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節
    宮里啊,永遠都是你的家!    可三皇子有家??!他從大婚之后就搬出了宮里,是有一個像模像樣的府邸的,就算他如今還未被封爵位,但皇子的待遇本身就等同于郡王的。他的府邸一點兒也不比永平王府差,甚至因為是后來修建的,看起來更為氣派豪奢。    結果呢?    快樂的日子才過了不到一個月,他就又要回去了。    小皇孫倒是很開心,哪怕得知爹娘并不能回來住,而是要搬去隔壁的空院子時,他也仍舊很高興。畢竟,皇子所統共也就那么點兒大,兩個院子就算并不是相鄰的,他要去找爹娘也就是半刻鐘的時間。    看著仿佛提前過年兩眼都放精光的兒子,三皇子的心拔涼拔涼的。    又幾天后,他知道了全部的真相。    所以說,坑人者,人恒坑之。    好消息也還是有的,沒過幾天,劉侾就又回到了御學里,跟三皇子一起出現在了課堂上。    見面的那一刻,簡直就是天雷勾動地火,兩人差點兒沒忍住在御學里打起來。    這友情著實令人動容,亦如楊冬燕和徐阿玉的姐妹之情。    作者有話要說:  徐阿玉就是安平王府的徐老太君,就是那個立志不能比楊冬燕早死的老太太。    #今天也是為神仙友情流淚的一天#    第144章    這件事情吧, 很難說清楚到底是誰坑了誰。    畢竟,劉侾考上了舉人是事實,三皇子夸贊了他幾句也是合情合理的, 可誰知道圣上的好奇心會那么盛呢?正常人聽了這種商業互吹,不就當是風過耳一般, 聽過就算了嗎?為什么非要刨根究底呢?哪怕真的很想知道真相, 那知道了不就好了?干嘛非要追究一同上學的兩個人成績不同呢?    人跟人本來就是不一樣的,同個屋檐下吃同一鍋飯長大的嫡親兄弟都不一定是相似的,怎么就非要奢望三皇子跟劉侾一起用功上進呢?    真要說起來的話,三皇子才是最想不開的那個。    他是皇子??!    這得是攢了幾輩子的運氣,這輩子才能托生到皇后肚子里?而且他運氣最好的是,前頭還有個嫡親哥哥,等于說他就是篤定的閑散王爺,一輩子錦衣玉食。都這樣了,他干嘛非要想不開上進呢?    劉侾?劉侾!    那廝就是個禍害!要知道,永平王府也不是沒有其他人科舉, 就不說上輩兒人的事情了, 單說劉侾的嫡親哥哥劉仁, 那不就是上上屆的二榜進士?人家考上二榜進士都沒搞出事兒了,怎么輪到劉侾那廝了, 就坑了別人呢?    想不通, 怎么都想不通,畢竟三皇子本來也不怎么聰明。    萬幸的是, 他倆就算互相用眼神廝殺,但最起碼還是繃住了沒直接打起來。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是……    小皇孫看著呢?。?!    因為太子前幾個生的都是閨女,倒也有兒子了, 卻是去年才出生的,大概也就跟老魏家的饅頭差不多大小。其他幾位皇子的情況也類似,要么就是還沒成親生子,要么就是兒子還太小了?,F如今,到年歲上御學的人里頭,只有一位皇孫。    三皇子不要面子的?他在圣上跟前倒是的確沒啥臉面可言,可在親兒子跟前,他多少還是會保持一下形象的。    于是,他強行忍住了。    那劉侾也不甘示弱的……憋住了。    窩頭要比他們略晚一些過來,看到的就是斗雞一般的倆人。這真沒夸張,因為這倆都是漲紅了臉,一副氣鼓鼓的模樣。    稍稍一想,窩頭大概就能猜到發生了什么事兒。    畢竟,就算他本人極愛鉆研學問,也知道這世上有很多人不愛念書。很顯然,三皇子和劉侾都屬于后者。    不過沒關系,誰說的不愛念書就不能念書了?那尋常百姓還不愿意外出做工掙錢呢,不一樣每天都要去?莊稼漢子還不愛種地呢,他們還能躺在家里?還有那些伺候主子的下人們,誰也不是天生賤骨頭,還能喜歡伺候人不成?那他們說啥了?    人生就是這樣的,一生中絕大多數的時間里都在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    淡定點兒,這有啥呢?    窩頭很快就說服了自己,并打算等晌午休息時,就拿這些話去安慰兩個倒霉蛋兒。    其實,這種安慰倒不如沒有。    御學最可怕的就是,休息的時間特別少。當然,如果真的有需要上茅房的,還是可以短暫離開的,到底這里是學堂而不是牢房。但真正可以閑下來喝杯茶吃塊點心的時間,唯獨只有晌午之后。    對了,宮里至今沿用的都是兩餐制度,具體來說是兩餐兩點,晌午那頓是沒有熱騰騰飯菜的。說白了,三餐制是建立在需要干重體力活的前提下,皇子皇孫們……    咳咳,你們懂得。    等好不容易將一上午的課程捱過去之后,三皇子和劉侾終于等來了窩頭的勸解。    真·不如不勸。    問題是,盡管他們真正上課的時候是各自分開的,但休息時間……別人也就罷了,小皇孫是倒騰著小短腿就蹭到了三皇子身邊。    當著兒子的面,三皇子接受了窩頭的安慰。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你說沒錯,很有道理?!比首硬铧c兒沒忍住眼淚奪眶而出,道理誰不懂啊,但他到底為啥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魏窩頭你沒有心!    劉侾比三皇子心態稍微要好一些,主要是他知道這件事情更早,況且在這之前確實也是他跑去在圣上面前叨逼叨逼,直接導致了三皇子被迫三進宮的局面。    差不多就是,看到有人比自己更慘心里就舒坦了。    “三皇子殿下您也不必這般傷感,非要說的話,魏大人才是委屈了?!?/br>    “他有什么委屈?”三皇子震驚的看向劉侾,一臉“你丫的讀書讀傻了”的表情。    劉侾滿臉正義的道:“你不懂!你根本就不明白!原本,圣上有意調魏大人去國子監任職的,從御學到國子監,怎么說也能升個半品一階的。結果呢?就因為咱們倆,魏大人不得不繼續留在御學里!”    這話……似乎有點兒道理。    其實,御學和國子監盡管都為學堂,但兩者本質上還是有著極大區別的。    御學是只有皇子皇孫才能上的,勛貴之家的子嗣除非是跑來當皇子伴讀,不然是進不了御學的。當然,劉侾那個是特例,不能當尋常例子來看。    而國子監就不同了,盡管里頭也有萌祖蔭入學的,但更多的卻是由各地省學、府學推薦上來的。等于說,國子監整體情況還是積極向上的,哪怕是萌祖蔭入學的也不敢搞事兒,風氣還是很不錯的。    單從教學方面來看,似乎是國子監更勝一籌,但問題是御學的學生特殊呢。    也因此,一旦有從御學往國子監調撥人員的,默認都會升個一級半級的。這就好比人家京官當得好好的,突然要將人調去外放授官了,那還不得補償一二?    道理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窩頭是實實在在的被耽誤了。    然而,窩頭毫不在意的擺擺手:“我無妨的,大不了再在御學里留個三四年。等再下一屆的殿試結束了,自然會調職的。運氣好的話,還能去試試看翰林院的館考,萬一撞大運考過了呢?”    翰林院才是窩頭的最終目標,至于到底是待在御學還是國子監,他其實一點兒也不在乎。    他是不在乎的,但三皇子和劉侾……    關鍵你品品窩頭方才那個話??!    什么叫做再在御學里留個三四年???    “大、大哥??!”劉侾都打算給他跪下了,“大哥您再留個三四年是沒啥問題的,您也考慮考慮咱們??!”    不想,三皇子把眼一瞪,十分嫌棄的懟道:“誰???誰跟你是咱們??!我不認識你!”    “那殿下是想長長久久的待在御學里念書?”劉侾服氣了,這朋友之間的賬不能等私底下慢慢算嗎?懟我對你有什么好處??!    三皇子沉默了。    眼見那廝閉嘴了,劉侾又問窩頭:“三四年啊,我會沒命的??!”    窩頭很是不可思議的看著他,上上下下認真的打量了好久才道:“以你目前的學識,是通不過會試的。不用拿我當標準,先不說我那屆的情況特殊,單你如今的學識,是肯定比不過我當時的?!?/br>    “誰要比了?……不是,大哥??!我沒說我要通過會試??!考上舉人就可以了,能夠謀個缺了,我還特地去打聽過了。禮部下屬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下設筆帖式若干人、經承若干人。我覺得我做得來,起碼也能混個經承當當!”    劉侾的這一番心里話著實令三皇子肅然起敬。    三皇子啊,他萬萬沒想到小伙伴居然還能有這般大志向。    禮部,作為三省六部中最清閑的那個部門,精膳清吏司又是其下屬排名最末的。所謂的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直接翻譯就是,筵饗是酒席,廩餼是給國子監監生們的糧食和錢財補貼,另外牲牢就是家禽家畜。    這玩意兒到底是干啥用的呢?差不多就相當于是一府之中專管后勤的部份,是真正的微末小官。    當然,假如是寒門出身的舉人,但凡能謀到缺就算是幸運的了,自然不會再挑剔什么??蓜P是一般人嗎?他不光是永平王府的嫡出小少爺,還是未來的駙馬爺。    ——是誰給你的錯覺,圣上會讓自己的女婿管理這些瑣事的???    劉侾是真沒想到這一層,他只是憑直覺給自己選了個清閑的官職。別看那位置仿佛是要做事的,但事實上肯定是有做事的小吏,但絕對不是他。到時候,他就可以每天一杯清茶的混日子了。    人干嘛非要上進呢?當一條咸魚不好嗎?    說真的,劉侾的這番話,不光是讓三皇子傻眼了,連帶窩頭都懵了半晌。    好在,窩頭也是見過世面的人,當下就伸手拍了拍劉侾的肩膀,安慰道:“別想了,圣上要你好好用功,明年的會試通不過,那就等三年后,不行就再等三年。永平王府也不需要你來養家糊口,你可以一直用功,想來最多等個三五十年,你一定能考上的!”    劉侾:……    他一時間弄不清楚這究竟是祝福還是詛咒。    當然是祝福!    等這天晚間,窩頭回到了自家后,就將白日里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楊冬燕。    楊冬燕聽完后,久久無法回神,她甚至不知道該心疼哪個。    就連今個兒賴在楊冬燕這邊不肯走的豬崽,聽了這些話后,小胖臉上都出現了呆滯的表情。    學渣才懂學渣,豬崽也是被迫上過學的人,稍稍回想一下就能完美的代入自己。而且,想也知道,御學那頭的難度要更要一些,畢竟當初她上女學的時候,文化課只占了極少的一部分,先生也只要求她們把常用字認全了,會算賬會管家,并不會逼著她們做文章。    哪怕如今,家里又再度請了先生來家,但事實上大家伙兒包括先生本人也是明白的。    老魏家三個姑娘,以及如今尚且年幼的倆男娃,明顯就是男娃更要緊一些。這跟地位無關,僅僅是因為朝廷只允許男子參加科舉。    也因此,先生目前對三個姑娘都是實行寬松的放養制度,不過想也知道,等餃子和饅頭再稍微大一些……    他們就涼了??!    看看自己,再想想御學那頭,豬崽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永平王府那個長得最好看的小少爺喲,他大概率是要被逼死了。    嘖嘖,棒!    別以為能理解學渣就會產生同情心,不可能的,豬崽只會幸災樂禍。    楊冬燕倒是不關心這個,她靜下心來思考了一陣,忽的抬頭對窩頭道:“這事兒不會影響你的前程吧?”    “不會,橫豎我尚未及冠,也沒辦法調我去任實缺。在御學多待三年跟去國子監待三年沒差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