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短命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233
書迷正在閱讀:青麟屑 完結+番外、將軍,孩子他爹是誰!、判官大人請自重 完結+番外、穿越之狂撩病夫在線、大晉、反派被迫重生 完結+番外、給白蓮花上色需要分幾步、思你成疾、綠茶人設絕不能崩[穿書]、協議婚姻使我實現財務自由
想之前在軍營中,自從他喪父之后就曾暗暗發誓此后決不再做個屈人羽下的雛鳥,他死皮賴臉地要跟著太子,也不僅僅是因為父仇,更是因為東笙雖然并不總讓他上前線,但卻從未“哄”過他,總是一副正兒八經的模樣,該怎么使喚怎么使喚,該怎么提要求怎么提要求——這讓他提前看到了自己身上仿佛“成人”的幻想,即便是從不對他委以重任,但卓一鳴也認為那是因為自己能力不夠,還需更加下苦功,而不是因為自己還是個“孩子”。 卓一鳴扯了扯嘴角,語氣略有幾分生硬地道:“羅將軍言之有理,那我們這就啟程吧,也好提前置辦些東西,準備迎接殿下凱旋?!?/br> “嗯,”羅遲十分混賬地忍笑道,“話說小公子小小年紀,言談舉止就如此有模有樣了……噗,抱歉,在下的意思是,小公子當真是早慧啊?!?/br> 卓一鳴被他那一聲不慎漏出的笑聲氣得臉色發白,然而黑燈瞎火,羅遲卻完全看不見他無比難看的臉色,仍在自顧自地說著些不著邊際的話。 卓一鳴像是蒙受了什么奇恥大辱一般,怨憤地想,我早慧,總好過你不慧的好。 之前羅遲與云霄談話的時候,卓一鳴雖然在想自己的事,但也有一句沒一句地聽了一些,那時便覺得羅遲這人腦子的發育速度早被身體的生長速度甩開了一萬八千里,望塵莫及地遙望著這傻大個在沒心沒肺的道路上盡情馳騁。 卓一鳴臉上再也藏不住地露出幾分嫌棄的神色——可惜,天太黑,羅遲仍舊渾然不覺。 早有耳聞,原東海大將羅耿有個廢物弟弟,如今一見,果真名不虛傳,白白生得一張眉清目秀的好皮囊。 羅遲剛要上馬,余光卻瞟見卓一鳴仍站在原地沒動,正側著頭看向杰爾尸體所在的地方,不由得問道:“怎么了?” 卓一鳴看著草叢里那一具已經快要冰涼到夜的溫度的尸體,暗道了聲“也罷”,便轉過頭沖羅遲道:“幫他收個尸吧?!?/br> 羅遲愣了一下,一只腳都已經搭在了馬鐙上,然而出乎卓一鳴意料的是,他這一次什么都沒說,十分爽快地應了一聲,立馬招呼起四周的輕騎下來幫忙搬尸體。 回去的路上,卓一鳴騎著馬與羅遲并道而行,手心里還抓著那枚大凌的皇族騎士勛章,沉默了好一陣,忽然沒由來地說道:“大凌人不會善罷甘休的?!?/br> 羅遲側過臉看了他一眼,剛想夸他有見地,可這幅相較于他那稚嫩形象而顯得過于早熟的深沉語氣,卻讓羅遲噤了聲。 有那么一瞬,他開始有些同情這個他初次謀面的孩子。 等他們快馬回到城關時,已經是深更半夜了,卓一鳴卻是精力旺盛得很,連夜著人把城樓上上下下打掃了一遍,準備明天迎接東笙回來。 往生劍一直被他用布捆在身上,等他終于閑下來想起這回事來的時候,解開一看,胸前已經被勒出了好幾道寬寬的血印子。 他把劍放在身旁的一張椅子上,拿著一塊方巾心不在焉地緩緩擦拭著手里杰爾的那枚滿是血漬的勛章,像是在與往生聊天一般,喃喃自語道:“師父,書上說’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那也許是一鳴的心實在是太小了,且不說無不知也,就連這天下究竟多大,究竟何在,都不知道?!?/br> 也許,每個人都有他的天下。 卓一鳴輕輕把擦好的勛章平平地擱在桌上,這原本是一塊銀制的章,可在血里浸了太久,銀白的章上始終透著些紅色,特別是那鷹爪紋的縫隙里,仍舊是血的暗紅色。 ——這是第一次有人死在離他這么近的地方。 “你我各為其主,我若是有一日也走到你如今這地步,又該作何想?!?/br> 這時,從大敞的窗外掠進一陣微涼的風,把卓一鳴整整一晚沉浮在夜晚的暑熱與渾噩中的腦子給吹醒了,他抬頭一看,原來是天已破曉,樓外遠處已傳來越漸清晰的馬蹄聲。 門外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緊接而來,羅遲短促地敲了幾下門,得到卓一鳴應允后便急不可耐地推開了,劈頭蓋臉地一句:“我們勝了?!?/br> 勝了。 卓一鳴怔愣了一瞬,晨曦已經悄無聲息地從窗外漫了進來,那一刻他終于無比清晰地認識到——終于結束了,徹底結束了。 “那……”卓一鳴剛要開口,卻陡然注意到羅遲的臉色不太對,那是一種喜悅與慌恐交雜的古怪神情,卓一鳴眉心一擰,立刻意識到:“怎么了?” 羅遲猶豫了一下,道:“……小公子趕緊去主閣看看吧?!?/br> 第137章大限 東笙是讓隨行的一位卓氏舊部給背回來的,左肩背往下中了一箭,角度極其刁鉆,離心臟只差了一寸,幸好他當時隱約有所感,稍稍回了個身,不然恐怕就真要馬革裹尸還了。 雖然說是“流矢”,但這箭也實在是中得蹊蹺,當時沙安早被打得丟盔棄甲,就算是戰場混亂,但沙安人跑都來不及,哪還會有時間來從東笙身后給他一箭? 然而東笙這一倒,隨行的近十名天罡劍靈瞬間化為原形,被東笙的副將給攏作一大包一起背了回來,自然也就沒人再往別處多想,更無人當機立斷地遣人去調查,等到回了城關,該跑的該撤的都作了鳥獸散,北境天大地大,到哪兒去尋那別有用心之人?哪怕卓一鳴有心刨根究底,卻也無從下手。 東笙高燒不退,一直渾渾噩噩,每次最多清醒不過須臾,就又要昏昏欲睡,整整兩天就說過一句完整話——“切莫聲張”,還是虛拽著羅遲的胳膊說的,其言外之意只要是稍稍了解他的人都明白,他無非是不想讓周子然知道。 隨軍的江族軍醫被全部傳喚到城樓主閣給他看診。這病榻上的人受不得風,屋子里幾乎不怎么開窗,只在高處開了幾處小的通風口——但這頂多能保證不滋生病害以及不把東笙給悶死,房間里仍舊成天到晚都是一股濃烈的草藥味。 東笙讓軍醫們拿銀針灸成了個刺猬,而他背上中箭,躺也躺不得,只能趴著,可趴著又不利于順氣,所以只有在軍醫給他換針的時候,一直守在榻邊的卓一鳴才能幫著把他翻成側臥著緩一會兒。 東笙腦子燒成一鍋漿糊,自然是體會不到榻邊之人的焦急,反而迷迷糊糊地覺得,終于可以什么都不用考慮,安安心心地睡一會兒了,讓萬事都隨它去,所以即便是偶爾清醒時會感覺到腦子里一陣沉沉的墜痛以及背上傷口處的難耐的灼燒之感,他卻兩年多以來頭一回覺得如此放松。 而在這場無憂的長夢里,他本能地讓意識隨心而流,卻恍惚著意識到,這迷迷蒙蒙的夢中所見所想,竟盡是周子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