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我成了團寵太子_分節閱讀_135
柳問手底下的“陸商”進了南晉以后,自然要有一位“老板”,柳岐便自告奮勇地去了。 刨除護送邢亦的人不算,他們再次兵分兩路,一部分先到離邊境較近的商縣,置辦一個臨時的可以隱蔽地儲藏糧食的地方,另一部分跟著柳岐把“商戶”的名頭做實,他們從江城出發,要繞許多地方做做生意掩人耳目,再達商縣。 柳岐這些日子跟著土匪們在一起,學了些潭州那頭的口音,便稱自己的老家是潭州,但是走南闖北許多地方,口音也不那么純了,旁人不僅沒有懷疑,還十分熱情地與他做了幾筆糧食的生意。 柳岐把從江城收來的那點粗糧轉道從另一個州賣出去,再暗中以別人的名義購糧在下一個地方賣出去,接連走了快一個月,沿路的人都相信他是一個真正的糧商,只是礙于買家不多,積了不少貨物。 褚琰讀信時不自覺地悠然向后一靠,舒展身體,心情莫名愉悅起來。 他家柳公子一年多前還是個見了他只知道跑的小可憐,如今卻已是能獨當一面的小嚴老板了。 想完又涌出一絲淡淡的心疼。 換作尋常家的小公子,就算一朝醒悟奮發圖強,哪有進步這么快的,只有柳岐是被逼出來的,因為他知道自己做的事關乎整個北齊,便逼著自己做從未做過的事,撐出一副經驗老道游刃有余的樣子。 他也真的做到了,這么短的時間內,他竟已經能給他傳一句“萬事俱備”。 既然如此,自己也該快些安排了…… 至六月,嚴家軍攻下虎頭寨,搶了他們的兵器和馬匹,人數也直接擴到了八千人。他們帶著輕便的武器,在荊州到商縣的路上布置了一道接力線。 嚴家軍的大多數日人就是過不下去的村民、流民和土匪,他們自己在這條路線上就有寨子、有村子,所以直接可以往寨子里、家里一住,出現得一點也不突兀,沒人會懷疑他們是一支剛成雛形的軍隊。 而柳岐身邊那一千人也早就悄悄換成了嚴家軍,原先的一千人則扮成農夫混入了運送糧食的隊伍。 準備就緒后,一千假農夫、晉軍中立功之人、北齊五萬大軍里應外合,趁夜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剛剛押送到南晉邊境附近的二十萬石糧草劫走一半,燒了另一半,同時被燒的還有用來補充重量的雜草,免得讓人發現糧草是被盜走的。 消息傳入金陵,朝臣自然而然地認為北齊軍燒了全部的糧草,目的就是盡可能在正式開戰前損耗南晉糧草。也有警覺者,提出恐怕軍中有jian細,否則北齊如何準確摸到糧草的位置,恰在這時,一千假農夫假裝透露出蛛絲馬跡,讓南晉人查出是有jian細混入了南晉,并扮成運糧的農夫暗中刺探報信。 他們的視線放在農夫上,因此反倒不再懷疑問題出在軍中,再說,糧草之所以被盜,也是因為去接應糧草的時候被北齊突來的“sao擾”耽誤得晚了一些罷了。 而那被劫走的十萬石糧草,自然已經被嚴家軍接應走,藏在了商縣,分批沿著接力線轉移回荊州。 由于每一次運的重量都不大,又可以沿路隨時找地方藏匿,根本沒有引起注意。 作者有話要說:我的大綱:感情線60% 劇情線40% 我的大腦:劇情線90% 感情線10% 吐血三升。 ———— 兵分五路全出來啦,給沒看懂的梳理一下: 【嚇唬晉軍的第一路】 柳問率領的邊境大軍:佯攻→南晉備戰需要征兵(自己人混進去),征糧(搶糧)→給第二路送軍功→里應外合的外 這一步棋等于是安插人手 讓糧食自己送上門來 作為后路,隨時拯救作死邊緣試探的安王。 · 【最好理解的第二路】 混入晉軍兵營的精英們:打入內部 里應外合的里→獲取戰功爬上高位 · 【有點復雜的第三路】 一千位偽裝成商人混入南晉的柳問的兵:明面上的北齊細作,用來掩飾褚琰他們和軍中百人的存在。 這一步棋目前所做的事就是在第四路還沒發育完全時,替他們準備臨時的儲糧地,這樣等第四路發育好了就能直接接手,然后先奪走一批糧(第一次正式交鋒),順勢讓一千個誘餌暴露出來,這樣晉朝就只會去追捕這些jian細,想不到會跟一幫山匪有什么關系。 同理,日后再搞別的事情,只需要讓這千人頂鍋,其他人就能隱藏在后方繼續籌謀。 · 【計劃核心的第四路】 嚴家軍:擴大陣營和實力→建、守糧倉→盜糧后的善后和轉移 其實就是搞糧存糧守糧的,所有行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把糧搞回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