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秦鳳池抬眼,回道:“......褚云開?” 新泰帝眼里帶著好奇,饒有興致:“這孩子的名字倒雅致,不像褚志海的風格?!?/br> 秦鳳池有些不耐,迅速強壓下去,平鋪直敘道:“這衙內與陳大年侄子以前同在國子監讀書,這趟與臣恰好同船,臣便借他稍作掩護?!?/br> 新泰帝又問:“這孩子怎么樣呢?我只見過他的長兄,是個不錯的年輕人。他的次兄還在考舉,將來前途也差不了,就不知這個幺兒如何?!?/br> 秦鳳池本想隨便敷衍過去,嘴巴一張,又遲疑了。 慢著,萬一他隨口幾句,令皇爺對褚樓留下不好的印象,豈不是害了褚樓? 他蹙眉不語,竟顯得有些苦惱。 新泰帝旁觀,不由微微笑起來,看著他這模樣,心下覺得十分有趣。 秦鳳池半晌才道:“這個,臣雖與褚云開不熟,不過他這個人倒是年少有為,為人極厚道,有些爛好人……”算了算了,他還是閉嘴吧! 新泰帝忍不住朗聲大笑,笑聲在殿內回蕩。 秦松一直縮在一旁,被皇帝的笑聲嚇了一跳。雖然不敬,但他心里實在覺得不解。那褚樓橫看豎看,也沒覺得有什么特別的,皇爺作甚么這樣關注,還問來問去…… 守在勤政殿外的內侍們也都有些納罕,唯有吳炳勝眼觀鼻鼻觀心,不為所動。 “爺爺,”一個少監小聲問,“咱皇爺咋這么高興?” 其他幾個少監都期待地瞅著吳炳勝,滿臉八卦。這不能怪他們,主要是官家平日太好伺候,情緒永遠穩定平和。他們這些近身服侍的,自來了勤政殿,無論是高興還是生氣,就從沒見官家高聲說過話。 老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確實如此。像他們官家這樣好脾氣的天子,手下的臣子也都各個跟修了禪似的,君臣氣氛融洽又和氣。 這難得聽見官家這樣爽朗的笑聲,實在稀奇??! 吳炳勝心里不屑,所以說啊,這就算當下人,那也要用腦子。雖然說這些人都是皇爺登基以后慢慢才上來的,不知道鷹羽衛的來由,但只看這幾年,秦鳳池來勤政殿多少回了?哪次皇爺見了他不高興? 他直視前方,淡淡道:“你們以后啊記著,見到秦大人,那是多客氣、多殷勤都不為過?!?/br> 少監們面面相覷,突然都領悟了些什么。 吳炳勝可懶得管這幫子人怎么想的,他看看遠處重檐碧瓦,還有更遠處的大寶頂寺,思緒便不由自主地被扯回那一年。 寶頂寺身為皇家寺廟,香火鼎盛,里面的和尚日子十分好過。主持為了感謝先皇,特地提出要在寺院旁邊修建濟民所,以寺廟收入供養濟民所的老幼病殘,為先皇祈福。 先皇欣然答應。 當時,他家皇爺還只是先皇諸多兒子中極不起眼的一個,雖然占長,但生母卑微,并不受寵愛。最受寵的是二皇子,正宮所出,和他家皇爺歲數也相近,偏偏遲了一步出生。故而皇爺從小就處境尷尬,衣食住行雖然也富貴,但行止無不小心翼翼,步步留神。 好在皇后是個性子寬和方正的人,不但沒有為難他家皇爺,反而留心照顧。如此他家皇爺也磕磕絆絆地長成了。 他記得很清楚,皇爺原先并無爭位的念頭,畢竟缺了出身,名不正而言不順。仿佛是從裕泰三十幾年開始,皇爺的性子才慢慢有了變化。 約莫是三十六年的春天,皇爺剛大婚開府,娶的是皇后的親侄女。他當時私底下高興地哭過一場,總覺得自家主人這是熬出了頭,若不是想為兒子培養幫手,看重皇爺,皇后哪兒舍得把唯一的親侄女嫁給皇爺? 但是皇爺一開府,新婚第二日,就吩咐他,自己放了些孩子在濟民所養著,要他每月固定時日送去糧米,等幾年就帶這些孩子回府。 吳炳勝記得,自己第一個接回來的,就是秦鳳池。如今威風赫赫的秦都指揮使,當年才不過五歲大,被濟民所的婦人養得極好,長得玉雪可愛,性子也不怕生。 一開始吳炳勝是有些懷疑的,但后續府里養了好些孩子,也沒見皇爺對秦鳳池另眼相看,就沒再多想。 事實證明,他這是想少了啊。 新泰帝今日興致極高,笑半天,指了指秦鳳池:“你這小子,還不說實話,當我看不出來嗎?” 秦鳳池目光平視新泰帝,坦然道:“臣豈敢欺騙皇爺?說的盡是實話?!?/br> “哦?是這樣嗎?”新泰帝似笑非笑道:“你這嘴硬的毛病,看來也還是和小時候一個樣兒?!?/br> 秦松吃驚地來回看著他倆,心道,皇爺好似真得很看重師父啊,念他就跟念叨自家晚輩一樣。師父莫非是宮里頭長大的嗎? 新泰帝察覺這小徒弟的視線,對他笑道:“你怕不知道,你這個師父,說話不盡不實。他啊,自小有個習慣,要是喜歡一件物事,那必然要藏得嚴嚴實實,一下也不給別人瞧,寧愿自己不玩也不看?!?/br> 他嘆道:“大皇子小時候但凡得了新玩具,都要和周圍人炫耀一圈才罷休,我那時還奇怪他怎么和你表現不一樣……” 秦松聽得十分震驚。他自然不敢擅自和官家搭話,只是暗地為官家語氣里的親昵感到心驚rou跳。 皇爺竟然把師父和大皇子殿下相提并論? 他偷偷去看自己師父,但可惜的是,他沒能從師父那張臉上看到一絲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