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第626節
見這里正小心而有精明的表現,李少游輕輕一笑,將手中的一個水袋遞給他,道:“老夫來自大名府,路過貴地,有事相詢!吃兩口酒,這可是你們衡水的酒!” 聞言,里正兩眼一亮,遲疑了下,還是忍不住饞意,接過做工精致的酒袋,美美地喝了兩大口,酒水入口,兩只眼珠子瞪得更大了,很快就露出了享受道表情。 恭敬地交還,嘖嘖贊嘆:“這酒可是有些年份了吧,哪怕在衡水本地,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喝到!” “衡水的酒,在河北乃至全國都是有名的,我家薄有資產,購得一些!”李少游回道。 里正卻搖了搖頭,說:“我雖只是個鄉下人,卻也知道,尊客能將這酒當作行路飲品,還有這些猛士做護衛,絕對不是一般人!” 李少游:“哦!那依你的見識,老夫是什么身份?” 里正嘿嘿一笑:“必然是權貴,貴客不愿透露身份,在下也不多嘴詢問!” “你倒是個精明的人,有你這樣的里正,本鄉本土的治理,應該很安定吧!”李少游說。 “過去還好,現在北邊在打仗,鄉里四成的丁壯都被抽調出去了,惹是生非的少了,但這田地里的活計,卻困難了!聽說有的地方,已經放還了一些勞力,我們鄉出去的人,還沒有一個回來!”里正坦然道。 “畢竟是為了支持前方將士作戰!”李少游點頭表示理解,問道:“你們對北伐是什么想法?” “我們小民百姓能有什么想法?朝廷要打仗,官府要征發兵役,只有遵守聽從。何況還是打契丹人,我若是這只手完好,或許也要帶人上前線,我爹還有兩個兄長,當年都是死在契丹人手中的……”里正說道。 雖然這只是一家之言,甚至只是精明的里正刻意迎合自己,但對其“覺悟”,李少游還是感到欣慰的,笑語道:“你的斷指,莫非就是與契丹人交戰時造成的?” “正是!十多年前,大漢第一次北伐時,在南口與契丹人交戰,沒能躲過,丟了兩根指頭!”里正有點自得。 李少游有點肅然起敬,感慨道:“南口大戰啊,很是激烈,當時死了很多將士??!” “是??!”里正似乎回想起了當年那場血腥而殘酷的戰斗,應道:“我當時就在韓將軍(韓令坤)麾下,我算是幸運的,活了下來,前營兩萬多弟兄,戰后沒剩下多少??!我當時斬下了七名契丹人的首級,方才得以授勛,回鄉做鄉吏,老里正退了,又才當上這里正之職?!?/br> “再吃兩口!”李少游又把酒袋遞給他。 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里正還是忍不住饞意,拿著又美美地飲了兩口,臉上幾乎露出陶醉的表情了,嘆道:“我是本地人,這年頭,要喝點衡水的酒,都不容易!” 李少游似乎很意外:“怎么,衡水人喝衡水的酒,還很困難?” “縣府下了嚴令,不準釀酒,糧食收起來,除了稅收自用之外,其他都要賣給官府!” 聞之,李少游輕微地點了點頭,笑道:“非常時期,還是填飽肚子更重要!” “只是可憐那些釀酒作坊了,有好幾家,私自釀酒,都被縣里收押判罪了!”里正感慨道。 李少游更滿意了,這衡水縣的戰時工作,做得看來還是比較到位的。 “鄉里壯勞力抽調甚多,秋收工作,有些困難吧,來得及嗎?”李少游又問。 里正答道:“是有些困難,不過已經提前收割了,難的是那些被抽調勞力的人家,一個壯勞力,農忙時節,一個壯勞力能做的事,可不是那些健婦、少年就能替代得了的。不過,縣里來了政令,讓各鄉各村,都組織剩下丁壯,幫襯這些人家,雇傭的費用,由縣里承擔……” “哦?”李少游興致更濃了。 又問了些當地農事的情況,方才放里正回去,由于對其表現滿意,還送了他一袋酒。 “這衡水縣主政者是何人?”離開前,李少游問道。 “知縣喚作張齊賢,是開寶四年的進士!” “待北伐結束,可以提拔一下!”李少游吩咐道。 第252章 面圣 “我記得陛下曾經說過一句話,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國家處多事之秋,正是用人之際,更需衡水縣這樣勇于任事的能才干吏!”策馬輕馳,李少游不由感慨道。 “看來國公對這張知縣很是欣賞??!”跟在身邊的老參政笑應道。 “一葉可障目,一斑亦可窺全貌!”李少游說道:“此番出來,也調查了不少州縣,唯有這衡水縣,可稱貫徹朝廷與道府政策命令,而未生亂象,處置到位,民情也還算穩定。雖未謀面,對這張知縣,我確實心存好奇,若是衡水縣治下,都是此般一狀,那也算為朝廷又發掘一位干才了!” “國公或許不知,這張齊賢,也算是個奇人!”參政說道。 李少游扭頭看著他:“何意?” “當年,太子殿下西巡洛陽,那時張齊賢還是一白丁,曾斗膽攔駕,畫地獻策,差點被侍衛砍了腦袋。對其所獻十策,殿下雖未采納,卻十分欣賞此人的膽氣與聰敏,并賞賜財資,支持他修學歷練,后來赴京參與春闈,省試第一,不過殿試時被陛下點為探花……”參政解釋道。 “哈哈!”聞之,李少游頓時爽朗一笑,道:“這么多年了,朝廷內外都知道,陛下欽點的探花,都不是凡人,未必比狀元差。這張齊賢,也頗有福運,不只背靠太子,還入了陛下之眼,有此表現,何愁不能平步青云!” “是!”參政嘴里也滿是感慨。 張齊賢如今還不到三十歲,進士出身,已在知縣任上有不俗成績,又有太子做靠山,還在皇帝面前留下了印象,這樣的際遇,對于天下大部分官員而言,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要不出差錯,前途坦蕩,鵬程萬里啊…… 相比之下,他們這些老臣,雖然位居一道高官,但仕途基本已經看得到天花板的,畢竟,每年能夠調入中樞任職的,實在是鳳毛麟角,才干、成績、背景以及運氣,都是不可或缺的。 “國公是否要見見這張齊賢?”參政看李少游心情不錯,不由問道。 “不了!趕路要緊!”李少游還是拒絕,淡定地說道:“只要在河北道轄下,以后還怕沒有機會嗎?” “吩咐下去,加快速度,趕赴德州!”說著,李少游策馬揚鞭,催馬向東。 劉皇帝已然起行,繼續北上,李少游得到消息,自然不會再回大名府,而是直接尋鑾駕而去。衡水距離德州州城不過百余里,翌日午后,李少游便趕到了,注意到城外高掛龍旗的軍營,便知道,皇帝行在仍在,還沒有離開德州。 收到消息的德州知州帶著兩名屬官,匆忙趕來到城西迎接,親自給李少游牽馬墜鐙。無視其殷勤,李少游問道:“陛下在何處,是否御營內?” 知州不敢啰嗦,直接答道:“回國公,陛下昨日駕臨德州,行在設在州衙內!” “引我前往官衙!”點了下頭,李少游指示道。 “是!” 于是,顧不得風塵仆仆,李少游揚起鞭子抽打馬臀,徑直入城,前去謁駕面圣。 州衙后堂,正是一番忙碌的景象,幾名內侍以及仆役進進出出,端盤送菜,正在準備著宴席,空氣之中都彌漫著飯菜的香氣,勾人食欲。 而親自堂前指揮的,乃是內侍行首喦脫,李少游見了,不由露出幾分意外的表情。注意到李少游,喦脫當即迎了上來,姿態放得很低,拱手行禮,恭敬地道:“小的見過壽國公!” “喦中官,何必多禮,你這可折煞老夫了!”李少游呵呵一笑,他與喦脫的關系倒是一直處理得不錯,當然,他們也很難有什么矛盾。 “壽公此言,才是折煞小的了!”喦脫呵呵笑道。 李少游指著忙碌的宮人,玩笑道:“中官親自準備這些美食珍饈,不會是為了迎接我吧!” 喦脫當即表示道:“若是給壽公接風洗塵,這簡餐陋食哪里足夠,當準備更豐盛的筵席才是!” 注意到李少游的眼神,喦脫還是大方地將事情解釋了下:“有幾名出塞的北伐官兵,自漠北歸來,官家特意降諭,宴請他們!” 李少游了然,微微頷首,當即問道:“陛下可曾有空?我當去面圣,還請代為通報!” “壽公客氣了,官家正在沐浴,若是得知您前來行在,定然大喜!”喦脫說道。 稍作安排堂前事務,喦脫親自引著李少游前去后園,行走間,李少游不露痕跡給喦脫遞了一顆夜明珠,喦脫也不推辭,熟練地收入袖中。 喦脫也不是誰的禮物都收的,他也是看人的,壽國公李少游,是屬于該交好的。見喦脫那自然的模樣,對那珍稀的夜明珠竟無半點驚奇,李少游心中暗思,這閹宦眼界倒是高,只怕平日里沒少見識珍奇。 “喦中官,我有一事請教!” “壽公客氣了!有什么話,您且直言,能說的,小的絕不訥言!”喦脫微微一笑。 見狀,李少游低聲問道:“聽說陛下在大名府時,將知府陶鄑撤了,不知陛下那邊……” 聞弦歌而知雅意,李少游一點題,喦脫就明白過來了,左右看了看,也輕聲答道:“官家的心思,不是小的能夠揣測的。不過,既然壽公問起,小的就斗膽多句嘴,官家認為那陶鄑懶政、不孝?!?/br> 說完,喦脫就加快了腳步。李少游了然,心中則默默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跟上。陶谷生前,與李少游間的關系不錯,陶鄑任大名府期間,李少游也多有照拂,畢竟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如今,劉皇帝親自黜落了陶鄑,他也不好替其說什么話了,還得考慮陶鄑的事會不會影響到自己。 花廳之內,空氣中泛著一陣皂香,劉皇帝剛剛出浴,身上只罩著一套內衣,頭發散著,還有點濕。得知李少游來了,直接召見。 “臣參見陛下!”李少游有點激動地叩見。 對李少游的到來,劉皇帝顯然很開心,笑著招呼道:“游哥,你我之間,不必多禮,快起來,先坐!” 一聲親切的“游哥”,即便以李少游的心思,也不由陡生感慨,有種莫名的感動。雖然,君臣之間早已不復當年那般親密的情誼。 劉皇帝翹著腿,珠圓玉潤的美貌宮娥替他擦拭著頭發。打量了李少游幾眼,劉皇帝道:“游哥,多年不見,風采依舊??!” 李少游含笑應道:“陛下才是春秋鼎盛,光彩照人,得見陛下康泰,臣這心里也倍感踏實!” “你呀!還是這么會說話!”劉皇帝笑了笑,說:“你忙著公務,本來不欲召你,你還是趕來了!” “陛下巡幸河北,臣未能及時迎拜,已是不安!再加上事務暫定,自當前來覲見!”李少游應道。 點了點頭,劉皇帝道:“此番北伐,除了中樞諸部司,地方上,就屬你河北道,事務最繁,責任最重!我聽說,這數月里,你半數都在各地巡察協調,辛苦了!” “最苦的,還是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大漢將士們,臣若是連盡職辦差都覺得苦累,那也有負朝廷所托,不配待在這職位上了!”李少游道。 “此次動兵,可謂盡北方之力,窮南方之糧,要想保證將士安心作戰,就必須保證后方的穩定,讓將士們無后顧之憂,放手作戰!”劉皇帝微微嘆道:“要做到這些,就需要你們這些封疆大吏,以身作則。朕此番出巡,目的也在于此,河北的情況,雖只一番粗覽,還不錯!” 一聽這話,李少游心中暗暗一松,就怕劉皇帝又發現什么他沒有顧及到的問題。 李少游答道:“這還有賴陛下與朝廷的指導,臣也有體察民情,民間的情況還算安定,這都是陛下二十多年寬治,百姓們感恩戴德,踴躍支持……” 見李少游開吹,劉皇帝連連擺手:“你就不要替朕攬功了,將黎民百姓的父子兄弟送上戰場,他們不罵朕,朕就已經滿意了!” “陛下襟懷大度,可容萬物??!”李少游道。 “好了,趕了不短的路吧!正好,朕這里張羅了一桌酒菜,一主邀二客,順便也給你接風了,稍后陪朕好好飲幾杯!” 李少游頓時起身,拜道:“臣求之不得??!” 宮娥已然替劉皇帝扎好了發髻,替他穿衣,落地銅鏡中,映出劉皇帝已經有些走形的身體,李少游主動從宮娥手中接過龍袍,幫劉皇帝穿上,嘴里說道:“臣聽聞,是出塞遠征漠北的將士回來了?” “是??!”劉皇帝點頭,嘴角微翹:“百戰之余,歷經生死,歸來報訊,朕要親自宴請他們!” “陛下愛兵之心,令人感佩??!”李少游道。 “魏王與趙公少年英雄,定然馳騁疆場,痛擊漠北諸胡了吧!”李少游道。 “兩小子罷了,劉旻更是乳臭未干,沒有帶兵作戰的經驗,能成什么事!”劉皇帝淡淡然地說道,不過嘴角翹起的弧度,出賣了他的真實心情。 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 州衙后堂,劉皇帝作為主人,親自宴請自漠西北歷艱險返回的出塞官兵。酒菜不算精致,只是勝利在豐富,量大,雞鴨魚豬羊牛rou都有,也就是酒水好些,都是宮廷御釀。更重要的,這是皇帝陛下親自設宴,還有大皇子、秦國公劉煦以及壽國公李少游作陪。 這樣的待遇,不要說歸來的這幾名出身卑微的基層官兵了,就是朝中大臣、功勛元老,也沒幾個有機會體驗到。 因此,對于受邀的幾名官兵來說,自是喜不自禁,激動不已,連話都說不連貫,甚至不敢說話。 歸來的官兵,只有五個人,其中一人還是向導,軍職最高者只是一名百將,楊業與王彥升只遣了五十名士卒兼兩名向導,花費了一個多月,才回到山陽道漢境。 活著的,只余下這五個人了,剩下的,都死在了路上,或遭漠北部族截殺,或陷于沼澤,或失蹤于荒漠,或埋骨于陰山……而由他們帶回,送呈劉皇帝御前的那封漠北戰報,也浸染著血跡與汗淚。 就這區區一隊人,歸來都如此艱難,如此兇險,可想而知,出塞數千里挺進漠北的榆林、河西兩路漢軍又經歷了些什么,遭遇何等的困境,面臨何等的危險,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奮勇作戰,與漠北胡廝殺搏命。 很多事情,僅靠想象,靠著奏報上的文字,是實難窺其實際的。兩萬漢騎,跨越流沙,橫穿絕域,縱橫漠北,聽起來是那般豪情激越,令人振奮,但這背后,是千難萬險,是無數將士拋頭顱、灑熱血,魂喪沙場,埋骨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