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得罪魏國全員后我走上了人生巔峰_分節
書迷正在閱讀:蘇曉蘇的男人們、原來是想談戀愛 完結+番外、主角攻受怎么為我打起來了、[快穿]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變了、我在古代做皇帝 完結+番外、離婚前一天和老公上床了(1v1 甜寵)、歲月知長夏、全世界都在磕我和影帝的cp、病弱大佬又騙我寵他 完結+番外、逆光[重生] 完結+番外
中年男子暗自怒罵,哪怕冷汗涔涔,依舊頑強地倒在地上,閉目裝死。 老者深覺丟臉,又恨鄭平仗著一個縣侯的爵位,在這里目中無人地放肆。 可事已至此,為了不被繼續借題發揮,老者只能憋著氣,領著宗族向銅鞮侯見禮。 鄭平等人進城時,他尚可用“長輩與晚輩的私下會面”為由,以宗禮暫蓋國禮,借著申飭郭暄的行為,豎起長輩的威嚴,跳過向縣侯見禮的環節。 可即便是那時,老者等人也不敢強求鄭平朝他行禮,更不敢左右他的行蹤,只敢借著輩分的便利,逞口舌之快。 如今鄭平穿上縣侯的正服,坐上官制車駕,身旁還有部曲護佑,在如此正式的排面下,他們便是想倚老賣老,也得看看銅鞮侯部曲的拳頭愿不愿意。 暫時服軟后,老者不免生出少許疑惑:韓衡一向高傲狂躁,每次遇事都會當面與人對嘲,不屑使用銅鞮侯的身份壓人,怎么出去了一趟,行事作風變了這么多? 又想到對方說話還是一如既往的氣人,噴人的調調沒有任何變化,只不過神態情緒從狂傲激昂變成內矜冷嘲,老者認定對方必然在外頭找了神醫,治好了頑痼的狂病,所以變得難以撩撥,不好對付了。 正主突然不受狂疾所擾,他們這些人的計劃便成了個笑話。如今失了先機,當場被壓沒了氣勢,已是矮了鄭平一頭,老者正絞盡腦汁搜刮解決之法,就聽鄭平驟然發難。 “一個時辰前,六從祖與六從伯攔住我,與我說了一些匪夷所思的謬語。我原以為他們二人乃是受人蒙蔽,信了不實的流言,怎知,原來是財帛動人心——為了族中的話事權與幾畝族產,不惜迫害孤兒寡母,一面派人暗害縣侯的性命,一面捏造其身世上的污點,妄圖逼死主婦。此等有‘勇’有‘謀’之舉,幾位……實不愧為韓王后人?!?/br> 所有族人皆被這幾句話說得頭腦發懵。大部分人是真的不知其中內情,突然接收到龐大的信息量,驚得怔愣當場。 而老者與他旁邊的幾人又驚又懼。剛才他們見鄭平帶著部曲前來,雖有造勢,但言辭神色間沒有任何急切、憤恨之意,便認定鄭平對他們的小動作一無所知,來此只是為了探究身世的真相。 他們做好了細細掰扯的準備,以為鄭平已經踏入甕中,隨他們擺弄。哪知對方竟然不按常理出牌,在造了聲勢,踩了他們一通后,竟然直接開始問罪。 更可怕的是,對方說的話句句切中真相,顯然不是無的放矢。 最靠近老者的一個灰髯士人忍不住小聲而急切地詢問:“六從兄,他是如何知道的?難道他取到了證據?” 老者亦有幾分驚慌,但他更厭惡身邊幾人的畏縮,低叱道:“噤聲。收起這副不打自招的模樣,生怕那邊不能識破不成?” 叱完同謀,老者抬頭直視鄭平,凜然道:“縣侯給完下馬威,又一句話給我父子二人定罪?不知我這把老骨頭何時得罪了縣侯,莫非因為我平素眼里揉不得沙,出于長輩之節指摘了幾句,縣侯就容不得我了?” 鄭平實在聽煩了對方虛偽的腔調,直接叫人把綴在隊伍最后面的行商拉上來,命他再次招供。 老者幾人眼色陰沉,聽行商坦白被人收買的經過,老者毫不猶豫地否認: “不過是一面之詞……” 懶得與他糾纏的鄭平示意部曲把另外幾人帶上來,全是族內某幾戶的仆從。那幾個仆從一被推到人前,就落餃子似的跪了一地,一個接一個地聲明自己是被主家逼迫的,懇求網開一面,還不同程度地指證其他參與者,供認證物。 這一變故來得太快,老者幾人根本不及反應,一個個臉色慘白,完全不明白鄭平如何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找到所有的相關人員。 只有郭暄與李進知道:族里的人以為他們今天剛剛回來,對族里的情況一無所知。實際上,他們幾天前就已抵達族中,只不過憑借鄭平與李進高超的藏匿技術,避過族中所有人的耳目,甚至連郭氏都一起瞞過。 他們這幾天一直在族里暗中觀察,根據“行動最積極”的幾人圈定所有嫌疑者,把參與這兩件事的人一網打盡。 若是只有招供的仆從,老者幾人還能梗著脖子否認,一口咬定這些仆從被人收買了,在胡言亂語。 可連本該銷毀的物證都落在他們手上,這時候再繼續狡辯,根本沒人會信。 老者心知自己這方已不戰而敗,決定孤注一擲,強行剝下對方縣侯的身份,轉嫁罪責。 但在他命人去把隱婆叫出來的時候,只得到對方已趁機逃跑的消息…… 鄭平以最快速度解決族中破事,把罪魁禍首與從犯收監,扭去縣衙。 整一個縣都是縣侯的食邑之所,出了這等駭人聽聞之事,縣官不敢怠慢,根據漢律,加重了比法,嚴懲犯事者。 其中竟涉及了當任的族長之子。族長大怒,將參與謀劃的兒子除名,以查審不利、家門不幸為由,引咎辭職,將族長之位騰出,讓給另一個有義德的長輩。 處理完這一切,不管縣中城衛與部曲怎樣尋找,都沒有找到涉事的隱婆。 一個沒有根底的接生婦人避過了全縣人,逃得無影無蹤,好似人間蒸發了一般,這件事的本身讓鄭平生出些許異樣感,嗅出一絲不同尋常之意。 他回到侯府,向韓氏詢問有關隱婆的消息,韓氏只說,自己因為病發,這幾天未曾顧及隱婆的事,還未見上面,不清楚那人是不是當年為她接生的那個隱婆。而對于當年的那個隱婆,她只記得對方沉默寡言,老實本分,不似會為了些許利益出賣主家的人。 鄭平得不到更多訊息,只好暫時將這件事擱至一邊,專心為郭氏侍疾。 郭氏將所有侍者支使出去,問鄭平道:“衡兒此行歸來,好似多了幾分克制,可是狂疾痊愈了?” “不敢與阿母相瞞。兒尚未痊愈,但經數月服藥,確實有所好轉?!?/br> 郭氏喚了醫匠過來替鄭平把脈,得到的結果與鄭平所言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