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凌頌:你這樣不行,跟同齡人應該多交流。 溫元初:嗯,我堂叔他們比我大不了幾歲,你想吃的蜜餞我問了他們,說走的那天帶我去買,給你買新鮮的。 凌頌:謝謝爸爸!爸爸你真好!也幫我謝謝堂爺爺他們! 溫元初:…… 溫元初:早點睡吧,下次有機會帶你來這邊玩。 溫元初:之前說好的,銀杏葉,你要還我一片。 凌頌:好的爸爸! 溫元初沒再理他。 凌頌扔了幾個毫無內涵的表情包過去,見溫元初不給反應,自覺十分沒勁,繼續去sao擾別人。 但微信發了一圈,大多數人都在學習,只有林秋怡回復了他。 林秋怡發了張圖片過來,拍的她一本歷史參考書中的一頁,上面赫然是凌頌前輩子的宮廷畫像。 乍一點開看到,凌頌還以為見了鬼,驚得差點把手機扔了。 林秋怡:我發現,成朝末代皇帝不但名字跟你一樣,這張據說是流傳下來的畫像跟你也挺像的,而且我翻了永安帝本紀,發現這個小皇帝還挺好玩的,性格也跟你有點像,你說你該不會是他的轉世吧? 凌頌:…… 恭喜你答對了,朕不但是永安帝轉世,還是他本人。 凌頌盯著那張畫像看了一陣,吸了吸鼻子。 他前輩子就留下這么唯一一張畫像,是他十七歲生辰那天畫的,畫師還是攝政王特地給他找來的名家。 好在當時的畫都不是現在的那種寫實風,要不就不只是有點像,是根本一模一樣了。 那才真是活見鬼了。 林秋怡又發過來一張圖,是拍的他本紀中的一段。 林秋怡:比如這段,說永安帝學別人和攝政王玩杯酒釋兵權那一套,結果只會哭唧唧地說自己害怕,連恩威并施都搞不來,這不是更讓攝政王不把他放眼里嗎?他可真有意思,換我也不把兵權還他,你說他這到底是想趕人走呢,還是其實根本舍不得人走呢? 凌頌:…… 他不知該怎么說,也根本沒法跟人說。 他當時是真的怕,怕沒了攝政王,會又一次親眼目睹親人慘死、家破人亡。 但那時他身邊所有的人都說,攝政王手里那把劍,遲早會指向他,是那些人推著他、逼著他去對付攝政王。 攝政王其實沒說錯,他就是個軟弱無能、毫無主見的廢物。 那次之后,他徹底得罪了攝政王。 所以最后被攝政王叫人送來的一杯毒酒了結了性命。 凌頌有一點惆悵。 他不太想回憶起這些叫人不高興的往事。 林秋怡:我懷疑,永安帝和攝政王有一腿。 凌頌:???你在開玩笑。 林秋怡:我沒有,我認真的,攝政王如果想要奪權,他有一百種方法,那會兒都成朝末年了,改朝換代算什么,他做皇帝總比起義軍搶了皇位更叫人信服,但是你看他動皇帝了嗎?他不但沒有還兢兢業業地幫皇帝打理朝政,堪比賢內助。 林秋怡:而且,攝政王死時二十好幾,在古代都是大齡剩男了,也沒個一妻半妾的,不是很惹人懷疑嗎? 凌頌:你醒醒,永安帝是被他毒死的。 凌頌:至于他不娶妻,說不定是他不行呢? 林秋怡:你鉆人床底下了?知道人家不行?毒酒又不是攝政王本人送過去的,沒準是別人假借他的名義呢? 凌頌愣住。 有這種可能嗎? 不可能的。 攝政王當時不但把持著朝政,他還掌控了整個皇宮,沒有他的默許,毒酒絕無可能送進興慶宮。 絕無可能。 想到這個,凌頌心里更不是滋味。 他趴進被子里,不想再理林秋怡。 但林秋怡鍥而不舍,試圖說服他相信自己的觀點。 林秋怡:我的懷疑是不是很有道理?沒準永安帝和攝政王就是一對被世人誤解了的be的苦命鴛鴦呢,唉,真可憐吶。 凌頌:……你腦洞這么大,怎么不去寫,《大成秘史》看多了吧你? 林秋怡:震驚.jpg 林秋怡:你竟然也看過《大成秘史》? 林秋怡:那書雖然扯了點,但也不是沒有道理,娶男后的熙和皇帝是出了名的基佬,同性戀這個東西吧,它是會遺傳的,沒準永安帝也是呢,嘻嘻。 遺傳的意思凌頌知道,他生物雖然還沒開始學,一些簡單的東西,上課時也偶爾會聽一耳朵,因為有趣。 但林秋怡說的,他壓根不信。 凌頌:提醒你一句,大成的后世皇帝包括永安帝都是熙和帝弟弟的后人,怎么遺傳?熙和帝他親爹還是生了大幾十個子女的種馬你怎么不說? 林秋怡:你這人怎么這么煩,我說可以就可以! 朕看你是在強詞奪理。 凌頌徹底懶得搭理她。 要說起來就怨他那位老祖宗。 因為那位赫赫有名的基佬皇帝,大成歷代皇帝風評被害,哪怕后宮三千、妻妾兒女成群,都逃不過被人懷疑跟某某將軍、大臣、勛貴、侍衛、太監有染。 他這個到死都沒娶上妻的末代皇帝,更是被人意yin的重災區。 慘。 真慘。 太慘了。 凌頌一肚子委屈沒處訴,又去sao擾溫元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