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頁
元春倒是怕她的期待太過,給了迎春太大的壓力,畢竟生男生女都是個未知數,便笑著說道,“迎春是我親meimei,她懷孕我自然高興,其他的忙幫不上也就算了,不過是緩解孕吐開胃生津的蜜餞方子罷了,哪里值當的您這樣感謝的?且說這一胎本就不安穩,meimei性子軟,本宮知道福晉很是期待,可還請福晉在meimei面前,稍微克制一下,別給meimei太大的壓力,反而憂郁太過傷了胎兒,是格格還是阿哥都是天注定的,總歸胎兒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難道生下來一個小格格,福晉就不歡喜了?” 老福晉也是知道皇貴妃娘娘誤會了,不過另一方面知道皇貴妃娘娘對迎春的重視也是很高興,連忙辯解的說道,“皇貴妃娘娘您誤會了,哪里就不歡喜了的,是臣婦言語不當了,不光是娘娘重視迎春這一胎,我們王爺也很重視的,不管是生男生女都是添丁的喜事兒,娘娘說的很是,若不是娘娘提醒,臣婦還不知道平日里已然是失了分寸,說不得已經影響了迎春的情緒,臣婦今后一定注意,真真是不知道怎么感激娘娘才是?!?/br> “這有什么的?不過是一句話罷了。還希望福晉不要怪本宮多嘴才是?!痹阂彩侵t虛的說道。 太上皇之前到底是生了一場大病,身體虛弱,也不過是在年宴中待了兩盞茶的時間,便也是提前退場了,留皇上一個人應酬,皇上到底知道他在這里,其他大臣不自在,也是又待了一盞茶的功夫,也提前退場了。 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也緊跟著走了,就剩下皇后娘娘主持剩下的事宜,元春倒是也想提前走,只不過很多人都盯著她,自然不能偷偷溜走,皇上走后,上了年紀的老親王們也撐不住了,陸陸續續的也走了,除了得圣寵的十三爺,還有皇上的兒子們,加上皇上其他年齡小的兄弟,能被留宿在圓明園,皇上其他的成年兄弟還有皇上其他的子侄,都是要連夜趕回京城的。 第292章 太上皇離開宴會的時間早, 因著年紀大了精神不濟, 也是回了寢宮早早就睡下的,只不過, 到了后半夜發起了低燒,幸好宮人發現的早, 早早的派人去請了太醫,然后通知了皇上, 皇上那邊也才剛剛歇下,一聽到這個消息, 也是坐了起來,問道,“好好的,怎么就生病了, 可有去請太醫,可驚動了太皇太后, 太后那邊可得了消息?” “回皇上的話, 伺候太上皇的人, 都是精心挑選過的, 精心著呢, 一有發現就去請了太醫, 只不過這動靜有些大, 可能會經過太后娘娘的宮殿,這到是說不準太后娘娘知不知道這事兒了?太皇太后那邊歇下的早,想來他們也不敢私自大膽的去驚動?!?/br> 皇上嗯了一聲, 說道,“太皇太后年長,容易疲憊,此事還是先不要驚動了她,來人給朕更衣,你們都警惕起來,別讓人鉆了空子,朕先過去看看,你派人去皇后的宮里,悄悄地將此事告訴她,不用讓她等著朕了,一會兒朕同她在太上皇寢宮里匯合?!?/br> “是奴才這就去辦?!?/br> 圓明園這邊因著有皇上派人控制,倒還算安靜,沒有多少人發現和皇后娘娘去了暢春園。反而暢春園那邊,太上皇尤為重要,倒是驚動了不少人,原本皇上沒想驚動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也是一早就到了太上皇寢宮守著。還有一些消息靈通的太妃娘娘,也是早早就在寢殿外守著了,好歹皇上來的早,又有太后娘娘坐鎮,禁軍守備森嚴,除了暢春園里有些動靜,太上皇生病的消息并沒有傳揚出去。 只不過這么多的太妃出動。就是那些不知道發生什么事的嬪妃們,也都被驚動了,陸陸續續來了很多人,如今太醫們在里面還沒有出來,聽著太上皇沒有其他的癥狀,只是低燒,再加上耐藥性會疊加。越是到了這個時候,太醫們用藥也更加謹慎,多半也是先物理降溫,或仔細斟酌藥方之后再行用藥,好在太上皇雖然生了病,理智還在,這么多人一起守著也不是個事兒,如今太上皇還在里面,外面又放不下這么多人,太后娘娘發話,“太上皇這癥病。需要靜養,知道各位meimei關心擔憂太上皇的病情,如今有哀家和皇上皇后守著,meimei們還有什么不放心的?你們還是先回去休息,等太上皇好一些了再過來探望吧,如今都在這邊也不過是添亂罷了?!?/br> 甄貴太妃是不想走的,畢竟他如今的富貴榮華都是太上皇給予的,我是太上皇病的嚴重,一個不好去了,那她就什么也不是,如今在暢春園,她就因為元春的緣故,威信大減,皇后和太后都在,她在那些宮女太監的眼里就更是一點討好的用處都沒有了。 “太后娘娘說的有理。只不過太上皇習慣了臣妾伺候,若是一會兒傳喚起臣妾來,你不是要太上皇花費多一點的時間等臣妾過來?其他姐妹們離開也就罷了,臣妾可不能這個時候走?!?/br> 太皇太后本就不喜歡甄貴太妃,如今聽了真貴太妃說話時候的神態如此妖嬈,對太后娘娘也是一副不懂尊卑的樣子,更為厭煩了。 “好了,如今都到了什么時候了?你還在這里諂媚狡辯,哀家以前可沒見過皇上提起你這號人,怎么就離不得你了?太上皇以前真正寵愛的是誰?哀家還是知道的,要說留下來伺候的,也該是宜貴太妃留下,哪里輪得到你來?還沒聽到太后剛剛吩咐你們下去嗎?大家都散了吧?!?/br> 其他太妃見太皇太后發了怒,也都不敢再說什么,紛紛行禮告退,就是被提及的宜貴太妃,也是沒敢留下來,何況她的兩個兒子都沒那個希望,宜貴太妃是最為輕松的,且年齡上來了,也是熬不住的,這些太妃里面除了后幾年剛冊封的小妃嬪的,有兒子的哪個能年輕到哪里去的,這壽命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到了頭了,也是沒那個精力去折騰了,如今就安安分分的待著,不給兒子添麻煩,等哪天入了土了,至于子孫后代,死后誰有能管那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