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節
像這家現今的情況,沒有子嗣承繼香火,族中便有權為這一脈過繼族內一個三歲的男孩兒。 可此時看來,這位老太太并不愿意,族內對她們家的女人亦是十分不滿。 一百兩,已經是大阿哥與本地官員溝通后,定下的最合適的撫恤銀,卻還是引人覬覦…… 容歆知道,他是心里不好受,便勸慰道:“無論如何做,皆無法盡善盡美?!?/br> 而容歆他們在院子外能夠聽到里面的聲音,里面的人自然也能聽到外頭的聲音,她話音剛落下,院門便被人從里面打開。 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姑娘看見門外許多人,怯生生地問:“你、你們是誰???” 大阿哥立即后退一步,以行動表示做主的人是容歆。 容歆無奈地看了一眼大阿哥,再回頭時,對小姑娘十分和藹道:“請問,這里是徐大妮家嗎?” “誰是徐大妮?”小姑娘滿眼茫然。 “哈哈哈……”完琦笑聲清脆,“我祖母問你話哩,你應該先請家里長輩出來見客??!” 完琦不過在淮安府待了一月多,口音已帶上幾分吳儂軟語,但容歆此時的注意力卻在她方才的“祖母”二字上。 這時,堂屋里走出一個老太太,身后跟著男男女女六七個人。 老太太疑惑地打量著容歆幾人,視線在他們的好衣服和身后的馬車護衛上來回,驚慌地問:“這位夫人,老婦人就是徐大妮,您……找我?” 容歆看著走到老太太身后的兩個女人,又掃了眼還站在堂屋門口的老少男女四人,裝作驚喜地笑道:“看來我們沒找錯,老jiejie,您可還記得您有一位遠房表妹搬去京城?我與她是多年的相識,她說這些年一直惦念著您,得知我帶著家人回揚州府定居,再三拜托我來探望您?!?/br> “您是說……慧茹?” 容歆含笑點頭,“正是,我家老爺致仕,便回祖籍來,以后離得近,您有什么事去個信兒,我能幫便會盡力幫,老jiejie莫要與我客氣?!?/br> 大阿哥驚訝地看向容歆,實在想不明白這個慧茹又是從何而來。 容歆淡定十足,順勢還拉起徐老太太的手,寒暄幾句后,疑惑地看向她身后的人,“老jiejie,這是您家親戚?” 徐老太太瞬間拉下臉,只還顧及著顏面,不冷不熱地介紹道:“他們是夫家族親,我兩個兒子意外去了,他們過來探望?!?/br> 那幾人恐怕沒想到徐老太太還認識容歆他們這樣的人物,早就有幾分不知所措,此時也不敢多留,趕忙告辭離開。 幾人走到院門口,又見到眾多威風凜凜的護衛,嚇得拱在一起,慌里慌張地跑開。 徐老太太的兩個媳婦沒看見外頭的護衛們,心態還算平穩,拘謹地引著他們入內,唯獨徐老太太,僵硬地被容歆拉著,僵硬地往堂屋走。 容歆善解人意,干脆地松開手,待坐下后,便對徐老太太道:“老jiejie見諒,我們并非有意,但確實在屋外聽到了您和族親的對話?!?/br> 徐老太太苦笑道:“教夫人看笑話了……” 容歆搖頭,余光掃見大阿哥怡然自得地坐在那兒,東珠仍然是一副對周遭一切皆不在意的模樣,而吉雅姐妹兩個則是目不轉睛地關注著她們。 “還有一事請您見諒?!比蒽栈刈⒁饬?,歉道,“我們只是路過此處,并非定居揚州府,實在是聽到那一番對話心生不忍,這才托詞致仕回祖籍,想幫您震懾一二?!?/br> 徐老太太婆媳面面相覷,隨后紛紛感激道謝。 容歆忙謙虛,而后表示,他們還有旁的事,不便久留。 徐老太太稍稍挽留未能成,便不敢再留,送他們到門外時,見到肅立的護衛們,頓時嚇得渾身一凜。 可她還是忍著慌張問道:“夫人,我那遠房表妹,如今可好?” 容歆泰然道:“過得不錯,身子還算硬朗,只不過背井離鄉,難免傷懷?!?/br> “過得好就行,過得好就行……” 容歆趁東珠三個上馬車時,對徐老太太道:“我們二十三日前都還在淮安府,老jiejie若有何難處,便去驛站找我?!?/br> “謝過夫人?!?/br> 容歆微微一笑,與她們告別,回到馬車上,然后馬車在李家女人的注視下,緩緩駛離。 完琦靠在她手臂上,好奇地問:“嬤嬤真的認識那個老夫人的遠房表妹嗎?” 大阿哥和吉雅,隨著完琦的問話,一并看向容歆,顯然同樣好奇。 容歆語氣無波無瀾道:“當然不認識?!?/br> “不認識?!”完琦緊緊抱住容歆的手臂,驚呼,“那嬤嬤是神機妙算嗎?” “哪有什么神機妙算?不過是因為今日送來的資料上,有提及徐老太太家中有個隨夫家搬到京城的遠房表妹而已?!?/br> 另外幾戶的資料都沒有特殊提及,唯有這位徐老太太有標記,容歆便猜測,她們應該是沒少炫耀這個“遠房表妹”。 至于她所說真假,又有誰會去驗證?容歆并不擔心被拆穿。 他們從李家出來,又在清河縣附近的一處荷花池玩賞半個時辰后,便啟程返回淮安府。 這個時候,容歆和大阿哥皆以為,他們的出現足夠震懾那些平頭百姓,不想在淮安府游玩三日,即將將此事拋諸腦后時,一個來自清河縣的少年找到驛站…… 第192章 “你可是替清河縣的李長平家而來?” 當日從清河縣回來, 容歆本著做事要有始有終的原則,便命人去驛館知會一聲,如果有與清河縣李家相關的人找來, 便去他們住的宅子通報。 而此時真的有人找來, 容歆若命人帶著少年過來,便會暴露身份, 于是, 她一個人帶著幾個護衛,出現在驛館內。 少年深躬行禮拜見, 答道:“回夫人,小子正是替三奶奶而來?!?/br> 容歆瞧這少年年紀不大舉止有禮, 忽而問了幾個不甚相干的問題:“你這孩子年歲幾何?一個人來的府城?如何來的?” 他身上的衣服十分陳舊, 衣擺有些破損之處被人仔細的縫補起來,且繡了花紋,按理該是整潔利索之人, 如今布鞋和衣服上卻皆有泥土污漬…… 少年站在驛站大堂中,并未因自身形容自慚, 不卑不亢道:“回夫人, 小子李南, 今年十一, 因不想族人知道我來府城,是以一人步行前來?!?/br> “同族?” 李南答道:“是?!?/br> 容歆大概能猜到他的偷偷前來的原因, 點點頭,問道, “徐老太太家中發生何事?” “昨日, 李二爺爺到李三奶奶家中表示, 族里準三奶奶家兩位嬸嬸回娘家改嫁, 但不準帶走李家一文一物……” 容歆微微挑眉,面色如常地問:“從前的嫁妝也不許嗎?” “夫人有所不知,我們鄉下人家,女子嫁妝不多,兩位嬸嬸成婚多年,恐怕早已消耗一空?!?/br> “便是不多,外人又從何而知?”容歆右手臂支在太師椅扶手上,微微借力,面上則隨意道,“我見徐老太太待家中兒媳孫女甚是不錯,想必也不會太過吝嗇,可是還有其他事?” 李南神情中有幾分難堪,垂下頭沉默一瞬,方才道:“三奶奶家中無男人頂門立戶,族里有權對孤寡進行安置,李二爺爺……說要為滿月定一門親事,是二奶奶娘家的一戶人家,且要的嫁妝頗高?!?/br> 容歆皺眉,她記得徐老太太那兩個孫女,一個十歲大小,一個才四歲,這么早便談婚論嫁,沒有壞心誰都不信。 這李南不就因此來尋她了嗎? 而且…… “熱孝未過便如此逼迫,置家族名聲于不顧,你口中所說的李二爺爺是何人,族長不約束他嗎?你們族里沒人反對嗎?” 李南一個少年,重重地嘆了一口氣,道:“李二爺爺一家處事一向……一向不好惹,普通族人們恨不得遠遠避開,自不敢隨意多嘴?!?/br> “族長,是李二爺爺的親侄子,老族長在世時,還能約束一二,如今……” 容歆輕輕抿了一口茶,問他:“徐老太太瞧著也不是個好相與的,這婚假一事,她不愿意,難道還能強逼不成?” “若是滿月meimei尋得一戶好人家也罷了,只是二奶奶娘家的親戚人品堪憂,便是拒絕,難保不會再使些齷齪手段,因而……”李南深深一拜,誠懇請求道,“三奶奶家的兩位嬸嬸,娘家也不過是尋常人,無力幫扶,只得求夫人,幫幫三奶奶她們?!?/br> 宗族便是如此,宗族大過天,長輩不可輕易違逆。 而徐老太太娘幾個在宗族不支持的情況下,自然無法應對,如果小姑娘的名聲壞了,這一輩子很大可能便徹底毀掉。 這事兒,還真有人幫忙,否則徐老太太一家,恐怕毫無辦法。 遂,容歆便對李南道:“既是如此,我便再去清河縣走一趟?!?/br> 李南一聽,感激不已,邊鞠躬邊道:“小子代meimei們謝過夫人,夫人心善,定會有福報?!?/br> 容歆倒是不求福報,只是既然碰到,且于她來說不過是輕而易舉之事,幫一幫也無妨。 “天色已晚,你乘夜趕路不安全,便暫且留在驛館吧?!?/br> 李南卻婉拒道:“夫人好意,小子本不該推辭,只是家中只母親一人,小子若不回去,她定會擔憂?!?/br> 容歆一聽他如此孝順,便又改口道:“那也不能走回去,我給你找一輛馬車……還是騎馬送你回去吧,腳程快些,不可再推辭?!?/br> 李南極不好意思,卻也知情識趣地沒再推辭。 容歆又招來驛館的小吏,命驛館的廚房準備一份簡單的吃食給李南。 李南連忙擺手推辭,“怎敢勞煩夫人和驛館的大人們,小子進來時吃過干糧……” “長者賜不可辭,便是吃過,也得再吃些?!比蒽]有直白地戳穿他的窘迫,借口道,“正好我還有些事,趁著馬準備好之前,問一問你?!?/br> “夫人請問,小子定知無不言?!?/br> 容歆端起茶杯,示意他也喝茶,等到他rou眼可見地放松許多,這才閑聊地問:“可是讀過書?” “是,在縣里一位秀才先生處求學?!?/br> “未曾參加考試?” 李南羞愧道:“今年的縣試,小子落榜了?!?/br> 容歆頷首,安慰他:“十一歲,年紀尚輕,只要勤奮刻苦,總有一日會過?!?/br> 李南搖頭,黯然道:“小子母親為供養我讀書,沒日沒夜地做繡活,身體越熬越差,小子只想早些考上功名教母親不必如此辛苦,可惜我資質平庸……” 容歆便順勢考教了幾句,見他多數能夠正確對答,肯定道:“以你目前的進度,再用心些,明年縣試,想必是能過的?!?/br> 李南驚喜不已,“真的?!謝謝夫人!” “自然是真的,我常陪著家中孩子讀書,只是縣試而已,不會說錯?!?/br> 容歆承認她有鼓勵李南的成分。 但從太子和其他皇子們,到現在的皇長孫,幾乎七八歲甚至更早時便已有通過縣試的能力,容歆見得多了,這點眼力還是有的,也不是騙李南。 而后,驛館端上一碗牛rou面給李南,容歆不想他拘謹,便起身道:“我便不在此多留,稍后你吃完,自會有人送你回去?!?/br> 李南立即起身行禮,道謝。 容歆點頭還禮,臨離開驛館前,命護衛跟驛館結了面錢,并未以權謀私。 她回到宅子時,大阿哥已處理好事務,聽聞她明日還要去一趟清河縣,便在女兒們期待的眼神中,道:“我們隨姑姑同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