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頁
季盛彥陪著林禹州往皇宮內書房走,“早朝王允遞上了致仕奏折,陛下駁回了?” 林禹州輕笑,“既然動了心思,想收手就難了?!闭f完,他轉頭問季盛彥,“內書房有誰?” “郭嘉,蔡邕以及荀彧叔侄?!奔臼┨Я颂掳?,道:“為了科考之事?!?/br> 想到明年的春闈和秋闈,林禹州推開了內書房的門,該跟大家好好交流一下?;蕦m內書房,是林禹州開辟出來辦公的地方,也是他教導劉協處理政事的地方。此時,在內書房里,郭嘉幾人認真翻著大漢版的科考計劃,連林禹州和季盛彥進來了都沒注意到。 林禹州也沒打擾他們,他和季盛彥找了個地方坐下后,安靜地等著他們看完。 大漢版的科舉制跟明清的科舉制還是有區別的,同樣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但在東漢末年這個時期,讀書人沒那么多,所以鄉試規模不大,地點也只有五個,分別為涼州武威,益州雒縣,并州晉陽,國都洛陽以及揚州歷陽。其中幽州的學子去并州考試,荊州的學子可以去益州或者揚州考試,至于被袁紹占領的幾州,學子都可以去洛陽參考。 郭嘉率先看完所有資料,抬頭看見林禹州,開口就道:“鄉試地點確定了,各個考點的監考官名單呢?” 林禹州答道:“武威考點的考官名單已經擬好,洛陽的考官也好安排,至于益州,揚州和并州的考官,過幾日朝會上,同眾官員一齊討論后,在做決定?!?/br> 荀攸放下手中的資料,“鄉試的考題完全由各地考官自行擬定?” “并非?!奔臼┣謇涞穆曇魝鱽?,他道:“朝廷劃分范圍,鄉試考官按朝廷規定出題?!?/br> 郭嘉眉頭一挑,這么一來,鄉試考的不僅僅是學子,還包括考官。同樣的主題下,考官們擬定的題目要是相差甚遠的話,出題淺顯的一方,肯定會受到嘲笑。 “通過了層層考核所獲得的榮譽,會讓學子們趨之若鶩吧?!避鲝α似饋?,就這份科考舉措來說,以后只要是進入學院學習,且通過結業考試的學子,都能取得秀才稱號。秀才者,擁有教授他人學業的資格,而且只有取得秀才身份,才能參與科考。不過頭兩屆科考規矩沒有那么嚴,不需要學子們先考秀才,再參加鄉試。 “通過鄉試者為舉人,可擔任地方中下品級官職,同年需參加京城會考?!惫吻弥Y料上的一行字,問道:“每個考點要錄取多少人?” “預計每個考點取五十人左右,會試總人數控制在二百到五百之間?!绷钟碇菀矝]辦法,東漢末年跟明清時期差距還是很大的。這個時期,讀書人大多數掌控在士族手中,寒門士子的人數到底有限,不可能像明清那樣能召集六千多學子參加考試。 林禹州很現實,他先運營前兩屆科考,用以打破士族對人才的桎梏,等到人才大爆發時,再圖其他。他很慶幸這是一個混亂的時代,黃巾殘余勢力未清,偽朝廷勢力肆虐,地方豪強受到打壓,甚至有的小世家已經湮滅于戰火。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可以順理成章地通過武力手段將某些陳舊的東西碾碎。對他來說,把規矩徹底破壞重新建立,要比在原有的基礎上修復簡單多了。 “會試前一百名,取得進士資格,這個錄人比列很高了?!?/br> 聽到荀攸的話,林禹州點頭,“朝廷缺人才,選□□的這一百人,會妥善安排他們的去處?!闭f完,他將資料打開,指著最后的一段道:“得進士者可參加殿試,殿試是由陛下親自監考,殿試題目也是由陛下出的?!?/br> 荀彧猛地回憶起劉協近日以來廢寢忘食地讀書,還問了他很多奇怪的問題,如今想想,這些問題全與大漢局勢有關,莫非那些問題就是陛下準備的考題? 荀攸瞧見荀彧的神色,就猜到他在想什么,陛下年紀小,心氣卻高,他是迫切希望自己有幾個“天子門生”的,不過如此情況,換作任何一個人,都會激動吧?“殿試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前三甲會打馬游街,讓天下人皆知,這份榮譽沒人能抵擋?!?/br> “其他不說,青史留名的事兒,競爭肯定激烈?!弊x書人都是誰都不服誰的,史上第一個狀元,這意味著什么,大家心知肚明,郭嘉拿折扇敲著手心,“如此,我都想參加科考了。 荀彧和荀攸深以為然,便是一直沒說話的蔡邕,都流露出躍躍欲試的神色。 林禹州搖了搖頭,笑著問道:“奉孝覺得自己會是多少名?” 季盛彥也將目光放到了郭嘉身上,似乎也在期待著他的回答。 郭嘉從來都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他的回答也沒讓大家失望:“我若是參加科考,狀元之位非我莫屬?!?/br> 荀彧和荀攸對視了一眼,荀攸畢竟是奔四的帥大叔了,他擺出了一副不跟年輕人一般見識的表情,轉頭開始跟蔡邕交流起來。荀彧則笑著對郭嘉說道:“好久沒有跟奉孝清談一場了,不如約個時間,讓蔡老為我們判裁如何?” 郭嘉興致起來了,欣然應允。 蔡邕笑呵呵地捋著胡須,非常樂意這個差事??伤粯妨艘粫?,就轉頭看向林禹州,“將軍,科考雖是一個很好的選才方式,但各個環節還需要仔細斟酌,考題,考官,考生,都不能有任何紕漏。洛陽,并州兩地老夫不擔心,可其他三地考點的考官,必須多方考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