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說完胤國之記載,他稍微停頓,才開始說起北武歷史。 “但在北武史書中,國師簡直是大善人、哦不,慈悲菩薩的代名詞。他去了草原后,為那里的人民解決常年春旱這一難題,傳授他們紡織之術與陶器燒制之法,讓草原上的人過上了優于從前的生活?!?/br> 接著,步回風又頓了一下,進行總結:“分明是同一個人,兩國史書所記載卻截然不同,究其原因,我認為是那位國師協助草原南下、奪去胤國半壁江山之事,讓胤帝惱怒。胤帝王不想后人將丟失疆土之責怪罪在他頭上,所以令史書將國師丑化?!?/br> 最后朝百里曉躬身一禮:“我能想到的,就是這些。不知百里先生此答案認為如何?” “作為一名胤人,能不帶情緒地看待此段歷史,實屬難得。請坐?!卑倮飼员攘藗€手勢。 步回風呼出一口氣,適才覺得自己逃脫一劫、活了過來。坐下后,他趕緊抬手拍了拍臉頰,讓自己放輕松。 很快有不同的聲音響起來,一人道:“為何不能是那國師和北武勾結,讓北武的史官替他美化了一番?又或許,是北武皇室為吹噓自己地位正統,才將那國師說成天神下凡!” 這聲音極大。 勤書閣內除卻胤國人,多半是自北武而來,土生土長的扶疏城居民寥寥無幾,此言一出,戰火立起。 一個高鼻梁、輪廓深邃的少女拍案而起:“薩滿大人為草原帶來福祉,在他的指導下,莽州牛羊漸肥、花草漸美,從此饑餓這個惡魔再也渡不過藍關山。他不是天神下凡,莫非你是天神下凡?” 又有一個胤國人站起來進行反駁,大聲道南地因他妖魔四起,血染江河、生靈涂炭,那國師是魔鬼中的魔鬼,你們所見,皆是假象,畢竟在大正四年之前,我們亦稱他為大慈悲者。 兩方爭執不休,百里曉自鴻蒙戒中抽出一根戒尺,在講案上猛地一拍,沉目冷聲:“都給我坐下!” 這一聲喊夾雜了真元,立著的幾人登時噤聲,但坐回座位上之前,不約而同互相仇視一眼。 百里曉冷眼掃過眾人,最后目光落在角落里正低著頭、自己和自己下棋的謝厭身上,立刻下頜一揚,道:“謝厭?!?/br> 被叫的人緩慢抬頭。 “此間我為師者,汝等為學生,其余一切身份皆需拋開,故而我不稱你為長老?!卑倮飼哉Z氣不帶鄙夷、不帶輕蔑,說得擲地有聲,“煩請回答方才問題?!?/br> 謝厭欣賞她的態度,眸眼一彎,幽幽笑起來:“我對過去之事,向來沒什么看法。兩國史官為何會著出觀點截然相反的史書,背后自有其深意?!?/br> 百里曉眉心一蹙:“我等后世之人,研究的便是其中深意。教訓,吸取之;經驗,學習之。又或者你自恃年長,見識眾多,不屑與周圍人深談?” “您這帽子扣得有些大,令我實在是坐立不安?!?/br> 這話說得漫不經心,眸中笑意仍存,周圍人壓根看不出哪兒不安了。 百里曉抬手,強硬地比了個“請”的手勢:“那便請你談一談自己的觀點?!?/br> “行吧?!敝x厭放下指間棋子,輕笑開口,“我無法起身作答,還請見諒?!?/br> “國師一職,自前朝東華帝國設立,于胤朝大正七年廢止,歷來由德才兼備者擔任;薩滿,乃草原傳說中,父神阿拉卡比降臨人間所用的名字,意為智者、曉徹、探究。 南胤稱其國師,北武稱其薩滿,可看出這兩國,都認可那人的智慧與能力?!?/br> 百里曉淡淡一“嗯”。 “矛盾點便在于胤史上那位國師的所作所為,與北武史上,那位薩滿的行為?!敝x厭斂下眸光,雙手交握擱置在桌畔,說起后半截時,話語帶上絲絲疑惑,“何以會產生如此矛盾?莫非他們并非同一人?” 百里曉道:“有人提過此種觀點,然諸多事實證明,胤國最后一位國師與草原上被稱為薩滿之人,是同一個?!?/br> 謝厭又問:“那人因何離開南胤,前往當時的莽州六部之一碎葉川?” 學生坐席中有人替他回答,聲音中帶著倨傲:“還不是因為在我大胤待不下去了?!?/br> “然也,我想在北武的記載中,那人是過去和親的,和親對象乃當時碎葉川部落三王子?!敝x厭右手食指輕輕叩上左手的,眸間笑意漸淺。 有北武人點頭道:“的確如此。在我國都城,至今存放著當年薩滿隨身攜帶的蓋有胤帝大印的文書。我曾有幸見過?!?/br> “這便是了,一個罪大惡極之人,何以有這個能耐,代表一國,奉旨和親?”謝厭輕聲道。 座中某個胤人怒而拍案:“是烈帝識破他的真面目,想借此讓他遠離胤國六州!” 謝厭不緩不慢偏頭,幽幽瞥他一眼:“哦?若如你所言,你們那位烈帝還真是歹毒心腸。這么一個為禍四方的人,自己不加以收拾、為民除害,反倒丟去旁的地方,讓他繼續禍害人間?!?/br> “你——”方才說話的人差點氣得蹦起來。烈帝趙辜在他們心中何許人也?乃一統戰亂的千秋帝王! “不許吵!”百里曉又一次拿戒尺拍響講案,等眾人安靜,又對謝厭道:“請繼續說?!?/br> 謝厭便繼續說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可以看出胤國史書記載有誤?!?/br> 倏爾卻是話鋒一轉:“不過,我們再看北武那邊。他們的薩滿自南方來,為草原帶來繁榮與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