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咕噠君被迫相親中、紅樓快穿失職記錄、[綜漫]深夜食堂在橫濱、星照不宣、清穿之炮灰不想躺平、[綜英美]特工如何解決單身問題、[洪荒]我養通天那些年、[綜]鄰居皆是救世主、憂郁大叔是總裁的白月光、與妝(父女)
他也不是個專業軍中人士,但是光從rou眼上還是看得出來,這刀芒看起來就鋒利無比,刀柄樣式簡單,不像賈赦那些收藏品,鑲嵌著花里胡哨的珠寶,而且也有些刀柄處有些潤滑,像是長年累月握在手中磨平了粗糙。 與聽風侍衛手中的匕首倒有些相似。 不過,若是軍中,現如今都是冷兵器時代,是成千上萬的兵馬互相對殺,基本上都是rou搏,用刀槍劍戟這樣大型武器比較多。這樣子小型的,莫不是特殊的軍種? 賈赦回過神來,看著都湊在一起觀察刀的譚禮是侍衛,瞧著那被拿出來對比的匕首,還有那一把南安郡王拿出來的短刀,撓撓頭,“你們這刀也該磨刀石磨一磨了,看看人家這刀,亮的,能照人?!?/br> 說完這話,賈赦默默后退了一步,小心翼翼的看著侍衛們望過來的眼神,語調弱了一分,“那……那什么術業有專攻啊,我沒用攻擊你們武器的意思。我還是知道的,皇上給你們的武器裝備都是最好的鐵礦出來的,你們的武器都是削鐵如泥的?!?/br> “可……”賈赦眸光又掃過一眼都映射出人影來的短刀,小心翼翼嘟囔:“可外行人看起來,就還不如老爺子拿出來這把亮,看起來就殺氣騰騰的?!?/br> “所以,這刀材料來源恐怕有問題?!弊T禮說完,幽幽看了一眼賈赦,“我們去找聽風打聽,你再去哄哄老爺子,多問些線索出來?!?/br> 賈赦撓撓頭,一臉的不情愿,但眼下也沒其他的辦法,只得兵分兩路探查。他們來之前,跟德嘉帝也有約定,陽間的世界最好就是用人的方法解決,他賈赦不能偷巧,招個鬼魂來問一問。 這樣只會一時便捷,卻會養成惰性,導致人不會進步。 目送譚禮帶人離開后,賈赦深呼吸了好幾口氣,才帶著兩侍衛去尋南安郡王。 “霍伯伯,我知道您最好啦,一心想著老百姓,想著士兵,要不然太、祖爺也不會把這最最最肥的一塊地給您對不對,皇上也不會讓您幾十年如一日的守著呀,他也是信任您的……” “別沒事閑扯這些有的沒的?!蹦习部ね醢逯?,“說說這什么玉米?皇帝怎么沒事把所有勛貴都往外派了?別以為我不知道,這里面肯定有你這賈家小子搗鼓?!?/br> —基本上在外領兵的,家眷一行都在京城。是“質子”,但是帝王也要保證他們全須全尾的,這算千百年來的潛、規則了。 他也沒啥不滿的,反正每隔兩年就要進京述職,也都能看見一家老小。但他就好奇外加納悶了,所有人干啥都往外派了。朝廷邸報就那么破幾行字幾句話,文縐縐的聽不懂。家書又還沒到,可不撓心。 “霍伯伯您英明?!辟Z赦拍了一會馬屁,才解釋起來,“老祖宗創業辛苦,但是小輩們都是蜜罐里長大的,有些不懂苦了,所以就趁此機會,讓他們都在外頭走走,看看百姓民生。而且要新型的糧種,就像北方種水稻,南方小麥……” “別胡鬧了,你這一開口就鬧笑話。小蜜罐里長大的崽?!?/br> “我就那么一舉例,”賈赦紅了紅臉,索性就略過舉例,直接道:“不知道全國各地能不能種植,哪些地方最適合種植了。沒有搞清楚就貿貿然的推廣起來,這不是害老百姓嘛。所以就先派人試驗一下。這試驗田,哪里比得上我們這些勛貴名下有的良田多?” “這事若是放朝廷議論,那不得黃花菜都涼了,所幸我們名下都有田地,湊一起,基本上遍布大江南北了,沒有的地方,我們買塊田地或者雇傭都很容易。當然,我們這樣大的舉動,或者說試驗田這樣的事,也不好獨讓我們占了,故而皇上就朝廷上說了,一切以自愿為原則?!?/br> 南安郡王點點頭,“也是,等會……不,看你表現。三天后,要是你表現好,就給寫個信,讓你老哥哥把一家老小都帶出來走走,開開眼,我把九龍令給皇帝。他這事辦得不錯?!?/br> 賈赦下巴都驚駭的能夠塞雞蛋了,“霍……霍……” “賈家小子啊,一代代的富貴,”南安郡王拍拍賈赦的肩膀,“伯伯也收過家書,知曉你要搞什么經濟啊賺錢之類的,那是你良心好。但是對伯伯來說最是虛無的。我就想有個太平安生的日子。若是給我選擇,我寧愿當一輩子莊稼漢?!?/br> “在潑天富貴,你們這些孩子沒歷經過戰亂,都不懂,真正的過眼云煙。只要天下太平,有手有腳總會活下去的,什么九龍令,我老霍,老霍家在這一片幾十年,又有什么意思?” “霍伯伯,您這話說的,怪……”賈赦看了眼連連感嘆的南安郡王,感覺心理頗為不是滋味,“您……您也不用這么樣子啊,偷偷說句心里話,皇上也不搞杯酒釋兵權啊,您有實力就一直當著。他信任您,您也厲害,那誰能夠嘰嘰歪歪的?” “那樣就是老不死啦?!蹦习部ね跻馕渡铋L看了眼賈赦,“連皇帝那小孩,都被搞刺殺,恨不得他早點死呢,更別提我這樣的老家伙了,老了老了也該把機會讓給年輕人?!?/br> “要讓就要徹底,黏黏糊糊,不是我霍石頭的風格?!?/br> 賈赦:“…………” 賈赦看著人不容置喙,話語間帶著那股油然而生的豪邁,心中一震,然后腦海又警鈴大作起來。 上輩子,老爺子也算喜喪,好像在元寧四十四年就走了。因為老爺子這歲數,他也沒多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