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書迷正在閱讀:超自然大英雄、誰都不能欺負我家黛玉[紅樓]、[綜漫]超自然本丸見聞錄、畢竟我只是只小老鼠[綜英美]、[主鬼滅之刃]九原之柊、[綜漫]鳴人不說暗話、團寵小王子[綜英美]、無間梟雄、紅樓之戲精賈赦、[綜漫]咕噠君被迫相親中
徐青青遠在北平,并不能阻止遠在應天京城的事態發展。她能做的最多不過是每年年節的時候,用心弄點東西,讓皇帝念及他們。 隨著日子臨近,徐青青的努力沒白費,及時阻止了自己的三個孩子進京為質,也提了前安排好了徐家兄弟們的后路,避免他們在接下來的斗爭中陷入危險而喪命。 這之后不久,徐妙書代表沐家向徐青青委婉表態,偷偷書信告知她京中局勢。后來,沐家兄弟在戰場上都沒少協助朱棣。 自四月開始,皇帝的身體每況愈下,有大限將至之兆。 這時朱棣尚且沒有反心,只是在憂心皇帝的病情。這些年他接連失去了三位兄長,其實心里也很不好受。他與太子、秦王、晉王年紀相差不大,在算上老五朱橚一個,五人皆系嫡出,又一起玩耍長大,他們兄弟間的情誼比別的兄弟們親厚太多。 早在秦、晉二王去世的時候,徐青青聽說兩府的王妃和所有的夫人、淑人都要殉葬,不禁憶起當年秦王妃和晉王妃往事來。雖然有的事在當時可能并不愉快,但如今想來已經不算是事兒了,都是算是青春回憶。當知道她們都要陪二王殉葬而亡的時候,徐青青雖然清楚這規矩,心中還是不免悵惘悲傷。 后來,她還收到了秦王妃和晉王妃在殉葬之前給她寫的信,二人也是深知這樣的規矩,倒是并未提及要赴死殉葬有什么感受,只是擔心孩子們,都委托她幫忙照顧倆王府留下的孩子們。另外,晉王妃還在信里,再三誠懇地為當年的事跟徐青青道歉了。 朱棣見徐青青讀信時落淚,便在旁默默地為徐青青拭淚。 “你不會?!?/br> 徐青青抽了兩下鼻子,才反應過來朱棣的意思,他是在說如果有一天他也去了,他斷然不會讓徐青青跟著殉葬。 “這如何能攔得住,規矩如此?!?/br> 皇帝固執,徐青青不信朱棣修書一封的提議,皇帝就會給他開特例。兒媳終究是兒媳,要陪著他兒子一塊去地下。如今她命好,嫁的人活得長,若命不好,自然也會跟秦王妃和燕王妃一樣殉葬。 “公輸陵的本事你還不信?” 朱棣一句反問,令徐青青完全愣住了。 “難道王爺當初命公輸陵來修葺王府,還有這樣的原因?” “那時刺客不斷,便考慮到這一層。本王若去了,便放你去外頭逍遙,算應了新婚那夜與你的承諾?!敝扉Φ暤?,情緒沒什么波瀾,很斯文地在陳述。 徐青青聽了這話,卻激動撲到朱棣的懷里,抱著他撒嬌,“這是妾身挺過最好聽的情話!” “你就這么盼著跟本王分開,自己去逍遙?”朱棣說這話時,甚至沒去看徐青青的眼睛。 “才不是,是‘我寧死也要你生’的愛,才是真的愛。故而這樣的情話,才最好聽?!毙烨嗲圊谀_在朱棣唇上親一口,“妾身此生必不負王爺?!?/br> 朱棣笑了。 “妾身有一件重要的事,一直瞞著王爺。所以接下來的話,王爺聽了可能會很震驚,甚至想揍我?!?/br> “休要亂言?!敝扉p笑一聲,他怎會舍得打她。他也不信徐青青能做出讓他打她的事兒來, 徐青青關好門窗之后,屋子里只留自己和朱棣在,于是便把自己的來歷告知了朱棣……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皇帝駕崩,舉國哀喪。 新帝朱允炆果然不容諸王在藩地勢力,開始主簿削藩。以或有或無的罪名處置了各處封地的藩王,迅速奪權。 建文元年,朱允炆首先對一向專心醫藥根本無心謀反奪權的朱橚下手,將朱橚貶為庶民,驅逐去了云南。隨后,代王朱桂被廢為庶人;湘王朱柏被逼自焚而亡;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先后被貶為庶人,遭軟禁。 僅僅在一年之內,朱允炆便一口氣連廢了五位親王。 接下來他自然不會停手,輪到誰了,可想而知。 朱棣起初從徐青青口中聽說‘未來’那些事的時候,雖已經提前做了些準備,但心中終究還是有幾分不太相信的。他料到朱允炆登基后,或許會忌憚他在藩地的勢力,但沒想到朱允炆剛登基,便出師無名地對親叔叔們下狠手。 直到他親眼看見自己嫡親弟弟朱橚被朱允炆狠狠收拾了,之后的幾個兄弟死的死,廢的廢。明明無錯,卻將堂堂尊貴的親王貶為庶人,有的為了維護最后的體面,竟去選擇自焚而亡。 朱棣豈容自己以及自己心愛的女人和兒女們落得這樣凄慘的下場,他們來到他朱棣身邊,是享福的,不是來受罪受死的。 慈不帶兵,仁不從政。 有些事兒,自是不能只顧著書本上宣揚的所謂正統、大義。 莫不是正統之下的侄兒把刀都架到他脖子上,他還要恭順地喊‘萬歲’跪下,乖乖受死? “世有三亡,以亂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br> 在朱棣看來,他朱允炆之所以會有落敗的下場,便是將好好的正統的‘正’轉為‘亂’、‘邪’、‘逆’。 靖難之變,終究還是來了。 朱棣在此間行軍的過程中,因屬下的背叛,中埋伏受困于險地,得幸隨行的人中有擅長挖洞的鉆地鼠祝良救了他一命。 朱棣因而不禁憶起自己與徐青青相遇的緣分,若非有她,祝良如今也不會在他身邊。因念及徐青青,太想著與她早日團聚,朱棣的干勁兒便更足,他定要將這些麻煩徹底解決,也好在以后能跟著徐青青一起在紅梅苑悠閑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