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紀[歷史]_分節閱讀_349
書迷正在閱讀:C位學習,天選出道、在橫濱當守護神的日子[綜漫]、二世祖總在魅惑人心[重生]、他們都想抱朕大腿[綜]、馨香、【簡繁雙拼】皇帝的愛人【古裝動作大片】、弟妹(古風強取H)、公主攻主GL(舊文搬運)、劇情崩了關咸魚男配什么事、我在古代開書鋪[穿書]
趙受益出了內室,問劉娥道:“娘娘的病打算什么時候好?” 之前劉娥說打算上書為趙旭求封號,這可真是說到趙受益的心坎里去了。 趙旭是他屬意的繼承人,奈何其身是女兒身,在這個封建王朝,想要繼位可真是難上加難。 趙受益本就打算等趙旭再大一點的時候給她正式冊封公主封號,昭示她與其他公主的不同。 可是這個冊封要怎么提出來,還是挺傷腦筋的。 好端端的,皇帝為什么忽然要冊封公主呢? 公主只是個兩歲的孩子,既無任何功績,也看不出品性如何。忽然要給她這個前無古人的恩寵,明面上說不過去。 況且趙受益最近還在以身作則地力行節儉,命令宗室不得婚喪嫁娶,不要在這個節骨眼上給國家財政增添負擔。 結果你皇帝卻帶頭冊封子女——冊封皇子也就算了,皇子是將來的皇儲,對于國家而言意義重大。但公主總沒這么重要的身份地位了吧? 你這么大張旗鼓地冊封公主,空耗國家財政。這不就和之前自己倡導的節儉自相矛盾了嗎? 皇帝金口玉言,口含天憲,說出的話做出的事都是不能改悔的?;实鄣某鰻柗礌柌唤谐鰻柗礌?,叫朝令夕改,是要被御史臺罵到懷疑人生的。 這個時候,劉娥身為太后的優越性就體現出來了。 皇帝雖然要立志節儉了,可是節儉到誰的頭上也節儉不到太后的頭上??!太后可是皇帝的母親,皇帝哪怕自己吃糠咽菜,也要供著太后錦衣玉食。這是做兒子的本分。 所以哪怕現在國家財政吃緊,皇帝都減常膳了,太后也不用跟著節衣縮食。 太后如果自己愿意發愿,也跟著皇帝一起裁減支出,這是太后賢德。太后要是不吭聲,繼續吃好喝好,這是人家應該的。 哪怕再吹毛求疵的臣子,也不可能上書要求太后來給天下做這個愛惜民力的表率。 要是擱太后依舊臨朝攝政的那會兒,還有這個可能。畢竟權利與義務天然對等,太后那時候行使君權,是實質上的君主,那么為了天下蒼生節省用度就是她的分內之事。 但是現在嘛……太后回后宮養病都養了好幾場了,雖然偶爾也還上朝轉一圈,但誰都知道這是皇帝請太后出場友情客串的劇目。太后已經失去了作為君主的權力,自然也就不用再承擔身為君主的義務。 所以,哪怕舉國上下都在節約開銷,太后發話說要冊封皇子公主,那也沒人能挑出錯處來。 太后年紀大了,皇帝又只有這么一雙兒女。祖母疼愛孫輩,為孩子求個冊封怎么了? 至于為什么要將公主與皇子一同冊封——人家是孿生的兄妹,總不能哥哥有了封號而meimei沒有吧? 雙生子做什么都要在一起,正好也一起給他們冊封了,不用費那二遍事。 劉娥道:“本宮的病究竟什么時候能好,不還是由皇帝說了算的么?” 趙受益算了算日子:“那行,后天就是大朝會了。正好公主和皇子的生日也快要到了,母后這個時候為他們請封,也不算突兀?!?/br> 劉娥點頭:“就依皇帝所言?!?/br> 又按了按額角:“本宮乏了,皇帝和皇后回去吧?!?/br> 趙受益袖手道:“還有一事勞煩母后?!?/br> 他偏頭示意內室中的李妃:“里面的這位娘娘,勞煩母后照顧?!?/br> 想了想,又道:“母后不必多心,朕并無別的什么意思。只需母后約束她不要鬧出事情來就好?!?/br> 玩政治的人都喜歡腦補,尤其他現在是個皇帝,隨口說的一句話都有人給他寫一篇八百字的小論文來分析他的弦外之音。 要是劉娥腦補了點別的什么意思,將李妃照顧得升天了,這可就不好了。 而且劉娥也不是沒有這個動機…… 他只需要劉娥李妃活著住在鳳宸宮里,不要給他鬧事就好了。 一應衣食住行都比照著劉娥的規格來,也算是圓了她的太后夢了。 劉娥頷首:“本宮省得?!?/br> 趙受益道:“那朕和皇后就告辭了?!?/br> 他示意寇窈娘跟他一起走。 寇窈娘向劉娥福了福身,跟在他身后走出了鳳宸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