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他們都覺得我是大佬、[綜英美]大英之子、成年首領拯救世界、[綜]為美好的黑衣組織獻上祝福、被迫精分日常[綜英美]、亂步不要妨礙我結婚、都市邪劍仙、綱吉成為審神者、超級高手養成計劃、王子殿下心很累[綜童話]
“哈哈哈我可什么都沒做啊?!摈谇猩焓謹]了把博雅的頭毛,沒有繼續火上澆油,倒是膝丸脫口而出道“果然比賴光可愛啊?!?/br> 雖然面對的火堆,卜部季武還是一陣發冷,他看向陰沉著臉好心情全無的賴光,緩緩地挪動身子,和只知道吃吃吃的金時換了位置。盡管自己的主公是賴光,可他還是覺得髭切大人說的沒錯呢,像是蜘蛛眼球這種東西,姬君肯定不會喜歡的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己之所欲就能亂施于人了嗎? …… 閑魚當然不知道自家刀子一路上給爹添了多少堵,這會兒她正忙著釣溯行軍,別看這個釣用的很靈性,實際上她的行為確實是在釣沒錯,只是餌料用的是她自己。仗著山中有風神的結界庇護,身邊又有今劍和巖融陪伴,她便帶著風龍一起在作死的邊緣試探。 “風符帶了吧?”風龍問道。 “不僅帶了,還拜托一目連大人花臉上了!”閑魚指著自己的臉道。 “這比御守方便啊,這么一貼就行了吧?!睅r融將符咒啪的一下貼在了薙刀上。 “可是主人,我還是覺得有點懸啊,咱們還是等等吧?!蓖瑯游罩L符的今劍勸道。 “我也是經過考慮的,可是如果一直不解決那些潛伏在結界外的溯行軍,這山上的平民也可能受到影響?!遍e魚往袖子里塞著符咒,一邊放攻一邊放守,她并不擔心自己會遇到危險,畢竟有風符和三位師兄給予的諸多保護,更何況還有今劍和巖融。 她有人保護,但剛搬來山里的村民卻只有風神庇護,且溯行軍身上沾染的陰氣也會危害他們的身體,所以這些家伙還是盡早處理了好。況且一目連大人獨自在山中守候了那么久,才等到人類來這里居住,若是得之不易的信徒被溯行軍嚇跑了怎么辦。 今劍見勸不住她,只能和巖融一同賠她下了山。一行人走到山腳下,風龍提醒道“這里就是結界的分界線了,再多走一步就是結界外了,你們可要記住啊?!?/br> “有東西嗎?完全看不到啊?!睅r融大咧咧的直接走出結界,伸展著身子,完全感覺不到結界內外的不同。 “那當然,你們怎么可能察覺到氣的變化,只有風神大人和我這種誕生于風中的神獸才可以?!憋L龍得意洋洋道。 “和尚快回來,不要影響主人啦?!苯駝s忙將巖融拽回來。 “據說溯行軍們都守在結界外等我,只要我一離開結界,就會圍攻過來……”閑魚攥緊了袖口,深吸一口氣,道“那我去了,你們別急著出手,等溯行軍多了再出來?!闭f著她視死如歸的踏出結界外。 我出來了! “嘩——”不遠處的草叢動了動。 今劍和巖融趕忙擺好架勢,而閑魚已經先一步蹦回了結界。 我回來了! 草叢響了兩聲,幾只麻雀蹦了出來,很快又飛走了。巖融和今劍面面相覷,閑魚張著嘴愣了幾秒,道“…剛才太緊張了,再來一次?!闭f完她又蹦了出去。 我又出來了! 第93章 在人類們搬過來前, 風神大人的山上就已經定居了不少妖怪, 對于一目連來說, 同樣是生命不會因為種族分出貴賤。只是在人與妖被陰氣所惑越發對立的當下,他還是將后山的部分區域與人類所在的山腳隔絕,以免雙方碰面時發生沖突。 諸如獨眼小僧等妖怪,他們在自己的族群里或許弱小的不值一提, 可妖怪本身的條件遠高于人類,即便是在荒山中也能很好的生存下去, 山洞草叢都能作為他們的住所??墒侨祟惒煌?,弱小的他們要在山里長久居住下去,就必須對身邊的環境進行改造。于是, 這座荒廢了百年的老山多了人工修飾的痕跡, 被雜草覆蓋的山體有了一條條方便人類行走的道路。 新入住山中的村民并沒有忘記幫助過自己的神明, 他們所休整的第一條道路, 便是通往山頂神社的。當閑魚帶著今劍和巖融下山的時候,就看到新搬來的住民在往山道上鋪石頭,循著百年前住民所留下的痕跡,重新修路也沒有想象中困難。而其他上山的路則只是清了草,怕是遇到雨天就會毀掉,但有了這樣明顯的痕跡后,起碼可以保證不會輕易在山中迷路。 只可惜,先前在山中饒了多個圈子的三日月等人,并沒有發現村民們所設下的標記。 閑魚也不清楚外邊守著的溯行軍已經被風神丟到老遠,并在趕回來前就被清光等人解決了。這會兒她還在試圖以自己為魚餌引誘敵人現身, 今劍和巖融從嚴陣以待到坐在石頭上托著下巴打哈欠,看著閑魚不斷在結界邊緣玩反復橫跳,滿臉的迷茫。 “是不是因為有我們在,溯行軍都不敢出來了啊?!苯駝柕?。 “那可真沒意思?!背弥e魚累到中場休息的空擋,巖融也沒閑著,他手里拿著一匹布料,將自己的袈裟鋪在上面,將新布對折壓出痕跡。 “這是晴明公他們寄來的布料吧,和尚你在玩什么?”當初這些東西還是他和主人一起拆的。 “放著也是放著,拿來做幾件咱們和主人的換洗衣物衣服。她這個年紀的公主還沒有學過制衣吧?!笔艿角爸魑洳胤慧蛻c的影響,巖融雖生的五大三粗,生活技能卻是滿點的。他的前主人武藏坊弁慶可不是嬌生慣養的公卿子弟,其生下來便是三歲孩童大小,險些被當做妖孽被親生父親殺害。被叔母養大后,便出家云游四方,直到遇到源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