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深夜食堂在橫濱、星照不宣、清穿之炮灰不想躺平、[綜英美]特工如何解決單身問題、[洪荒]我養通天那些年、[綜]鄰居皆是救世主、憂郁大叔是總裁的白月光、與妝(父女)、心頭血(高H、雙重生、1v1、HE)、玫瑰予我(高H)
這位榮府大太太昨夜受了涼,早上便拉起了肚子,不過不甚嚴重,吃了點成藥便漸好了。她本想借著這點病痛不出門,結果被明察秋毫的賈母“硬推”出家門了,理由是“成日里悶在家里,也是睡覺,不如出門樂一樂去”。 陸稹之所以知道這個,還是剛剛寶釵當閑話說給陸稹聽的,可看邢夫人那耷拉著的眼皮,怎么瞧都沒好氣的臉,就知道這位大太太一點都體會不到婆婆的善意。 陸稹隨手推衍了一下:原來忠靖侯夫人給邢夫人傳話,說是迎春在孫家過得不太好。邢夫人左耳進右耳出,完全沒放在心上,如今她滿腦子想的似乎都是婆婆又當眾駁了她的臉面,她過得怎么就這么難! 不過邢夫人來了,王夫人和薛姨媽兩姐妹便不好再奉承得那么明顯,只勉強笑盈盈地看陸稹繼續哄女孩子們玩。 末了,陸稹干脆表示要把在場女孩子們,除了湘云,都收做干女兒。 王夫人心里樂意得很,但礙于面子還是得說回去跟老太太商量一下。 薛姨媽就沒那么多顧慮了,忙不迭地替寶釵應下了。 見meimei這反應……這是親meimei啊,王夫人滿肚子的喜悅都被沖淡了一半。邢夫人笑得十分勉強,暗自懊惱:迎春嫁得早了些!那幾千銀子她一點都沒落著! 王夫人回府后就去見賈母了,賈母果然一點沒猶豫地應了:老太太不僅看重衛家,更看好衛二太太的宗女身份。 老太太的見識不是王夫人能比的,此時她也不隱瞞,“陛下的幾位皇子也曉事了……” 衛家二太太是陛下的堂姐,認下的義女只要她還要臉,總不會往陛下身邊塞,那也八成是要送給皇子們了。 老太太一說,王夫人驚喜不已:畢竟全家都吃到了女兒封妃的大甜頭! 等王夫人從驚喜之中平靜下來,賈母又吩咐道,“若是娘娘再傳來好消息,你進宮就討娘娘的示下,聽聽娘娘的意思?!?/br> 王夫人趕忙應下。 卻說不等宮里傳出什么消息,陸稹先選了良辰吉日正經擺酒,認下了干親。又過了幾天,十二公主夫婦回京,陸稹親自帶上黛玉小姐妹幾個到公主府認門。 十二公主跟駙馬感情極好,在公公去世后,她跟駙馬商量了,便把婆婆接到公主府奉養。 趙老夫人,也就是黛玉的姨祖母,見到黛玉便喜歡得不得了,直接留在身邊不許走:除非多住些日子。 黛玉沒奈何,只得在寶玉戀戀不舍的目光下收拾好行李,住到了趙老夫人身邊。 當天下午,甄家的人便悄摸尋到了榮府門前。 陸稹這會兒正給大師兄調藥呢,忽然發現榮府上空那塵埃一般的氣運陡然清空……所以王夫人一如原著里寫得那樣,又一次自作孽了。 若非她這次貪欲發作,榮府最后結局還真不至于那么慘:鳳姐兒是小貪貪一路,而王夫人真正親自出手就這么一回,直接害得榮府被奪爵抄家。 因為甄家存放在榮府的東西可不限于銀錢啊。 話說甄家沒算在金陵四家里,不是因為實力不足,而是發家比這四家更晚。早年,賈史王薛四家有賈家帶頭,賈史兩家的當家人在最風光之際在京城都是說一不二的大人物。 而甄家真正發跡是從甄應嘉的父親這一輩才開始:甄應嘉的父親和叔叔分別于賈代善和賈代化兄弟交好。時至今日,讓賈家老太太和兩位老爺拍著胸膛說真心話,賈家和甄家的交情遠比跟史家王家更好,也更信任彼此。 王子騰逐步高升,不僅賈王兩家地位倒置,榮府也在一定程度上仰仗這位姻親,甄家也借著地頭蛇之力,幫著這位老鄉做了些“累活臟活”。 不過王子騰這個人歷來殺熟——倒不是他故意如此,而是他高升后到手的資源,除了回報靠山之外,剩下的比較有限,真按照“公平交易”的標準來給賈家尤其是甄家發“工資”,必須是入不敷出的。 賈家和甄家都有點讓王子騰“無以為報”,那么當初在銀錢上大力支持自己的薛家,別說什么利潤保本都難。 多虧賈雨村因為王子騰得以補官,在幕僚的提醒下,未得王子騰授意便直接幫薛蟠脫罪,剛好暫時穩住了薛家,不然……薛家可能已經在暗地里換一個靠山來支持了。 不過就算是面子上一派和氣,薛姨媽和寶釵母女都默默生了別的心思,只剩王夫人和王熙鳳不得不一套路走到黑。 而榮府這幾年里,為了維持人脈,往故舊人家送節禮從不手軟,又往宮里不停地送銀子,自家富貴的日子氣派的排場也不曾縮減……不僅花光了家底,林家的銀子也用得差不多。 偏生親哥哥讓嫂子幾番訴苦,抱怨過薛家支援哥哥的“力度”比不了以前,王夫人可不咬牙也得頂上去?娘娘生下小皇子需要哥哥幫襯,寶玉的前程亦要哥哥幫襯,她無奈鋌而走險,收下了甄家的東西。 轉眼三天過去,王夫人還沒讓心腹收拾好甄家的東西,分門別類還沒做到呢,噩耗自宮中來:賈妃沒了,一尸兩命。 一路狂奔沖進府里,因為心急火燎而跌了幾跤,衣袍沾了許多塵土,腦門子上又是冷汗又是血水的賴大進了門,便跪了下去…… 聽到消息,賈母和王夫人當場便暈了過去。 邢夫人再不曉事,也不會幸災樂禍,她此時面如土色,整個人抖個不停,連身邊扶著她的丫頭也跟著完全站不穩,直到主仆兩個齊齊倚住柱子才算勉強穩住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