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許諾
下了朝, 嬴政便徑直去了書房。 樊於期正埋頭整理御案上的書籍卷宗, 眼看著對方走到面前卻頭也不抬:“王上心情不錯嘛!” “你都沒抬頭看我一眼,如何得知我心情好壞?”嬴政不禁駐足, 雙手環于胸站在樊於期的眼前。 “王上步伐輕快,氣息比平常略快卻并不急促,說明王上此時內心輕松, 甚至還有點小高興……” 嬴政故意把臉一板:“仗著自己武功高就敢揣摩圣意了是吧, 樊侍衛好大的膽子!” 樊於期終于抬起頭, 表情一本正經, 語氣甚為嚴肅:“就算借屬下十個膽子, 屬下也斷不敢揣測王上的心思?!?/br> “你呀你……開個玩笑也那么認真,難怪一直沒娶親!你這么呆板無趣, 哪個姑娘愿意嫁給你??!” 樊於期一愣, 隨即撓了一下后腦勺:“我說的都是真心話!小政你待我好是毋庸置疑的, 可正因為小政你是君王,我才必須事事做到涇渭分明,不能讓人對你有任何微詞,更不可恃寵而驕……這, 這和娶親有什么關系?” “罷了罷了, 我也不指望你這個榆木腦袋開竅了, 你自個兒沒事琢磨去吧?!?/br> 嬴政接過樊於期遞來的陳皮粟米茶抿了一小口,陳皮醇厚的香味經過熱水煮開而更加沁人心脾, 再配以清香粟米, 只飲一口便覺身心溫暖舒暢, 好似七經八脈霎時間被打通,格外暢快淋漓。 “說到今日的朝會,倒真是精彩得很?!庇谑?,嬴政便將今天上朝時發生的一切大致說與樊於期聽。 末了,他半瞇起眼睛,眸底閃過一絲得意:“知道嗎,樊於期……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呂不韋如此狼狽?!?/br> 樊於期不知如何應答,只好順著他的話往下講:“既然上將軍已明確表示愿意支持王上,那接下來王上是否即刻準備將長安君派往邊境?恕屬下直言,長安君雖聰慧過人,但畢竟年少缺乏經驗,讓其親赴戰場,王上真的放心?” 其實,在對趙國出兵的看法上,樊於期是認同呂不韋的。 但嬴政的目的是想讓自己的弟弟以此作為步入朝堂獲得權力的跳板,因此,這一仗嬴政無論如何都是要打的,而且功勞也只屬于成蛟。 “不放心又能如何?寡人現在能用的只有成蛟,縱然再不放心,也只能這么做。好在邊軍中的幾員大將都是王翦的舊部,有他們在,成蛟身邊多少也有個照應?!辟⑽达@露出什么不快,只因他了解樊於期一向有一說一,從不轉彎抹角,耿直得可愛,這同樣也是嬴政最欣賞他的一點。 “既然有上將軍的部下在,那便好辦得多了!” “其實,最合適的人選非你莫屬……”嬴政望向樊於期,目光里透出一絲歉疚,“可如若我推舉你前往邊境,朝堂上不會有人支持。樊於期,如果你不是我的親衛,依你的資質與才干現在早已建功立業,成為鎮守一方的將領。是我將你困在這深宮之中,是我耽誤了你的錦繡前程,一切都怪我太沒用了……” 這番話確是發自肺腑,對方的才能嬴政是看在眼里的,若此次派出的是樊於期,他自己也會安心得多。 然而目前朝臣們的態度嬴政卻不得不顧及,成蛟是他的弟弟,尚且都受到一定質疑,若自己此時力推樊於期,結果可想而知。 “王上千萬不要這樣說!無論投身行伍還是做宮中的侍衛,屬下都是在為國盡忠為王上效力,雖死無憾!”少年君王的一席話著實出乎樊於期的意料,也讓他惶恐不已。 從小便跟在嬴政身邊,嬴政吃的苦受的罪他亦同樣經歷過。 可樊於期從不認為這是自己的付出,也從未有過怨言。只因嬴政不光是他的小政,亦是他的主君、他的王…… 他樊於期一生的使命,便是惟王命是從! 眼看對方邊說邊要單膝跪下,嬴政一把托起他的手臂,眸光灼灼明亮:“樊於期,我以王的名義在此作下承諾——待我真正君臨天下的那一天,我將許你千秋功業,萬世榮光!” · 呂不韋一回府,便緊急召集所有幕僚。 相國府的廂房共有五大間,分屬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呂不韋酷愛道家學說,便在廂房的門上分別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來命名,其中的“水閣”因環境最雅致以及位置最佳而被經常用來招待府上的幕僚門客。 此時相國府眾幕僚早已風聞今日朝會之事,極為不忿。 “王翦那個老匹夫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竟敢公然跟呂相作對!” “以為自己有點軍功就了不起,哼……呂相請放心,我們即刻便去搜羅證據,明天在朝會上參他一本!” 面對群情激憤,呂不韋卻淡定得多:“諸位稍安勿躁,當務之急并不是反制王翦,而是如何阻止成蛟前往邊境?!?/br> 這時,一直未發一言的李斯開口道:“下官以為王翦將軍不過是個幫腔的,真正在幕后cao縱此事之人是王上。公子涯一死,宗室的勢力短時間內難以恢復,而王上此舉儼然是鐵了心要讓長安君獲得軍功,以此作為制衡呂相之人?!?/br> 呂不韋點了點頭:“你說的,本相都明白?!?/br> “既然王上有意為之,那么即使呂相強行阻止成功,王上對您怕是更加不滿。因此下官認為,此舉不光得不償失,而且很可能給往后埋下禍根?!崩钏龟U述完自己的觀點,剛才言語過于激動的幾位幕僚亦差不多都冷靜下來了。 想想也確實在理,嬴政沒多久就要親政了,這個時候跟他徹底鬧僵,非明智之舉。 “通古你的意思是眼睜睜看著一介黃口小兒白白得了軍功,日后進入朝堂和咱們作對?”坐在李斯對面的男子顯然并不認同。 “你確定長安君就一定能打贏這場仗嗎?勝敗乃兵家之常事,若他敗了,反倒對我客卿派大大有利。試想一下,大秦一旦吃了敗仗,上將軍首當其沖負引薦之責,更重要的是王上在親政前便已威信掃地,借此呂相可以此為由暫緩將朝政大權還于王上!與其千方百計阻止王上的決定,不如順水推舟賣對方一個人情!” 面對李斯的侃侃而談,呂不韋的神情始終淡淡的:“為官者,當以國事為重?!?/br> 李斯也不知是否聽出他的言外之意,但見他面向呂不韋一拱手:“恕下官直言,呂相的擔憂并不止是王上任用長安君以抗衡我等這一件事,還有趙國此次陳兵邊境的動機……” “不錯,這一點老夫至今也沒有想明白?!眳尾豁f瞟了李斯一眼,大大方方地承認。 的確,他苦思冥想到現在,也未能參透趙國此舉用意何在,只是憑直覺認為成蛟不能去,但別說嬴政不會聽他的,單單他自己也不可能拿直覺說事。 “通古既分析得頭頭是道,可有什么良策?” “是啊,你若有什么好點子,快些講出來為呂相分憂??!” “通古…通古?” 同僚們喚了李斯好幾聲對方都沒反應,以為他在走神,正準備大聲喊時,李斯突然將食指抵在唇邊示意大家別出聲,然后指了指房門。 眾人循著李斯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見門雖然是關上的,但房門下方的地面處竟多出一雙腳的影子! 由于此次幕僚臨時集會的時間在晚上,廂房外的長廊兩側點了很多盞燭燈以防人因視線不明而跌倒,因此外面比房間里亮堂得多。 而門口的地板上突現腳影無疑說明此時有人正站在房門外,至于站了多久以及想干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李斯輕輕“噓”了一聲,讓在座眾人先不要輕舉妄動,自己則悄悄靠近房門,緊接著猛地將門朝兩邊一開,果見一人猝不及防從外邊跌了進來,手里端著的茶潑了一地。 大家紛紛上前揪起那人的衣領想看一看是誰膽子那么大,竟敢在相國府里聽墻角。 孰料一看到對方的臉,眾人頓時驚呆了……這不是相府的管家老林頭嗎? “老林頭,怎么是你!” “呂相與我們正有大事相商,你在門外鬼鬼祟祟的意欲何為?!” “你到底想干什么!” 面對幕僚們的質問,老林頭顯得很無辜:“老奴,老奴是來送茶點的……” 呂不韋雙手負于背后,不慌不忙地踱步至老林頭面前:“我處理重要事務時別說用點心,連一口水都不喝。老林頭,你伺候我多年,應該對我的習慣最了解?!?/br> “老奴是想著就算相爺不喝茶,在座的各位大人時間長了難免口干舌燥,于是就自作主張了一回?!?/br> “原來是個誤會!”呂不韋似乎松了口氣,繼而轉向面前眾幕僚,語帶歉意道,“終歸是本相考慮不周,光顧著自己了。這樣吧……” 說著,他便吩咐老林頭再準備些茶水和宵夜過來,老林頭應著便去了。 望著對方的身影漸行漸遠,呂不韋微微皺起了眉。 ※※※※※※※※※※※※※※※※※※※※ 感謝小天使“安沫冷”的營養液! ps:呂相身邊也不安寧啊,這算不算是古代版“水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