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論戰
王翦低著頭一言不發, 這老狐貍不說話, 他那幾個門生自是也不敢多言。 看來,只能自己親自出馬了…… 思及此, 嬴政打破了沉默:“寡人并不認同仲父的建議?!?/br> 朝堂上一時間鴉雀無聲,眾朝臣的目光皆轉向王座,仿佛在思考著這位已威信掃地的君王還能整出什么幺蛾子。 呂不韋抬了抬下巴:“老臣洗耳恭聽?!?/br> 嬴政不慌不忙道:“我大秦自孝公始變法圖強, 至今已有百余年, 仲父擔心的不過是我大秦的國力, 可寡人覺得如今六國聯合起來也不是我秦國的對手, 更何況他們有合縱, 我們亦有連橫之策應對。一統天下, 有何不可?” 講到這兒,他略一停頓,看向武將一列:“上將軍以為如何?” 此時, 一直裝聾作啞的王翦是不想開口也得開口了。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一直實行軍功爵制, 若想獲得土地、財富乃至晉升貴族步入朝堂, 非立軍功不可。 正因如此,戰爭對于秦國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特別是對于那些變法之后新興的軍事貴族而言, 只要一聽到打仗,他們便躍躍欲試,興奮不已。 坦白地說, 固然嬴政拉攏軍勛派之意顯而易見, 但王翦本身對于對方開出的這個籌碼也相當滿意, 他雖不像武安君白起那般嗜殺,卻也是個有血性之人。況且為將那么多年,說什么“不喜戰爭”“厭惡刀兵”誰信呢! 故而,王翦從列位中站了出來,說道:“王上所言極是?,F如今我大秦兵強馬壯,國力雄厚,非六國所能企及,臣以為此時可放眼于天下,為一統大業做準備?!?/br> 呂不韋不禁反問:“那依上將軍之意,大秦一統天下需多少時日?” “依在下之見,加上前期準備的時間,應不出二十年?!钡竭@一步,王翦再打馬虎眼也不行了,只好心里怎么想便怎么說。 呂不韋冷笑道:“說得倒是輕巧!將軍可知秦國收服區區一個義渠就花了多少時間?小小蠻夷便耗費如此精力,何況六國?!” 王翦尚未來得及答話,他的門生李信忍不住了:“照呂相所言,既然仗都不用打了,養這么多軍隊有何用?大家伙兒倒不如都散了,各自回家種田去吧,正好可以擁護您的休養生息之策!” 呂不韋壓根沒把李信的話當回事,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吳子云‘禁暴救亂曰義,恃眾以伐曰強,因怒興師曰剛,棄禮貪利曰暴’……若秦國興暴兵開戰端以亡諸侯,有朝一日則必被天下所亡!” 嬴政此時緩緩起身,卻并未離開王座,而是不疾不徐道:“仲父博學廣知,善集百家之長,應知孟子有云‘春秋無義戰’。周天子分封諸侯八百,現如今只剩下不過七家,又有哪國敢說自己是完全干凈的?” 呂不韋就知道嬴政會出此番言論,于是見招拆招:“六國之地不比秦小,六國之民不比秦少,就算將它們逐一拿下,能守得住么?王上明鑒,疆域之一統不等同于人心之統一?!?/br> 話音剛落,嬴政亦不甘示弱地回擊:“若是連疆域之一統都無法做到,何談人心之統一?” 君臣針鋒相對,劍拔弩張,霎時間朝堂之上蕭殺之氣頓起。 客卿派眾人見呂不韋沉默良久,以為他們的呂相礙于君臣身份不好將話說得太絕。當然,呂相顧及君臣之禮無可厚非,但對王翦那廝就沒必要客氣了,于是他們欲拿之前舉薦成蛟一事對王翦群起而攻之。 豈料呂不韋當著眾人的面突然一跪,神情嚴肅:“商君之法乃戰時之法,非平時之法。若王上堅持一味依照商君書來治國,后果如何臣實在難以預料!” 說完,他俯首向王座行了個大禮。 呂不韋這一跪著實意外,其余客卿派一眾見他們的呂相突然來這一出,亦懵了。 于是,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跟著呼啦啦跪了一片,集體高呼:“請王上三思!” 臣子向君王行跪禮本是尋常之事。 即便呂不韋被嬴政以仲父之禮相待,平日無需下跪行禮,然而嬴政卻不止一次見過他朝自己跪拜,記得上一次還是在成蛟出征之前的朝會上。 如今對方故技重施,嬴政卻不可能像上次那般見好就收了:“仲父有話就說,總是跪著作甚?” 呂不韋從袖中拿出一份書卷,并雙手呈上:“此書乃是臣和臣的門客幕僚嘔心瀝血近十載編纂而成,里面是臣這些年處理國政的一些心得體會以及對大秦以往君王治國理政弊端之總結。這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望王上過目。若王上覺得可行,臣希望能以此書代替商君書以作為秦國日后數十年的國策根基?!?/br>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皆面面相覷,心道這呂不韋著實膽大包天,在朝堂上公然與王上唱反調也就算了,現在居然敢質疑商君,甚至妄圖取代商君的地位! 嬴政略一遲疑,還是接過呂不韋呈遞的書。 呂氏春秋? 看到呂不韋親手所題的書名,嬴政不著痕跡地皺了皺眉,緊接著斂去一閃而過的暗沉眸色,波瀾不驚地開口道:“既是仲父多年心血所著,寡人自會細細研讀學習。不過事關大秦將來的國策,寡人認為還是穩妥些,不如著人將這‘呂氏春秋’的原本懸掛于城門上供人瞻仰,再命人抄寫下來,分發給各地官員讓他們也看看。若是大多數官員都對仲父提出的治國方略無異議,便立即施行下去……仲父以為如何?” 呂不韋愣了一下,顯然對嬴政如此平靜泰然的反應感到詫異。 若在以往,對方即使不當場惱怒翻臉,恐怕也會與他唇槍舌劍,激辯半天,然而今日嬴政竟這般三言兩語便選擇了妥協,反倒搞得他自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實在出人意料。 莫非……嬴政還有什么別的謀算? 呂不韋略一思忖,覺得就算將這本《呂氏春秋》分發下去給各地官員一覽也無關緊要,只要自己還坐鎮咸陽一日,量那些人也掀不起什么風浪,而且他亦的確想看一看這位年輕的國君究竟還有多少后手。 想到這,呂不韋俯身再拜,表示無異議:“王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