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咕噠君被迫相親中、紅樓快穿失職記錄、[綜漫]深夜食堂在橫濱、星照不宣、清穿之炮灰不想躺平、[綜英美]特工如何解決單身問題、[洪荒]我養通天那些年、[綜]鄰居皆是救世主、憂郁大叔是總裁的白月光、與妝(父女)
賈赦聽到這話,對著沉默寡言的譚禮一攤手,一副“你看,就如此”的表情。他們之前在合著的書名上還有些爭執的。譚禮覺得《農家子的首輔路》太直白了。 他據理力爭,好不容易才保留下這書名。 因為,他可是混過晉江的,知曉什么樣的文名能夠引人入勝。 “便是書生投宿破廟,遇到偶發春情的小姐,兩人相愛,書生許諾高中迎娶。而后又遇到個破廟,又遇到這事,又一見鐘情。最后書生高中狀元,妻妾成群,衣錦返鄉?!?/br> “改掉!改成書生醒來,發現自己在做美夢!”聽到故事梗概,賈赦氣個半死,“想得美了!哪里會有這么好的事情,陽氣都不吸,負心漢還想左擁右抱?說說聽名字很正經的賢臣?!?/br> 見狀,年掌柜小心翼翼著開口,“就是書生遇到上香的大家小姐,一見鐘情私奔。誰知小姐有未婚夫,那是個殘暴的大將軍,對他們展開了追殺。然后書生冒死進京,高中狀元告御狀。公主看上了英勇的書生,于是皇帝便罷了大將軍的職。書生帶著公主和小姐赴任,一路升官,被百姓譽為青天?!?/br> “劇情勉強,”賈赦問道:“就公主和小姐嗎?” “還……”年掌柜一聽這問題,眼皮一跳,小聲回道:“不……不是有避籍制,又……又因為孝敬父母,所以書生在外任職時,又納了三小妾?!?/br> “還真有理有據?!辟Z赦嘴角抽抽,“年掌柜,我就想問他們這些書寫出來誰買???” “我買!” “沒你的事,一邊去!”賈赦沒好氣的彈了一下賈珍的腦門,認真著開口:“但凡是個當爹的,一翻書,開篇就私奔,誰受得了?不會聯想自身嗎?自家金尊玉貴養大的女兒被個門當戶對的死肥豬拱了都傷心不已,更別提被哪里來的野豬了。年掌柜,我們寫話本,最大的主顧是什么人?” “皇……”年掌柜一咬舌頭,“勛貴官僚?!?/br> “就是啊。哪怕寫得好,開篇就私奔,當家長的哪一個樂意給子嗣看?女孩子不能看,至于男的,遠的不說,就眼前這個!他爹對書籍管理多嚴格,一聽看《金、瓶、梅》,直接跳起來打人了,就怕他左了性情?!?/br> 被說的賈珍默默放下書,小聲抗議了一句,“看你和譚叔結契兄弟,才左性情呢?!?/br> “……回去再算這筆賬,怎么說話呢?”賈赦聞言,控制著自己眼角余光不去看譚禮,音調提高了一分,“我們是可以左擁右抱,妻妾成群不假。但是打小就是接受教育要尊重嫡妻的。這些書籍,問問哪一本體現這個道理了?就風流色、情了!甚至都下流了!我們納妾買妾上青樓都光明正大。從來沒這種白、嫖行為?!?/br> “這樣寫出來的東西由我賈赦名下賣出去,真得被寄刀片了?!?/br> 第88章 麻煩來襲 賈赦說完,瞧了眼似乎只畏懼權勢,依舊沒扭轉過思維的年掌柜,眼眸一瞇,想了想,“老年,我記得你有個孫女吧?想想,一個乞丐來求娶,你會如何?” “有官少爺要納其為十八房小妾?又如何?” 聽到這話,哪怕身形有些圓潤,年掌柜還是矯健無比的一蹦三尺高,怒發沖冠:“打出去!打出去,老年我豁出去跪求東家施恩!” 這話一說出口,年掌柜眼眸定定的看著似笑非笑的賈赦,忽然間身形一僵,漸漸明白了過來。的確……的確這話本不適合流傳。 他們年家雖然為過仆,但也是肚腹里有些墨水的,不然不會被安排打理書坊。尤其是在經過大理寺的調查后,賈家其他主子不說,賈珍這少主子是大方法的,他給所有留下的忠仆,包括像他們這樣已經放恩出去管理鋪子的舊仆,都贈了百兩銀子。而且念在他們年家一脈,經營書坊有苦勞,甚至都給了書坊的分紅。 一年哪怕只有一成利潤,但只要賈家不敗,這也夠日后他們年家生活富裕了。更莫提當管事年俸也不少,他們家不像其他那樣仗著些顏面,胡作非為,日子吃飽便可,衣服夠穿變好,錢都攢著買田,而且守著書坊,其他不會,兒子甚至女兒,都是讀書認字的。也許十幾年后,他們年家也是個家境殷實的小官宦之家。 怎么容得了被這些書給移了性情?! “多謝赦老爺指點,小的明白了?!被剡^神來,年掌柜擦擦汗,弓著腰行禮。 “這也就俗話說的屁股決定腦袋?!辟Z赦語調鄭重了幾分。他是打算把話本之事交給年掌柜管理的??粗裾胸斬堃粯酉矐c不說,這還是大理寺認證過的忠心之家。 所以得好好調教一番,三觀起碼得跟得上他的節奏。 賈珍也是同理,把人拽著過來,就為潛移默化,不然他跟譚禮…… 等等,想岔路了。 視線飛快掠過譚禮,賈赦裝作說多口渴的模樣,輕輕嗓子,垂首喝茶,邊喝邊飛快在腦海里回旋了三十遍“因為對外傳了一見鐘情,所以我們才時時刻刻黏黏糊糊,才會誤會了去?!?/br> 三十遍過后,賈赦放下茶盞,眼眸一瞇,瞧了眼譚禮,發覺自己心平氣和的,邊繼續了自己先前的話語:“譚老板,你說是不是這個理?我們身份不一樣,看問題角度就不一樣。其實也能夠理解寫這話些話本的人是出于什么心態……” 跟后世也差不多,學校只教語數英政史地,體育課被瓜分,音樂課更是傳說。本朝私塾雖然也打著培養君子六藝的旗號,但科舉又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