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紀[歷史]_分節閱讀_250
書迷正在閱讀:C位學習,天選出道、在橫濱當守護神的日子[綜漫]、二世祖總在魅惑人心[重生]、他們都想抱朕大腿[綜]、馨香、【簡繁雙拼】皇帝的愛人【古裝動作大片】、弟妹(古風強取H)、公主攻主GL(舊文搬運)、劇情崩了關咸魚男配什么事、我在古代開書鋪[穿書]
皇陵建造是有預算和限定工期的,畢竟那時候國家財政比較吃緊,大行皇帝梓宮停在宮里的時間也是要依禮依法的。 這么一折騰,原有的預算馬上收緊,原有的工期也縮短了。 到最后,宋真宗的陵墓,當得上一個粗制濫造、敷衍了事。 沒過多長時間遼國又出兵南下,整個朝廷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線的戰事上,皇帝的陵墓草草地就完工了,整個就一豆腐渣工程,來兩個盜墓賊就能給你全搬空了。 也正因如此,襄陽王才會打起皇陵里天書的主意,并且這么容易就得手了。 “……所以,夏竦雖然不是主謀,但他一定是幫兇?!?/br> 趙受益微微嘆了一口氣:“若他當時監修皇陵的時候不聽信小人的讒言,又怎么會有后來的事情?先帝下葬不過兩三年的時間,皇陵居然被盜,這種亙古未有的荒唐事,居然就在我朝遇見了!” “夏竦難辭其咎!” 八賢王也憤憤不平:“不只是夏竦,還有包庇他的萊國公!” 他素來是個愛恨分明的性子,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在他的善惡觀里,監修皇陵不利,導致皇陵淹水、被盜,是大罪,而犯了此罪的罪人居然憑借著別人的庇護逍遙法外,逃脫了罪責,他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趙受益也皺緊了眉:“朕那時人微言輕,插不上什么話,現在想來,也很遺憾。那夏竦先前被貶至外州了,也算是罪有應得了吧?!?/br> 八賢王問道:“他因何被貶?” 趙受益道:“因為他母喪不守?!?/br> 之前寇準剛帶兵攻打西夏,趙受益就叫包拯參了夏竦一本,直接把他排擠出京了。 八賢王微微冷笑:“不忠君王者,果然也不孝父母?!?/br> 趙受益道:“霍芳如今正關押在開封府,如何處置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夏竦雖已貶至外州,但這樣大的罪責,不能當作什么都沒發生?!?/br> 他看著八賢王:“皇叔,朕需要你幫朕一個忙?!?/br> 八賢王忙道:“臣必當竭盡所能?!?/br> 趙受益道:“這天書是襄陽王從皇陵里盜出來的,但襄陽王是朕的叔叔,且他已經身死,朕不能,也不愿將此事公之于眾?!?/br> 趙家是靠欺負孤兒寡母當上的皇帝,建國數十載,一直致力于洗刷身上的污點,豎起一副忠孝節義的牌坊。 哪怕再惡心,也捏著鼻子將柴氏皇族好吃好喝地供養了起來。 生怕天下人說自己一句不好。 因為五代十國禮崩樂壞的程度遠超魏晉南北朝,殺個皇帝就像殺只雞一樣簡單。因為大家都不覺得皇帝有什么了不起的——你當得,我當得,大家都當得。 一條水溝里的臭魚爛蝦,誰還不認識誰了? 所以趙家必須做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你殺人,我不殺,我以理服人。 我倡導文治,我心胸寬廣,我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我是個真正意義上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皇帝。 因為我講道德。 這個牛皮,趙家吹了幾十年了,從太.祖吹到太宗,明明是燭影斧聲弒君殺兄當上的皇帝,硬編了一套兄終弟及的狗屁話來糊弄天下人。 這樣的一個背景下,趙受益是不能將襄陽王盜掘先帝墳墓這個事情昭告天下的。 那不就恒等于對天下人說,我們趙家雖然用忠孝治天下,但我們自己家也是家風不正,弟弟挖哥哥的墳,鬧得不可開交的。 幾十年的牛皮都要被戳破了。 而八賢王也深知這一點——他也是太宗的兒子,雖然從不參與政事,但自己的爹到底是個什么德行,自己心里還是有數的。 因此他能理解趙受益為襄陽王隱瞞的做法,雖然心里有些不舒服。 “襄陽王雖然暫且放過,但霍芳與夏竦卻必須嚴懲?!?/br> 趙受益道:“皇叔,過些天萊國公從前線回來,正好趕上母后的生辰,你就……” 他囑咐了八賢王幾句話,八賢王聽了,沉默良久,終于道:“臣,遵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