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白蘇的雙駕馬車用的可都是品種優良的軍馬,是那種一個小時瘋跑起來就能跑四五十多公里的好馬。兩匹馬拉著,輪子又是在水泥板上跑,那速度簡直算得上風馳電掣。 官府有規定,鄉間的水泥路上不限制人走??稍诠俚郎系乃嗦芬话阈腥耸遣粶什叫衅渖?,這也是為了避免瘋跑起來的馬車直接撞了人把人撞死的結果。 隨著水泥廠的產量越來越多,睜大大裕朝鋪設水泥路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一開始肯定是緊著發達地區的,像是邊疆小鎮什么的肯定要排在后面。 在大部分地區還只能鋪設單行道的時候,陶良州到蘇州這條雙車道的水泥板路已經可以算得上天恩浩蕩了。 普通老板姓可能還發覺不到其中的關鍵,但只要是當官的,就已經沒人懷疑白蘇在圣人面前的恩寵程度了。 皇帝是一點遮掩的意思都沒有,只差直白的說了這條路就是為了白蘇兩口子專門鋪就的。 馬車是經過改良的車廂,里面還有一扇隔門。兩個車夫坐的車轅那邊也有專門的擋風板和遮陽棚,馬車風馳電掣的跑起來,帶動的風都能吹瞇了人眼。 白蘇和石菖蒲在車廂里說話,不要說外面可能路過的人,就算是車轅那邊坐著的兩個車夫都不可能聽的見。 這一次出行,白蘇就帶了兩個能兼職車夫的下人。在車上看書并不是什么好選擇,晃動的車廂會讓人頭暈目眩,低頭時間久了就會開始犯惡心。 所以白蘇沒讓石菖蒲看書,兩個人就摟在一起說著小話。認了那什么精怪的身份,白蘇‘編’起故事來就更得心應手了。 像是后世的一些事情,也完全可以說是在那什么妖精王國里發生的。石菖蒲信不信不知道,但是聽的一驚一乍的卻是事實。 一路上石菖蒲瞪的圓圓的眼睛都沒有休息的時間,全部用來表達自己的震驚了。 早上出發的早,趕在午飯之前一行四人就到了蘇州。 現在的蘇州雖然也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稱,但絕對還沒到達蘇州最美的頂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本身這句話是元朝人奧敦周卿在《雙調·蟾宮曲》里寫的詞句。 西湖煙水茫茫,百頃風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濃妝。尾尾相銜畫舫,盡歡聲無日不笙簧。春暖花香,歲稔時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奧敦周卿是直接點明,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在正史上卻是在唐末就已經有了端倪。歷史記載之中,差不多也是說是從唐代詩人開的先例,唐代詩人任華開的先例,白居易關鍵的品題什么的。 可惜了,前面有個雙龍皇帝,直接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穿越到了雙龍王朝開國的時候,而任華還有白居易那些大詩人也全部被蝴蝶的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后面的元朝還沒到,所以白蘇不能說什么,可前面的唐朝時間早已經過了,所以唐朝那些大詩人大詞人什么的,算是徹底沒有了。 惋惜之情有,不過借自己的口將那些詩人的千古名句流傳下去什么的,還是算了。 術業有專攻這種事情,白蘇得承認。他一個能全篇背誦湯頭歌、本草綱目的人,在背詩上面真心不拿手。 像是什么山隨平野盡,月涌大江流。像是什么鄉書何處達,歸雁入胡天,像是什么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此山中什么的都是小意思。 像是什么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什么的,讀起來自己都信了完全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可惜人家《石灰吟》里的是粉骨碎身渾不怕…… 等等,我為什么要花費這么多時間和精力吐槽這些事情?這些事情和我有關嗎? 白蘇難得茫然的抬頭看天,一點都不想承認自己是怕那些真正的詩人棺材板壓不住過來找自己的事兒。 所以說,自己身為一個精怪,現在好好做人就行了。至于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就當不知道吧。 第106章 冒充偉大詩人的事情, 死在了記憶太過混亂上面。對于這個辦實事兒比說大話更重要的朝代,白蘇也不覺得他們缺乏什么文學修養需要自己去拯救。 還是那句話,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只要肚子都吃飽了,那么自然也就有時間和精力去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了。 那些,就不需要白蘇去cao心了。 蘇州最大的官方書院叫做岳麓書院,白蘇不知道這家和歷史上記載的那家有什么關系。反正能叫的起這樣名字的, 肯定是有一定本事的就是了。 石菖蒲已經有秀才功名,算是有了前往岳麓書院求學的資格。一般來說, 想要進入岳麓書院的秀才們還需要再經過一系列的考核, 最終相互確定師徒關系這才能進入書院學習。 石菖蒲直接越過了考核入門這一關, 進入了第二關——尋找合適的夫子。 就算沒有找到, 也不影響石菖蒲進入書院學習的事情。 兩個人抵達蘇州的時候,剛好是中午吃飯時間。找了最大的客棧投宿, 留下兩個下人在客棧照顧馬車收拾房間, 白蘇和石菖蒲直接去了岳麓書院那邊。 蘇州的岳麓書院, 整整占據了一個山頭。和白蘇位于陶良州那個窮山惡水的景觀房不同, 這邊的山頭是那種海拔不超過一百米并且青山綠水占地面積極大的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