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祁褚冷眼看著這一切,他的猜測進一步被印證了。 謝殞想為自己制造一個新傀儡,玄紺是太后親子,太后自然會全力支持,眼下雖然將這孩子安在公主名下,但也勉強算是有了先帝血脈,有了先帝血脈,再用天像之說為他造勢,等日后他這個皇帝遭遇了什么“不測”,再找個由頭干掉宋王祁末那個廢物王爺,玄紺這個天選之子便可以上位了。 祁褚盯著殿前的太師,只覺得心越來越冷。 今日朝會,一切都按著謝殞的心意順利進行,謝殞對這個結果比較滿意。 忽然,他感覺小皇帝好像在盯著他看,謝殞微微抬起頭,想用眼神訊問小皇帝,但他們之間的對視卻被天子冠冕上的垂珠阻擋,謝殞看不清垂珠后面小皇帝的眼神。 最近小皇帝情緒有些微的不對勁,謝殞不是沒有察覺的,但眼下他忙著給董家做局,沒空顧及小皇帝的心情,只好吩咐同塵讓宮里的人都小心伺候,莫要惹陛下煩惱。 等他收拾了董家,再陪小皇帝好好談心。 玄紺封王旨意黛秋自然也聽到了,下朝后他猶猶豫豫看著祁褚,不敢開口。 祁褚無所謂笑了笑,拍了拍黛秋的肩膀道:“走,我們出宮玩去!” 黛秋心里明白,陛下這是要出宮散心了。自從出了太后那件事后,陛下便頻繁出宮,大抵也是心里不好受吧,許多事小皇帝沒辦法改變,便只能讓自己假裝不知道。 唉,陛下這個皇帝實在太難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殞:心累,小皇帝一通分析猛如虎,沒有一句在點上。 小皇帝已經蓄力100%,明天火葬場開爐燒去死,喜歡去死的太太可為去死送兩分評論一個的骨灰盒。 今天是有點短小了,但明天一定會粗長噠~ 感謝養樂多和檸爸爸的地雷包養,比心,么么噠~ 第55章 莫失莫忘 牧康公出生四世三公的門閥王家,背后又站著六大世家,相當于手握大禹朝堂半壁江山。 整人自然也是雷厲風行,不過兩旬的功夫,便已經將博遠公此次賑災的賬目搞到手了,動作快得有如神助。 證據到手之后,手底下的人連夜整理,帶著整理好的證據在九月二十日的大朝會上狠狠將了博遠公一軍。 穆康公好歹是三公之一,自己上場掐未免有些不體面,因此便讓戶部尚書謝宣牽頭,工部的人為他助攻掠陣,一起參奏博遠公及其子董燁在賑災期間結黨營私、侵吞賑災款、倒賣救濟糧,致使豫州等地百姓走投無路,揭竿而起,造成大禹內亂,民不聊生。 博遠公似乎沒先到穆康公會突然發難,手忙腳亂趕緊反擊,所幸太后娘娘還是站在董家一邊的,但沒想到穆康公一黨早有準備,他們竟然將豫州府衙吏的師爺和農田稅的稅官帶來了,眼下人證物證俱在,他和謝宣當朝逼迫太后,要太后一定給朝中一個說法。 朝中眾人早對囂張跋扈的董家不滿,此次墻倒眾人推,就連素來不拉幫結派的純臣都站出來請求太后處置董家。 這董太后干啥啥不行,護短第一名。雖然朝中“倒董”聲勢浩大,但她作為董家人,終究狠不下心來處置,因此半晌沒有吭聲。 朝中群臣更加激憤,這樣的時刻,謝殞也不好再裝死了,他站出來道:“太后,謝宣大人是吏部尚書,朝中三品大員,此番從豫州星夜趕來,向朝中報告賑災問題,眼下人證物證俱全,若是不給百姓一個交代,只怕難免造成民怨沸騰?!?/br> 祁褚坐在龍椅上,冷眼看著謝殞,心中嘲諷道:“謝太師不愧是謝太師,話術了得,他言語里一句也沒提董家,只說是賑災問題,要給百姓一個交代。此話一出,此事便不再是黨/爭傾軋,而是事涉江山百姓的大事,太后可以不顧及朝中百官的看法,但不能不顧及天下百姓悠悠眾口?!?/br> 太后隔著簾子無聲看了看站在階前的謝殞,幾不可聞嘆了口氣,道:“此事便交予太師處置吧?!?/br> 謝殞作揖行禮道:“太后棄小情存大義,實乃江山之幸,萬民之福,只是臣從未沾手過賑災之事,其中內情也不甚清楚,不若走三司會審程序,查出來的結果定然公正合理,足以服眾?!?/br> 牧康公冷笑著看了一眼謝殞,這只狐貍年紀雖然不大,心思卻玲瓏九轉,站出來支持查案,是為了安撫朝臣,不出面主理此案,是知道董家之事定然不能善了,不想沾染此事讓太后對他生了嫌隙,所以才推給三司。 但董家乃是太后母家,博遠公又是三公之一,若是走三司程序,此事定然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謝殞說完,牧康公便上前道:“太后,臣以為不妥。三司的主審官們品級皆不如博遠公,若是交給他們,只怕他們心生忌憚,不好好辦案。博遠公身為三公之首,定要有一個品級相當甚至更高的人帶領三司來主審此案,以臣愚見,太師身為內閣首輔、大禹帝師,又是先帝欽定的輔臣,作為主審官再合適不過了!” 他轉身看了一眼謝殞,拱手道:“太師,臣聽聞先帝臨終前曾經拉著您的手,讓你細心照顧陛下,安定江山,如今朝中內憂外患,您本該當仁不讓上察jian佞,下安民心,可您卻肆意推脫獨善其身,這等溫吞做派豈非有違先帝重托!” 穆康公從未和謝殞在朝堂上起過正面沖突,此番為了搞倒董家甚至不惜得罪謝殞,足見“倒董”心智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