讓家老老實實為奴,等待他的貴人朱溫解救。 這段時期,同樣都是無賴,蜀王王建殺牛、偷驢、販賣私鹽,投機倒把的事樣樣都干,賺的盆滿缽滿。 公元873年,李帥哥唐懿宗把揮霍推向了高潮,那就是迎佛骨事件。 位于鳳翔扶風縣(陜西寶雞市)炎帝故里的法門寺有一座佛塔,叫“大圣真身寶塔”,又被譽為護國真身塔。塔內保存有釋迦摩尼指骨一節,所以叫佛骨,也叫舍利。舍利這玩意大家都知道,其實就是死人火化后剩下的骨灰。普通人叫骨灰,佛祖要取個文雅的名字就叫舍利或者佛骨?;鹪釄雎毠ぬ焯旌瓦@些骨灰打交道,見得多的就是憑現代高溫火化也經常會有某處骨骼鈣物質過多燒成不易敲碎的一團,何況古代的火化技術。至于是不是真的釋迦摩尼的骨頭誰也說不清楚,大家圖的就是個意思。法門寺每三十年打開一次塔,把佛骨拿出來保養保養,順路讓信徒“免費”參觀、瞻仰。法門寺對外宣傳是每次開塔可以讓信徒歲歲平安,國家風調雨順。唐朝本就是個禮佛的國度,信徒們追求的就是那種心里的虔誠,這和當今很多政府官員、“暴發戶”除夕夜累死累活高價擠著去寺廟燒頭注香是同樣的道理,效果有沒有大家不知道,大家圖的是心里作用。 心意到了,人就舒坦。 迎佛骨這節目從唐太宗時期就有,但只是在當地小范圍慶祝,并未迎送到長安。 到武則天時期,因為政治需要,開始把這活動搞的比較隆重,前后兩次都是用大排場隆重迎回京城,自己也焚香沐浴、虔誠禱告。 皇帝迎佛骨的理由是為百姓和社稷祈福。 這樣,迎佛骨就演變成唐朝王室參與的一個重大節目,全國就慢慢掀起了一場浩大、狂熱的禮佛運動。 從此以后幾次迎佛骨是一次比一次隆重,開銷一次比一次大。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畢竟三十年才一次,比奧運會還歷史悠久,有生之年最多能欣賞兩次,自然要比奧運會還隆重,有了皇帝帶頭組織,社會各階層趨之若鶩。 盛況空前! 說是免費參觀,但信徒不意思意思,會怕佛祖怪罪,于是傾家蕩產也要施舍。 王公士庶奔走舍施;百姓用下崗破產、燒頂灼臂的虔誠以求供養。 免費參觀的意思就是門票無上限。 對此現象,唐宋八大家之一,三十年前時任刑部侍郎的大學士韓愈曾寫過一封反對信給唐憲宗,引經據典說奉祀佛教的皇帝都是短命的,但效果為零,還氣得唐憲宗要殺韓愈。 到唐懿宗手上是第七次迎接佛骨舍利,活動搞了兩百多年。 佛教在李漼堂兄唐武宗時期經過一次滅頂之災,原因是唐武宗喜歡道教,聽了道士趙歸真、劉元靖等人挑唆搞了一次滅佛運動。 年紀輕輕的唐武宗滅佛運動開展不久就得病死了,給了佛教弟子一個宣傳因果報應的好機會。 無法科學解釋的年代,很多人都相信鬼神之說。 繼位的唐宣宗馬上取消了滅佛運動,并恢復佛教在國家的崇高地位,對于挑唆武宗滅佛的道士趙歸真、劉元靖等道士全部斬殺。 唐懿宗和他老爹唐宣宗一樣是個佛教徒,區別在于唐宣宗比較理智對待道、佛宗教,而唐懿宗是狂熱信奉佛教。 他從上任開始就在深宮大院開水陸道場,請著名高僧做佛事,對在武宗時受到破壞的寺院全部劃撥雙倍資金修復。 一時間各種虛假工程的報批計劃雪片似的飛向宮中,花錢如流水。 滅佛和崇佛都由皇帝的一己之好引起。 這一次,生性豪綽的唐懿宗秉持了一貫風格,用超越歷任的豪華禮節迎接佛骨,并感嘆說:“朕活著能看見,死而無憾!” 為了不留遺憾,所以場面需要震撼。 沒有人還記得當年韓愈諫拒迎佛骨的聲音。 三月二十九癸巳日,不顧滿朝大臣勸諫,唐懿宗派出幾萬人的隊伍由太監帶領前去法門寺迎接佛骨。 長安百姓傾巢而出,從長安城到法門寺的三百里路上車水馬龍、人山人海。迎佛骨浮屠上所用寶帳、香輿、幡、蓋等物均用奇珍異寶作為裝飾。隊伍一路載歌載舞,在無數粉絲的熱情簇擁下朝法門寺進發。 迎佛隊伍來去十天,在四月初八返回長安,受到了國家領導人在內的整個長安熱情歡迎。唐懿宗以禁衛軍作為儀仗隊在前面開路,各種佛教交響樂自發演奏,后面跟著熱情的群眾,隊伍綿延數十里。一路張燈結彩,有的富戶還在路邊自發組織召開無遮會。 唐懿宗登上安福門,從上面慢慢走下來,向佛骨俯身跪拜,如一個虔誠的信徒般激動的熱淚盈眶。會上唐懿宗還親切慰問了送佛僧侶和長安城中三十年前參與過上次迎接佛骨的有名望的人士,賜給他們金玉做的紀念品等,然后將佛骨迎入禁宮用奇珍異寶供養。 這一天,長安普天同慶,恍如還是太平盛世。 國家不是盛世,但這是全民盛事。盛事里,免不了有狂熱分子用極端的自殘行為表達對佛的虔誠。 有的頭頂一把燃燒的艾草,寧可變成烤豬頭也安然若素;有的砍斷自己的手臂用另一只拿在手上當玩具揮舞;還有的咬斷手指,在佛前宣誓愿用生命將其zuoai的供養;平時一毛不拔的貪官污吏這時可以一擲千金甚至傾家蕩產以求佛的眷顧。平時拮據的百姓可以放棄工作、放棄所有只為望眼佛骨,了卻夙愿。 各人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佛的虔誠,就差在長安城安福門前自焚。 全民盛事到這里有點像全民鬧劇。 三天后佛骨運出,放置于長安安國崇化寺,并在崇化寺一呆就是幾個月。期間百官大臣又競相施舍金、帛等物,其數無法勝記。 最得益的法門寺、崇化寺的僧眾,又有足夠資財搞擴建、發福利。 僧侶們夢里都會笑醒。 直到十二月初八,在唐僖宗手上才下詔將佛骨送還法門寺。 這是李唐王室最后一次揮霍奢侈的消費行為,以后的李唐將和佛骨一起沉淪,退出歷史舞臺。 這也是古代歷史上最后一次迎佛骨事件,不久法門寺地宮封閉,佛骨消失于眾人。給一千多年來的盜墓者、考古家們帶來了很多美好的憧憬。但直到1981年法門寺寶塔半邊崩塌,1987年重修寶塔時發現地宮,佛指舍利才重新現世。 唐懿宗李漼用一顆虔誠的心花費了巨大的代價成功請來了佛骨,本以為可以身體健康,奈何佛祖太感動,不久李漼就病倒了,拖到七月十六醫生給生活不能自理的李漼下了病危通知書。七月十八日,神策軍左軍中尉劉行深、右軍中尉韓文約假造遺書立懿宗最小的兒子普王李儼為皇太子,十九日唐懿宗就上西天陪佛祖喝茶聊天去了,與李漼的本意大相徑庭。一語成讖,李漼真的死了,卻沒有做到死而無憾。 “天下第二”韋保衡開始負責岳父大人的后事。 李漼,是唐朝第十七位皇帝,也是唐朝倒數第四個皇帝,是唐朝最后一個以長子即位且是最后一個在長安平安度過帝王生涯的皇帝。這個皇帝是個“器度沉厚,形貌瑰瑋”的大帥哥,又是“洞曉音律,猶如天縱”的大才子,但可惜職業不對,如果到現在當個歌星影星可以圈粉無數,大紅大紫。如果不是太監的功勞,李漼帥哥應該是做不到這個位置上,雖然他是長子,但宣宗或許熟悉這兒子不是當皇帝那塊料。他中意的是第三子夔王李滋。以前宰相裴休建議早立太子時,宣宗知道輪不到年幼的李滋,就不太高興,甩了臉色給裴休看。還暗示過樞密使王歸長、馬公儒、王居方等三人立夔王為太子,王宗實不太愿意,就被排擠在外。宣宗嗑藥驟然成仙,王宗實在副手亓(齊)元實的提醒下反應過來,公仇私怨一起報,聯合亓元實組織人馬干掉了王歸長三人,扶了李帥哥為皇帝,得了從龍第一功。李帥哥唐懿宗剛上位時還有點戰戰兢兢,做事靠點譜。但不久就忘了。自己又喜歡美酒,美食,還犯了天下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美色!美酒美食還不是一個人吃,他喜歡開party請一大伙人吃,既然開party,音樂、美女當然和美酒美食更般配?,F代海天盛宴的檔次比起這種皇家規格宴會來說毛都不算,大家盡情想象,不要怪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想象的越奢華也許越接近當時真像。 李帥哥不是說偶爾開一次party大家娛樂一下增進下員工感情就算了,而是“每日一小宴,三天一大宴”,這消費就是天文數字了。另外喜歡出游,在皇宮住膩了,經常要去長安郊外的行宮視察工作,和開party一樣,也喜歡邀親戚朋友員工們一起去(沒有敢拒絕的,需自備交通工具,差了還丟面子)。這樣每次組織親王大臣出游一趟配套服務人員有時都高達10萬人,浩浩蕩蕩十分壯觀,但這耗費可想可知。如果是太平盛世,還可以說拉動內需,刺激消費,提高國家gdp??上切r候國庫空虛,大臣們的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哪容得這么揮霍。 這些愛好現在的富二代也經常做,量力而行就是樂趣。但當皇帝的如果“游宴無度,沉湎酒色”,那政治還會清明才怪了。這位帥哥當皇帝14年,宰相就換了21位(具體史書有載),本來皇帝不喜歡管權,宰相可是貨真價實的國家二把手??上Q來換去都沒怎么發揮國家二把手應有作用,少數幾個有點抱負又任期太短,其余不是碌碌無為,尸位素餐,就是愛財如命,人品有缺陷的小人。長安城的百姓們就把其中曹確、楊收、徐商、路巖幾位宰相的姓名編了一首歌謠:確確無論事,錢財總被收。商人都不管,貨賂(路)幾時休?這些宰相們,不但毫無大臣風范,反而加重了唐王朝的政治危機。唐朝的滅亡,他們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上行下效,依附于他們的官員又能有幾個有作為的,都不過是些惹人厭的老虎、蒼蠅。 老爹唐宣宗裝瘋賣傻幾十年才能上位,又經過十幾年嘔心瀝血,艱苦打拼稍微有點起色的家當很快就又被這個敗家子敗的剰個爛攤子,江山一片風雨飄搖,到了誰的江山,馬蹄聲狂亂的時刻!這個富十七代無節制揮霍了十四年的后果是除自己英年早逝(享年41歲)外,還直接坑了后面的三位皇帝,或者說整個李氏家族唐王朝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走向。 當然全部讓李帥哥背鍋也太片面,后面的唐僖宗也有責任,唐朝就如一個日漸滄桑的巨人,安史之亂以后就一天天的病重。拖到唐宣宗時期通過強身健體病情有了些好轉,但沒有根治,病毒只是隱藏下來。到了唐懿宗時候,這位大帥哥大才子根本對病情沒有任何危機意識,不顧身體的吃喝玩樂導致所有的病情和并發癥都慢慢顯現,最后大唐病急亂投醫,以為找到朱溫這劑救國良藥,誰知是致命毒藥,一命嗚呼。 這一年,關東、河南地區發生特大水災,為王仙芝、黃巢起義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唐懿宗死了,日子還要過,皇帝還要有人當。 每到這種新舊交替時,太監集團就開始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次是掌管左右神策軍的太監劉行深、韓文約,兩人合謀在唐懿宗病重不能自理時就偽造遺書立了年僅12歲的普王李儼為太子。到唐懿宗李漼駕崩見佛祖后,李儼便正式上崗當皇帝,更名叫李儇(xuan)。 為怕李儇位置坐的不安穩,李漼一死,劉行深、韓文約、田令孜三個太監就把李儇所有有競爭力的哥哥們或關或殺。 這就是唐朝的太監集團。 李儇上崗后,一朝天子一朝臣,主要人事變動如下: 1、最得榮譽的人劉行深、韓文約。 唐僖宗投桃報李封從龍有功的劉行深、韓文約為國公,兩人一次風險投資獲得巨額回報,以太監身份成為國公屈指可數。 這里提下劉行深,他只是假造皇帝遺書,后來接他班的養子,太監劉季述更進一步,直接幽禁唐昭宗、殺唐哀帝。物有兩面性,有點特別的是這個人為官期間,口碑還算不錯,深受百姓愛戴。 2、最得實惠的人田令孜。 掌握實權的是四川人田令孜,他是唐僖宗從小的玩伴。田令孜讀過一些書,按現在來說不過高小文化水平,也就剛小學畢業。但是他心計巧思,懂得討年幼的李儇開心。因為跟了最大的潛力股,一夜之間從小馬坊使平步青云至左神策軍中尉、左監門衛大將軍,僖宗也親切的叫他作“阿父”。在以后的十七年,他是李唐王朝的執行董事,總督三省六部,任命官吏并賜給官吏緋衣、紫衣等制服均不請示僖宗,所說的話比唐僖宗還管用。 史書有記載每次與唐僖宗見面,總是準備水果食物兩份,與僖宗一起邊吃邊飲酒,二人相對慢飲,從從容容,毫無拘束,許久才退。 還真當唐僖宗是“兒子”般無隔閡,沒有一點作為臣子的禮節。 他才是“天下第一”,是幕后隱藏的大boss。 所以文盲遍地的年代,文化水平低些沒關系,最主要的是腦袋要靈活,善于拍領導馬屁。還要有運氣,跟的領導能坐火箭般高升。 3、最倒霉的人韋保衡、路巖。 “天下第二”韋保衡是個很勢利的人,官做大后,連自己的老師同學都不放在眼里,見面也不主動打招呼。對此恩師王繹,同年蕭遘都很鄙視他的為人。所謂失道寡助,韋保衡這種人倒霉是必定的。 駙馬韋保衡等來了小舅子即位,但卻沒有等來好消息。 唐僖宗和他老婆同昌公主本就不是一母同胞,皇家也沒啥感情可講,何況他在潛邸時就瞅這小舅子不順眼,上臺后自然要開始清算。 韋保衡的存在已經擋了新人的道,所以辦完岳父的喪事不久,唐僖宗就開展有目的的打老虎、拍蒼蠅行動。他首當其沖被田令孜的人告發,于當年九月被貶為賀州刺史,墻倒眾人推,到了十月再貶為崖州(在海南?。┏芜~當一小縣令,不久就賜自盡。樹倒猢猻散,連帶著他的親信,詩人劉禹錫的兒子翰林學士、戶部侍郎劉承雍也被貶為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中心)司馬,最后好不容易重新啟用成為刑部侍郎,在王仙芝攻打汝州時不幸陣亡。 和他一起倒霉的還有以前一起爭奪“天下第二”的美男子路巖。從西川節度使一路降級,最后削去一切官爵,住進了江陵的監獄標間。在江陵的監獄里,大起大落的心理落差令美男子路巖兩日白頭。最后朝廷判決是長期流放于儋州(在海南?。?,但不久唐僖宗就改審判結果賜路巖自盡,并抄沒其家產。 4、最開心的群體,全國輕型刑事犯罪分子。 這得益于新皇登基都要大赦天下的優良傳統,美名其曰:普天同慶。于是死刑改無期、無期改有期,有期徒刑再減刑或者釋放。 5、最失望的人黃巢。 先帝死后,新皇招人,這也是傳統。這一年秋季,唐僖宗在田令孜的建議下加恩科開科取士。 這是新領導剛上任發的招聘啟事,畢竟新領導都需要組建自己的領導班子成員,而不是使用全部是前任留下的容易倚老賣老的老油條。不過恩科在李儇身上就沒什么作用,他不過才13歲,熊孩子一枚,每天就是打獵、玩馬球等體育運動,朝廷大小事情都是太監田令孜一把抓,開恩科不過是為田令孜收門生,鞏固自己的權力罷了。 這次恩科的特殊意義在于老秀才黃巢(公元820-884)又來參加應聘考試,這也是他最后一次應聘政府公務員。 唐朝一代對小孩的啟蒙教育做的很成功,這樣就產生了很多的神童。如駱賓王七歲寫的《詠鵝》詩成為現代幼兒必學課程。王勃六歲就開始發表作品,文筆流暢。九歲就能讀古書還寫讀后感,十三歲寫出了聞名天下的《滕王閣序》。杜甫七歲寫辭,李白、張九齡、韋溫、李泌、柳公權等等都是七八歲就能發表好作品的優秀兒童。 唐朝的神童鋪天蓋地,限于篇幅,只說了些本人比較熟悉并能流傳千古的。 黃巢也是神童大軍中的一員。 縱觀黃巢一生,留下來的詩只有三首,卻貫穿老中幼三代。他自小很有詩才,五歲時寫下一首優秀作品《詠菊》。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此詩細品之下,韻味十足,絕對是高水平之作。奇怪的是他的詩人生涯此后告一段落,之后50年卻沒有新作品問世。他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秀才,但并未就此滿足,他的執著目標是考上政府公務員吃皇糧。為此,他一邊經營家族事業-販私鹽,一邊用功讀書上京考舉人。 黃巢為人仗義,是混幫派、走江湖的好材料。因為工作需要,又練就一身好武藝,屬于文武雙全的典型。 也許是江郎才盡淪落成方仲永式人物而不自知;也許是販私鹽太辛苦無法專心讀書;也許是運氣不好,寫出的文章不符考官的口味,總之今后三十幾年,孜孜不倦逢考必去的黃巢從青年考成了老年,還是名落孫山。 黃巢對政府公務員崗位有和范進一般的癡迷也有相同的毅力每次參加考試,他比范進更不幸的是,范進最后考上了舉人得償所愿,但他已經50多歲了,還是秀才一枚,最終沒有考上公務員后與政府分道揚鑣。 年年失望年年望。 這其中和他的顏值也有很大關系。 黃巢長的很有特色,那時的審美觀就是丑。對此羅貫中是這樣形容“身長一丈,膀闊三停,面如金紙,眉橫一字,牙排二齒,鼻生三竅”。 這樣形容當然太夸張,有點不科學,但丑肯定是真的。 在看中顏值,注意儀表的古代,長的這么有特色還想當國家干部就有點不切實際。 專產俊男美女的大唐皇室是看不起這種人的,就不會招聘入職。 這是黃巢最后一次參加中央政府招聘考試。有說初試就被考官刷下的;有說初試過關,大殿復試時因為丑的太與眾不同嚇著了年輕的唐僖宗,而被直接淘汰的。不管哪個原因,黃巢最終又失望而歸。 大唐有很多和他類似的同是天涯落榜人,比如憤青羅隱。 失望變成絕望,黃巢憤慨之下,詩意萌發,在時隔五十年又作《詠菊》一首對這社會不公平現象作出抨擊,于是著名的反詩產生了: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七年后,黃巢帶領百萬大軍攻破洛陽、長安,實現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誓言。 公元873年終于過去,公元874年發生最大的局部戰爭還是大禮世隆在鉚足勁攻打四川。雙方有勝有負,都打的很辛苦??傮w來說唐老大還是吃虧,于是唐僖宗命令“大禮克星”天平軍節度使高駢前往西川總指揮對南詔蠻軍抗戰之事。年底黨項、回鶻看到唐老大忙著應付大禮,覺得有便宜可占,也開始侵犯唐北面天德軍防守邊境。 與大禮這小弟打架也不是一年兩年,習慣就好。黨項、回鶻也是屬狗的,大便宜知道占不到,所以咬塊rou就會回家。 唐老大的最大憂患在內部,馬上要井噴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