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書迷正在閱讀:紅樓之貔貅賈赦、[綜漫]我的從者臉上寫滿無敵、[綜漫]陰陽師系統、[綜漫]想要咸魚的我成了首領、反叛的審神者[綜]、愉悅是病治不了[綜漫]、[綜漫]武偵的人偶小姐、[綜]肝敗下風、[綜英美]希望、[綜英美]法師穿越超英世界后
他卻不知道,楊戩他最不愿和人演練,并非玉泉山規矩如此,而是他不愿意浪費一絲一毫精力在無謂的搏斗上。外表溫和清雅、萬事混不在意的他,其實精明強勢,若視人為敵,則必要與其分生死。從幼時九死一生的艱險中搏斗掙回命來,任何一點技巧的炫耀,都是對他幼年自己帶著弱妹苦礪求生血淚史的褻瀆! 而且看著哪吒天化他們打打鬧鬧豈不是很養眼?兩美少年皆是玉虛宮三代弟子翹楚,一個翩若驚鴻,一個龍行虎踞,打起架來也是花招百出,機巧繚亂,不僅玉虛宮弟子們早晚蹲守,連軍營其他成年將官們也時不時前來觀證演練,在心里盤算換了自己該如何對招。這樣數日下來,于武藝一道,大家都有所增益。 此時距離大敗魔將四將,西岐之圍已解三個月。因住在黃府需要日日請安父輩規矩大,祖父黃滾老將軍又天天威逼利誘其喝酒吃rou,黃天化再不敢破師門規矩,只得自己苦苦求了姜師叔,也入住了丞相府。玉虛宮眾弟子先后下山時間都在數月內,見識年齡又大多相仿,很容易就混到了一起。只是黃天化出身人族將門,又愛交朋結友,轉眼已經和軍營上下打成一片,和尖銳傲慢的哪吒相比,明顯更得人心。 “三公主,今日我們就到此為止,等下我還要回王府上禮樂書射課呢?!秉S天化瞥見楊戩,突然飛身竄到他身后,嬉皮笑臉說道。 楊戩失笑,這黃天化掛著黃府長公子的名頭,自然得學習人間貴族必須修習的禮樂課程。然而他雖然出身修真名山,平日最是沒頭沒臉,性情中人,竟還沒有他二弟黃天祿看著像樣些。因他之故,哪吒得封了個“三公主”的外號,然而只有他一人敢當面這么叫哪吒這尊殺神。 “楊二哥,你讓開,今日我不痛打得他跪下求饒,我就和他姓!”哪吒最恨被人當成女子,他暴躁的跳過來追打,兩人推推攘攘, 楊戩也是哭笑不得。這場嘴炮實是黃滾老將軍先挑起來的。 那日大敗魔家四將,武王宣召眾將擺宴慶功,因宮內周禮束縛較多,眼見眾將吃喝不痛快,武成王索性便將慶功宴繼續轉到黃府內。姜子牙見玉虛子弟難得如此放松,便也默許了。期間黃滾老將軍見長孫甫立大功解西岐之圍,更是興高采烈,幾壺酒下肚便開始欣然為長孫謀劃前程。 “天化正當英雄少年,也不知你們玉虛宮有無婚娶約束。如無約束,當早日成婚,為我黃家添丁興旺?!?/br> 眾玉虛宮弟子們只聽得鼓掌大笑,他們心在修道,哪里有意沾染凡塵情愛,聽到黃天化有這樣管頭管腳的長輩,都覺幸災樂禍。尤其哪吒笑得最厲害,他好不容易看到天化吃癟,可不肯放過。 “黃長公子,你祖父要你成親呢?你師父是同意呢,還是不同意呢?”哪吒笑嘻嘻的舉杯對黃天化眨了眨眼,長長的眼睫蓋不住滿眸狡黠之色。 道德真君可是玉虛宮有名的炮仗師父,一點就爆!若是被他知道徒弟到西岐后不僅縱酒吃葷,還娶了嬌妻沉醉溫柔鄉,只怕立時就會持劍殺過來。 武成王卻將祖父酒后言語當了真,問道,“玉虛宮門下,可禁婚娶?”他問的卻是看起來最為成熟穩重的楊戩了。 楊戩見他詢問,想了想,答道,“倒沒有聽說過師門有此禁令?!彼萑胗袢降臅r候,只聽到過玉鼎真人宣布過“不可欺師滅祖”一條,其他實在沒啥實質禁令。 武吉在旁添油加醋,“武成王有所不知,我師父也曾結過婚的?!?/br> 武吉他說的是姜子牙下山后投奔結義兄弟,被迫娶了一個六十八歲黃花閨女馬氏,最后又被迫和離之事,此事曾被伐周部隊陣上辱罵,極盡渲染諷刺,因此眾人多半都已知曉,只是平日誰敢明里提起?今日大家喧鬧玩樂,酒席上醉醺醺的,便都有些膽大包天起來。 “既然如此,待天化再立大功,我兒不妨帶天化進宮覲見太后,求指婚一位才貌雙全的公主貴人?!秉S老將軍年老不減銳氣,果斷做了決定。 黃天化嚇得酒都醒了,躬身分辯道,“祖父不知,我們修道中人,不能娶凡俗妻子,不然注定無法白頭偕老,豈不遺憾終身?!?/br> 哪吒見黃天化窘態,越發幸災樂禍,只笑得全身發抖。他本坐在楊戩身邊,這廂偏要側過身子去看天化窘態,半邊身子便不自覺的側靠到了楊戩肩頭。楊戩見這戰場上殺伐戾烈的少年,此刻難得一派嬌憨天真胡鬧之態,不忍推離,便默不作聲任其靠著自己,只是這樣不免聞到他身上淡淡蓮香,饒是二郎真君定力極強,也難免有些心猿意馬。 第10章 金吒見黃天化窘態,倒是好心解圍提醒道,“天化所言極是。凡人恐怕不行。不過……”他補充道,“修道之士,如果求取道侶,想必可以。我曾和師父東洋賞皓月,見過那蓬萊扶桑海域間,倒是有些散修,厚積薄發,結仙緣于道侶,倒是頗為長生逍遙。只不過道侶得之不易,要慢慢找,多數人窮其一生,直到壽命終結,也難以找到一二合心伴侶……”他本意只是為了讓黃老將軍知難而退,可是說著說著,卻不無炫耀自己學識之意。 黃滾老將軍卻是個知難而上的脾氣,他來了興趣,連連追問道,“有何不易?為何有仙緣的道侶難找” 金吒幼時曾隨其師文殊廣法天尊游歷海外仙山,頗有些見識,他有意顯擺,便接著介紹道,“雙方不僅要門當戶對,心神交融,還要修為互補,共享天地造化,才可以互為裨益,雙修化虛,與天同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