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得罪魏國全員后我走上了人生巔峰_分節
書迷正在閱讀:蘇曉蘇的男人們、原來是想談戀愛 完結+番外、主角攻受怎么為我打起來了、[快穿]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變了、我在古代做皇帝 完結+番外、離婚前一天和老公上床了(1v1 甜寵)、歲月知長夏、全世界都在磕我和影帝的cp、病弱大佬又騙我寵他 完結+番外、逆光[重生] 完結+番外
而劉協只需在其中說幾句似是而非的堅持,就能暫時壓下封公這件事——又不是他不想給曹家加封魏公,是當事人自己不接受,董昭等人總沒法再用冠冕堂皇的請功書來惡心他。 劉協將一切都想得極好,甚至連曹cao等人對名聲的顧及,普通民眾的想法都考慮在內。他唯一沒想到的是坊間突然流傳起一個古怪的夢,直接擾亂了他的謀劃。 要說那“父跪子”的夢只是巧合,劉協說什么也不會相信。這世上從來就沒有巧合這一樣東西,更別說傳聞中做這個夢的人不止一人,只有人為布局這一個可能。 至于布局者是誰,單憑曹丕剛才那句把他惡心得不行的話就能猜出來。能給曹丕支招,擺了他一道還故意用氣死人不償命的話扎心的人,全鄴城也就那一個。 劉協倒想堅持天子的威勢,以一言九鼎為由,堅持原來的詔書。 可鄭平與曹丕的所作所為已經截斷他的去路,就算他對民眾的眼光絲毫不理,只怕還有后招在等著他。 若只是為了引出“父跪子”的不孝話題,只一個人做夢便已足夠,何需接二連三,將傳聞弄得玄而又玄? 東漢開國皇帝利用讖緯收攬民心,若鄭平等人反其道而行,假借托夢之舉暗中攻訐他詔書內的不當之處,只怕他離間曹cao父子不成,還會留下惡名。 劉協再怎么憋屈,也只能又一次屈從形勢,從善如流地接受了曹丕的推卻,重新寫了一封詔書,夸獎曹丕的謙讓與孝順,冊立曹cao為魏公,賜予封地。 倒是沒如曹丕說的那樣,因為厚愛他而冊封他為世子,只時常召曹丕入宮,證實他的“青睞”。 曹cao還未動手解決此事,整件事便已被曹丕自己完美解決。他沒有與曹丕多說什么,也沒有馬上將曹丕設為自己的接班人,而是將曹植、曹彰、曹沖帶在身邊,悉心教導。 曹丕的門客紛紛憂慮不安,勸說曹丕主動示好,與曹cao消除隔閡。 曹丕冷靜而自持地拒絕了他們的諸多建議,更加約束門客與仆從,不讓任何人有出格的言語。 可他再怎么自持,心中也并非全然毫無憂慮。他悄悄拜訪鄭平,與他對坐而談,將自己的憂慮與門客的不安全數告知。 鄭平只是道:“為時尚早。你且回去抄一遍三玄,抄完了再來找我?!?/br> 三玄并非是一冊書,而是《莊子》、《老子》、《易》這三者,共上百篇,加上編撰之言有十萬余字,曹丕至少得抄一個月。 曹丕想再問其他,鄭平已端茶送客。郭暄之名終究只在他舌尖打了個轉,便被他吞了回去,被忍耐壓在心口的一角。 沒過幾日,新任尚書的崔琰毫不避忌地表示自己支持目前占嫡長之名的曹丕繼任世子之位,并沒有因為崔家與曹植有姻親而偏向曹植。 曹cao明面上感慨崔琰的無私與正直,授予他中尉一職,實則心中不豫,對他信不密封、公開表態一事極為不滿。 而也因為這件事,即便曹cao近日表現出更喜愛曹植等人的模樣,仍有不少士家文臣暗中投入曹丕門下,為他效力。 其中就有文學掾司馬懿。曹丕與司馬懿因為驚馬一事相識,后經幾番接觸,發現脾性彼此相合,又因公事便宜逐漸走近,成為親近的好友。 對于崔琰支持自己一事,曹丕其實有些想不通。 論姻親關系,怎么想崔琰都應該站在曹植那邊,不可能支持自己。 若說他是存了兩邊討好的心思,其實也是不可能的。一來從古至今,要么不插手從龍之功,要么便在最可能的一方押寶,從來沒有兩邊討好的可能,兩邊討好的結果只會是只會兩邊都結仇。二來,以崔琰的脾性,也確實做不出這種事。不管怎么想,崔琰支持自己確實是可能因為自己占了“嫡長”的名頭。 得出這個結論,曹丕的心情多少有些復雜。 好在他到底記得鄭平的話,沒有第一時間征納門客,而是公事之余將自己關在家中,日以繼夜地抄書。 大約抄了小半個月,突然傳來曹cao病重的消息。 第113章狂士楚歌 盡管曹cao的身體大不如前,又因為常年征戰留下許多暗傷,可他素來比旁人強壯,極少生病,在眾人眼中極其康健,常讓人忘記他已耳順之年,壽數無多。 直到得到曹cao重病的消息,曹丕才意識到在他心中如山般偉岸的父親早已不年輕。一剎那,他心中似乎轉過許多念頭,又似乎什么也沒想。 他立即安頓好手頭的事,前往丞相府。 一路無言,步伐匆匆,紛亂的思緒忽而回溯過往,忽而無序擴散。他想起鄭平前幾日讓他“靜心等待”的提議,不由驚疑未定。 鄭平讓他閑事莫管,抄完三玄再去找他……如今他正好抄完了其中之二,只差《南華經》的最后八個篇章。這個時候爆出曹cao病重的事,到底是巧合,還是…… 曹丕立馬停止毫無依據的猜測,將所有心思放入腹中。 他被仆從迎入內院,正好在石道交界處遇上鄭平。 此時并非寒暄詢問的時機,他只與鄭平公式化地招呼了一聲,別的一概未提。他與鄭平解了佩劍,先后進入曹cao的臥房,見曹cao躺在榻上,神智清醒,并不見重病之態,可精神頭確實比上回見的時候要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