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就算是其他村民做出來的紅糖沒有靈泉的效果,正好也可以糾正一下無知百姓的誤區:紅糖比起藥品, 還是更偏向于保健品的,并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稀罕物。 到時候就往益氣補血, 滋陰養顏的方向宣傳, 肯定也有不少人買賬。 “你好像挺關心紅糖的?”宋樰瞇了瞇眼。經過那一碗又一碗的熱水,宋樰已經斷定王大偉是個有故事的人。 “我不止關心紅糖, 我還關心糧食和蔬菜?!蓖醮髠ヒ槐菊?,“畢竟我擁有一個村子, 緊鄰大海,春暖花開?!?/br> 到了村子附近,王大偉眼尖的看到村口又圍了一群人。自從穿越過來,好像每次他出門回來,村子里就沒安生過。 王大偉緊了緊手里的籃子。宋樰也恢復了他小傻子的人設, 拽著王大偉的衣服躲在他身后。 “這又吵吵什么呢?”王大偉很是不悅, 這才新婚第二天, 就是做做樣子呢, 也得和睦兩天吧? 隨著他的話音, 險些要打起來的人群立刻分成了兩波,涇渭分明的站在王大偉的兩側。難民們面紅耳赤,村民們也氣得不輕。 今日是成親后的頭一天。那些剛娶了媳婦的漢子是滿足了,很不能溺死在溫柔鄉里,他們的家人卻另有想法。 按照古代的規矩,新嫁娘這一天是要拜見婆家人的。當婆婆的也往往要在這一天給兒媳婦們立立規矩,確定一下自己在這個家里的地位和主權。 甚至故意刁難一下媳婦,古代是有苦媳婦熬成婆的說法的,一個熬字道盡了多少辛酸! 這婆媳之間啊,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然而,大部分的古代媳婦受婆母的磋磨,除了孝道壓在頭上之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媳婦孤身一人來到婆家,包辦婚姻的丈夫也沒什么感情,并沒有人給她們撐腰! 而懶漢村的新媳婦們就不一樣了……她們的娘家人如今也住在婆家的房子里,大家同處一個屋檐之下。這下,新媳婦的父母怎么舍得看著自己的女兒小哥兒受婆家磋磨? 這規矩自然就立不起來了。感覺權威受到了挑戰的婆母們當然不樂意,想著法子要找難民們的麻煩,要壓倒了這股子東風——還真讓她們給找著了。 這幾天家里的米消耗的太快了! 開始只有一家發現了,后來村民們互相通氣之后,便發現每家每戶皆是如此——難民們入住村子不過三四天,還趁著集體婚禮吃了一頓好的,怎么廚房里能吃十天半個月的米就見底了呢? 自從難民進村,這些懶惰的村民就把做飯的工作交了出去,恨不得連廚房都不用進,吃飯給他們端到眼跟前。于是村民們便有了些陰謀論,認為一定是這些難民們偷藏了米糧,別有居心! 而難民們自然不承認:他們人都住在村民家里,就算想藏,又藏能藏到哪里去? “……那就是正常的消耗!你們扣扣搜搜的,不舍得出糧食還想騙我們姑娘嫁過來,如今又倒打一耙!”今日白天王大偉又不在村里,沒人出來主持個公道,兩撥人差點沒翻臉打起來。 也幸虧那些村民干點兒活兒就喘的體質,并不敢真的和一身腱子rou的難民們動手,只敢嘴上吵吵:“呸!要多吃了一丁半點也就算了,那可是一倍的糧食!我看你們就是不誠心過日子,來了幾天了,讓你們干點兒活也指使不動人,還凈在家里吃干飯!” 村民們這也是仗著昨天晚上洞過房了,想來那些新媳婦小夫郎也不能再改嫁其他相親失敗的村民,沒了威脅腰桿子都直了不少。 王大偉聽了兩方的話,心里已經有了計較。早前他和村民提議吸納難民的時候,村里就算過了這筆賬:今秋收獲的米糧省著點兒吃,再讓難民們勤挖野菜補貼,伙食也勉強能夠。況且十月還能再收一批羅漢豆。 然而,這是按村民們自己的飯量來算的。村里各個都是懶漢,平日里消耗最大的活動就是吃飯,日常愛好是在床上躺著。他們的飯量就是放開肚子來吃,也吃不了多少,根本就不太餓。 而跋山涉水逃荒了兩三個月的難民就不一樣了,肚子里那是十分缺油水。加上這兩天難民們都在準備婚禮的事宜,出了不少力氣,飯量大也是正常的。 村民們把做飯的工作交到難民手里,這些難民自然也是放開了肚子吃,不會讓自己虧著——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兩方人馬都沒有把對方當成一家人。 村民們聽了王大偉的解釋仍然不相信,認為王大偉偏頗難民:“道理我們都懂,但怎么可能吃掉三倍的糧食?” 于是王大偉只好讓王壯山當成表演了一個正常飯量:一口氣吃三碗,下了一盤子野菜,不過八分飽。 村民們這下傻眼了:“這,這……這可怎么養得起呦!”在他們睡懶覺的時候,這些難民竟然不聲不響吃了那么多的糧食嗎?! 可是照這個加快了三分之一的消耗速度,加上十月份將要收獲的羅漢豆,糧食也不夠吃??!畢竟新嫁娘們帶來的娘家人可不是一個兩個呢,不少人家當初貪圖勞力,都是人口多的優先選。 王大偉想了一想:“這樣吧,家里收著的都是新米,拉去糧行換成陳米或劣米,能多出來一些。再每家開點兒菜地,種點土豆紅薯什么的?!焙妹讚Q劣米,最早還是趙石頭一家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