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節
江逾白看了下手表,拎起西裝外套:“我送你去學校?!?/br> * 江逾白和林知夏從家出發,沿路步行。 林知夏居住的小區距離大學城極近,路上,她偶遇了幾位學生——她在學院的開學典禮上見過那些男生,那些男生們也不止一次地看過林知夏的照片。他們拎著校外早餐店里買來的豆漿油條,偶爾回頭瞥一眼林知夏,再低聲議論幾句話,更對今天的《量子位與計算機》課程充滿了期待。 每位學生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林知夏為江逾白介紹道:“他們都是我的學生?!?/br> “本科生?”江逾白又問。 “是的?!绷种幕貞?。 江逾白作為師公,說了一句客套話:“他們看起來都挺聰明?!?/br> “我也是這么想的,”林知夏頭頭是道,“所以我精心設計了期末考試題和課程大作業?!?/br> 江逾白記得,當年林知夏送他的那一本習題筆記里,全是林知夏“精心設計”的競賽題,凡是被她標記為“最難”的題目……都是一個賽一個的恐怖。江逾白在翻閱答案之前,想破腦袋也搞不清怎么才能做出來。 江逾白原本還有些在意那些男生飄向林知夏的目光。但是,隨后,他對那群年輕男孩就有了一絲若有似無的同情。 他狀似不經意地提醒道:“在你們學校,往年的課程均分大概有個浮動區間?!?/br> 林知夏心領神會:“是的,我必須控制總平均分。我會計算學生的卷面分和平時分,再加權平均,讓他們所有人的成績符合正態分布?!?/br> 話音未落,林知夏走到了大學校門的門口。 她和江逾白招手:“你去忙吧,有空我們再見面?!?/br> 江逾白攥住她的指尖,耳邊傳來學生的驚呼:“師公!”——那是徐凌波的聲音。江逾白松開手,并與林知夏告別:“明天見?!?/br> 明天見。 這又是他們之間的某種暗語。 林知夏笑說:“明天見?!?/br> 江逾白的司機早就把車停在了校門之外。林知夏目送江逾白上車,她的學生徐凌波也恰好跑了過來:“哎,林老師?師公這就走了?” 林知夏替江逾白解釋:“他這兩天工作特別忙?!?/br> 徐凌波兩手一攤:“師公家里做生意,就得忙起來,我在學校賣東西也忙……” 徐凌波話說出口,才意識到他犯下了何等彌天大錯! 再想補救已經來不及。 林知夏直接問他:“你在學校賣什么?” 第148章 退課風波 徐凌波的聲音極小,像是蚊子在哼哼:“賣山貨?!?/br> 九月初,剛開學的時候,徐凌波曾經為林知夏背來一袋山貨,林知夏拒絕接受學生的禮物,徐凌波只能把山貨扛回男生寢室,再通過各種關系渠道,把東西賣給各個年級的校友們。 木薯粉和山核桃賣得最快,早就被校友們搶空了,徐凌波的衣柜里還剩下一大袋曬干的蘑菇無人問津。不過,徐凌波已經很滿足。他賺了將近一千元人民幣。 徐凌波以為,林知夏會批評他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怎料,林知夏壓根沒管他的校內生意,只問:“我給找你的論文,你看完了嗎?” 徐凌波記起自己室友傳授的“研究生組會摸魚大法”。他連連點頭,癟起嘴角:“看完了啊,看完了?!?/br> 林知夏意味深長地回應:“好的?!?/br> 徐凌波沖她一笑:“林老師,我去實驗室了,我給師姐帶了份早飯。她五點就起床了……” 徐凌波口中所說的“師姐”,正是林知夏門下唯一的博士生方怡雯。 林知夏是學校特聘的教授,享受極高的待遇,她頭銜眾多,經費充足,實驗室里還有一流設備。她給方怡雯規劃的方向十分清晰,而方怡雯原本就熱愛研究,現在有了這么好的條件,這么支持她的導師,她廢寢忘食地做起了實驗。 徐凌波負責她的后勤保障。 他經常給師姐送飯。 在徐凌波看來,他們組里三個學生相依為命,別人卻笑話他們是“老弱病殘組”,還笑話他們的本科母校,這讓他十分惱火。他就通過“給師姐送飯”的方式,為師姐的學術生涯做貢獻,加快師姐的論文產出速度。只要師姐發出一篇一區sci的一作論文,他們整個組都能揚眉吐氣。 徐凌波一邊胡思亂想,一邊抱著一袋早餐,沖進了學院的實驗樓。 他撞見了許多學生和老師。 他對誰都是一臉笑意,對誰都會主動打招呼,因此在整個學院混了個臉熟。當他瞧見方怡雯,他卻立刻收斂了笑容,恭恭敬敬地獻上一份早餐:“師姐,來吃飯?!?/br> 方怡雯坐在一把工學椅上。她左腿伸得筆直,右腿抬起,膝蓋彎曲,腳跟踩在座位的邊沿地帶,坐姿隨性、散漫、不拘一格。 她緩聲問:“早餐多少錢?我支付寶轉你?!?/br> 徐凌波說:“四塊九,師姐?!?/br> 方怡雯掃了一眼:“得了,你少蒙我,鍋貼、rou包、茶葉蛋、豆腐腦……這得要九塊四吧?我轉你九塊四?!?/br> 徐凌波撓了撓頭:“我賣山貨,掙了點錢?!?/br> 方怡雯冷嗤一聲:“你掙錢了,跟我沒關系。我欠你多少,就該還多少,這筆賬你算不清?” 徐凌波雙手往下壓:“得得得,師姐,您接著做實驗,我回寢室補覺去了,林老師來查崗,您給我發個短信,我立馬就過來?!?/br> 方怡雯答應了。 徐凌波“哦豁”地歡呼一聲,悠哉悠哉地離開了實驗室,剛出門幾步,恰好又和詹銳撞了個正著。 詹銳一句“抱歉”都支吾了半天,徐凌波就忍不住調侃道:“唉,你做人工智能研究的,來這個實驗室干啥?你抬頭向上看,這兒是量子前沿實驗室?!?/br> 詹銳解釋道:“我、我我寢室網網速慢,我、我要用集群……” 徐凌波拍拍他的肩膀:“你進去吧,師姐在里頭?!?/br> 詹銳和方怡雯已經混熟了。他發現,只要他把感性與理性完全分開,就能和方怡雯相處融洽。他走到方怡雯的座位旁邊,悶不吭聲地坐下來,方怡雯就問他:“早上吃飯了嗎?” 他答道:“食、食食堂太擠,我帶帶了……”他從書包里掏出一盒草莓餅干。 詹銳是一個善于觀察和總結的人。他注意到林知夏癡迷于草莓,他就猜想,草莓和高智商之間存在某種聯系。所以,他現在買零食和飲料,一般都會選擇草莓味。 方怡雯卻說:“早上吃餅干,你嘴不干?吃我的吧,我還沒開吃?!?/br> 她飛速吸完一杯豆漿,省出一個塑料杯。她把一半豆腐腦倒進杯子里,剩下的那一碗豆腐腦,則被她推到了詹銳面前。她還給他夾了鍋貼和rou包。詹銳忙說:“謝謝……” 方怡雯一只手擋在他眼前:“別說話,別吱聲,好吧,我在想公式呢?!?/br> 詹銳點頭如搗蒜。 同門師姐和師弟就湊在一處,安安靜靜地品嘗一頓豐盛的早餐。 徐凌波愣愣地站在門口。他遙望著師姐蓬松而不羈的秀發,也不知道為什么,心頭泛起揮之不去的酸味。 * 天朗氣清,微風和暢,早晨九點的上課鈴準時打響。 林知夏昂首挺胸,緩步走進一間階梯教室。 整間教室,座無虛席,密密麻麻全是人頭。這般隆重的盛況,極大地鼓勵了林知夏。 她走上講臺,面朝學生,便聽見一陣竊竊私語。 大一年級某一個寢室的男生組隊來旁聽林知夏的這門課。他們早晨六點就過來占座了。他們坐在第一排正中央,距離林知夏最近,也看得最清楚,其中一位剛滿十七歲的年輕男生就直說道:“好漂亮啊,我最喜歡的類型……” 另一個男生小聲附和他:“真人比照片漂亮?!?/br> 諸如此類的議論聲接連不斷。 林知夏打開講桌上的電腦,調整完她的課程幻燈片,方才開口道:“請安靜,上課了?!?/br> 教室內的聲響逐漸平息。 眾多學生齊刷刷地向她投來視線。她朝他們笑了笑,前排那個大一年級的男生就打開手機,把手機架在筆袋中間,攝像頭對準林知夏,偷偷地拍攝視頻。 他的室友制止道:“你別了……” 他卻十分誠懇地說:“別什么啊,我就想多學學這門課?!?/br> 下一秒,林知夏出聲道:“各位同學,你們好,我是林知夏,本學期我會帶著大家一起學習《量子位與計算機》,我們的課程安排包括每周的兩次大課,一次作業課,一次實驗課,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百分之三十,考試成績占百分之七十。我已經開通了學校的論壇板塊,你們在課下遇到任何問題,就在論壇上公開提問,我一定會回答?!?/br> 她站姿筆直,聲音清亮:“課堂上,你們有任何疑問,可以隨時舉手打斷我。每周五下午的兩點到三點,是我的辦公室開放時間,你們要是想和我面對面交流,歡迎你們來學院的辦公大樓找我……” 講臺下,不少學生飛速地寫起筆記。 林知夏稍微回憶了一下,她還沒講到知識點,為什么前排的男生就開始記筆記了?或許,這就是好學生的積極狀態吧,想當年,金百慧也是一本筆記不離手的。 林知夏點了點頭。 她簡短地介紹完課程大綱,連一分鐘都沒耽擱,直接開始傳授第一課的內容。她講了一遍基礎概念,延伸到概念背后的數學推導,還在黑板上現場演示給學生看。 某位大三年級的男生忽然舉起右手,準備提問。 這名男生相貌周正,眼神堅毅,被譽為“交叉學院之神”,迄今為止的大學平均成績高達98分,大一就通讀了世界著名理論物理學家josephpolski編寫的弦論教材。他高高地舉著手,很快就被林知夏發現了。 林知夏捏住粉筆:“你有問題嗎?” 那男生站起來,三言兩語之間,就質疑了林知夏的數學推導式的限定條件。 林知夏頓時來勁了。 她放下一塊新黑板,手速如飛,證明她的運算式。她語速漸快,拓展的東西越來越多,還毫不避諱地告訴大家,這些知識都是期末考試的重點考察內容,也會出現學生們未來幾個月的作業里。 臺下的一群年輕人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量子位與計算機》這門課正式開課之前,學院曾經組織了一次考核,副院長、系主任、還有幾位教授——包括物理學院的沈昭華教授都特意到場了。他們共同品評林知夏的教學質量。 其實,學校里有不少教授都認為,林知夏是沈昭華教授的親孫女。 林知夏的第一篇論文就掛靠了沈昭華的海洋物理實驗室。林知夏小時候,經常出現在沈昭華的研究組里,沈昭華的得意門生……那位名叫朱嬋的女博士,更是對林知夏十分和藹,笑顏常在。 近些年來,沈昭華又有了重大研究成果。她是業內公認的世界級的頂尖科學家,常年忙得不見人影。她抽空來看林知夏這位新老師的新課考核,足夠說明一些問題。 就這樣,林知夏的考核順利通過了。 * 林知夏的第一堂課結束以后,教室里響起喧鬧的交談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