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雪青推門進入, 抬起手中的食盒, 道:“女官, 太子殿下陪太皇太后用了寺廟里的素齋, 教我給您送一些?!?/br> “放桌子上吧?!比蒽ё哌^去, 問她, “你回來了,太子也回來了嗎?” 容歆和太子下山時,綠沈受命cao持,雪青則是按太子的要求,常去探望太皇太后。 她性子極可愛,不管是外貌還是心性,完全看不出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太皇太后頗喜歡她,遂容歆這邊要抄經,便由她每日陪太子去請安。 而雪青聽了她的問話,一邊從食盒中端盤子出來,一邊笑道:“太皇太后聽說太子殿下也要默寫佛經為百姓祈福,也起了興,留殿下和她一起寫呢?!?/br> “默寫”這個詞可真是對比鮮明…… 他們這才回五臺山兩日,太子已經能背誦了,越發顯得她沒用。 “女官,您抄多少了?太皇太后說要趕初一,送一些完本的佛經去佛前供奉?!?/br> 容歆夾著一筷子青菜,停住,片刻后,若無其事道:“從未動筆抄書過,這一筆字還得再練練,便寫得慢了些?!?/br> 雪青走到書案邊兒,探頭瞧了一眼,道:“您這一手小楷,寫得多工整!這般說可太過謙虛了?!?/br> “你若是夸我耐得住性子,我許是更受用些?!?/br> 容歆確實是極耐得住寂寞地,便是康熙沒有派人監督她或者完成后查驗,她也是決心靠自己抄完的。 容歆照著抄寫的佛經,便是當初蘇麻喇姑送與她的那本,當時她只覺比她自己那本厚了許多,卻從未看完過。 如今真的耐下性子去認認真真地看,才發現篇末處,蘇麻喇姑寫得一段話: “人生苦短,何必束身?悲則涕泣,喜則笑聲,心無際,乃不懼?!?/br> 容歆讀著,竟是忘記了抄佛經,將這一句話一遍又一遍抄寫,忽然有一種清明之感,仿若醍醐灌頂。 若是細說來,她這些年,確實一直在故步自封。 容歆還未來得及深想,忽的被一聲“姑姑”打斷,抬頭便見太子站在她門口,“太子,您怎么來了?” 太子先是為自己未經允許直接開門的行為道了一聲歉,隨即道:“我敲了幾次門,姑姑都未應聲,我還以為您出了什么事?!?/br> “我能有何事,只是太專注罷了?!?/br> 太子走近,一垂眼,忽而見她書案上散落的紙張,并非佛經,只寫了一句話,好奇道:“姑姑,這是……” 容歆坦然地拿起一張遞給他,道:“您不是知道蘇嬤嬤送我一本佛經嗎?我今日才看到結尾竟有她的留筆?!?/br> 太子仔細看了看,在心中默念幾遍,感嘆道:“蘇瑪嬤實乃大智慧之人!” “太子也有所感?” 太子點頭,將紙平整板正地放在書案上,道:“胤礽以為,胸中有丘壑、山河,不畏前路,可大道直行?!?/br> 他心中有大格局,著眼處自然不同。 容歆只含笑地望著他,不去評判他的理解如何,而是道:“今日行宮外有百姓送了一只兔子、兩只山雞給您,明日教膳房做了,給您和太皇太后嘗嘗鮮可好?” 太子微微蹙眉,“此季節打獵艱難,他們如何能收百姓的東西?” “說是未靠近,遠遠擱下喊了一聲便匆匆走了?!比蒽Φ?,“好歹也是百姓的一片心意,咱們若是推辭,恐怕他們心中難過,不若爽快地收下?!?/br> “既如此,確該與太皇太后一同享用才是?!?/br> 而太皇太后吃了百姓們所送山雞燉的湯,對抄經書為百姓祈福越加上心,及至他們離開五臺山時,容歆的三百遍加上太皇太后、太子和蘇麻喇姑,他們四人抄的佛經,幾乎五臺山大大小小的寺廟每一座皆有供奉。 容歆和蘇麻喇姑所抄佛經暫且不說,單太皇太后和太子身份貴重,卻愿意為百姓做這一點小小的事,傳揚出去,民間皆稱頌不已。 他們啟程時,瑪爾琿賑災已成,親至五臺山護送太皇太后和太子回京。 路線眾人已商定好,因太子不愿驚擾百姓,遂免了各地府衙接待,儀仗也不準備進入岱州府城。 然行至岱州府城外官路,車駕尚未走進便看見前方眾多百姓夾道而立。 “太子殿下,可需士兵先至一步以作防護?” 太子從車駕中走出,百姓們許是瞧見他,紛紛跪地高呼:“恭送太皇太后回京!恭送太子殿下回京!” 那般聲勢,便是太皇太后也為之側目。 太子只覺一股豪情在心中激蕩,“何須護衛,百姓豈會傷我?牽馬來,繼續前行?!?/br> 瑪爾琿欲勸,經希搶先喊道:“是,太子殿下!” 太子從車駕上一躍而起,利落的落在馬鞍上。 而經希等侍衛迅速扯著韁繩圍在太子身邊,挺胸昂頭、英姿勃勃地向前。 “恭送太皇太后回京!” “恭送太子殿下回京!” “太皇太后一路順風!” “太子殿下一路順風!” “……” 儀仗緩緩穿過百姓,容歆透過車窗看著百姓們的臉一張張的閃過,隨后又轉向前方的太子。 他或許還有稚嫩,還有沖動,身量在眾侍衛中間也略顯矮小,可此時此刻,所有人的目光皆在他身上。 容歆想,她或許真的可以稍稍撒開手,由雛鷹自己去振翅飛翔,向更廣闊的天空。 而這樣的場面,哪怕回到了京中,眾人回想起來,依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 太皇太后和太子的儀仗抵達京城,康熙親自在紫禁城門迎接太皇太后回宮,后宮諸妃、文武百官、阿哥格格們皆列于兩側,恭迎太皇太后。 太子扶著太皇太后下馬車,行至皇阿瑪面前,即刻行跪禮:“兒臣請皇阿瑪圣安?!?/br> 康熙是極掛念太皇太后和太子的,此時見兩人好好地在他面前,親自扶起太子之后,擎著兩人的手道:“朕日夜盼著你們平安歸來?!?/br> 這祖孫三人在一處的氛圍,似是在他們周圍畫了一個無形的圈,生生營造出一種旁若無人的感覺。 然而根本沒人敢不長眼地上前打擾,遂等到康熙與太皇太后和太子敘舊完畢,眾后妃和阿哥格格們這才隨他們移步回慈寧宮。 容歆并非重要人物,便先帶著綠沈、雪青他們回了毓慶宮。 淺緗一直便在毓慶宮門口張望,一見到幾人的身影,立即腳步飛快來到他們面前,“女官、綠沈、雪青,你們終于回來了!” “淺緗jiejie,我好想你!”雪青直接張開雙臂抱住她。 容歆含笑看著三人挽著手走在一起,待行至毓慶宮門口,卻未見到齊嬤嬤,便問淺緗:“齊嬤嬤呢?” 淺緗嘆了一聲,回道:“正月太子入岱州府的消息傳進宮中沒多久,嬤嬤便急得病了,后來得知殿下和您平安回到五臺山,才漸漸好轉。如今還有些受不得風,我便教小宮女看著她不許出來?!?/br> 容歆一聽,也顧不得詢問她和太子不在京中這段時間的事,徑直去探望齊嬤嬤。 而齊嬤嬤見她進來,驚喜至極,“容歆!” “是?!比蒽б娝劬κ莸陌枷?,微微帶著些鼻音道,“嬤嬤,我和太子殿下平安回來了?!?/br> 齊嬤嬤的手顫抖地抬起,摸著容歆的臉,片刻后,改為在她肩膀上拍打,“你不是說能看好太子殿下嗎?為何要不顧危險跑去賑災?萬一出了什么事,你如何向皇后娘娘交代?” 她說至后來,已是泣不成聲。 齊嬤嬤如今連打人的力道都這么虛弱,容歆心中難過,良久才稍稍平復道:“嬤嬤,教您擔心,是我的不對,可您若是見到了百姓對太子的愛戴,想必也如我一般,寧愿陪著也不會阻撓?!?/br> “嬤嬤?!比蒽О敕霭胪兴娇簧?,勸道:“如今我們既已回來了,您便莫要再傷懷了?!?/br> 齊嬤嬤以袖捂臉,哭泣好一會兒,才緩緩抬起頭,邊擦眼淚邊道起京中的事:“自打軍備糧被換一事傳回來,皇上震怒,命人嚴查,已將山西巡撫穆爾賽革職?!?/br> “是山西巡撫所為?” “旨意是這般說得,可這些日子,皇上在朝堂上三番五次訓斥了明珠黨的官員?!饼R嬤嬤聲音漸漸平穩,“若說是因為三月份科考舞弊,考官與明珠黨關系親近,進而使皇上遷怒,時間上有些對不上?!?/br> 所以,齊嬤嬤的意思是,山西之事,保不齊有明珠在背后的影子,遂康熙以此來提醒明珠。 容歆若有所思。 片刻后,她回過神來,道:“此事不急,嬤嬤不若跟我說說,宮中還有旁的事情嗎?” 齊嬤嬤略一思索,道:“皇上先前斥責大阿哥不穩重,說要他為他早些指婚?!?/br> 第77章 “指婚?” 容歆順著她的話重復了一遍, 猛地想起來,大阿哥的年紀,在這個時代也可以指婚了。 不過她隨即便想到, 康熙二十二年剛結束一次大選,下一次大選還在后年, 以他的挑剔程度,定然是不愿意委屈大阿哥這個長子隨便選福晉的。 所以,康熙很有可能只是氣得口不擇言。 就算他事后反悔了,也無需跟誰解釋, 畢竟訥敏薨逝這么多年以來, 康熙帝威赫赫, 根本無人敢去問他。 遂, 容歆無所謂地彎了彎嘴角,“大阿哥大婚, 估計還要過兩年,頂多正式指婚前選兩個教導人事的宮女而已?!?/br> 不過這都不是他們能說了算的,自有貴妃和惠妃他們cao心。 而齊嬤嬤咳了一聲, 笑道:“大阿哥指婚, 咱們太子殿下用不上兩年也可成婚。若是太子殿下能有一位賢良的太子妃, 便真無后顧之憂了?!?/br> 容歆對此并不擔心, “誰也不是生來便什么都懂,年輕人可以慢慢學?!?/br> “本事可以學, 心性才是最重要的?!?/br> “您所言在理?!贝_實是心性更為重要。 容歆也希望太子能有一個跟得上他腳步的妻子, 而至少現下看來, 太子應是有這個福氣的。 “咳咳——” 容歆收回思緒,扶著齊嬤嬤躺下,“嬤嬤,您躺下休息?!?/br> “我還未跟殿下請安……” 容歆按住她的肩膀,道;“太子不知何時才回來,且他也不愿見您忍著不適等他,安穩躺著便是?!?/br> “唉——”齊嬤嬤嘆息,“便聽你的吧,我若是折騰自己,反倒是給殿下添麻煩?!?/br> 容歆在她肩膀上安撫地拍了拍,“豈是麻煩?只是太子也如我們一般心疼您?!?/br> 齊嬤嬤無兒無女,無牽無掛,后半生皆系于訥敏和太子。 她這樣一個沒有半分私心的老人,理當受到毓慶宮所有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