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頁
※※※ 元宵節的后一天,正月十六日,一則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了整個華夏高層圈子。 鐘老爺子死了! 安詳的無痛苦的死在鐘家老宅。 死在午后的鐘家老宅院子中那張藤椅,那棵大樹下。 鐘家上下慌了。 背后依靠的那棵大樹不在,鐘家還能否在詭譎且撲朔迷離的局面中,保存既有的實力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人能給出,鐘海山不行,其他鐘家人也不行。 鐘老爺子畢竟是對華夏做出過重大貢獻的老一輩革命家,在消息傳開的當天,華夏高層幾乎所有人前去鐘家吊唁。 元書記代表國家前去鐘家吊唁,跟鐘家老大鐘海山聊了幾句。 “元書記?!?/br> 鐘海山神情中有一抹哀傷,不管是身為人子,還是因為別的各種原因,鐘老爺子的離世,對他和鐘家的打擊都相當大。 元書記拍了拍鐘海山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 “小鐘同志,節哀,鐘老對黨和國家的功績,黨和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寥寥數語,讓鐘海山心下一松,至少,某些他們擔心的事情,有了元書記的這幾句話后,是不會發生了。 鐘海山還真怕在這種節骨眼上,其他人拿一些陳年往事出來做文章。 鐘老確實對國家有過重大貢獻,但,在改革,在后來,也不是沒有犯過錯,畢竟人無完人,更何況在自知生命無多的時候,鐘老爺子的心下裝的可全是鐘家,而不是華夏了。 公平來講,鐘老爺子的功是大于過的,但,人死如燈滅,很多事情極其容易發生變化。 “謝謝元書記?!?/br> 鐘海山略微有些語無倫次。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自己沒能升上去也就罷了,如果老人家死后該有的名譽都被剝奪,那他還有何顏面。 中午老人家才走,下午就有些坊間傳言傳到他們鐘家眾人的耳朵里了。 說老唐家正打算拿以前改革年代事出來做文章,說唐老爺子私下還在說往年間跟鐘老的矛盾。 雖然鐘海山以己身這么多年的政治智慧來思考,也不認為唐老爺子在這種時候會說出這種極其不利于團結的話。 但,人心難測,他這心里就是惴惴難安。 元書記走后,方總也代表國府去了鐘家吊唁,言語間也有類似的保證,讓鐘海山徹底放下了心。 至少,老人家的名譽是保住了。 唐元也去了鐘家吊唁,一是代表唐家,二是代表唐元自己。 兩個被外人冠以宿敵的人在這樣一個場景下見面,兩人的情緒都不高。 “鐘書記,節哀?!?/br> 離開前,唐元神情肅穆的說了這么一句話。 鐘海山只是點了點頭,看著這個假想的宿敵,沒有說話,事到如今,不管是假想的宿敵也好,別的也罷,兩人的身份地位終究差了半個臺階了。 鐘老爺子的去世,幾乎注定了兩人的對手戲徹底落幕,鐘家,輸了,鐘海山,輸了,他已經沒有時間再去競爭更高的位置了。 有時候,世事就是這么冷酷無情! ※※※ 2019年2月22日,鐘老爺子下葬八寶山。 偉大的政治家,革命家,鐘長山去世,終年八十七歲。 送葬當天,天都幾條重要街道實行臨時管制,這也是鐘老爺子最后一次享受特權了。 鐘家,從此走向衰落。 鐘海山直到退休前,一直局限在天都,再沒能跳出去這口井。 鐘源則整日紙醉金迷,鐘家雖衰落,但不至于沒錢花,只是他再也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鐘少了…… 第299章 再加入 鐘老爺子去世的消息在當天就上了新聞聯播。 新聞聯播用了長達五分鐘的時間,肯定了鐘老爺子這一生的革命貢獻,訃告上也如鐘家所愿,冠上了應有的名譽。 ……老唐家。 唐逸陪著唐老爺子坐在院子中越發枝繁葉茂的大樹,神情平靜。 “小逸呀,爺爺的老伙計們都快走光啰,什么時候能讓爺爺抱上曾孫子?!?/br> 唐逸溫和的回答,“我跟雅菲也在商量這事?!?/br> “爺爺怕等不到啊?!碧评蠣斪勇曇糁型嘎吨鴾嫔?。 “不會的,爺爺會長命百歲的?!?/br> “你比你爸更有出息?!?/br> “……” ……老孫家。 孫雅菲陪著孫老爺子,在自家的院子里踱著步子,孫老也有些意興闌珊。 不管關系幾何,但總歸是當年一塊走過革命的伙計,轉眼一個一個都走了。 ……老柳家。 柳絮陪著柳老爺子。 柳老爺子的年紀要比唐老和孫老小個十來歲,柳老退下來沒幾年,但聽聞鐘老爺子去世,心情依舊有些復雜。 這些老同志基本上都沒有出席鐘老爺子的葬禮,但,或多或少的都把目光放在了鐘家。 柳老沉默良久,說了句柳絮并不懂的話。 “又要變天啰?!?/br> 然而,很久很久以后,柳老所預料的變天也沒有發生,歸根結底,也是因為很多很多人在其中做了很多很多事。 這些形形色色的事與人,最終讓華夏沒承受大的災難。 ※※※ 莊純過了元宵節才從羊駝回到天都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