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她的奉承,丹州照單全收,歡喜道,“來來來,去看看你那里?!?/br> 趙錦諾意外,“很大不同嗎?” 丹州睨她,“差可遠了?!?/br> 等到她府上,趙錦諾果真才知道丹州口中“差可遠”的意思,整個一府上都是粉紅色,少女心,看得趙錦諾都有些尷尬,“丹州,我在你心目是這種喜好嗎?” 丹州撓頭,“不都說姑娘家喜歡粉色?” 所以連苑中的輕羅幔帳都掛得是粉色。 趙錦諾‘誠懇’道,“是,我最喜歡粉色?!?/br> 丹州有些惱火。 …… 等趙錦諾換了身衣裳,才同丹州一道出了府,往齋月樓去。 譚悅的府邸離齋月樓很近,都在臨近江邊的地方。 兩人并肩踱步,馮濤等人遠遠跟著。 丹州問起,“你今日要什么時候回驛館去?” “不回去了呀?!壁w錦諾笑道。 不回去了?丹州愣了愣,“忽悠我的還是真的?” 趙錦諾雙手背在伸手,美目看他,“誰忽悠你了?就是不回去了。阮奕說我許久沒有來南順,又是專程來給老師慶生的,讓我同你和譚悅一道走,先去京中看老師和師娘。他還要在慈州呆幾日,路上也不一定會在何處停留,讓我不用等他?!?/br> 丹州一臉詫異,“喲~真的假的?” 趙錦諾好笑,“自然是真的,難不成還騙你?” “哈,我以前還以為你喜歡阮奕就是因為他人長得好看,看來除了長得好看之外,他人還不錯!”能讓錦諾同他們一道回京,丹州的立場瞬間倒戈。 趙錦諾好氣好笑,“什么叫我喜歡他就是因為他人長得好看?” 丹州酸溜溜嘆道,“你捫心自問,是不是因為阮奕長得好看,所以傻的你都喜歡?” “……”趙錦諾眨了眨眼睛,一時語塞。 丹州又道,“那么問題來了,傻子為什么要喜歡你呢?” 趙錦諾又眨了眨眼睛,似是也在思考這個。 丹州捧腹,“那是因為你也傻呀,哈哈哈哈哈!” “丹州,你今天完蛋了!” ****** 十里江堤岸邊,南順鴻臚寺官吏領著阮奕和王主事一行漫步。 鴻臚寺官吏介紹江堤的歷史和由來,抵御了哪些洪峰等等。 阮奕和王主事都認真聽著。 南順在治水上素來有建樹,百余年來即便是突破歷史的洪峰,都很少有洪災泛濫。 鴻臚寺官吏自豪說了不少。 阮奕一面聽著,一面在江堤踱步,目光在不遠處的身前上滯了滯,既而唇角勾了勾了,繼續聽南順鴻臚寺官員介紹江堤的歷史,余光都在趙錦諾身上,卻沒有招呼。 路過趙錦諾時,見她身側的男子口若懸河,手舞足蹈,一臉興奮之色。 阮奕笑了笑,這應當就是傳聞中的話癆丹州。 等一行人走過,趙錦諾也才轉身,朝著阮奕那身暗紅色官袍的背影笑了笑。 阮奕先前定然也見到她了,眸間都是笑意。 怎么會這么巧合? 她剛好想起他的時候,他就這么出現在眼前,衣襟連訣,風華絕代,似一陣風般走過只留下一抹笑意。 一抹,只有他二人才懂的笑意。 作者有話要說: 阮奕:嗯嗯嗯,你的大白兔是最好的 第114章 抵京 晌午飯是在齋月樓用的, 齋月樓的大廚曾是慈州慈云寺的俗家弟子,齋菜做得很是地道。 譚悅每回來慈州都要到齋月樓。 齋月樓的掌柜已然認得他們三人。 今日是丹州點的菜,點的大都是趙錦諾愛吃的東西, 趙錦諾大飽口福。 譚悅沒怎么動筷子。 午飯的時候, 還是聽丹州提起,趙錦諾會同他們一道先去京中。 譚悅眸間微怔,意外道,“阮奕同意了?” 趙錦諾正好放下湯碗, 輕聲道,“是他主動提的,說讓我先同你們一道去京中, 說我原本就是來南順見老師和師娘的,早去還可以早些見到老師和師娘,不必等著他一道,他怕途中耽誤,也沒時間顧及我……” 譚悅看了看她,淡淡垂眸。 阮奕是個極聰明通透的人。 趙錦諾同他們一處, 比同他一處更安穩, 也不惹人矚目。 思緒間, 趙錦諾又笑了笑, “再說了, 我也想同你們一起早些到京中, 我是真想老師和師娘了?!?/br> 丹州酸溜溜道,“你是想師娘做的四喜丸子吧,每次都能吃那么多……” 趙錦諾惱火看他,“你吃得不多?五十步笑百步,不……你是百步笑五十步……” 丹州哈哈笑道, “舌頭捋直了再說?!?/br> …… 聽著耳旁他二人拌嘴的聲音,譚悅握拳笑笑。 錦諾能同他們二人一道先回京中,譚悅心中的一塊沉石似是落定。 至少在他這里,錦諾的身份不會暴露。 “今日晚些就走吧,路過入水的時候,還可以去看看吳叔?!弊T悅提議,語氣中是許久未曾有的輕松。 吳叔是早前老師府中的管家。 他們三人在老師府中時,沒少給吳叔添亂。 如今吳叔退養了,在家中含飴弄孫,日子過得悠閑,他們三人是有許久沒有見過吳叔了,正好可以順路去入水看看吳叔。若是提前走,許是還可以在吳叔那里呆一宿,吳叔定然很“驚喜”。 思及此處,三人眼珠子一轉,一拍即合。 …… 黃昏前后,阮奕回了驛館。 鴻臚寺管理替上了一封書信,說是寧遠侯留給少卿大人的。 阮奕認得某人的字跡。 見字如人,阮奕眸含笑意。 —— 大白兔,阿玉jiejie已出發去入水了,不要太想她,京中見。 落款聊聊幾筆勾勒了一雙誘.人的眼睛,鼻梁和雙唇。 阮奕輕笑出聲。 她慣來會做些稀奇古怪——卻討喜的事。 清燈盞前,阮奕悠悠點了紙箋。 他怎么會不想她? 阮奕唇角微微勾了勾,京中見,阿玉。 ***** 從慈州去往京中要十余日路程。 有譚悅和丹州在,趙錦諾這一路既不會無趣,也沒有旁的危險。 這期間,三人去了入水看了吳叔,吳叔險些“驚喜”過頭;又去了東陵,給師娘買最喜歡的核桃酥,結果走了半日,就被丹州和趙錦諾吃完,復又折回去重新買;還在富陽看山水的時候,來了興,湊在一起畫同一處風景的丹青。 趙錦諾習慣了跪在矮腳案幾前,伏案畫畫;丹州則是習慣了一面講話一面畫,怎么畫都行;只有譚悅一人,才是正常的,端正站在月牙桌前提筆…… 分明都是畫得同一處的風景,三人的畫卻全然不同。風格,景致,用筆,全然似是不一樣的地方,但仔細看,又能發現,三人分明是在一處畫得畫。 三人都忍不住笑了笑。 在丹州的堅持下,非要所有的畫都用同一個名字,《三人行》,非說等日后旁人一看,呀,原來他們三個是在一處畫的呀,丹州想想都激動雀躍。 譚悅竟罕見得沒有提反對意見,先提筆寫下了《三人行》三個字,而后在畫的左下角,蓋上“子凡”的印鑒。 丹州便也如此。 趙錦諾只好跟著他二人一道胡來。 也拎筆寫了《三人行》三個字,又畫了公子若獨有的鑒章。 等到都結束,趙錦諾才滿意笑了笑。 只是才見譚悅和丹州都在畫上多題了一行字——南朝二年臘月,贈與公子若。 趙錦諾才曉,他二人的畫本就是特意畫給她的。 她日后往來南順的機會必定不如早前多,所以這兩幅寫了“南朝二年臘月,贈與公子若”的《三人行》,其實彌足珍貴。 趙錦諾眸間氤氳。 “哎呀,收好收好!”丹州將兩幅卷軸都塞入她懷中。 譚悅笑了笑,又握拳輕咳了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