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書迷正在閱讀:玩偶進階教程[無限]、BE線上掙扎求生[快穿]、他穿了回去、女裝第一劍客[穿書]、影帝的高契合度戀人、穿成反派的小白兔師尊、好運時間、在逃生游戲里種田、美女的貼身特工、我被兇宅看上了[無限流]
商容與:“三皇子,清谷他欠你一條命,他答應幫你滅了太子,他做到了,他還清了。他不欠任何人,為什么一定要待在你的身邊呢?你父皇不也給了你生命,將你養育成人,你現今不也算造反了嗎?怎么也沒見你在他的床前當孝子?” 商玉州:“商容與,這是我與他之間的事情,你懂什么?” 冉清谷怕隔墻有耳,被有心之人聽到,畢竟商容雀的身份很好做文章,他壓低聲音誠懇道:“三皇子,不管我身在何處,我都不會忘記你的救命之人,我今日來是要告知你重要的事情,你可以聽完之后再細想一下,世子的大哥商容雀是……” 商玉州打斷他:“清谷,你別說了,我不會歸順,更不會輔佐商容與當皇帝,我想為自己爭一爭,今日之所以答應你愿意何談,就是因為我想見你?!?/br> 說完,他自嘲一般笑了:“可笑嗎?什么時候我想見你,竟然要用這種幼稚的方式?!?/br> 他不要什么都輸給商容與,他不想連同商容與爭奪的勇氣都沒有。 冉清谷本來是他的謀士,是他背后的高人,現在卻為了商容與的江山而奔走勞累。 他不明白自己輸在哪兒? 他也可以為了冉清谷當一個好皇帝,也可以滿足冉清谷的一切夙愿。 只要冉清谷說,他都愿意拼一拼。 可現在,冉清谷直接告訴他,讓他放棄爭奪,放棄也許即將唾手可得的江山。 一向手段狠辣只要結果的冉清谷何時變得這般天真,真以為他會放棄這唾手可奪的一切嗎? 冉清谷急道:“三皇子,你為何不聽我說完呢?現在的局勢很明顯了,要談條件現今是絕佳時機,你可以說說你的條件……” 現今皇帝的皇位來源并不正當,多少朝臣與諸侯都是敢怒不敢言,倘若商容雀先太子遺孤身份暴露出去,且不說他有沒有成王的百萬雄師,單論人心方面,他就贏了。拋開這點,從局勢上看,只有外邦北夷支持的商玉州也必輸無疑。 倘若商玉州不愿意聽他細細說完,他就算告知商容雀的身份也無果,還容易暴露商容雀,讓有心之人在商容雀的身世上做文章!成王想利用商容雀的身世打皇帝措手不及,他不能隨意暴露商容雀,他想在暴露底牌前看到商玉州的誠意,他需要商玉州冷靜的聽,可這人完全不愿意等他說完,也根本沒有要同他談判的決心,那他只能從商玉州所需要的條件入手。 商玉州冷漠打斷冉清谷,堅定又哀傷:“沒必要,我不會幫商容與。吃菜吧,不要浪費姨母一桌子好菜?!?/br> 他知道冉清谷找他談判,是想讓他輔佐商容與登上帝位,商容與的野心在京都就昭然若揭。他不想聽到冉清谷嘴里任何有關商容與的事情,更不會輔佐商容與上位。 商容與從一進門就看出商玉州并非是來談判的。 商玉州此人雖腦子不太靈光,但并非是不敢放手一搏之人,否則他也不會造反。 婢女端著冉裳做好的竹筒飯走進屋子里,一只精致紅楠木雕琢的托盤上,擺放著五六桶竹筒飯,米、臘腸與竹子的清香混在一起飄了出來。 婢女神色木然將竹筒飯放到商容與面前,放托盤時,她腳突然一崴,“哎”的一聲就要摔倒,眼看著托盤與木桶飯就要砸向商容與。 商容與眼疾手快避開,卻不料眼前寒光一閃,在刀停在胸口處時,他突然鉗制住婢女的手,婢女再也無法前進分毫,像一只被遏制住七寸的蛇一般。 “三皇子,我們離開京都才多久,為什么你好的不學,偏偏學你二皇兄呢?我商容與從來不會在一個地方跌倒兩次,請君入甕一次就夠了,你怎么老是愛啃別人剩下的呢?”商容與突然將婢女的手一翻轉,咔嚓一聲,那細白的手腕就被折了一個角度,斷了。 婢女痛的幾欲昏厥,她另一只手還未上前,就被商容與一腳踹了出去,重重撞在高墻之上,摔下來吐了一口血暈了。 此時,屋頂、院落里隱藏的殺手全都持刀出來,婢女小廝全都脫下了偽裝。 可屋頂上院墻上持刀的殺手分為兩撥,兩撥對峙著,宛若繃緊到極致的弓弦,只等樓下主子的一聲令下。 冉清谷坐著紋絲不動,冷然道:“三皇子,什么時候我們之間也到了這種耍心眼的地步?!?/br> “我也不想,但商容與在,我不得不防?!鄙逃裰莘畔戮票?,夾起一口菜,慢條斯理的嚼完,放下筷子,眼睛里滿是遺憾責怪,“更何況先背叛的是你,不是嗎?你不也不信我,不然何至于帶這么多殺手……” 像是想起來什么,他苦笑著:“我倒是忘了,我驚才艷艷算盡天下的清谷,何曾真的信過任何人,你只信事實與利益,也從來只要結果。你把我們之間當成一場交易,只有我,跟個傻子似的,怕你受到傷害,期望著你能回頭,害怕你拋棄我,我可以為你做任何事,但我最厭惡的是你為了別人來求我?!?/br> 商容與冷淡開口:“不是求,是談判,求你沒必要,你的兵有我鐵甲軍厲害?你所仰仗的那群北夷孫子,被我父王打得娘不認,我十二歲就坑殺了他們三萬降兵,那群孫子不也只敢在草原上搞獻祭轉圈圈詛咒我?求你,還真沒必要?!?/br> 商玉州本就不是為了談判而來,這人偏執不聽勸也就罷了,還看不清局勢,他父王到底是王室貴胄,而北夷那群孫子是外邦,大溯泱泱大國,豈容外邦干涉內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