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軒轅聞言,冷凝的臉色緩和了一點,道:“那就麻煩師叔了?!?/br> 太乙真人訕笑了一下:“師侄不用這么客氣?!?/br> 廣成子擺擺手:“那太乙師弟你就和軒轅一起去吧,我先閉關去了?!?/br> “……嗯,好?!碧覑瀽瀾艘宦?,跟著軒轅出去了。 因為太乙挺身而出,軒轅雖然沒打聽出什么,但好在也不算特別生氣,學了太乙傳授的鍛煉術與鑄器術后,有熊部落就開始了緞鑄兵器的狂潮。 有了鋒銳的兵器幫助后,人族的實力很快就迎來了一次新的提升。 而人族中最有天賦的鑄器師就是祝融,他鍛器之術的天賦與世無雙,太乙真人傳授的知識一點就通。 只是礙于修為,練出的寶器品質有限,但在他所處的等階里,寶器品質已是極品。 祝融在學會鍛煉之術后,用了三個月時間,煉制出一柄絕世寶劍。 之所以說它絕世,是因為它看似凡品,其上卻有天生鑄成的神秘符文,且闡教金仙看過以后,都言此劍極為不凡。 甚至闡教金仙都有些蠢蠢欲動,想把這柄劍厚著臉皮要過來。 不過幸好他們沒開口要,因為祝融對這柄劍已經有了處理。 祝融把這柄劍獻給了軒轅,說是軒轅貴為人皇,又有修為在身,神武不凡。 且有熊部落外有大敵窺伺,望軒轅執此劍平九黎巫人之亂,還人族一片太平。 軒轅得到祝融貢獻的寶劍后,心中大喜,將這劍命名為‘軒轅劍’。 之后連著好幾日都走路帶風似的,看的闡教金仙納悶不已。 就算這軒轅劍品質還可以,但軒轅也不必像這么沒見過世面一樣吧?至于高興成這樣嗎? 闡教金仙不懂的是,軒轅的高興不在于軒轅劍本身,而在于獻劍的人,祝融! 祝融可是祖巫,就算轉世了,本能也刻在骨子里,對于妖族的敵意不會輕易散去。 而如今祝融獻劍,就代表著巫族的態度是真的軟化。這讓帝俊如何能不高興? 不過帝俊高興是高興了,帝江就不太開心了。 紫霄宮里,帝江和后土低聲抱怨:“祝融也真是的,我才是他的大哥,他第一件練得法器居然不是獻給我的?!?/br> 后土笑著安撫他:“祝融現在失憶了嘛,你別和他計較?!?/br> 帝江哼哼,不說話。 后土盯著云鏡看了一會兒,忽然輕咦一聲,隨后拉著帝江,讓帝江看云鏡里的畫面。 在獻了軒轅劍之后,祝融也并沒有閑下來,在思考一天后,祝融覺得自己不能再鑄凡器,掉自己的逼格。 于是祝融便向軒轅請示,他要再練一座神農鼎,并且還要在神農鼎上刻下神農種植和嘗百草的功績。 軒轅欣然答應,祝融又順勢提出,自己是凡人,無法參見人皇,希望等軒轅證得人皇之位后,替他將神農鼎獻給神農氏。 。。。。 祝融這話一出,還在看著云鏡的帝江立刻就舒心了。 帝江神色淡淡道:“算他還沒有徹底昏了頭?!?/br> 后土看著他吃吃的笑,帝江臉色微微發紅。 軒轅聽完祝融的話,雖然已經感覺到有點不對了,但是心情還是挺愉快的,想了想后,依然應了下來。 而紫霄宮里的元始天尊,看到自己終于有一個弟子做的事情還算上的了臺面,一直緊繃的臉色終于緩和了下來,看太乙真人那是前所未有的順眼。 如此一來,皆大圓滿。 有熊部落因為有了強大的兵器,結合伏羲傳下的捕獵之術和神農傳下的種植之術,生活在短短幾十年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吃喝方面滿足后,人族開始了精神文化的發展。 羲和所化的嫘祖將抽絲剝繭的技術傳下,帶領人族女子織出了素衣。 軒轅的醫經也在羲和的幫助下整理成冊,軒轅將其命名為《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和《神農百草經》一個是醫經,一個是藥草經,兩者互相結合補助,系統的醫術在人族傳了開來,人族因此避免了許多傷病致死,極大的增強了壽命。 后土若有所感,取出了自己的《生死簿》,便發現《生死簿》上的名單在迅速變化,無數人族的壽命增加。 后土合上《生死簿》,沉吟一聲后,笑道:“人族變化乃天地自然運轉、人族智慧所成,壽命增加亦是正理。此為大功德之舉,不算擾亂天機?!?/br> 雖然人皇所做之事皆為大功德,但是三界之內,不僅僅有人族,還有巫妖、散仙,人族自家強盛了,但是人族的變化卻也會影響到其他種族,甚至六道輪回。 如今后土一句話將此事定性,有圣人兼輪回之主定言,三皇直接連擾亂天機的因果都不用再背負,可以只取功德。 伏羲掐算了一番,低言道:“帝俊陛下已經功德圓滿,只差一場巫人之劫?!?/br> 女媧閉上眼,隨后又睜了開來,眼中滿是深邃與玄奧之意,她說道:“九黎部落,犯軒轅之機已至?!?/br> 女媧話落,洪荒大地的天空中傳來一聲巨響,隨后轟雷陣陣,一陣之后,嘩啦嘩啦的大顆雨水就砸了下來,落到地上,土壤很快就變得一片濕濘,變得癱軟。 人族沒預料到忽然到來的大雨,隨手摘下附近的一片碩大肥葉頂在頭頂,然后大聲叫喊著回了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