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也別想攔著我搞基建!_分節閱讀_212
“神子來得正好?!?/br> 云澤剛準備換一套衣服,還沒有喘口氣,就被國王帶走開會了。這又是一個重大會議,王室、神殿和長老會出席,因為事關蝗災。 “蝗災?”聽到這個名詞的云澤心頭一跳。這種生物天災,就算在現代都不好解決。而在古代,只能寄希望于大自然,最好能天降甘霖驅逐蝗災(因為大雨帶來濕潤,有助于某種真菌生長,這種真菌恰恰克制蝗蟲,另外土地含水量太高會淹死蝗蟲卵)。 這個時代的人已經知道蝗災的發生規律。先是有大旱,接著蝗蟲成災,之后至少三年還會持續影響,因為蝗蟲會產卵,這些卵在次年孵化,繼續成災。 之前的天氣變化只是讓糧食減產,可是蝗災卻會讓一個地方的人徹底失去莊稼和糧食,沒有哪一個國家敢小看蝗災。 所以,知道泰錫南方有幾個小國家受災的國王陛下立刻警惕起來,他擔心明年這種可怕的蟲子就會到泰錫南邊來。以前也不是沒有發生過這種事,這都是血的教訓。 開會的人都面色沉重,血的教訓吃過幾回,但是面對這種天災,人有什么辦法?他們以前也不是沒有試過毒煙、大網撈捕等等,完全沒有效果,該肆虐還是肆虐。 “我已下命令,南方地區,春小麥種植全部改冬小麥種植?!眹鯂烂C地說。冬小麥在初夏時候就能收,而蝗蟲在泰錫肆虐是在干旱少雨的夏季(泰錫春季多雨,不利于蝗蟲遷徙和繁殖),所以種植冬小麥能在蝗蟲來臨之前收獲一波。 國王說到冬小麥,云澤就想起一個同樣能在初夏收獲的作物,土豆。 “殿下,我這里有一種作物,生長在土里,產量也很高。春日種下,三個月就能收獲,可以趕在蝗蟲到來之前?!?/br> 云澤舉起手發言:“這種作物三個缺點,一個是天氣一熱就停止生長,所以只能是春種,夏初收,或者秋種,深秋收。另外一個就是,一旦這種植物得了病,疾病蔓延,整塊種植了這種作物的土地都會顆粒無收。還有就是,這種作物從地里挖掘出來后,如果保存不當長出芽,人類吃了就會中毒。 “這就是土豆,它產量比黃金麥還高,口感比黃金麥還好,但是缺點也是一樣明顯。如果陛下認為合適,不妨在南方種植這種作物?!?/br> 會議其他人齊齊看向他們國家的寶藏神子:您是把神國搬下來了嗎? 然后其他人就開始商量這種作物是不是明年在南方地區推行一下。第一個缺點還好,雖然泰錫的夏季又長又熱,但是不是還有春秋兩季可以種植嗎?這個缺點完全算不上缺點。第三個缺點,發芽了有毒,不發芽沒毒,這不奇怪,好些東西熟了沒毒,不熟有毒,只要告知大家一聲,多注意一點,就沒關系。 麻煩的是第二個缺點,一旦生病,直接顆粒無收。要是誰家靠著這個吃飯,又不幸作物生病,那不就和遭遇了蝗災一樣? “神子殿下,您說的這種作物,發病多么?”一個老臣猶豫地問。 云澤搖搖頭:“倒是不多的,這是最壞的情況。這種作物可以適當埋得深一點,減少發病幾率?!?/br> 大家就松了一口氣,左相看向國王:“陛下,我認為神子殿下這種作物可以種植。它發病的可能性至少不會比蝗蟲不進入泰錫的可能性大?;认x盯上,就一定顆粒無收?!?/br> 國王點點頭:“不失為一個辦法?!?/br> 之后大家又討論了幾種可以保存食物的辦法,幫助南部地區的人留住至少一部分口糧。但是根本的問題,如何減少蝗災會造成的損失,或者,如何減輕蝗災的程度,卻沒有任何一個人開口。 不是他們避而不談,而是真的不知道有什么辦法。 云澤也是茫然了一會兒,主要真的沒想起來有什么較好的消滅蝗蟲的法子。他現在知道的,都是當年某站刷到的彈幕評論,大家都知道某站人均專家,所以云澤也不知道這些方法有用沒用。 “陛下,我聽說過一些可以減少蝗蟲的辦法,但是我不確定效果如何,或許您可以嘗試一下?!豹q豫了一會兒,云澤決定還是相信彈幕一次。 他像是上一次那樣,找人要了木板、白布和墨筆:“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蝗蟲可以持續數年為災的原因。很簡單,蝗蟲卵,它們留下了足夠多的蝗蟲卵。一只雌性蝗蟲一次就能在土地里產下幾十枚卵,而且藏在土壤深處,難以被發現。這些卵一個月之后就會孵化,不斷繁衍?!?/br> “若是次年不再干旱,而是多雨,過多的水分淹死蝗蟲卵,那便罷了,但基本上,干旱不會只有一年,所以次年春蝗蟲會再次成災。它們吃光了南方幾個國家的糧食,繼續北上,夏季就能到達泰錫。夏季的泰錫高溫少雨,又是一個上佳的繁殖地。然后蝗蟲待一二月,直到夏末雨季來臨才會消失。 “最佳滅蟲卵的時間是夏季,但因為是別國發生的,我們不能跑人家家里殺蟲子,所以本國也要做好措施。我建議,在冬季之前,把土地重新翻一次,而且得是把地下的土壤翻出來打散。大雪會凍死里面的蟲卵,包括蝗蟲。這是第一種辦法?!?/br> 云澤講完第一條,看看大家反饋,沒有人反對或者反駁,那就繼續。 “其次,我們來看看蝗蟲怕什么?;认x成災,每次都在干旱之后,為什么?一,因為干旱導致食物短缺,蝗蟲受環境影響變化形態,我們可以稱之為‘群居化’,有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身體從黃綠色,變成了黃褐色。從分開的一只一只,變成聚集的一群一群。 “二,干旱導致蝗蟲缺少天敵。我們身邊有很多動物以蝗蟲為食物,像是鳥類、青蛙。但是進入干旱之后,鳥類和青蛙消失,蝗蟲沒有天敵,就會肆無忌憚繁衍。 “三,其實有一種專門針對蝗蟲的……詛咒(真菌),必須要比較潮濕的環境才能存在。一旦干旱,這種可以控制蝗蟲數量的詛咒(真菌)就很難起作用?;认x又少了一個敵人?!?/br> 云澤講得仔仔細細,下面人聽得津津有味。他們就喜歡聽神子分析東西,不好形容,就是感覺特別明白,特別有條理,也特別有說服性。他們聽完了,腦子里就會建立起很清楚的概念,并且方方面面都會考慮到,記憶深刻。 按現代話說,就是干貨滿滿,而且很有針對性。 其實這又是現代人的金手指之一,課堂教育養成的整理歸納,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習慣,也可以說是邏輯思維能力。 會議室還是安靜,所有人都盯著云澤,只有書記官在拼命記筆記。 他們覺得,既然云澤羅列了一二三描述了蝗災成型的原因,那么是不是接下來就該說減輕蝗災的辦法了? 他們沒有猜錯,云澤這邊開始一條一條的分析,如何去對抗這種生物天災。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蝗蟲成災,必須有一個得天獨厚的環境,那就是干旱。它因為干旱成型,然后朝著低洼濕潤的地區遷徙,沿途它們會在裸露土地里產卵。導致蝗災持續不斷,造成巨大損失。 “理論上,含水量較大的土地,有茂密草木覆蓋的土地不適合它們繁殖,那我們可以人為創造沒有土壤裸露的環境。也就是,攔截河道,制造人工湖,調節水土?;蛘?,像是庫里的水渠分流系統一樣,將水充分利用起來。哪怕降雨減少,土地也有足夠水分,這就是不利于蝗蟲生長繁殖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