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那一天,母女二人憑借著她們多年來養成的, 近乎完全相同的工作習慣, 默契的互相在秀場的后臺化妝間里,互相幫忙, 以最快的速度在其他工作人員趕到以前,用簡單的梳洗以及淡妝解決了兩人剛睡醒蓬頭垢面的慘相,而狄露顏也在時裝秀的Codyjiejie們到來后, 迅速的回復到一貫的“端莊大氣形象”,帶上正反映著今天開場曲目的耳機,并將接下來的工作全部都移交給了后續的造型團隊。 …… 幾個小時的時間,連模特帶化妝師,帶常務,現場幾十近百口人都在天還沒亮的凌晨,盡可能的完善著時裝秀開場前的收尾工作,而與此同時另一邊,隨著工作人員工作的不斷推進,完善,收到邀請函的嘉賓們也都紛紛卡著時裝秀的入場時間走進了會場。 然而當這些平時便經常出入這些時尚場合的“圈內人”們走進會場的那一刻,他們便在第一時間感受到了。 “色彩繽紛?!?/br> 這是所有人在進入這間秀場后的第一反應,因為此時此刻,在這個會場內,無論是最關鍵的T臺,還是會場內部的墻壁,全都被偽裝成琉璃的彩色玻璃給覆蓋了起來。 精致的玻璃紋路,再配上現場暖色系的黃光,雖然每盞燈的光芒都并不算亮,但是在有著現場的“假琉璃紋路”的反射下,硬是將現場營造出了一種類似宮殿一樣的奢華感。 而這份奢華感,也讓現場的這時尚人士,紛紛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開始了自己的討論。 大家都是圈內人,因此對于SCO這個牌子,雖然它算不上什么頂尖的“高奢品牌”,甚至因為其在正裝之中,偏向街頭,亦或者說是注重實穿性的風格,讓它成為了一個潮人們偏愛的輕奢休閑服。 莊重,卻又融合了人一般“正裝品牌”中,所不會使用的“街頭元素”,將“正式感”降低,卻又不會顯得過于“隨性”,這樣獨特的設定,讓它成功抓住了這些奢侈品正裝者的“娛樂生活”,成為了他們在工作場合之外的一種“實用品牌”。 是正裝,卻又不是正裝,這是SCO的品牌理念。 而SCO的時裝秀,也因為其并非傳統禮服品牌的特殊性,因此在時裝秀上經常會采取更加“秀”的方式來彌補其本身服裝,缺乏大禮服震撼性的劣勢。 因此在SCO的時裝秀上,大家往往能夠看到設計師,在這個她們自家的秀場上,采取各種各樣的巧思,去烘托她的時裝。而也正因為如此,SCO的時裝秀,也往往會被這些潮人們,評為是最有意思的時裝秀。 而這一次不同的是,現場的這在秀場中,可算是“金碧輝煌”的布置,雖然依舊保留了SCO不同于傳統秀場的風格,但是很顯然,今天現場的這種布置相比于SCO一貫融入街頭元素的“潮流風格”,似乎更加適合傳統正裝,甚至于是歐式大禮服的那種“奢華”。 豪華,卻不搭調,這是現場嘉賓們的第一反應。 嘉賓A:你們說這個韓婷瑤今年又是準備玩什么花招啊,我看這個風格不是SCO一貫的風格啊。 嘉賓S:我也搞不懂,你要說SCO搞出一個什么,上班族職場夜店通用裝,我都覺得沒什么,可是今天這個場地布置的太正式了,我感覺有古怪。 嘉賓D:我也覺得,還有你們覺得有沒有可能是韓婷瑤今年想要沖一下獎項,所以準備做一季正裝啊。 嘉賓F:韓婷瑤的話,應該不會吧。 現場的來賓都在議論著,但卻始終沒有任何一個人給出一個明確的回答。 大家都是時尚圈的人,甚至在現場的來賓中,還有很多事顏媽身為設計師的同僚,但是在這一刻,無一例外,沒有任何人能猜的透顏媽的想法,只因為顏媽的路子實在是太野了。 想當初,顏媽這樣一個,傳統禮服設計頂尖院校出身的優秀畢業生,卻在距離畢業典禮不到三天的時候,以一個“回家生娃”的理由錯過了自己的畢業典禮。并且在三年后,當顏媽重回戰場的時候,還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原本備受師長肯定的“主流禮服”設計風格,轉而開始走起了“街頭正裝”的野路子。 再加上顏媽當年那個身為?;?,卻毅然決然的用近乎倒貼的模式,去追當時一副“書呆子”樣的顏爸的神cao作,更是讓所有的知情人,都開始讀不懂顏媽的腦回路。 所以這一次,哪怕是作為圈子里公認的同窗好友,這群多年來早已飽負盛名的設計師們,也僅僅只能在回答上下意識的打折擦邊球,怕自己一個不小心說錯話,打臉丟了面子。 而與此同時,另一邊,被顏媽安排在前排(好拍)的防彈,就顯然沒有這方面的煩惱了。 四周一群歐洲人,且不說團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聽得懂周圍人的話,就是他們本身并非時尚圈人士的定位,也讓他們在這一刻議論起來要放松的多,而且最重要的是: “周圍沒人聽得懂!” 四周都在議論,雖然防彈的成員們很難從現場那英文混法語,法語混西班牙語的討論中,完完整整的分辨出周圍人嘰嘰喳喳的話語中,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是在這一刻,他們卻能非常輕松的Get到一個點,那就是: “別人都在嘮,他們不嘮是不是太不合群了!” 防彈沒有多少跑時裝周的經驗,再加上本身隊內一大票直男癌的存在,他們本身對于這些服裝品牌并不是那么的有研究,甚至像SCO這種先前從未到過亞洲市場的牌子,若不是狄露顏還有自家的烤地瓜jiejie們,連續好幾次舞臺用了這個牌子,他們還真的不知道這個牌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