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紀[歷史]_分節閱讀_34
書迷正在閱讀:C位學習,天選出道、在橫濱當守護神的日子[綜漫]、二世祖總在魅惑人心[重生]、他們都想抱朕大腿[綜]、馨香、【簡繁雙拼】皇帝的愛人【古裝動作大片】、弟妹(古風強取H)、公主攻主GL(舊文搬運)、劇情崩了關咸魚男配什么事、我在古代開書鋪[穿書]
眾人恍然大悟。 寇準又道:“而且我們現在來到這里,不是來和契丹拼個你死我活的,而是要讓契丹知難而退的。如今遼國雖然強勢,但我宋國畢竟是大國,兩國勢均力敵,若要魚死網破,必定生靈涂炭,到了那個時候,勝是慘勝,敗是慘敗,又有什么意義?” 那將領咬牙:“可我就是看不慣契丹人那副德行!若要如此,不過又是一個城下之盟罷了!” 寇準搖頭:“你看不慣,誰又看得慣呢?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罷了。而且城下之盟有什么不好?如今我們已今非昔比,只要我們能支撐到契丹糧草耗盡,愿意和談,那么這一回,就到了我們漫天要價的時候了?!?/br> 澶淵之盟不僅是宋朝皇帝心里的痛,更是寇準心里的痛。 每年運送歲幣北上的時候,都是寇準最痛心的時候。 然而木已成舟,再痛心也沒有用。 而如今的這一場仗,關系著遼國究竟能不能再坐在談判桌前,與宋國重新商定歲貢問題。 寇準望著遠處的軍旗,躊躇滿志。 這一次,寇準再不誤國了。 第14章這才是英雄氣概呢 耶律隆德的不安日夜加深。 那天和遼圣宗商議后,他就從軍中挑選了一些漢兵,試圖找出宋人藏糧的地方。 那些漢兵確實帶著他們找到了一些地窖,但里面沒有一粒糧食,都是往年廢棄的糧倉。 至于原本應該生活在附近的宋人,一個也沒有找到。 耶律隆德有時候不禁懷疑,是否宋人已經放棄了這些村鎮,舉家搬遷到有城墻守護的州縣里了? 但這些懷疑很快就被他自己打消了。 如果州縣的城墻后能容納那么多的宋人,那往年的宋人為什么不藏在城墻后? 但很快地,他已經沒有精力去關心宋人的下落了。 一天深夜,耶律隆德已經在女奴的服侍下進入了夢鄉,忽然聽見一陣“走水了——”的喧嘩,驚得他立刻清醒了過來。 皇帝還在軍營里,一旦走水,傷了皇帝,后果不堪設想! 他連衣服都來不及穿,慌忙沖出帳外,抬頭一看,果然西南一角有濃煙與火光沖天而起。 耶律隆德先是松了口氣,因為皇帝的帳篷在軍營正中,西南角的失火暫時還沒有波及到那里。 緊接著,他的面色沉了下來,皺緊了眉頭。 西南角是堆放糧草的地方,大軍出征首賴糧草,說句大不敬的話,如果糧草失了火,還不如直接把皇帝燒死呢! 他立刻對守在帳門前的親兵下命令:“快去,看看火勢如何?!?/br> 親兵領命而去,耶律隆德在帳篷前焦急地踱步,坐立難安。 糧庫失火,皇帝一定要傳問他,他不敢離開帳篷,怕錯過了皇帝派來傳喚他的人。 這場仗對皇帝而言至關重要,對他又何嘗不是如此。 這一回他們幾乎是舉國南下,耗盡了整個遼國的兵力,就是為了覆滅宋國。 可出師不利,才剛剛越過邊境就遭遇了這些阻撓。 他雖然是跟隨皇帝御駕親征,可倘若有了萬一,戰爭以失敗收場,皇帝當然不會負責,最后只能是由他來承擔失敗的責任。 如果真的敗了,經此一役,遼國必定元氣大傷,他不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嗎! 耶律隆德咬牙,他不能坐以待斃。 這場火著得太突然了,太巧合了,怎么就這么巧,他們正為了糧草發愁,糧庫就著火了呢? 這不可能是天災,一定是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