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第353節
不過,說起大漢的天下戰略,若依照開國之初所擬,盡取江北之后,是該揮師北伐契丹的。 但是幾年下來,劉承祐還是選擇了,先平定南方,無他,風險低,收益高。向北攻打遼國,不是不可以,以如今大漢的國力,能夠支撐一場大戰,但是,不確定性太大,皇帝當久了,他也不愿意再去賭了,尤其是賭國運。 正史上,周世宗會忍不住北伐,問題還在于河北時受契丹的侵犯,意圖消除后背之患。但如今的大漢,相較于后周,國力強得不是一星半點,外部環境也要好得多。 一無“北漢”之患,二則幽州從屬,周世宗北伐的成果,早為大漢所屬。自河東至河北,朝廷構建了一道還算穩固的防線,河北有幽州這顆釘子在,腹地受到契丹的威脅也相對沒有那么嚴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承祐是不會冒著與契丹進行全面戰爭的風險進行北伐的。當然,若是契丹一直在北邊搞事,似當初的耶律阮那般攻擊性強,一直尋圖南下,那么劉承祐也有那個膽略與決心先與其決戰一場。 然而現實是,而今當權的契丹皇帝,乃是耶律璟。這三、四年間,漢遼兩國之間,邊境上雖然仍舊免不了摩擦,但整體而言,民間的交流還算平穩,甚至一年比一年頻繁。 耶律璟雖然喜歡喝酒,喜歡睡覺,喜歡打獵,但在穩固皇權上,實則還是有些手腕的?;鹕竦碇畞y后登上帝位,雖則人畜無害,但幾年下來,也平息了幾次內部叛亂,排除打擊了不少異己,尤其是“世宗”一系的貴族、大臣。 大漢征南唐,耶律璟忙著四件事:鞏固帝位,飲酒,睡覺,打獵。大漢攻后蜀,耶律璟忙著三件事:飲酒,睡覺,打獵。如今大漢平荊湖,耶律璟還算老三樣…… 念及這些,劉承祐又豈能忍心去打擾耶律璟?算下來,待削平諸國,消除割據,一統天下,整合諸方實力,再行北上,與遼國相爭,還復舊河山,這是最穩妥、合適的選擇。 拋卻腦海中的些許雜念,目光西移,劉承祐問:“方才沒有提到水師?” 聞問,郭榮說:“樞密院初擬,以荊南水師為基,糅合投降之湖南水兵,再征兵卒,于打造、訓練江南水師,為伐蜀、平唐做準備。軍員12000,常備兵額5000!” 稍作遲疑,郭榮繼續道:“目前,唯一可慮者,乃是江陵水師主將人選。大漢步戰、馬戰,從不乏人才,唯獨水戰,可用之將帥稀缺!” “荊南水師之中沒有可用之人?”劉承祐眉頭微凝。 郭榮道:“其水師指揮魏璘,可以之為副,不便為主。至于其他人,或有人才,但尚未發覺,也不好貿然提拔!” “樞密院這邊有何考慮?”劉承祐看著郭榮。 “或自密州水師中調任,或以楚州知州張彥卿!”郭榮說。 劉承祐:“張彥卿?” “此人原為南唐海州防御使,兩國和議之后臣服。臣當年經略淮東之時,見識過此人的才干,雖聲名不顯,但不下于郭廷渭。出任楚州,也是受王樸所薦!”郭榮解釋道。 “朕有印象,在楚州這幾年,政績卓然啊,據王樸報,洪澤工程,他有力焉!”劉承祐恍然,看向郭榮:“郭卿如此舉薦,只怕心里更屬意這張彥卿吧!” “不敢有瞞陛下!臣確實傾向此人!”郭榮直接承認。 張彥卿原屬唐臣,讓他去建立、統領、訓練江陵水師,再以荊湖之將輔之,應當沒有問題。至于其個人才,能同時得郭榮與王樸的看重,也不會差。 是故,未再作遲疑,劉承祐當場給下意見:“下調令吧,就以張彥卿為荊湖水師都指揮使,加輕車都尉銜。以魏璘副之,加上騎都尉銜!” “是!” “關于荊湖都指揮司怎么安排的?何人主之?”劉承祐又問。 對此,郭榮似乎也不愿多發表意見,畢竟他總不能提前把所有事都給安排得妥妥當當的……考慮了下,郭榮說:“小底軍都指揮使似乎有意出任?!?/br> 聞言,劉承祐頓時就皺起了眉頭,直接說:“不必考慮他了!我知其能,不足以擔當荊湖都司!” 郭榮不說話了,大概是察覺到了郭榮避嫌的心思,劉承祐自己考慮了會兒,說:“那就以護圣軍都指揮使杜漢徽出掌荊湖都司吧!” 郭榮頷首:“是!” 論資歷,論功勞,論能力,杜漢徽倒也確實有資格。 “整編之后,如何布防?” “李筠鎮撫湘西五州,潘美駐全、永,曹彬鎮道、郴!有此三將,今后再輔以秦再雄,可保無虞!”郭榮想了想,說。 劉承祐考慮了下,卻瞟著郭榮笑道:“你這是將未來攻伐嶺南的將校,都給考慮好了??!” 劉承祐帶著調笑,似乎是無心之語,但入郭榮之耳,卻讓他微微警醒,輕聲應和著:“陛下心中,莫非已有屬意人選?” “郭卿莫非猜不出來?”劉承祐笑吟吟地看著他。 “恕臣愚鈍!”郭榮拱手一拜。 與其對視了一眼,劉承祐又笑了。 第48章 瑤蠻的格局 烈日高照,從容地烘烤著大地,汗水是開封士民給其最直觀的回應。城南驛道邊,是一整排的茶寮、客館、驛站,當通往開封城的大道,流量很高,人來車往,一片忙碌景象。 外支的幌子在夏風的吹拂下不斷晃動,斗大的墨字有些晃眼,干整的茶寮內,坐滿了歇腳的行人,喝著涼茶,天南地北地聊著天。 近來,東京內外,宣傳得最頻繁的,還得屬荊湖攻略的成功,將士英勇作戰,王師大獲全勝,逆賊望風伏首。 道口,是一隊車馬,秦再雄一身武服,端坐高頭大馬。身后跟著幾名瑤將,再兼幾架滿載的馬車,上邊裝著皇帝賞賜的財物以及他們在東京采買的物資土產。 “秦族長,就這么離開了嗎?”一名身材矮壯的蠻將,臉上帶著些不樂意,問秦再雄道。 “怎么,舍不得離開了?”秦再雄瞥了其人一眼。 連連點頭,感慨著應道:“這樣如同仙境的城池,哪里能舍得!” “我看你們,是舍不得這二十余日的奢靡享受吧!”秦再雄斥了句。 “左右也不用我們花錢!這開封的房舍、美食、女人、衣物,實在讓人迷戀??!”另一名蠻人嘀咕道。 “你們以為,天子為什么這般厚待我們,這般繁華,能讓我們白白地享受?”聞之,秦再雄哼唧著說道:“這些,都需要我們效力、立功來換的!” 說著,指著幾人,教訓著:“你看看你們,北來才多久,都胖一圈!我告訴你們,開封的繁華確實令人著迷,但是我們還不足以在此立功的機會。 湖南的大城,才當是我們的目標。這一次回辰州,天子給了我們立功的機會,務必要抓住了,配合官員治理,約束好部民,不要給官府添亂。 到時候,不只是你們自己,你們子孫后代,都將享受朝廷的福蔭!” 聽其言,其中一人,面帶疑慮地說道:“我們真的要將手下部民都交出嗎?” “我知道你們在顧慮什么!”秦再雄假模假樣地捋了捋胡子,道:“此事我反復思量,已經想得很明白了。雖然是交出去,但朝廷還是要我們來幫忙維護統治的,我們也能為將為官,只是改成朝廷的制度,向官府納稅罷了! 部民雖然交出去了,他們還能不認我們嗎?你們難道不想進城池,居大宅,穿絲綢,飲美酒嗎?還想繼續住在洞溪之間嗎?” “另外,眼下苻彥通那些人,還不識天威,不知天子究竟有多英明,朝廷究竟有多強大,還想和以前一樣不作更改,維持對諸族的統治。 但我們不同,我是經過天子接見,得到了天子承諾的人。只要回到辰州,將此類消息散播出去,我們就是朝廷的使者,聲勢必然大振。 再立些功勞,背靠朝廷,我們的家族就能十代百代地傳下去。以前我們只在辰州有些影響,以后,整個五州部族,乃至湖南,都未嘗沒有我們一席之地。 現在我們距離朝廷最近,若是不抓住機會,積極投效做事,難道還要把機會讓給別人嗎?” 秦再雄這一番話,說得幾名蠻酋一愣一愣的,雖然一時難以完全理解其中的彎彎繞繞,但有一點都聽明白了,跟著朝廷走,好處大大的有…… 都給勾起了一些莫名的向往,其中一人爽快,看著秦再雄嘿嘿道:“秦族長,你腦子一向好使,見識不凡,我們都聽你的!” 這些蠻將,并不都是秦再雄的部族與屬下,就他部族的實力,可武裝不出三千戰士。這些人,周行逢從五州的苗、瑤諸蠻中著急的,秦再雄只是以其勇謀服人,所以為其統領。 不過到東京之后,秦再雄卻憑著這些人,成為他被天子與朝廷看重的資本。 此時聽其表態,秦再雄露出了滿意的表情,說道:“我如今掛著辰、溆招撫使的職位,你們今后需要稱呼我為使君了!等平塹軍成立,就得改口叫我軍使!” “見過秦使君!”立刻有人機靈地喚道,還像模像樣地行了個禮。 “你們也是朝廷的將吏了!”秦再雄又提醒道:“今后,需要學習漢字,多練漢話!” 此言落,矮壯的蠻將連連搖頭:“漢字難學,我是不抱希望了,等回族,讓我家小子去學!” 聽其言,秦再雄則道:“天子也說了,我瑤人一樣可以讀書考科舉,讓你子好好學,將來也考個進士!” “哈哈!好!”其人黑溜溜的眼睛一亮,一副當真的樣子。 “都看夠了吧!”環視一圈,說了那么多,見一干人等仍望著后方的開封雄城,秦再雄不由道:“看夠了,我們該出發了!” 說完不待其答應,秦再雄輕踹馬腹,當先而動。幾名蠻將,再留戀地望了望開封,依依不舍地動身南下。 艷陽之下,一干楚蠻,在經過大漢京師的洗禮之后,滿懷著對未來的期望,踏上還鄉的旅途。東京一行,確實大開彼輩眼界,至少不愿意再過從前苦哈哈,鉆山林的生活。人有求變之心,動力也就足了,而劉承祐與朝廷需要做的便是,利用其心并與其機會,同時達到對湖南五州諸蠻的治安效果。 …… 崇政偏殿,趙普緩緩步入,走到自己書案落座,一旁的張洎見了,趕忙準備好一杯茶水,親自奉承給他。 “學士辛苦了!”張洎陪著笑,對趙普道。 接過茶杯,痛飲一口解渴,抬眼看著這探花郎:“奉王命,忠君事,何以言苦?” 趙普的覺悟,就是這般高,人前人后,從來都是此般表現。 “學士忠君體國,下官敬佩!”張洎道。 聞其恭維,趙普瞥了眼張洎,這個探花郎,確實長得一副好皮囊。接觸的時間也不短了,打心里來說,趙普并不怎么喜歡此人,性格上的厭惡。 不過,皇帝喜歡并看重,趙普也從來沒有表現出來,并且因為帶著他,公務上也是盡心提點,并未徇情。 “淮南可有什么急務?”趙普問道。 “淮東按察使上報,鄭仁誨病重,幾不能理事,請朝廷早作安排!” “淮東布政司奏,洪澤湖工程進展順利,預計今冬,可完成!王樸另請,正式開辟龜山運河,以避百里淮險!” 想了想,趙普問:“是否報與陛下?” “陛下尚未回殿!”張洎搖搖頭。 “政事堂那邊初擬如何?”趙普又問。 張洎將兩道奏章拿出,遞給趙普:“淮東按察司,李相擬以翰林院學士承旨徐臺符出任淮東按察司。至于龜山運河,待洪澤竣工,再作審議!” “放著吧!等陛下歸來,我親自呈報!”趙普淡淡道。 “是!” 第49章 醫政 劉承祐嘴角帶著點笑意,回到崇政殿,腳步輕快,面容間的嚴肅都釋去幾分,讓殿中伺候的內侍們都輕松許多。 “參見陛下!”聞皇帝回殿,趙普前來陛見。 “免禮!”手虛抬,劉承祐一臉的溫和。 感之,趙普陪著笑容,問道:“陛下遇到什么喜事了?” 劉承祐也直接答之:“太后病情已然康愈,朕的賢妃也查出有孕了,可稱喜事?” “大喜!此為雙喜臨門??!”趙普也眉開眼笑,向劉承祐道:“臣恭喜陛下!” 劉承祐心情著實不錯,差點脫口而出,道出一句“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