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白大人的二三事兒】 石菖蒲眼中帶著笑意,嘴角微微上揚。抽出一張白紙,落筆力透紙背。八個正楷大字,端莊秀麗帶著讓人無限的遐想。 【白大人總是喜歡忽悠人,在白大人口中的那個妖精王國里人人歡聲笑語……】 只不過提筆幾字,石菖蒲座位兩邊的學子就不自覺的將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在這個班級里,或者說在整個岳麓書院里石菖蒲都算是引人注目的存在。 不是因為石菖蒲具有多大的才華,而是因為石菖蒲是一個嫁人的哥兒,家里還能支持他繼續科舉。 不是因為石菖蒲多么美貌,而是因為石菖蒲嫁給了一個叫做白蘇的人。 一年多的時間,望江府翻天覆地的變化,朝堂之上最大的那個大佬的支持,還有管轄地百姓的愛戴,讓‘白蘇’這兩個字起碼在書生的圈子里如雷貫耳。 有人想要傳揚自己的名聲,有人想要受到上峰的恩寵,有人想要更進一步,有人是真的想要為百姓辦實事。 不論如何,這一年的時間里,白蘇都是他們最好的范本。 石菖蒲笑意盈盈的書寫,寫出那個白蘇編制出來的盛世太平。兩個人平日里調笑的話,帶著溫馨趣味。 不知不覺中,石菖蒲的周圍圍滿了人。所有人都靜靜的等待著,帶著好奇還有期待,看著石菖蒲一個一個字的落在紙張上。 也許他真的不能在實質上幫上他家白大哥做些什么,但總是要努力一些,去做些什么。 能不能是一回事兒,去不去做是另外一回事兒。石菖蒲自己都不知道,只是回想兩人自覺平淡的日常,都能讓他笑的幸福。 第114章 白蘇弄了一個小本本, 現階段他為陶良州花的錢全部記錄在上。明擺著的,以后賺了錢是要從陶良州的收益上弄回來的。 和望江府那邊的收購計劃,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種持久合作。從之前每月一萬斤糧食,變成了如今每月兩萬斤糧食和一萬斤蔬菜。 就這樣,白蘇在望江府的幾個作坊還有水泥廠的盈利每個月還能給他提供將近兩千兩銀子的純收益。 因為水泥廠又擴大了。 整個大裕朝的鐵礦都是有數的,而在白蘇貢獻的那個水泥制作的方子里,鐵礦的煉鐵廢料又是必不可少的。也許有其他代替品, 不過白蘇沒研究。 白蘇沒研究的東西,起碼在一二十年內, 整個大裕朝的人也研究不出來。 畢竟這不是普通的紙張改良什么的, 而是涉及到大量化學物理學科的知識。大裕朝的人不是不聰明, 只是沒基礎。 再聰明的人, 你想要蓋樓也得從地基開始。 總而言之,望江府的水泥廠又擴建了, 然后白蘇的分紅又多了。望江府那邊新上任的縣令是從京城調派過來的, 在朝廷之中有一個明文的規定——官員不得前往祖籍所在地為官。 這是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官員貪污還有形成小朝廷的做法, 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也就是白蘇的事情, 開了例外。 但那是圣旨恩準的例外, 也是白蘇用讓整個大裕朝經濟都提升了一成的實力創造的意外。 最重要的是, 那是白蘇為官一年就被調走的可以允許的意外。 望江府新上任的縣令是從京城那邊調派過來的, 據說是上一屆殿試的榜眼, 明顯就是下來鍍金的。不說其他的東西,光是望江府那個水泥廠,想來皇帝也不可能讓別人把持。最好的做法, 自然是永久性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也許望江府以后,都要成為皇帝一派的官員鍍金的地方,所以之前白蘇制定的很多政策都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 最重要的是,那些人對于已經遠調的白蘇的工作,很是配合。畢竟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來,配合白蘇的結果就是政績更加好看。 第一批隋宮增白方制作完成,白蘇也沒在蘇州直接銷售,而是送回了望江府,由望江樓的人開始促銷。 外來的才是好的,這種古怪的思想成百上千年的凝聚在普通人腦海之中,洗腦的威力可想而知。 在白蘇曾經生活的后世,很長一段時間國產的東西都不能賣上好價錢。不是因為東西不好,而是因為國人覺得國外的東西檔次更高。 所以國產的那些好東西只能出口轉內銷,或者干脆被外資企業收購換個國外的包裝,曾經一百塊錢的東西換個包裝可以賣上一萬塊。 可惜賺錢都是外國人,國營的那些企業什么的,還是只能賺到一點點本錢罷了。 隨著上面的支持,望江樓現在在整個江南的名聲也算是打出來了。望江樓那邊有最新的潮流服飾,有最精美的筆墨紙硯。有最快的北方通訊,還有一些別的地方沒有的新奇玩意兒。 白蘇也是在里面占股的,這還是后來上面當做獎勵直接分給白蘇的一股。要不然,白蘇也不至于這么盡心盡力。 隋宮增白方送到望江樓之后,銷售情況如何先不說,但就望江樓又比其他地方先一步有了好東西這一點,光是廣告費也是值得的。 將桌面稍微收拾了一番,白蘇去后院洗了個澡。換上了一身洗衣服,將自己打扮的很是清爽。已經六月的天氣,越發的濕熱了。每天光是坐在那邊不動,就能讓人汗流浹背。 之前一天洗一次澡,現在動不動就要洗個兩三次。也真是多虧了家里有趁手的下人,要不然白蘇的日子也不能過的如此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