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太子殿下說,噶爾丹率準噶爾部大舉進攻漠北喀爾喀蒙古?!比蒽樘K麻喇姑倒了一杯水,“喀爾喀部不敵,向大清求援,朝中正吵鬧呢?!?/br> 蒙古戰亂,蘇麻喇姑自然憂心,然只能嘆息一聲,再無辦法。 “滿蒙聯姻多年,若是確實危及,大清務必得出兵了……” 蘇麻喇姑的語氣憂愁,容歆想到太子信中還提及索額圖主張和沙俄談判,也忍不住一嘆,這些人可不就是看清廷分身無暇,所以故意勾連著嗎? 十二阿哥年幼,分不清她們口中這部那部,只知道要打仗了。 他小胸膛一挺,捏著瓜大聲道:“我是大清的巴圖魯,誰敢犯我山河,我定要打得他們落花流水!” 十二阿哥邊說,還揮舞著手臂,手中的瓜汁液四濺,宮女連忙接過去。 而容歆等人則是忍不住笑起來,然后對他的話給予強烈的支持。 蘇麻喇姑也知道容歆對十二阿哥課程的安排,此時笑過了,便道:“太子和諸位阿哥習騎射時也不過是十二阿哥這般年紀,還是盡快選一位騎射師傅吧,不能教十二阿哥落后于宮中阿哥們太多?!?/br> 她先前確實想得不夠周全,遂容歆肯定地點頭,“您說的是,我回頭便看起來?!?/br> 武藝老師只能從駐守行宮的侍衛中選一人出來,能力較京中的師傅多少有些許不足,但先期教導,應是足夠的。 容歆已經在心中琢磨開來,究竟哪一人較為合適,及至晚間回屋,已經大概有了想法。 她看著十二阿哥睡了才回來,見齊嬤嬤還未躺下,便關心道:“嬤嬤,可是哪里不適?” 齊嬤嬤搖頭,直言:“我是想著大福晉有孕一事,睡不著?!?/br> “您是思慮皇長孫的事吧?”容歆了然,“您離得這么遠都掛念著,可想而知,京中該有多少人心思浮動?!?/br> “皇長孫地位非凡,自是無法等閑視之?!?/br> 容歆能夠理解,但以康熙的性子,定然不會因一個長孫輕易改變格局,便耐心勸慰道:“且不說大福晉未生育,尚且不知是長孫還是長孫女,就算真是皇長孫,現在便擔心起來,也為時尚早?!?/br> 一個優秀的繼承人,確實能夠增添砝碼,但現在孩子還沒生呢,去想十幾二十年之后的事,平添煩惱。 畢竟新舊交替,還有的等呢。 容歆頓了頓,又道:“您該相信太子才是?!?/br> 而京中不出容歆所料,大福晉有孕一事,確實是在平靜的湖面投入一顆不小的石頭,但相比太子妃,反倒是大福晉壓力更大幾分。 太子妃是個疏朗的性子,她對太子也直接,大福晉有孕的消息一傳經出,當即便問太子:“您可急于生下繼承人?” 太子手不釋卷,慢條斯理道:“不急,子嗣不在早晚,亦不在多少,德行俱佳為上?!?/br> “您不急,臣妾便也不急?!碧渝鷮W⒌赝?,眼神中盡是愛慕之意,“臣妾未嫁給您之前,聽聞您學識出眾、端方有禮,溢美之詞無數,可嫁進毓慶宮方知,殿下屬實是天下間少有的男兒……” 她言語直白,眼神熾熱,太子無法集中注意,便無奈地舉起書在兩人中間左右晃了晃,打斷她的視線。 “頌宜,你若是再這般看我,我便回書房看書了?!?/br> 兩人的十日之約始終也未破過,但經得太子妃幾番努力才教太子應允在她屋中看書,太子妃自然不愿前功盡棄,便立即順著他的意移開視線。 然而她嘴上卻道:“讀書人皆好紅袖添香,若各個如殿下一般,朝中豈不是無人可用?” 太子重新沉浸在書中,隨意地答道:“且看我愿不愿意受你左右,倘若不愿意,亦可坐懷不亂?!?/br> 太子妃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揚,卻不再打攪太子,只各自做著自己的事,偶爾抬頭瞧一眼他,便心生萬千歡喜。 太子和太子妃二人夫妻相和,大阿哥和大福晉卻不似他們二人這般愜意。 懷孕本是好事,然大福晉自有孕之后,整日里聽人說“皇長孫”如何如何,受孕期影響,整個人情緒便有些起伏不定。 但她這性子,更愿意憋在心中自我消化,時日久了,未長一點rou不說,反倒還瘦了不少。 若是初婚時,大阿哥定然是看不出的,可此時對她有了些了解,自然察覺到幾分。 然他關心人也顯得惡聲惡氣,不甚中聽,“爺都教你有了身子便待在阿哥所,你非要出去,管她是誰,直接推了便是,偏你好面子?!?/br> “難道額娘也要拒了不成?教人知道,豈不是要說我不孝?” 其實惠妃也顧念兒媳婦的肚子,但她不能隨意到阿哥所來,又擔心伊爾根覺羅氏,便只能隔一段時間命人過來看看,可這一看便看見伊爾根覺羅氏氣色不佳,這才隔幾日便召她去延禧宮。 本意定然是不壞地,只是沒想會教大福晉聽了更多的壓力之言,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出自延禧宮。 而大福晉與其說是在意旁人的說法,不如說是更在意大阿哥的想法。 她擔心如果大阿哥也期盼皇長孫,她卻未能生下,恐怕會惹得大阿哥失望。 大阿哥不知道她心里那些彎彎繞繞,只直截了當道:“拒了又何妨?先前皇阿瑪后宮留下的規矩,后妃有孕皆留在各自宮中靜養,便是拒了,額娘也不敢挑太皇太后和已故兩位皇額娘定下的規矩?!?/br> 大福晉也是真的想安安靜靜養胎,聽聞他此言,便輕輕點頭,“既如此,我便干脆關門拒客?!?/br> 大阿哥給了她一個“你早該如此”的眼神,帶著幾分抱怨道:“你沒身子時,哪有這些事?” 大福晉聽了,不甚高興地絞著手中帕子,低聲反駁:“殿下如今倒是怪我了,沒有殿下,我如何能有孩子?” “若不是爺回京之后,你便整夜纏著繞著爺,爺可不想這般早有子嗣……” 大福晉頓時又羞又氣,眼淚便吧嗒吧嗒流下來。 大阿哥此番倒是靈光起來,一下子便意識到他說錯了,沒甩袖子離開,反而耐著性子好言勸了幾句,這才道:“不為旁的,只是如今蒙古內亂,皇阿瑪又預備再次南巡,無暇顧及你的心情?!?/br> 大阿哥見大福晉平復下來幾許,又道:“你先前不是說雪青姑姑點心做得好嗎?你若是饞了,大不了,我便去求了她為你做幾份來?!?/br> “如何能教您求人?”大福晉抓著大阿哥的手臂,輕輕柔柔地依過去,“能得您一句聞言軟語,妾身便心滿意足了?!?/br> 大阿哥張張嘴,到底沒說出什么掃興的話來。 然而他不言語,大福晉便心中越發溫存,整個人漸漸從他的手臂直接依進大阿哥的懷中。 大阿哥忍了又忍,還是道:“你有身子,怎地又纏過來?爺萬不能依你……” 大福晉瞬間漲紅了臉,“殿下!” 第114章 “十二阿哥, 您默完這篇文章的釋義,今日這堂課便結束了?!?/br> 十二阿哥胤祹小嘴動了動,可憐巴巴地望著容歆。 容歆收好她抄好得醫書, 一抬頭便見到十二阿哥如此深情,也不去想他為何如此,直接便道:“若無錯處, 何懼直言不諱?” “容姑姑,好長??!胤祹抄完恐怕會耽誤武藝課的時辰?!?/br> 容歆瞧了眼時間,認真地回復道:“先前的課程, 因為您而未能順利進行,此為懲罰?!?/br> 十二阿哥相比起前頭極聰慧的兄長們, 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孩兒, 對自己喜歡的騎射武藝極專注, 讀書的時候卻坐不住, 常不集中, 因此偶爾便會拖累當日的課程。 容歆見多了太子他們那樣的天賦異稟,一開始是有幾分不適應的,但此事絕對怪不得十二阿哥,便得她這個啟蒙的老師自行調節。 今日亦是如此。 容歆原本是打算教他熟讀一片文章的,可十二阿哥不專注,她解說的內容, 一刻鐘后再提起便會忘得一干二凈, 以至于這一篇文章, 本該一個時辰便結束, 他足足耗了一個半時辰才學會,還不甚扎實。 “今日事今日畢,十二阿哥,武藝師傅會等您,是以,請勿心存僥幸?!?/br> 十二阿哥忍不住為自己叫屈:“容姑姑,那些文章,我就是記不住嘛!您對胤祹的要求是否太過高了些?” “殿下,這一篇文章不過寥寥幾十字?!?/br> 而且容歆是一句一句解釋給他聽,他只要認真記下便可,他們的進度已經比京中皇子和八旗子弟慢了幾分,若是還拖延,十二阿哥回京之后便會比年紀相仿的阿哥們差上許多。 康熙對皇子們的學業一向嚴格,如果他對十二阿哥不滿意,容歆被斥責一頓便也罷了,可他恐怕會影響前程。 一個不被皇上認可的皇子,成年后的失意是必然的。 遂容歆又道:“殿下,真的記不住和不夠認真是不同的,您應該自省?!?/br> 十二阿哥心虛地低下頭,眼神不敢與她對視,良久,拿起筆保證道:“容姑姑,胤祹會認真寫得?!?/br> 容歆點點頭,“讀書一事還需得靠您自己,我以及日后教導您的老師僅作輔助而已?!?/br> 她說完,十二阿哥便開始認真抄寫,容歆也未留在書房中,而是派人去轉告教導十二阿哥的侍衛,請他暫時回去,稍后再去請他。 然后容歆便回屋去看望齊嬤嬤,她天氣冷下來便又生了病,已經臥床兩月。 “咳咳、咳咳咳……” 容歆一進屋便聽見她的咳嗽聲,連忙脫下披風,走到近前,關心道:“嬤嬤,您怎么樣?” 齊嬤嬤忍著喉間的癢意,搖頭,“無事,你不必擔憂?!?/br> “藥喝過了嗎?” “剛喝過?!饼R嬤嬤指了指炕桌上藥碗,道,“一會兒子藥效上來,自然便不咳了?!?/br> 容歆將藥碗拿到外間去,回來時身上暖了,這才坐到炕邊,“這幾日外頭越加冷得刺骨,行宮中不少宮侍染了病,此時我是真慶幸入冬時攔著蘇麻嬤嬤繼續去太皇太后靈前誦經了?!?/br> 蘇麻喇姑年紀更大,她還不愿吃藥,若是染了風寒更加麻煩,遂容歆當時極堅決地不許她再去太皇太后靈前。 且為了以身作則,容歆自己也不每日往山上去上香,而是改為初一十五連同太皇太后的暫安奉殿一并走一遭。 “不過這昌瑞山下倒是不比我先前以為的那般寒冷?!?/br> 齊嬤嬤借著容歆的手靠坐起來,道:“越往南邊兒越暖?!?/br> 容歆順手捏起炕桌上的點心,嘗了一口,笑道:“論起做點心的手藝,還得是雪青,您也來一塊兒?” 齊嬤嬤笑著接過來,“雪青有心,還特地做了點心隨著節禮送過來?!?/br> 不止雪青,淺緗她們還親手為幾人做了新的冬衣,連蘇麻喇姑和十二阿哥也未曾落下,極有心。 他們在行宮也往宮中送了節禮,多是些山中野物,特地標注某幾只是十二阿哥親自看著挖得陷阱,專門送給康熙和皇太后。 “殿下和太子妃的信上都說什么了?你與我說說?!饼R嬤嬤無奈道,“我這眼睛是不行了,拿著那信只看了一小段便什么也看不清了?!?/br> “除了祝福只說了皇上正月便要啟程南巡,也無甚旁的?!辈贿^容歆如此說,卻是拿過信為齊嬤嬤又讀了一遍。 “皇上會從直隸走嗎?” 容歆果斷地否定道;“不會,又沒有極重要的人或者理由?!?/br> 訥敏剛去那些年,康熙幾乎每年都要親自去看訥敏,可這些年次數便越發的少了,確實有許多事絆住他的腳步,但隨著時間流逝,思念變成形式也是事實。 便是太子,因為一出生便沒了母親,沒有相處過,感情也不甚深刻。 這些,容歆都不勉強,“只咱們記著娘娘便足夠了?!?/br> 齊嬤嬤頷首,“是,娘娘左右也不會在意那些?!?/br> 她隨即又轉移話題道:“大阿哥也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