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短命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274
書迷正在閱讀:青麟屑 完結+番外、將軍,孩子他爹是誰!、判官大人請自重 完結+番外、穿越之狂撩病夫在線、大晉、反派被迫重生 完結+番外、給白蓮花上色需要分幾步、思你成疾、綠茶人設絕不能崩[穿書]、協議婚姻使我實現財務自由
周子融話里有話,元錦愣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瞪圓了眼,從椅子里站起來,驚道:“您您難道是想……”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周子融抬頭看了他一眼,一只眼睛浸在暖光里,一只眼睛沉在陰影里,透著股說不出的怪異,“后天我帶人出海清剿,剩下的在防線內演習,這兩天巡城的人手多一些,多輪幾班?!?/br> 元錦咽了口唾沫,穩了穩聲線:“那京城我幫您盯著?!?/br> “嗯,”周子融淺淺地笑了一下,只可惜這笑容轉瞬即逝,“元鯉出遠門了,京城有三個人,前輩幫我聯絡一下?!?/br>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很快,毫不出人所料地,北昭王遇刺的消息被火速傳回了京城,幾天之內,華胥四境都因為此事鬧得沸沸揚揚——十四個兇徒的腦袋無論燒焦沒燒焦,一律掛在了東海城門上,迎接四方來客。 金鑾殿又炸了鍋。 周子融知道這流言傳著傳著肯定就要傳變了味兒,不過于他來說,這流言不變味兒那才叫麻煩,在東海他們說是嚴防死守,維護東海治安,可等經了無數手傳到千里之外的京城時,就成了 ——“陛下,北昭王借機在城內重兵排布,實在是其心可誅?!?/br> 女皇翻了個朝天的白眼,道:“愛卿怎么不問問,北昭王好端端地走在路上,怎么會接連兩次遇刺?” 那御使哽了一下,有些下不來臺,電光火石之間靈機一動,想了想措辭,又接著道:“定然是他自己編撰,不過就是為了給他的不臣之舉尋個冠冕堂皇的由頭,不然為何接連遇刺兩回還能平安無事……陛下,據臣所知,那天山十四靈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當時北昭王可就一個人?!?/br> 另一人也訕笑道:“大人所言有理,北昭王若是真能以一挑十四,那他究竟是火靈者,還是火神???” “北昭王獨掌東海兵權,坐擁五十萬大軍,”言御使沉沉道,“若是當真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恐怕更是國之隱憂吧?!?/br> 這話倒是戳在了痛點上,女皇一時也不作聲了,殿內一陣唏噓。 雖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北昭王死里逃生,緊張一點是情理之中的事,東海大門前出了兇徒,加派巡防再理所當然不過,更何況東海正處戰時,防線外還和番陽人打著,軍務調度,都當由主帥便宜行事。 只是周子融這一次顯得比往常更如臨大敵,城內巡防加重了三倍,防線外天天打仗,防線內天天軍演,一刻也不閑著,東海各寮都是一副箭在弦上的架勢。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所以也就更能分出立場來。 女皇想,這小子也多半是不知從哪兒弄到了消息,知道了太子“禁足東宮”的內幕,所以才變著法兒提醒她,到底有哪些人想整太子,又到底有哪些人想趁火打劫。 東笙十幾天沒出現,不明就里的只當他是“沖撞陛下”被罰“禁足”,真正心知肚明的卻也只能陪著女皇面上裝傻。 周子融便是后者之一,只不過他傻得比較兇悍而已。 殿內朝臣七嘴八舌地議論了起來,其中別有用心和見風使舵的加在一起,口誅北昭王者竟是十有八九,畢竟所有人都明白,東笙突然這么久不出現,周子融突然這么大反應,必然不是真的如“沖撞陛下”抑或是“禁足”那么輕描淡寫,就算知情者都諱莫如深,但能站在金鑾殿上的都沒有傻的,他們都大概能猜到——風向可能已經變了。 站在一旁的丘滄陽眼角抽搐了兩下,故意冷笑一聲,嗤道:“這兔子還沒死完呢,諸位就忙著烹狗了嗎?” 丘滄陽這句話說得太過直白、太過一針見血,也不知道究竟在罵誰,可能是不分你我一起罵了,所以眾人就一起沉默了。 金鑾殿上頓時鴉雀無聲。 【作者有話說:大家就不考慮在評論區和我交流交流嗎?】 第160章蘇醒 女皇臉上的陰霾更重了幾分,她極其反感這種腔調,但這話只能悶在心里,若是說出來,那立場就恐怕要背了她的初衷了。帝王的態度必須要曖昧,群臣非黑即白可以,但她不行。 丘滄陽不愧是年輕氣盛,才來內閣沒幾天,就敢在金鑾殿上跟那群胡子比筆桿兒還長的老臣嗆得劍拔弩張,也得虧是周子融和東笙明里暗里地一直保著他,否則哪怕是女皇能容得了這螞蚱,別人也容不得他。 沒有帝王不想要純臣,但純臣究竟留不留得住,到頭來也不是為君者一人能說的算的。 女皇不動聲色地默默看著,越看越覺得這群人再吵下去恐怕要打起來,眼睛習慣性地瞇了一下,又瞪起,眼尾一揚,壓著嗓子喝了一聲:“行了!朕自有分寸,大殿之上呈口舌之能,成何體統!” 這一句話震下去,也就沒人敢再吱聲了,幾個方才跳得最兇的老臣還頗受隆恩地被女皇狠狠瞪了一眼,于是只好悻悻地退了回去,悶聲悶氣地頓首道了聲“陛下恕罪”。 丘滄陽瞥了一眼那幾個老頭,很是不屑,梗著脖子挺著脊梁骨,甩了他們個后腦勺——好在他還不算太刺頭,多少也知道自己之前失儀,所以耍性子歸耍性子,君臣之禮不能丟,還是跪下給女皇磕了個頭。 女皇滿意地掃視了一周,見這群人好不容易都老實了下來,心下松了口氣,瞟了眼桌上排好的折子,清了清嗓子,又緩緩道:“對了,昨天呈上來的折子,說是沙安的使者要來獻禮,與我朝重修舊好……既然人家有這心,也不能趕人家回去,那那什么……啊,禮部、外務司,籌備得如何了?” 蔣坤一愣,心中暗暗驚了一下——怎么這么快? 也沒人事先通知他,現在正在這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節骨眼上,這不是要逼他破釜沉舟嗎? 此時外務司的人已經站了出來,頓首道:“回稟陛下,北境外務屬已將沙安使臣迎入關中,卓氏親自接待,不日便要抵達華京城,宮中外事署已打理妥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