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八從木匠開始 第888節
書迷正在閱讀:聽說我多子多孫、暗之職業經理人、奪情策、我在荒廢星球種田養崽、草俠、卜筑、神龍他在星際養貓、穿成被迫和親的小可憐、漢世祖、冒牌大英雄
于是劉慧臨時抓瞎,就讓鐘文勇來記賬。結果等吳遠回來一看,文勇這孩子,賬記得真不錯。條理清晰,主次分明的。當即給孩子一番勉勵,褒獎,把鐘文勇得意的不行。 別看這孩子心思敏感,又上了中學的,心智和情緒的把控上,卻還是跟孩子一樣。比鐘文強和熊武他們是強上一些,但是不多。 晚飯依舊豐盛如昔。 以至于鐘文強從最初的小心翼翼,不敢多吃,到現在的無所顧忌。 因為連傻子都看得出來,老舅家里的雞魚rou蛋那是真的豐盛。并不會發生自己多吃一點,別人就少吃一點的局面。 而且晚上真不吃不完的話,有時候還會便宜院子里的幾條大狗。 不僅如此,戲精如鐘文雅和熊飛燕之流,已經開始攆潮流,學著舅媽楊落雁一樣,以減肥保持身材為借口,少吃大魚大rou了。 真就是人小鬼大。 對于這些外甥外甥女們,吳遠已經懶得去cao心關注,誰吃得多誰吃的少了。反正就當自己孩子一樣,愛吃不吃,想吃管夠。 漸漸地,連喂狗這項任務都被孩子們搶了。 以至于晚飯后,吳遠只能無所事事地陪著老丈人往村部溜達。 溜達的路上,楊支書見天地跟吳遠說著,梨園村投資發展委員會的籌備情況。 雖然村里的木匠瓦匠,甚至是年輕力壯的男女勞力,被閨女和閨女婿的產業吸收走不少,但依舊不乏各種官迷、靠著守著家里一畝三分地刨食的人。 對于老丈人提及的委員會人選問題,吳遠是一點意見也沒有。 畢竟在梨園村這一畝三分地上,村里的男女老幼,什么貨色,沒有人能比老支書、老許頭和李會計這老三位,更清楚的了。 至于說當年老支書看自己走眼了,那也不是他的過失,甚至不算是過失。 只是在轉眼到了臘月十五時,吳遠聽著老支書在確定委員會成立的慶典來賓人選時,提了一句道:“爹,卞孝生這人,甭管你待不待見他,他好歹是一口井鄉一把手,你不能不請他?!?/br> “而且話說回來,你不請他來參加儀式慶典,做個見證,鄉里怎么知道咱們村的余錢都花到哪兒去了?” 楊支書一聽,不由嗦了嗦牙花子。 原本他把卞孝生排除在外,就是基于“生怕村里好不容易攢的這點余錢被鄉里惦記上的”樸素理念。 畢竟這一年到頭,上頭想收村里的錢,那明目多到信手拈來。三統五提留就不說了,像是什么移動通訊建設費這種八竿子打不著的費用,都能收到農民頭上來。 楊支書是不得不防。 但轉念一想,女婿這話,又不無道理。 這是陽謀。 比自己那千防萬防的陰謀,高明了一大截。 但話說回來,楊支書又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道:“如今卞孝生正在發愁鄉里那幾條道路的建設資金問題,萬一他就是不按套路出牌,盯上咱們村里這點閑錢呢?” 吳遠思忖道:“爹,你現在能去請他,已經算是給他面子了。他要是真不識抬舉,就這么鼠目寸光的話,我去找他?!?/br> “但卞孝生是個聰明人,至少在人情世故上是聰明的,事情應該不至于發展到這一步?!?/br> 楊支書點點頭,有女婿吳遠托底,他最后一絲疑慮也盡皆散去。 “對了,爹,”吳遠追問道:“委員會的起步資金夠不夠?要不要我和落雁以參股的方式追加一些?” 楊支書腦袋直搖道:“就這十多萬,都夠我手抖的了。你們倆口子再注資個三五十萬的,晚上我還睡不睡覺的?” 吳遠心想,三五十萬哪里拿的出手?起碼也得一百萬起,否則能囤個寂寞? 不過轉念一想,這錢暫時不注入也好。 慶典儀式搞得越簡單越好,有個名分就行,沒必要搞得太轟動。 等到明年真正需要的時候,再適當地投一點,悶聲發大財,這不挺好? 說話間,爺倆到了村部。 寒冬臘月的,賈大痦子的商店里,依舊聚集著一桌打牌的,邊打邊抖活。只是看熱鬧的旁觀身影沒了。 估計是天兒太冷,回家抱媳婦暖被窩去了。 楊支書回過頭來:“行了,你也別送了。我前頭過了橋就到了,你也回吧?!?/br> 吳遠就手把手里的狗飯交給老丈人道:“那你趕快回吧,爹,一會狗飯涼透了?!?/br> 楊支書接過來不以為然地道:“也就你家,當事似的弄這些。別人家的狗沒那么嬌貴,不也活下來了?” 吳遠呵呵一笑,揚揚手叫老丈人趕緊回。 狗飯涼透,倒不擔心。因為丈母娘劉慧早到家了,她應當不會坐視不管的。 回家的路上。 圓圓的銀盤高高掛,路邊的廣袤麥田里,飄著一層氤氳的水霧,充滿仙氣。 可吳遠看了看月亮周圍的光暈,估摸著明早怕少不了一場大霧。 隔天一早,大霧彌漫,地面盡是寒霜。 天光不亮,以至于吳遠都起晚了片刻。 這樣的早晨上,喝上一碗米糊糊樣式的稀粥,就著麻油澆就的小菜,那叫一個美滋滋。 幾個孩子心急得喝不了熱粥,一轉頭卻發現老舅已經貼著碗邊呲溜下去半碗了。 吳遠一看鐘文強立馬開始學自己了,就出言制止道:“你們著什么急?等涼了,慢慢喝唄。你們還小,太熱了喝下去,會燙到食管?!?/br> 于是幾個孩子不敢明著學了,開始偷偷地學了。只是吳遠提前吃完早飯,坐車去家具廠了,看不到了。 與此同時,沒過來吃早飯的楊支書,已經蹬著二八大杠直奔鄉里去找卞孝生去了。 至于早飯,鄉里頭早點攤多的是,想吃什么沒有? 第1051章 要面我能給,要錢我沒有 等到楊支書蹬到鄉里,大霧還沒徹底散去。 但這并不影響鄉里街道上的繁華熱鬧。中心小學的兩邊,擠滿了各種小吃店面。此刻正是上客的時候,一凳難求。 好在懂行的食客也都知道,一般跟老板點單的功夫,就能有個位置空出來。 再不濟,等到老板把早點準備好,也就有了。 楊支書找了個小學生扎堆的胡辣湯攤位,先跟老板要了一碗胡辣湯和一籠rou包子,轉頭就見一人離凳,然后眼疾手快地搶占了下來。 那熟稔的勁,已經到了見縫插針的境界。 結果一屁股坐下,再一抬頭,發現對面埋頭禿嚕胡辣湯的人有些眼熟:“卞孝生?” 驚訝至于,楊支書又連忙補了一句:“卞書記?” 卞孝生早就習慣了被楊支書直呼其名了,所以聽到對方補充這一句,本能地覺著不對勁。 但哪里不對勁,暫時說不上來,只能靜觀其變。 于是卞孝生頭也不抬地道:“早就看到你啦,怎么今天到鄉里來吃早點?” 就在這時,老板把一海碗熱氣騰騰的胡辣湯連帶著一籠包子端上來,打斷了楊支書的回答。 楊支書接了海碗,又拿了筷子在袖子上蹭蹭,轉頭把那一籠包子往卞孝生面前一推道:“卞書記再吃點?” 卞孝生一看,好家伙! 這待遇,不愧是閨女和女婿都是企業家的水準。給個書記也不換哪! 但面上依舊頭也不抬地道:“不了,我吃飽了?!?/br> 隨即楊支書接著剛才的話題道:“我哪是來鄉里吃什么早點呀?不瞞您說,卞書記,我是專程來找你的,順便吃個早點而已?!?/br> 卞孝生把一海碗的胡辣湯禿嚕完,頓覺渾身有了幾分暖意。加之楊支書這話說到自己身上了,他也就不便先走,只能順著話匣子往下問道:“找我?你們梨園村這兩年發展那么好,能有什么事用得著找我?” 這話明顯帶著情緒。 楊支書不傻,自然聽得出來。 但眼下不是辯解的場合,只能轉頭對老板道:“老板算一下賬,卞書記的算我頭上?!?/br> 卞孝生打發走老板道:“不急,我等他吃完,再結?!?/br> 吃飯,讓領導等自己? 這著實有點離譜的。 但楊支書絲毫不懼。 一來自己年齡擺在這里,可以稍稍地倚老賣老一下。 二來是他自己要等的,自己又沒求他。 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算卞孝生此刻心里有些不耐,楊支書也有信心,讓這點負面小情緒被徹底沖散。 于是楊支書不緊不慢地吃著。 像是吳遠所說的,太燙的食物會燙傷食管和胃,他是嚴格遵守的。 以至于吃完之后,他搶在卞孝生之前買了單,卞孝生都沒怎么推辭。 果然有些小情緒了。 楊支書心中有數,推上支在攤位邊上的二八大杠,跟上背著雙手走的卞孝生,一路有說有笑地直奔鄉政府大院而去。 當然,有說有笑的只是楊支書一個人。 卞孝生一直背著雙手,繃著情緒,似乎也沒憋什么好屁。 終于到了卞孝生的辦公室了。 楊支書不是頭一回來了,接過卞孝生親自沖的一杯高沫,也不嫌棄,吹吹水,就開始小口喝。 喝到卞孝生往椅子上一坐,正要開口時,楊支書這才搶先一步道:“卞書記,咱們農村發展學華西,最近根據村集體討論決定,成立一個投資發展委員會,把村里攢的那點收入和盈利,全都放在這個委員會里,去綜合管理,為村民謀福利?!?/br> “只是這錢實在太少,卞書記,你看咱們第一個提出這類創舉,鄉里是不是能酌情支援點?意思意思就成!” 原本在楊支書和吳遠翁婿倆的商量里面,是沒有這一遭子事的。 楊支書臨時加進來,就是為了刺激刺激卞孝生,以收獲更為反差的情緒效果來。 果不其然,下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