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得罪魏國全員后我走上了人生巔峰_分節
書迷正在閱讀:蘇曉蘇的男人們、原來是想談戀愛 完結+番外、主角攻受怎么為我打起來了、[快穿]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變了、我在古代做皇帝 完結+番外、離婚前一天和老公上床了(1v1 甜寵)、歲月知長夏、全世界都在磕我和影帝的cp、病弱大佬又騙我寵他 完結+番外、逆光[重生] 完結+番外
隨后得知,原來那董御屬因為求姻不成,四處說對方的壞話,不知怎的被曹丕聽見。曹丕對這人的行為極為看不過眼,把人責罵了一頓,令其反省。 之后,此人的過往也被挖掘出來。 他先是在董卓進京前從宦官手上買了官位,后來又趁機外放州郡,機緣巧合下跟了袁紹的外甥高干,時來運轉得到重用。曹cao打敗高干后,因為董御屬曾接觸該城的戶籍核心,展現出幾分戶籍統計之才,曹cao便不問任職起由,讓他到鄴城繼續做縣衙的御屬,領二百石俸。 在已成為軍機重心的鄴城,二百石的官職十分不起眼,他本人又無后臺,若非他是郗家二郎的下屬,鄭平與其他人一樣,根本不會知曉此人是誰。 想到郗家二郎,鄭平烏瞳微瞇。 這人是郗慮的族弟,與郗慮關系平平。郗慮倒下后,郗家推出郗二郎,出仕繼承郗慮原有的人脈。郗二郎為人沉穩,不輕易得罪人,也與郗慮沒太大的糾葛。但他會不會因為護短而做小動作,誰都不好說。 鄭平不想玩“打了小的來老的,打了老的又來一個老的”的游戲,然而世家大族根系繁茂,連根拔起并不現實,只能隨機而動,等確認情況再做打算。 禰衡的家族韓氏也是世家大族,雖有一些貪心不足、蠅營狗茍又為老不尊的蛀蟲,卻也有真正奮發向上,認真苦讀的學子。 這些學子出身良好,背靠著韓氏的人脈,本身又有才干,很快在各個領域出頭。 原主心氣甚高,不愿使用韓家的底蘊與人脈,甚至隱姓埋名,舉了個名刺等待賞識,結果被現實狠狠地毒打了一番,狂癥漸重。 韓家族人心知縣侯的脾性,自覺離遠。鄭平自有屬于自己的處世之道,不需借助外力,便依照原有的模式繼續。大約也是他在族中雖占話語權,卻與族中并不親密,曹cao對他反而比對其他世家子弟更放心一些。曹cao不知道的是,鄭平只是因為沒必要。而若韓氏族人主動接近,除非那些試圖謀財害命的蠢毒之人,他不會拒絕宗族的助力。 一番小聚后,鄭平與荀攸、郭嘉二人道別。 他回到府中,把曹丕整治董御屬的事告訴郭暄。 令他意外的是,原本對曹丕感觀尋常的郭暄,難得低下頭,露出幾分兒女之態。 鄭平暗道不妙,怎么就從征赤壁,又在江東逗留了幾月的功夫,郭暄就和曹丕看對眼了。 他無聲注視郭暄,讓她坦白從寬,可素來果敢坦率的郭暄此刻卻成了鋸嘴葫蘆,什么也不與鄭平說。 鄭平見此,也不強求,只感慨了一聲,去謝諸那掏了藥底,親自煎了給郭氏送去。 郭氏見他身染沉重的藥味,責怪了幾句,卻是甚為享用。 她一口飲盡苦澀的藥,取了顆蜜餞壓壓味,隨后便提起郭暄的婚事,讓鄭平多留意。 郭氏素來開明,對郭暄的婚事雖然上心,卻并不強求。 鄭平不知道郭氏為何突然急切起來,猜想大概是因為董御屬的事。 果不其然,郭氏長嘆了口氣道: “先前是我想岔了。我半生侯府,雖遇過許多不妥之人,到底從未吃過苦,受制于生計……” “女兒家生于世,確實有諸多不便??v是獨立自強,又有親人愛護,也會困于時,困于人,被千條規則束縛?!?/br> “若我真正為暄兒好,便不該由著她,縱著她……與常理對抗的女子,到底活著比旁人辛苦些?!?/br> 鄭平不認為郭氏之前的支持是錯的,但他聽了郭氏的感慨,也不由隨之深思。 “有些人寧可辛苦,也不愿曲意一世。阿母未問過暄兒,怎知她是愿意退讓,還是愿意更辛苦些?” “她尚且年輕氣盛,你焉知她未來不會后悔?” 鄭平不想讓郭氏入相,他輕聲道:“阿母勿憂,以我所見,阿妹或許好事將近。諸多爭論,自當迎刃而解?!?/br> 郭氏卻并未開顏,反而輕輕蹙眉。 “此話怎講?” 她下意識地想到董御屬,又想到兒子不可能這么糊涂,不解地問道,“暄兒是有了心上人?” 鄭平只遲疑了片刻,便將曹丕的心意,曹丕的舉動與郭暄近日的異樣告知郭氏。 他以為郭氏就算對曹丕不那么滿意,也不至于太差。 哪知郭氏眉心皺得更緊,想也未想地道:“此事不妥?!?/br> 拒絕得太過斬釘截鐵,讓鄭平不得不生出幾分懷疑。 “阿母覺得不妥……是因為曹丕本身,還是因為他是曹cao之子?” 郭氏自知反應過于強烈。她沒有多做解釋,對鄭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