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有那么幾次,江逾白來找林知夏時,恰好見到她在挑選沙發。 某天夜里,江逾白抱著四本描述裝修方案的圖冊,敲開了林知夏的臥室門。 林知夏剛剛洗完澡。她雙眼水汪汪,臉色紅撲撲,不明所以地看著他,他鬼使神差地直說道:“我想給你買一套房子?!?/br> “給我買房子?”林知夏卻說,“我準備自己買呀?!?/br> 江逾白拐彎抹角地試探她:“你還沒有正式開始工作……” 林知夏哈哈一笑:“我有很多獎金,前幾天才收到郵件,學院又要給我發錢了?!?/br> 江逾白沒有說話。他把四本厚重的冊子放在了她的書桌上。 林知夏翻開其中一本,瞧見廣闊的客廳、高懸的天花板、全景落地窗外的城市景觀。她驚嘆道:“好漂亮?!?/br> 江逾白謹慎地詢問:“喜歡嗎?” 林知夏坐在書桌前,江逾白坐到她的身邊。他們就像一對未婚夫妻一樣規劃著將來的住所。林知夏好奇地著每一頁的內容,怎么也翻不到盡頭,她不禁問道:“這個房子有多大?” “還行,不算很大,”江逾白評價道,“居住面積七百九十四平方米,將近八百?!?/br> 林知夏瞬間呆住,心想:八百平方米,不算大房子嗎? 但她隨后又記起,江逾白是在一座莊園里長大的,對比之下,八百平方米的豪宅確實不算很大。 這座豪宅還自帶“空中花園”,林知夏自言自語道:“我聽說過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跡之一,據說巴比倫的國王為了討他王妃的歡心,按照王妃的意思,特意給王妃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園?!?/br> 江逾白翻開另一本圖冊:“不止這一座花園,所有配套設施都可以按你的意思來設計?!?/br> 林知夏思考一陣,雙手托腮:“嗯……還是算了,這是你的房子,你來決定裝修風格,我有空就去你家住幾天?!?/br> 江逾白搭在紙頁上的手指一頓:“你說過,等你工作了,我們會住在一起?!?/br> “是的?!绷种暮敛槐苤M地承認道。 江逾白的聲調更低沉:“春節那幾天,晚上沒抱著你,我睡得不太好?!?/br> 林知夏卻在思考另一個問題:“我馬上要去美國做博士后,你要回國工作,你晚上怎么辦呢?” 江逾白拍了一下自己的腿,林知夏輕車熟路地坐到他的腿上。他單手摟著她的腰,一邊親她一邊說:“我在家等你回來?!庇H吻持續了很久,室內的溫度仿佛升高了,悶熱的空氣讓林知夏的頭腦變得不夠清醒,這時江逾白再問她要不要和他同住,她稀里糊涂地答應了,心底的念頭卻沒改變——她肯定還是要自己買房的。 * 轉眼間,二月過完了,三月開春,草地上綻放著不知名的野花,學校的平靜生活一如既往。 實驗室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林知夏開心之余,又掛念起溫旗的狀況。 三月的某一場晨會上,溫旗被導師委婉地批評了——導師認為,從去年九月份開始,溫旗不僅沒有實驗產出,也沒有認真讀過任何一篇新論文,更沒有完成導師給他制定的任務。 林知夏有些擔心,再這樣下去,溫旗恐怕無法通過博士生的階段性答辯。 林知夏找到組里的幾個同學,大家合計一陣,決定上門拜訪溫旗,就連印度學姐aishwarya都加入了他們,這讓林知夏始料未及,她以為印度學姐對溫旗的觀感很差。 三月初的某一個周六清晨,林知夏和她的同學們敲響了溫旗的房門。他們等了十幾秒鐘,溫旗慢吞吞地現身了——他剛醒不久,胡子拉碴,穿著睡衣,不過看上去還算是整潔干凈。 “早上好!”林知夏朝氣蓬勃。 溫旗老氣橫秋:“早上好……” 林知夏拎起手里的塑料袋:“我們都帶了一些禮物。今年我回國過春節,mama給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我這里有幾袋茶樹菇、小銀魚、核桃仁和葡萄干……全部送給你?!?/br> 溫旗聽得一愣。 吳品妍從林知夏背后探出頭來:“學長!” 吳品妍是林知夏教過的本科生。她成績優異,才思敏捷,研究方向十分新穎。今年一月份,她就收到了博士錄取通知書,即將在十月份成為一名與溫旗同組的女博士。 吳品妍是臺北人。今年春節,她也回家過年了。她送給溫旗幾盒老家特產的鳳凰酥、金月娘、還有花生蛋卷。她說:“學長!嘗嘗看!超美味的!” 溫旗后退一步。 同胞們的熱情讓他招架不住。 客人們陸續走進他的房間,站在房子的中央,打量他的物品陳設。他給林知夏、吳品妍分別搬來一把椅子,邀請她們落座。 吳品妍就問:“你能和人聊天嗎?” 溫旗說:“能?!?/br> 林知夏開門見山:“你的醫生有沒有和你聊過,你最近怎么樣了?” 溫旗的視線瞥向后側。今天到場的客人里,除了林知夏和吳品妍以外,其余一干人等都不會講中文,而林知夏卻用中文和他聊天,大家顯然提前商量好了。他自認和這些同學交情不深——除了林知夏,他和林知夏確實講過不少話,但也是他單方面地聽林知夏滔滔不絕。 同學們傳遞過來的善意,反倒讓他有些不自在。 他說:“我在好轉?!?/br> 林知夏又問:“那現在具體是什么情況?” 吳品妍附和道:“對呀,什么情況?” 溫旗猜測,林知夏正在隱晦地問他為什么沒有任何科研進展。他和林知夏同時入學,短短一年半過去,林知夏馬上就要畢業了,而他卻陷入了漫長的倦怠期。 林知夏等了很久,久到其他同學都開始玩手機了,吳品妍望著窗外發呆,鴿子停在窗臺前“咕咕”地叫著,桌上的一杯熱茶逐漸變涼,溫旗才開口說:“我想退學?!?/br> 他平心靜氣地說:“和別人無關,是我的決定?!?/br> 林知夏尚在沉思,吳品妍小聲問:“退學?學長確定嗎?” 溫旗身上其實有一些積極的變化,通過心理醫生的治療,他能和別人正常交流,但也是這種交流,讓他忍不住反思道:“我不適合讀博?!?/br> 他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度不夠,他的讀博經歷枯燥又乏味,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 林知夏卻誤解了溫旗的意思。 林知夏以為,苗丹怡事件的影響力還在,溫旗決定徹底放棄社交。 林知夏誠心誠意地鼓勵他:“你的機會還有很多,你這么年輕……” 溫旗卻說:“不是所有博士生都能畢業?!?/br> 林知夏竟然表揚他:“你好坦然,你成長了?!?/br> 溫旗拿出一套珍藏的杯具,給今日到訪的客人們泡茶。 林知夏仍在對他旁敲側擊:“我覺得,你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你讀博不是為了提升學歷,是為了做研究……” 溫旗忽然用英語詢問在場所有人:“whydidyouchoosetodoaphd(你為什么讀博)?” 印度學姐問他干嘛這么問,他坦然地自稱,因為他下周就要退學了。導師的話,讓他恍然醒悟,與其留在學校浪費時間,不如早點收拾東西,回家工作。 學姐似乎聽說了溫旗的故事,隨即又問,他是不是因為戀情失敗而放棄人生? 溫旗連忙否認。 林知夏幫他解釋,他的戀情從未開始,因而談不上失敗。 學姐扯過一把椅子,擺在溫旗的面前,命令他坐下。 學姐告訴溫旗,從他剛進組開始,她就看好他的發展,導師為什么如此關注溫旗的晨會報告?因為導師也很器重他。 “是的,”林知夏用中文附和道,“讀博是一個困難的過程。博士生看文獻、做實驗、寫代碼,不一定能做出像樣的東西,但是,探索未知領域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講到這里,林知夏隱隱約約猜出了溫旗的心思。 林知夏試探道:“你是不是覺得,你被女孩子騙了感情,就是因為你讀博了,整天鉆研學術,不擅長交際,才會被她挑中,成為倒霉的受害者?” 溫旗略微低下頭,拖鞋的鞋尖摩擦地毯,動作就像磨爪的小狗。 但他低聲說:“我不是你。我對學習沒興趣,被推著走到今天,我累了?!?/br> 林知夏終于能完全理解他的心態。 她總結道:“對你而言,科研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而不是讓你感到快樂的一件事……可是你很聰明呀?!?/br> 溫旗卻說:“你是真正聰明?!?/br> 林知夏給他講了一個科幻故事。 “這是我最喜歡的科幻故事,”林知夏介紹道,“故事的主角死于一場車禍,死后他升上天堂,見到了上帝……” “我……不信教?!睖仄齑驍嗟?。 林知夏卻說:“這個故事和宗教無關?!?/br> 溫旗搓了一把臉:“然后?” 林知夏繼續說:“然后,主角見到了上帝,上帝告訴他,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他自己的轉世——他是耶穌本身,也是耶穌的忠誠信徒,他是希特勒本人,也是希特勒的刀下亡魂。他的生命意義就在于‘體驗’,他一邊經歷人生,一邊獲取各種感受,所有人生都成了積累經驗的過程[1]?!?/br> 溫旗沉默了,吳品妍也沉默了。 林知夏試著寬慰溫旗:“無論你走哪條路,都是人生經歷的一部分,你不用跟我比較,也許我就是你,你也是我,我們都在為人類集體智慧做貢獻?!?/br> 溫旗評價道:“你……氣量很大?!?/br> “沒有啦,”林知夏依然謙虛道,“你不怎么說話,我只能跟你講故事?!?/br> 林知夏剛才的這一番話,已經被吳品妍翻譯給了印度學姐。 學姐和其他同學低聲交談了片刻。 學姐遠比林知夏直白、堅決得多。她說,她清楚溫旗的能力,他做一名獨立作者綽綽有余,所以她不想看到溫旗退學。在他們印度,每年都有無數學生為了高考拼死拼活,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受教育的機會有多難得? 林知夏悄悄地點了一下頭。 學姐掏出她的皮包,“嘩”地一聲拉開拉鏈,找到一篇文獻綜述,狠狠地扣在溫旗的書桌上。 今天到場的每一位同學都給溫旗帶來了禮物。 不過,以林知夏為首的這幫同學都是送吃的,而學姐送了溫旗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學姐對溫旗說,當年,溫旗給全組發完郵件,她就把他的工作內容刪了,她很抱歉。她帶來的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新課題,契合溫旗的研究方向,她希望溫旗不要脫離學術界,至少在他退學之前,做出最后一次嘗試。 林知夏立馬附和道:“是的,你不要一下子就放棄了,你再試一次?!?/br> 吳品妍也說:“林知夏和學姐都快畢業了,你做不成功,她們也不知道?!?/br> 溫旗想起林知夏講過的故事。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他接受了學姐的好意。 下周一的晨會上,溫旗總結了學姐那篇文章的內容。他僅僅提出了一個簡單規劃,導師卻大力表揚他,稱贊他的方法行之有效。溫旗人生第一次懷疑導師的點評是否正確——于他而言,這種懷疑與否定的情緒都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他開完晨會就去了實驗室,連續工作一個月,竟然找回了從前的感覺。 林知夏旁觀溫旗的變化,不由得感嘆道:“他就是我的《人類觀察日記》新素材?!?/br> 當夜,林知夏在《人類觀察日記》中寫道:“今天是2014年5月17號,天氣變暖了,我的博士生活快結束了。剛開始讀博士的時候,我到處打聽,怎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導師?我向導師學習,向學姐學習……很不幸的是,印度學姐aishwarya曾經被人舉報過,聽起來感覺她失敗了。但我忽然覺得,aishwarya其實也很適合當導師。她的態度比我更果決、強硬。她輔導溫旗的效果,肯定比我更好……導師和學生之間的選擇是雙向的,境況是不斷變化的……但愿我和學姐都能永遠保持初心?!?/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