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節
林知夏卻說:“我只允許你看十秒鐘?!?/br> 江逾白摘下手表,遞到她的掌心:“你來計時?!?/br> 林知夏臉色通紅,跨坐在他的腿上。她緊緊握著他的手表,秒針像是一把鼓錘,瘋狂敲打著心跳的節拍。她羞澀忐忑還隱隱有些期待,但她并不清楚自己正在期待什么。 江逾白解開了她的睡裙紐扣。 他的動作小心翼翼,像是虔誠的教徒在朝圣。 所有的扣子都開了,江逾白的指尖挑起她的肩帶,輕輕地往下拽,他的呼吸在這一剎那靜止,又格外急促起來,仿佛經歷了一場劫后余生。 林知夏仰高脖頸,強作鎮定:“十秒鐘?!?/br> 她開始倒計時:“十,九……” 江逾白的吻從她的鎖骨下移,熱烈而迫切,像是要融化她的心口,林知夏的腦袋“嗡”了一聲,忘了數數。悶熱不透風的被子里,他的雙手堅厚而guntang,就像火焰山上的石頭。 親熱遠遠不止十秒鐘,林知夏把他的衣服攥出了條條褶皺:“你……嗯,你超時了……” 江逾白扣住她的后頸,直接吻住她的嘴唇,她的思維混混沌沌,講不出一句話,卻獲得了和江逾白談戀愛以來最深刻的記憶。 夜里九點多鐘,林知夏回過神來。 被子早就被她掀開了,她和江逾白都是衣衫不整。 江逾白抱著她親了又親,夸她比草莓還甜。她依然謙虛道:“草莓比我甜得多?!?/br> 江逾白笑了一聲。隨后,他說:“我去洗個澡?!?/br> 林知夏問他:“你不是剛洗過嗎?” 江逾白背對著林知夏走遠:“洗澡就像吃飯,吃完一頓,還有一頓,洗完一次,還得再洗?!?/br> 林知夏被他嚴密的邏輯折服。 她目送江逾白走回他的臥室。 江逾白剛走不久,林知夏抱著枕頭在床上打滾。她在腦海里為自己放映了一場電影,電影的男主角就是江逾白。她回憶他從小到大的模樣、神態和動作。她是世間唯一的旁觀者,無數畫面猶如驚鴻掠影般從她的眼前飄過,她感謝上蒼賜予她這樣與眾不同的記憶力。 這一夜,他們仍然睡在一張床上。 林知夏抓住江逾白的手,在他的掌心寫字。她一撇一捺寫得認認真真,黑暗里他們的觸覺都變得更加敏銳,江逾白猜測道:“你寫的是……” “一共八個字,”她輕聲說,“青梅竹馬,百年好合?!?/br> 江逾白緊緊攥住她的指尖,因為她的聲音而動情,他心頭微熱,那熱度久久不退。 * 十月末,涼風和暢,秋高氣爽。 林知夏發表的兩篇關于“量子遞歸模式”和“分布式量子計算程序邏輯”的論文引起了小規模的轟動,她的第二篇論文創造了新的數學工具,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填補了“量子程序驗證”領域的一大空白。 這兩篇論文的基礎工作其實都是林知夏在本科階段完成的,研究跨度超過了三年,還有很多內容需要補充和優化,林知夏并未感到自滿。 不過,業內有幾位前輩公開評價林知夏是“優秀的,極具天賦的學者”,又因為她才剛滿十九歲,她一下子名聲大噪——這時候,她還沒覺得自己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 直到她打開網頁,瀏覽早間新聞。 她一眼看見了自己的照片。 新聞標題是:“天才美女博士的實力天花板,年僅十九歲破解世界難題!” 林知夏猶豫片刻,點開網頁鏈接。她的履歷被記者們寫得清清楚楚,十歲師從沈昭華教授,十二歲獲得國際數學競賽金獎,十四歲就有兩篇sci論文……記者還采訪了林知夏的中學老師、中學同學,大家都對她贊不絕口,說她“聰明,善良,完美無缺”。 林知夏愣住了。 這也太夸張了。 她念中學時,明明有很多缺點。 她不善交際,膽小怕事,經常躲到江逾白的背后,還在走廊上和金百慧吵過架。 晨光透過窗戶,照在木地板上,林知夏面朝電腦,發了一會兒呆。 江逾白輕輕敲響她的房門。 他走進房間,喊她吃早飯。 林知夏伸出一根手指,指著電腦說:“你看,我又上新聞了?!?/br> 江逾白掃了一眼電腦屏幕,念出標題里的六個字:“天才美女博士?!?/br> “我不喜歡這個稱號,”林知夏卻說,“他們應該把‘天才美女’四個字刪掉,再把‘博士’改成‘博士生’?!?/br> 她一手托腮:“美女這個詞,讓我想起了我的高中同學邵東旭,他天天叫我美女,不叫我的名字。但我是一個有名字的人?!?/br> 江逾白當場編出一個新的晨間新聞標題:“深度好文,精彩不容錯過,博士生林知夏關于‘分布式量子計算程序邏輯’的最新研究進展?!?/br> 林知夏心花怒放:“我喜歡這個標題!你可以做新聞主編!” 江逾白坦然接受林知夏的贊譽。他又看了一眼網頁,這才牽住林知夏的手腕,帶著她去吃早飯了。 林知夏在餐桌上告訴江逾白,她收到了國際頂級學術會議的邀請函。周日早晨,她要前往德國柏林,印度學姐會和她同行,她們要在德國待上一個禮拜。 江逾白為她感到高興。 周日早晨,江逾白親自開車把林知夏送到機場。 臨別前,林知夏在江逾白的臉上親了一口,還留給他七封情書。 “你每天拆一封信,”林知夏軟聲道,“等你看到最后一封,我就回來了?!?/br> 江逾白把情書裝進車內的暗格。他說:“我想去德國看你?!?/br> “不可以,我不同意,”林知夏卻說,“你明天還要上課,你不能為了我逃課?!?/br> 她拎起行李箱,朝他揮了揮手:“下周六見!” 她高高興興地奔赴學術大會。 她很喜歡同行之間的交流。 但她和江逾白才剛分開,江逾白已經開始想念她。 江逾白一邊反思自己是不是被愛情沖昏了頭腦,一邊又掏出手機,標記林知夏回來的航班路線和時間點。 江逾白拆開林知夏留給他的第一封情書,從頭到尾逐字逐句地品讀,反復看了好幾遍。觸及她筆下的文字,就好像摸到了她的手指,洞見她的內心世界。 * 由于林知夏不在家,江逾白約了幾個朋友去打高爾夫球——孫大衛就是其中之一。 過去的兩個多月里,孫大衛曾經在迪拜的帆船酒店散心,在挪威的“羅弗敦群島”釣魚,在冰島的黑沙灘上觀賞極光。他甚至回了一趟老家,吃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家鄉菜。姥姥姥爺輪番開解他,為他指點迷津,那些愛恨癡纏的心緒都變淡了。 生活早已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但是,孫大衛的心里仍然有一條傷疤。 孫大衛穿著一身運動服,對江逾白說出一番心里話:“我累了,不會再愛了?!?/br> 江逾白揮動高爾夫球桿,打出一個非常漂亮的弧線。他看著高爾夫球的運行軌跡,高深莫測道:“干脆專注事業吧?!?/br> 孫大衛嘆了口氣:“事業啥的也不好整啊……”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便問:“我伯父升遷去北京了,和我講你來著,你小時候在長白山度假見過他?” 江逾白簡略地答道:“見過幾次。射擊場上,他的槍法很準?!?/br> 孫大衛說:“哎,是的,他二舅是護林員,他十幾歲的時候,他二舅帶他進山里打過獵?!?/br> 江逾白狀似不經意地提起:“北京那邊的規矩多嗎?” “我哪里曉得,”孫大衛實話實說,“你家在北京的路子更多吧,我家就靠我伯父一個人?!?/br> 附近還有別的同學走過來,孫大衛和江逾白都挺避諱當眾談論家里的政商關系。他們轉而講起了近兩年的新興產業投資,孫大衛竟然說到了“量子計算”。 孫大衛對于“量子”的評價是:“硅谷冒出好幾個新公司,打著‘量子’的旗號,沒人知道他們干了啥?!?/br> 江逾白游刃有余地應對道:“我對這個行業沒什么了解。要是能把概念股炒起來,我們入手也不虧?!?/br> 孫大衛像他的好哥們一樣,跳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炒熱,我看風向?!?/br> 江逾白隨口答應了他。 碧草如茵的高爾夫球場上,孫大衛一只手甩動球桿,態度積極地問他:“林知夏不就是干這行的?你有啥不懂,回家問問女朋友啊?!?/br> 江逾白打球的動作一頓。 孫大衛又說:“哎,提到女朋友,小江,我的心里就好苦哇……” 孫大衛原本以為,他已經徹底從情傷中康復了。 哪里想到,今天再和江逾白談及舊事,孫大衛的眼角又流出了“寬面條淚”。 孫大衛悲哀地心想,如果有人把他現在的模樣拍下來,配上文字,發到網上,他一定會成為全網通用的“寬面條淚”表情包。 孫大衛淚眼朦朧地望著江逾白,只覺得江逾白越發高大帥氣,英俊不凡,意氣風發——這就是男人被愛情滋潤過的樣子。他有些羨慕江逾白和林知夏的穩定關系,感覺他們倆似乎從沒吵過架。 * 與此同時,林知夏快速適應了德國的生活。 抵達德國柏林的第一天,林知夏就一個人出門逛街了。 她在酒店附近的集市上轉悠,鬧市區的行人絡繹不絕。她好奇地觀望四周環境,聽著大街小巷的德語,她能理解每一個德語單詞,這讓她腳步越發輕快。 她在商店里買了不少禮物。 第二天,學術會議正式開始。 林知夏走進報告廳的那一刻,見到了密密麻麻的觀眾和記者——他們從世界各地趕來,這是林知夏有生以來經歷過的最大的場面之一。 報告廳就像一座巨型劇院,觀眾席的座位共有四層,座無虛席,德國本地的學生們也來了不少,林知夏一眼望見了許多朝氣蓬勃的年輕面龐。她幾乎忘記了自己今年也才十九歲。 輪到林知夏作報告時,她深吸一口氣,緩步走向臺上。 明亮的白色吊燈懸掛在她的頭頂,觀眾們則被暗藍色的燈光籠罩著,成千上萬道目光齊刷刷地匯聚于林知夏的臉上,她毫不怯場,直接開始講解她的論文內容。 大部分演講者都會攜帶稿子,而林知夏完全脫稿了。 她的記憶力就是最好的文檔。 林知夏的報告時間,長達一個小時。 除了那篇論文,林知夏還提到了自己正在與一群朋友共同開發量子編程語言。她希望科技的進步能節省更多的能源,攻克更復雜的難題,給全人類帶來更美好的明天。 當她念出最后一個單詞,臺下掌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