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董太后蒼老了許多,經歷一番生死后,她的精氣神大不如以前,看到劉協進來,她伸手摸了摸劉協的鬢角,“協兒,祖母要去河間了?!?/br> 劉協低著頭,他的父皇是河間解瀆亭侯劉萇的兒子,當初桓帝無子,薨后才讓父皇繼承皇位,而祖母是解瀆亭侯的妻子,算是藩國王后,父皇薨了,按照大漢規矩,她的確應該回到封地去。 見劉協悶不做聲,董太后又道:“協兒啊,祖母全心全意對你啊,我若走了,那董卓狼子野心,你該怎么辦呢?” 劉協抬起了頭,他盯著董太后的眼睛,問道:“他們在永樂宮搜到了很多珍貴財寶,是祖母指使宦官和地方官員搜刮的民脂民膏,那些官員都被抓了?!?/br> 董太后變了臉色,看向劉協的眼神異常森寒。 劉協神色淡淡:“是協兒建議讓祖母去河間的,大漢的天下不姓董,不姓何,姓劉?!?/br> “好,好,真是好??!”董太后氣地后退兩步,她怒笑起來:“你靠著董卓登基為帝,還敢說這天下姓劉?真是笑話,他……” “他捏死我就跟捏死一只螞蟻一樣?!眲f他笑了起來,“可那又如何呢?他沒有對我動手,靠著他,天下就還姓劉?!?/br> 董太后怔怔地看著劉協,她好像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孫兒,陌生的讓她有些驚恐。 劉協朝董太后行了一個大禮,“為了大漢江山,為了父皇,祖母走好!” 董太后倒在軟榻上,眼睜睜地看著劉協離開。 天邊飄來一朵云彩,劉協站在嘉德殿門口仰頭望天,心情頓時就明朗了,他最后又回頭看了一眼殿內,想著,這個地方死了太多的人,還是讓人封了吧。 劉協跟董太后談話,林禹州是知道的,但他們具體說了什么,他就不知道了,他也沒窺聽別人講話的興趣,只是董太后去河間,袁紹肯定會有動作,他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讓華雄帶軍駐扎河間,你覺得如何?” “可?!奔臼c頭,他敲了敲桌子,道:“還需調一些涼州官員來洛陽?!?/br> 林禹州挑眉:“你覺得他們誰愿意過來?”這話不是說笑,若說三年前,讓郭嘉他們來洛陽做官,他們許還樂意,但是現在他們已經過習慣了涼州的“奢侈”日子,再來洛陽,呵呵…… “生活太好,人會憊懶?!奔臼┟鏌o表情的說了一句,至于讓哪些人來洛陽,他有想法了。 六月十五,一切準備妥當,劉協穿上吉服,在眾人的注視下坐上了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同時在此次事件中有功的臣子也得到了封賞,其中最突出的便是董卓。 誰都沒想到劉協會封董卓為攝政王,領太傅錄尚書事。自王莽攝政篡漢之后,這簡直是前所未有的,而劉協就這么做了,還做的理所當然。 朝臣畏懼林禹州的權勢,一時不敢反對,這場登基儀式,就在這么詭異的氛圍內結束了。 東漢官制明面上沿用了西漢的,以三公領九卿,然而實際上為了加強皇權,三公的權利被無限削弱,最終成了沒有任何實際權力的最高官職,實際就是個擺設。 故而東漢實際最高的官職是太傅或太傅錄尚書事,林禹州得了這個差事,還有攝政王的封號,也難怪百官嘩然。不過他也沒工夫理會百官反應,就東漢目前這局勢,有一堆事情等著他做。 因林禹州有攝政王的名號,王府沒建成時,他住在皇宮中。所以等賈詡帶著最新的情報來找他時,就看見小皇帝伸著頭瞧他寫東西。 “拜見陛下,將軍!”因林禹州不喜歡別人叫他攝政王,這會讓他聯想到多爾袞,所以大家還是叫他將軍。 “文和來啦?!绷钟碇萃9P,將寫好的東西遞給劉協,“看的懂嗎?” 劉協看了兩眼,咬了咬嘴唇,問道:“將軍要改官制?” “聰明?!绷钟碇輰懙氖敲鞒墓僦?,在這個沒有資本萌芽的時代,走資本政治或共/產/主/義都是扯淡,倒是明朝的官制最為合理。至少人嘉靖皇帝十年不上朝,國家都沒亂,對外戰爭還都取得了勝利,若不是小冰河時期到來,導致大明天災不斷,她還真不一定會滅亡。 劉協放下手中的紙,他還看不大明白官制改成這樣會帶來什么變化,只是他的直覺告訴自己,這張紙上的內容若實現了,大漢將重鑄輝煌。 見劉協思考地認真,林禹州便不管他了,看向賈詡,問道:“出什么事了?” 賈詡正色道:“劉辯在冀州稱帝了?!?/br> 劉協猛地看向賈詡,似乎以為自己幻聽了。 “袁本初干得?”林禹州將筆丟在桌案上。 賈詡點頭:“袁紹收攏了何進的部分兵力,又說服了冀州牧韓馥,伙同丁原一起,推劉辯稱帝。他們散播謠言,說先皇立儲之事乃是矯詔,還召四方豪杰,要撥亂反正?!?/br> 劉協顫抖了一下,林禹州拍了拍他的后背以作安撫,“董太后如何了?” 賈詡道:“探子來報,太后似乎想往冀州去?!?/br> 林禹州笑了起來:“兵荒馬亂的,讓人直接將她送回河間吧?!?/br> 第182章 三國建功忙(21) 袁紹和丁原帶走劉協與何皇后之后, 林禹州就猜到了會發生這種事, 賈詡說完, 他居然還生出一種終于來了的特別感覺。 好在劉協有立儲詔書和傳國玉璽傍身,有這兩樣東西, 他就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者,再加上董太后之前的那番話,坐實了何皇后弒君之事, 所以不管袁紹那伙人怎么粉飾太平, 都洗不掉他們是亂臣賊子的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