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書迷正在閱讀:暴君扶我上帝位、魔尊的養崽生涯[穿越]、還債、和前男友成為官配CP、過分偏離、重生后我佛了但渣男們都開始慌了、別廢話,轉身背鍋[快穿]、兩個霸總男友都懷疑我劈腿了、靈異片boss都是我老公、肥宅穿成仙尊心尖寵[穿書]
四兩撥千斤不過如此,不論是否有意,秦戈都已將這世界上最堅固的盾攻破,所使用的矛尖不過輕飄飄一羽毛。 都不用刻意地做小伏低,陳棲葉在秦戈面前節節后退,瀕臨崩潰之際,對往事毫不知情地江老師還火上澆油,酒過三巡后詢問陳棲葉:“那托爾斯泰呢?” 江老師必定是密切關注過“萬物算法”,和眉毛輕微挑動的秦戈一樣,知道托爾斯泰是這個軟件的另一位創始人。 第87章 江知書2024 當聽到托爾斯泰的名字,沉默無語的除了秦戈,還有林記和陳小嫻。 陳小嫻放在桌子底下的手在林記大腿上緊緊抓了一下。林記痛精神了,又不能叫出聲,抿著嘴跟坐在身邊的陳小嫻對上一眼,就裝模作樣地繼續吃菜,但其實全在偷偷觀察秦戈的反應。 “他、他去了硅谷?!标悧~微笑著,想快點結束這個話題免得多生事端,直截了當地告訴江老師,那個名為“萬物算法”的軟件被收購后只有他一人把全部的股票套現,其他始創人員則繼續研發人工智能。 “誒呀,蘇聯這幫小伙子后生可畏啊?!苯蠋煹挠迷~也很有年代感。但他活到老學到老,退休后接受學校的返聘回來教邊緣化的思想品德課,多和年輕人接觸,就是不希望自己人生最后的歲月和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割裂開來。 但這個時代變得太快了,快得他被越來越便捷的高科技拖慢了腳步,像個孩子不知所措。如果說計算機科學還在他的認知范疇內,那么時下最熱門的人工智能就完全是科幻作品里的概念。 “馬思睿沒來真是太可惜了?!标愋勾驁A場,說馬思睿就是搞算法的,但至于這個算法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要搞,不專業的她和林記也說不清。 而就算馬思睿真的在場,他也未必能用江老師聽得懂的語言解釋清楚。陳棲葉一臉愛莫能助,實則藏起鋒芒,安安靜靜不搶任何人的風頭。 然后陳棲葉的手機震動了一下。 陳棲葉并未理會,他兜里的手機隨后又震了一下,貼著他的皮膚觸感明顯。 他只得拿出來。在酒局上看手機很不禮貌,他正要隨手放到椅子后面,秦戈看似無意地眼神剛好和他交錯上。 陳棲葉動作頓了一下,點亮屏幕,接收到兩條來自陌生人的短信:【怎么不說話?】 陳棲葉之后看向秦戈的眼神特別直接,露骨得差點要涌上淚。他這些年多在國外,國內的號碼不常用也從未換過,秦戈的號碼換了,卻沒刪除自己的聯系方式。 秦戈發過來的第二條是一張陳棲葉在發布會上侃侃而談的新聞截圖,附兩個字:【別裝?!?/br> 陳棲葉記得那場演講舉辦于三年前,瞬間錯愕,再望向秦戈,秦戈還是沒什么表情,如果不是剛好也有一只手放在桌下,陳棲葉很難相信這兩條信息是他發的。 而這時候只要是個人都能看出陳棲葉對秦戈呼之欲出的濃烈情意。江知書依稀記得他們倆在學生時代的關系就不太單純,面朝秦戈回憶道:“你的變化最大。你讀高中那會兒啊,是最浮躁的,還會做假冒的通行證帶陳棲葉出校門,被我抓了個正著?!?/br> 秦戈也記得這事?;蛟S是為了帶動氣氛,他眉宇間曇花一現少年時代的青春氣,篤定道:“老師你是了解我的,從來都是我去禍禍別人,還沒人能禍禍到我?!?/br> 其他人全都開懷大笑。陳棲葉唇角跟著向上揚,酒窩卻若隱若現,顯得很勉強。 然后他突然有些較勁,主動把話題又引回江老師感興趣的人工智能,耐心十足地用門外漢能聽懂的語匯科普新互聯網時代的大勢所趨,很快就成了這頓飯的主角,知識和理性的光芒蓋過所有人,包括秦戈。 那一刻陳棲葉心生快意?,F在的他可以在任何人任何情景下成為焦點,何必要為了取悅秦戈而韜光養晦。他甚至會有些陰暗的念想,想聽到秦戈像以前那樣不耐煩地將自己貶損,那他就有了正當理由和秦戈對峙,而不是卑躬屈膝。 但秦戈不給他這個機會,將陳棲葉反襯得毛躁不安,不露聲色撓得陳棲葉心癢癢,急不可耐。 而江老師還在回味陳棲葉對“萬物算法”的科普。像個循序漸進的老師,陳棲葉先是提到物理范疇中的萬物理論。 有物理學家在展望20世紀的學科前景時曾評價,物理學的大廈已經落成,上面只有兩朵烏云,即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萬物理論便是統一這兩朵烏云的模型,但萬物理論無法跳脫出線性的時間。團隊里那些俄羅斯極客便有更大膽的設想,他們企圖通過人工智能,找到一種能解釋一切的算法,這種算法不僅能解釋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還能解釋任何現象,狹義的理解即預測未來。 “為什么呢?”江老師不能理解,為什么要借助人工智能。陳棲葉不是工程師,好在他不是工程師,所以他不會長篇大論實際cao作,而是類比——只有機器才能對抗機器。時間的奧秘如同二戰時期的恩格碼密碼機,人類無法直接破譯,但可以發明“炸彈”。這臺由圖靈設計的轉盤機器運算量超越了人類。人工智能就是21世紀的“炸彈”,人類無法變成機器,但可以發明出機器。 這便是“萬物算法”正在從事的事業。這個軟件能被收購不是因為它背后的大數據能給消費者推送比其他軟件更精準的內容,而是投資人相信更精準的大數據意味著更接近人工智能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