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節
書迷正在閱讀:人魚飼養日記 完結+番外、龍傲天覬覦我的原因竟然是、至高降臨、我靠穿書點科技樹、陸先生的占有欲、娛樂圈神婆、穿到蟲星去考研 完結+番外、嫁天子、醫言難盡,老公要不起、神也別想攔著我搞基建!
孫釗看霍危樓一眼, 豎起眉頭,“官府自會按照律法量刑,你只需交代你的罪過?!?/br> 趙榆挺直了背脊, “我認, 江行、于洵和葉翡都是我殺的,我想令他們害怕,便用血雀做預示, 我幼時便學過馴鳥,后來到了園中, 日日見師父們馴鳥, 只消捉幾只雀兒,對我而言是手到擒來, 可他們太笨了,第一只雀兒死在水缸里, 他們竟未曾發現?!?/br> 孫釗語聲一沉,“本官問你什么, 你答什么, 你是如何殺的江行?” “說來實在可恨,他們五人回了京城,皆是不溫不火之輩, 在戲樓內,根本不得貴人們看重,可因為早年間與師父學過禽戲,竟被南安郡王選中,便是到如今,他們都還在受師父恩澤……”趙榆冷笑道:“他們五人這些年倒是還在一處,說明他們皆是狼心狗肺一丘之貉,不過這三年,他們的感情卻大不如常?!?/br> “江行是個下苦功的,他不僅扮著血雀,還想學馴養血雀之術,而后將變血雀的戲法用在禽戲之中,好得南安郡王看重,因此,他喜歡在血雀被放進林子里的時候在周圍轉悠,看能否令血雀聽話,那天晚上天色不好,我藏在黑漆漆的林子里等他,果然,沒多久他便到了?!?/br> 趙榆面上生出幾分猙獰,“林子不遠處便有水缸,我出現的突然,他還未反應過來,便被我撲倒在地,這些年他們也算養尊處優,氣力竟然比不上我,被我制服后,我將他按在水缸之中活活溺死了,當年,他便是如此淹死了我一位師兄?!?/br> 趙榆無需孫釗問,自顧自往下說,“我只想令他們五個想起當年的事,卻也不想輕易暴露自己,因此將他扔進了月湖之中,事發之后,果然被當做失足落湖而死?!?/br> “之后的一月,他們剩下四人有些惶然,卻全然沒想過是有人回來報仇了,這一次,我將血雀吊死在了前庭桂樹上,卻還是未曾引起眾人警惕?!?/br> 趙榆的語氣似乎無奈起來,“我是照顧于洵的,他打腰帶結的法子我自然會,我將他勒死,而后待到了桂樹之下,至于那羽衣,我也只是為了嚇嚇他們,因當年在師父的戲班子里,也有這樣一件羽毛織就的霞帔,只是,他們似乎已經忘了?!?/br> 趙榆扯一扯唇,眼底卻并無笑意,“這次我知道,南安郡王是一定會報官了,于是我在屋內放好了茶盞,想假做有客人來訪,是那所謂的‘客人’殺了于洵?!?/br> 薄若幽聽到此處忍不住皺眉,后來她曾想過茶盞是否為障眼法,卻沒想到果真如此。 趙榆這時也看向薄若幽,又去看孫釗和霍危樓,“或許是如今的衙門不同往日,又或許是案子出在南安郡王園子里,這一次衙門對這命案的重視程度超乎我的預料,不僅如此,因那兩只茶盞,柳青幾人被懷疑,又被帶到了衙門查問,以至于我竟難以繼續下去?!?/br> “我仔細想了半晌,決定用棺材釘嫁禍宋忠明?!?/br> 他眼底露出兩分得意來,似乎想到了衙門眾人中計的可笑,孫釗目光一凜,“你如何知道宋忠明的秘密?” 趙榆彎唇,“誰沒有秘密呢?大人你想必也有。我在百鳥園三年,是園子里最不起眼的小廝,伺候于洵還不夠,園內大師傅們也算半個主子,我做最繁雜卑賤的活兒,可我也能無孔不入,宋忠明貪贓之事,我在一年之前便發現了?!?/br> 孫釗還是第一次見這般鎮定從容的兇手,更被他那譏諷的笑意刺的不快,“你殺葉翡之前換了藥?” “我們雖照顧不同的主子,可尋常也常幫著做事,我去葉翡屋內換藥,很是輕松?!闭f至此,趙榆又道:“大人必定還想知道我是如何夜里出來不被發覺,與我同住的人晚上總喜歡喝藥酒,我往酒里加了助眠的藥,便是打雷他都不會醒來?!?/br> 孫釗狹眸盯著趙榆,然而在他注視之下,趙榆仍然神色不變。 趙榆又道:“葉翡他們三人回了百鳥園,已覺有些古怪,當年事發之時他們年歲已長,不似我這般年幼記不清事,于是當天晚上,葉翡去見了柳青,見完了柳青,他回房之后用了晚膳后才開始吃藥,很快人便軟倒下來,我一進門,他便害怕極了——” “他似乎猜到了我的身份,卻不知我是當年哪一個,我將他捆了,又帶去假山石洞之中,那棺材釘那般長,我一下一下的,將棺材釘活生生釘入了他太陽xue中?!?/br> 說至此,他眼角忽而抽搐了一下,眼底泛起厲色,“當年,他便是如此殺死師父,他用我們戲班內雜耍用的鐵箭,也是像我這樣,一下一下的釘穿了師父的腦袋?!?/br> “那是何等的痛,因此,我此番釘死他的時候,動作極慢,令他痛了許久,方才一錘一錘的砸下去……” 孫釗看著趙榆深吸了口氣將戾氣壓下,而后氣定神閑的望著他。 孫釗看向霍危樓,見霍危樓手抱著茶盞斂眸未語,便指揮門口衙差:“先帶去牢里,等吳襄回來細細審問?!?/br> 此刻已過子時,既然趙榆供認不諱,孫釗也不必非要在此刻細審,趙榆被推搡起來,也絲毫不掙扎,面上更無半分畏懼,待他被帶走,孫釗才涼聲道:“此人當年目睹趙班主等人被殺之時才不過是個幼童,這些年竟成了這般心狠手辣之輩?!?/br> 霍危樓放下茶盞,“人既找出來了,其余諸事便交給你們,待認證物證齊全,方可過堂定案?!?/br> 孫釗應是,霍危樓方才帶著薄若幽離開衙門。 待上了馬車,薄若幽輕呼出一口氣來,霍危樓將她手握住,“此案了了,你可安心歇息幾日?!?/br> 薄若幽嗯了一聲,秀眉卻仍然半蹙起,霍危樓望著她,“怎么了?還有何處未曾想通不成?” 薄若幽搖頭,“他認罪利落,也符合他作案習慣,其中關節,吳捕頭自然會去查證,我只是適才聽他所言,想到了些舊事?!?/br> 霍危樓心底微動,“你弟弟的意外?” 薄若幽點頭,“適才聽他說一切皆會塵埃落定,只有親歷者會飽受折磨,我便想到了當年弟弟的意外,還有父親母親遇難,他當年目睹師父師母被害,才不到五歲,他記得清當年之事,可我卻記不清了?!?/br> 霍危樓指節微收,將她攬入了懷中,“你當年病過一場,且本就年幼,記不清乃是尋常,此事過去多年,程先生不與你細說,自也是害怕令你傷心?!?/br> 薄若幽自然明白程蘊之的苦心,她嘆了口氣,未再多言,馬車轔轔而動,直入長壽坊,待將薄若幽送回家門,霍危樓方才告辭離去。 程蘊之已經睡下,薄若幽兀自回閨房安歇,可躺下后卻極難入眠,這等情狀,還是月前霍危樓音訊全無之時才有,輾轉良久,薄若幽方才淺淺入眠。 迷迷糊糊便到了天亮,薄若幽還覺困倦,卻被外頭的說話聲吵醒,她起身更衣洗漱出來,一眼便看到了程蘊之正在和福公公說話,薄若幽眼底微亮走上前來,“公公怎么過來了?” 福公公笑道:“縣主莫非忘了您要與侯爺成婚?這其中章程繁復,侯爺早有交代令我過來幫忙,所幸時間還長,咱們一樣一樣準備?!?/br> 薄若幽自然沒忘,只是還有兩三月功夫,她還未覺該準備婚事待嫁了,“公公可要我做什么?” 福公公和程蘊之對視一眼,皆笑了,程蘊之道:“這些事不必你cao心,你只安心等著二月便是?!?/br> 有福公公過來安排,薄若幽也覺放心,她在府內用了早膳,見實在沒有自己幫得上之地,便又往衙門去,吳襄已歸來,她入衙門之時,趙榆已交代了個干凈利落。 吳襄在后堂看到薄若幽,手中供詞近十頁,遞給薄若幽看之時,神色有些陳雜難言,薄若幽看的奇怪,“怎么了捕頭?” 吳襄嘆了口氣,“這趙榆,也算個有情有義之輩,若無當年事端,他能活的很好,只可惜如今身上背了三條人命,活不出年底了?!?/br> 如今已是初冬,大周各個州府的案子皆往刑部送來,趙榆這案子待在衙門過堂之后,亦要送入刑部定下刑罰,他此番死罪難免。 吳襄又道:“太可惜了,他不該如此沖動自己去報仇,若還來官府報官,總也能查出當年命案,那五個人一個都跑不掉?!?/br> 吳襄對趙榆的憐惜之意溢于言表,然而身為衙門公差,卻不得不秉公搜查證據,薄若幽一邊看趙榆的證詞一邊聽著,忽而眸色微沉,“棺材釘是他在城南棺材鋪買的?” 吳襄頷首,“是,他說他一年之前就買好了,一直在找下手機會,可是過年和春夏時節園子里宴客極多,下人也比平日里多,他不好下手,便一直拖到了秋天?!?/br> “可去棺材鋪問了?”薄若幽又道。 “去問了,那棺材鋪里的確有這棺材釘,只是時間太久了,掌柜的店內伙計都記不清了?!?/br> 薄若幽稍一遲疑,又往下看去,吳襄疑惑道:“怎地?你懷疑他所言有假?” 薄若幽道:“他這供詞上說,錢師傅和另外一位師兄死后,皆葬在了城外亂葬崗之中,且記不清位置了,可我卻覺得奇怪,你當記得錢家鎮外的荒墳,那塊地并不小,當年是錢師傅專門買下葬趙班主幾人的,倘若是你,后來錢師傅和師兄死了,你會將他們葬在哪里?” “當然一并葬在那荒墳之內!”吳襄脫口而出。 薄若幽便道:“我遲疑之處就在這里,趙榆是心思冷靜之輩,又對報仇十分執著,他在百鳥園內蟄伏兩年多,此番連殺三人,不排除有人知情或者幫過他,而他一口咬定錢師傅和另外一位師兄已死,有些古怪?!?/br> “你是說,有可能那二人沒死,還做了幫兇,可他現在想保他們,所以說他們早就死了?” “不排除這個可能?!北∪粲膶⒐┰~遞還回去,“昨夜他招供之時,我便想問那二人墳冢在何處了,卻不想今日是這個結果?!?/br> 吳襄又去看證供,正沉思之時,胡長清氣喘吁吁的跑到了內堂之外,“捕頭,縣主,可是兇手找到了?” 胡長清昨夜未至,還是今日才知百鳥園的案子破了,吳襄將手中證供給胡長清看,又對薄若幽道:“你說的這個的確存疑,稍后我會再去審他?!?/br> 薄若幽應下,胡長清看完證供,一臉的不可置信,“天,十多年了,他竟然為了給師父師母報仇活著,他不信官府,否則,也不至于到這個地步?!?/br> 吳襄道:“不稀奇,他當年是災民,小小年紀便沒了父母,后來被趙班主夫婦收養,趙班主夫婦二人對他而言便如同養父母一般,他是個知恩圖報的?!?/br> 胡長清想了片刻,“時間會淡化仇恨,且一個人總是記著報仇是很苦的,他這些年始終不改其志,也足見心性堅韌,難怪犯案之時能和與官府斗智斗勇?!?/br> 吳襄活動了一番酸痛的脖頸,“無論怎樣說,這案子算破了,只是還牽扯出一樁陳年舊案,接下來也有的忙,待過了堂才是真的松快?!?/br> 他忙著去找文吏們統總證供,也不多與薄若幽二人攀談,沒多時便往值房去,薄若幽便與胡長清一道告辭離開衙門。 剛走出衙門,卻見衙門前的長街上四五個孩童正團團念著童謠玩鬧。 “……打鐵三,三兩銀子換布衫?!?/br> “打鐵四,四口花針好挑刺?!?/br> “打鐵五,五個粽子過端午……”1 童謠聲從遠處傳來,薄若幽聽了片刻才分辨出詞句來,童聲稚氣,卻又歡喜雀躍,令人聽之便覺朝氣盎然,她腳下微頓,淺笑著尋聲望去,身邊胡長清也跟著停了下來。 很快,胡長清道:“是‘打鐵歌’,我記得我年少之時,這首童謠在京中廣泛流傳過一陣子,可因當時歌謠中有個字犯了一位親王的名字忌諱,漸漸便不許京中人念這歌謠了,如今不知怎么又流傳起來了?!?/br> 胡長清也不才過雙十之齡,他少年之時,也便是薄若幽還在京城之時,只是她如今記不清舊事,對這歌謠自然也無印象,她轉而問,“胡仵作本就是京城人士?” 胡長清頷首,“是,世代在京城,幼時家道中落,不得考取功名,后來陰差陽錯才開始做仵作?!?/br> 薄若幽聽吳襄說起過胡長清的出身,點了點頭未再多言,二人辭別,薄若幽上了馬車之時,那歌謠聲仍在繼續。 她令周良往武昭侯府去,雖不知衙門是否已將案子報給了霍危樓,可她還是想自己走一趟,馬車徐徐而行,薄若幽腦海中卻回響著那首童謠,怪道被孩童們傳開,實在是詞意直白,又朗朗上口,待到了侯府前,薄若幽才心思一定入了府門。 侍從去通稟,薄若幽到書房之時,卻聽見里面有說話聲,她進了門,便見霍輕鴻和明歸瀾皆在,她與二人福了福身見禮,明歸瀾笑道:“薄姑娘如今貴為縣主,還請海涵歸瀾不能見禮?!?/br> 薄若幽不顧他這打趣,先將看到的供詞告訴霍危樓,霍輕鴻在旁嘖嘖有聲,與明歸瀾道:“他二人當真是同道中人——” 明歸瀾失笑,待薄若幽說完方才問:“聽說還牽扯出一樁十多年前的舊案?” 薄若幽應是,這時,她一下想到了親眼見過明歸瀾被綁架的案子卷宗,略一沉吟,薄若幽直言道:“此番翻找那樁舊案卷宗之時,我曾見過明公子當年被綁架案子的卷宗?!?/br> 明歸瀾眸露意外,“那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br> “是建和十七年的事?!北∪粲挠浀檬智宄?,“與此番引出的舊案乃是同一年?!?/br> 明歸瀾瞳底暗了暗,“是啊,十四年了,當年出事之后,父親也不愿放棄,可后來查無所蹤,便只好不了了之,如今已是樁懸案?!?/br> 霍輕鴻道:“當年是否官府不盡心?這個戲班的舊案,不就是因為當年的官差瀆職?” 明歸瀾搖頭,“那時候的府衙的確松散無為,可我父親當年托了許多人給府衙施壓,他們被迫用了些人力物力去找,也不曾找到任何線索?!?/br> 霍輕鴻看了一眼明歸瀾的腿,“那人害了你一輩子,若是有機會將人找出來,必定當嚴懲不貸?!?/br> 明歸瀾倒是滿面豁然,“這么多年過去了……” 霍輕鴻卻是個執拗的性子,“莫要放棄期望,趙家班這案子,是過了十多年才被揭出,照樣懲治了當年兇手?!?/br> 兩樁案子雖是發生在同一年,卻大不一樣,趙榆知曉兇手是誰,明歸瀾卻未看見兇手樣貌,他笑著搖了搖頭,顯然是當真被磋磨的不報希望了。 薄若幽不知在沉思什么,霍輕鴻和明歸瀾見狀識趣的提出告辭。 霍輕鴻道:“最近天干,不見落雨,也不見落雪,天氣漸漸轉冷,若一整個冬天不落雪,來年又要生災,城中幾個有爵位的人家在城南辦了個祈雨雪的道場,太常寺也打著天家名號出了力,道場今日開始,七日之后結束,我打算帶著歸瀾過去湊湊熱鬧?!?/br> 霍危樓樂見如此,應聲將二人送出了書房,很快又回身道:“鴻兒去了太常寺,今日是來喊苦來了?!?/br> 他說著上前來將她攬入懷中,薄若幽詫異,“太常寺何苦之有?” “他嫌無趣,無趣便是最大的苦,那里整日與宗親們打交道,所見皆是些老古董,他苦悶的很?!?/br> 他說完拉著她去落座,薄若幽道:“那如何辦?” “不如何辦,且讓他熬個幾年,好生磨煉磨煉性子?!贝∪粲淖?,他又問:“怎說起了歸瀾的案子?” “那日看見卷宗我便留了心,只是當年的記錄極少,看著也的確不曾搜尋到有價值的線索,如今想抓到行兇之人極難?!?/br> 霍危樓拍拍她的手,“你不必因此費心,這么些年,明家已經看開了,歸瀾雖是不利于行,醫術卻沒落下,對了,他今晨去公主府為母親問脈,說母親身體明顯好轉了許多,你替我謝謝程先生?!?/br> 薄若幽眼底生亮,“這才月余便有初效,再過一年半載,義父定能調理好公主殿下玉體,我待會兒回去便將此事告訴義父?!?/br> 霍危樓所求不多,如今自是滿足,又對薄若幽道:“為你父親母親做法事我已派人去相國寺交代過了,下月初七便是個好日子?!?/br> 未想到霍危樓已安排周全,薄若幽只覺心頭一暖,“多謝侯爺——” 霍危樓看出她動容,不由將她攬進了懷中來,又笑音淳淳的道:“你我之間,怎言謝字?屆時我陪你同去?!?/br> 薄若幽拽著他襟前的手一松,一把將他環抱了住。 作者有話要說: 注:1出自《莊諧選錄》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