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節
窩頭倒是沒刻意壓低聲音,他只道:“我奶不是那種會枉顧別人想法的人,我跟她說了別搞這些,她肯定不會請人做這些事兒的。再說了……” 他奶??! 他奶是誰??? 就算上輩子是個老王妃,也掩蓋不住通體的鄉土氣息。真要是楊冬燕干的,那絕對是土味慶功宴,像這樣充滿了磅礴大氣的盛大慶祝,一看就不是他奶的手筆。 沒那個品位??!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所以你不是相信你奶的人品,而是相信她的品位沒那么高??? 窩頭:………………………………………… 第114章 是楊冬燕干的嗎? 那肯定不是??! 不過, 卻也不是劉侾一個人干的,他是有同案犯的。更確切的說,他在意識到時間太過于緊急后, 為了避免到時候場面不夠盛大,就去找了他的胖友們。 可惜陶舉人什么都不知道, 他篤定這一定是魏家那老婆子的手筆。 之前錢財消耗, 背靠永平王府,連偌大的一個宅院都能白給,區區這些錢財又算得了什么呢? 因為是同考場的舉人實名舉報,尤其按照本朝律法規定,會試既是前一日入場后一日出場,那么在所有的考生出考場之前,仍然算是會試進行中。 誠然,陶舉人等人已經出了考場,可別忘了考生們是一排排出來的,他們早出來純粹是因為離大門近, 最后頭還有一些人呢! 這也是為什么陶舉人篤定這事兒跟窩頭脫不了關系的根本原因。 試想想, 若是別人所為, 或者干脆就像是其他考生想的那般,是朝廷給的福利。那為什么就不能等其他考生都出來后, 再大肆表演呢?陶舉人看得極為清楚, 就是他們這一排人出來后,舞龍舞獅隊才從天而降的。說得更明白一些, 那些表演者隱隱都是以他這個方向為主的,可他站的位置并不算是正中,那么是因為誰還不是明擺著的? 能考上舉人的,腦子一準兒好使, 但其他方面可就未必了。 片刻后,貢院這邊的兵差就將幾人帶走了。 主要是窩頭和陶舉人,閔舉人心下擔憂,又感覺這次自己大概率沒戲了,索性陪同一起前往。當然,在這之前,閔舉人也讓他的同伴去給魏家送口信。 當初一同結伴來南陵郡的這群人,其實已經分成兩撥了,一波是以閔舉人為主的,另一撥則是陶舉人及他的朋友。至于窩頭,他肯定是站在閔舉人這邊的,只是平常不怎么走動而已。 閔舉人的兩個朋友對視一眼,很快就做出了決定,轉身擠出人群,去對面街巷里找魏家人。 結果還沒等他們走遠,就被另外幾個同鄉攔住了。 便是陶舉人的那幾個朋友。 為首那人笑得滿臉苦澀:“朋友,看在是同鄉的份上,也幫咱們說說好話吧。這事兒真的跟咱們沒關系,我們這才出貢院呢,就聽到陶文他……唉,他實在是太沖動了?!?/br> “一人做事一人當,沒的他做錯事兒還牽累到朋友的。不過你也不必替他尋借口,擾亂考場會有什么后果,尋常百姓不知道,像咱們這樣的人還能不清楚?” 陶舉人的朋友很快就讓開了,一臉的灰敗,他很清楚,這次的梁子結大了。 這不是倆人意見不和,你住這家客棧,我就去住別家客棧,你在這個書院念書,我就去旁的書院進學。 小矛盾無所謂的,人跟人之間既有緣分的,也有氣場不和的。合不來就別勉強唄,莫說尚未通過會試,哪怕將來真的入朝為官了,最初也肯定是微末小官,多半都是放外任的。不說從此以后天南地北的無法碰面,就算將來偶然遇到了,當初的那些小矛盾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徹底消失不見的。 但舉報擾亂考場…… 基本上就兩個可能性,要么舉報成立,窩頭這次的會試白考了,榜上有名都會被除名。要么舉報失敗,惡意控告的陶舉人就會被除名。 和平的解決幾乎沒有的,會試本來就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像本屆還好,除了中途有人體力不支被抬出去的,旁的狀況都不曾發生過。但在往屆,偷摸著作弊的,要是個人就會被終身禁考,要是多人聯手,則是入刑,甚至有大型舞弊案的,主犯被滿門抄斬…… 這是科舉考試! 是關系到很多人一生命運的大事兒! 自然不可能讓某個人鬧著玩的,沒見永平王府的小少爺都安安分分的嗎? 甭管結局如何,這事兒都沒辦法善了了。 陶舉人的幾個朋友只希望這事兒千萬別連累到自己身上,誰知道那廝發的什么瘋,考都考完了,甭管中沒中,你折騰這些干什么呢? 最重要的是,老魏家啊,他們攀上了永平王府這棵大樹! 所以到底為什么呢? 為什么要那么想不開呢? 平白無故的結下這樣的梁子,對他有什么好處呢? 幾人看著閔舉人的兩個朋友穿過貢院前的空地,走向了那輛豪華馬車,不由得在心中對陶舉人進行了連番拷問,最重要的是,擾亂考場的罪名坐實以后,其實也就是除名,而這倆人考中的概率本來就是極低的。 說白了,這不是除名的問題,而是無故惹到了這么個仇家…… 另一邊,楊冬燕手捧著暖爐坐在馬車上,透過車窗往外頭看,倒是劉侾顛顛兒的搶了趕車人的座兒,翹著腳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 他們倒是看到了貢院門口發生的事兒,但因為距離太遠,看得也不是很真切,只倒是可能碰撞了一下,耽擱了會兒時間。 直到閔舉人的兩個朋友過來把事情一說…… 劉侾猛的就從馬車上一躍而下:“擾亂考場?小矮子那么有本事……我是說,太過分了!怎么會有這般黑心爛腸的東西呢?誣告舉人,他擔得起責任嗎?” 楊冬燕聽到了??! 她不光聽到了那兩位舉人幫著轉述的話,還聽到了劉侾前頭那半句話。 不過,考慮到收拾孫砸不急于一時,楊冬燕忍住了,她是瞥了劉侾一眼:“還愣著做什么?去打聽一下??!我記得你舅舅不是翰林院的?” “我爹也是翰林院的,老祖宗您忘了嗎?”劉侾不敢置信的看向楊冬燕,心說這就是傳說中的,該記的不記,不該記的倒是記了個一清二楚? 楊冬燕沉默了一瞬,然后拿眼刀子甩劉侾。 劉侾果斷認栽:“我過去瞧瞧情況?!?/br> 盡管他爹并他舅都在翰林院,但會試不是鄉試,就那倆的能耐,還不足以主持會試這般大的事兒。好在,劉侾還是找到了熟人,并成功的討到了一頓罵。 他外祖父??! 孟老太爺看著他外孫過來,那臉上的表情喲,本來因為會試結束而輕松的表情,一瞬間就黑如鍋底,兩眼直勾勾的看過去,假如說眼神能殺人,那么劉侾身上早就已經是千瘡百孔了。 一時間,劉侾恨上了那個搞事的傻子舉人。 他當然知道他外祖父一貫看自己不順眼,也不能這么說,其實就是那種迂腐的老頑固,自然跟他這個紈绔子弟不對付了。反正吧,劉侾打小就不愛往孟家跑,因為每次一去孟家,從他外祖父到他幾個舅舅,包括他的表哥們,都會一窩蜂的出來將他圍個團團轉,對他進行包括人身攻擊在內的嚴苛教誨。 所以,但凡有法子,他是絕對不會主動往孟家人跟前湊的。偏生,今個兒卻發生了意外情況。 但問題是,他能恨他外祖父嗎?那必然是不能的,那是他娘的親爹!再說了,是他自個兒跑來的,自投羅網??!還能怨他外祖父? 可他為什么要主動過來討罵呢?噢,他奶讓他過來的。但也不能怪他奶,甚至連那個小矮子都是無辜的。 所以,在劉侾的一番邏輯推論之下,他在心里將陶舉人罵了個狗血淋頭外加連番毒打出氣。 “外祖父……”劉侾很努力的擠出笑容來,無奈孟家給他造成了太多的心理陰影,他這個笑容簡直比哭還難看。 “你來這里做什么?你不是沒通過鄉試嗎?怎么?羨慕了眼紅了?這下知道平常沒好好進學的后果了吧?老夫以前是怎么教導你的?從你十歲起,我就教過你,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你聽了嗎?現在后悔了?晚了!” 劉侾:…… 我就是很后悔,我實在是太后悔了。 大概是因為劉侾面上那沉痛懊悔的表情太明顯了,孟老爺子很快就放過了他,問他到底有什么事兒。 然后,孟老爺子就知道了,他外孫還是那個混世魔王,一點兒長進都沒有。一怒之下,他一面吩咐身邊人去調查情況,一面對劉侾道:“左右你最近也沒什么事兒,不如來我府上小住幾日?!?/br> 晴天霹靂??! 這一刻,劉侾覺得魏小矮子都長得和藹可親了,畢竟魏小矮子不會罰他抄寫一百遍背誦兩百遍…… 等劉侾打聽清楚消息后,回馬車這邊時,所有人都看到他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 楊冬燕頓時被嚇到了:“這么嚴重嗎?啥意思???算了算了,我就知道你沒啥用,我找你大伯去!” 劉侾趕緊叫停:“不嚴重,這次會試的主考官是我外祖父,有他在,鐵定不會有什么事兒的,不過還是得按照程序問問清楚?!?/br> “那你為什么一副死人臉?”一聽說沒事兒,楊冬燕立馬開懟。 “因為那是我外祖父??!”劉侾一臉悲憤的道,“以前我不聽話,我娘就把我往外祖父家里一丟,我、我……” 一提起當年的慘狀,劉侾就悲從心中來。 那會兒,最疼愛他的老太君沒了,剛開始其實還好,因為永平王府要守孝的,哪怕身為孫兒只需要守孝一年,但因為父母等人都是要守足三年的,他也被拘在了府中。再說了,那會兒眾人都憐惜他失去了祖母,寵他還來不及,自不會對他做什么。 等三年孝期過去了,他也從個小毛孩子變成了大熊孩子,某次他娘要回娘家,索性將他一并帶走,結果離開時卻“忘了”將他一起帶回來。 那次,他在孟府住了足足一個月,深切的感受到了何為度日如年。 從那之后,他就對孟家產生了深深的恐懼,如避蛇蝎。 “老太太??!我為了您老人家可付出太大太大……” 楊冬燕不稀罕搭理他,就如同他不稀罕搭理劉修一般。盡管她同孟家不是那么熟悉,確切的說,當年給劉二老爺說親的時候,她是接觸過孟家的,但接觸的是前幾年剛過世的孟老太太,對他們家的男丁確實不大了解。 但那有什么要緊的?孟老爺子是劉侾的親外祖父,還能真的往死里逼他不成?無所謂的,她孫子多,送一個給孟家都不心疼。 她現在只關心她家那可憐的小窩窩頭。 當下,楊冬燕下了馬車,哪怕劉侾提醒她,就翰林院那幫人的磨嘰程度,今個兒傍晚前能把事情辦妥就算是快的了,劉侾讓她先回府歇著,回頭他把人送過去就成了。 楊冬燕才不聽。 “我就在這兒等著!” “那您倒是仍舊上馬車坐著唄,不然去茶館里歇會兒?上午是不可能結束的,回頭您慢慢用個午膳……” “窩頭還餓著呢!”楊冬燕心疼壞了,想想就知道了,窩頭都連續考了三場了,那絕對是精疲力盡的。本來想著,好不容易都考完了可以休息了,結果又攤上了這事兒。 又心疼又生氣! 劉侾勸了的,但沒用啊,他勸不動他家老祖宗。 沒奈何,他只能讓下人回王府去送消息,就說出了些意外情況,讓人去找找他哥如今在哪里,趕緊過來貢院這邊吧。 全程目睹這一幕的兩位舉人:…… 都在南陵郡待著,又跟窩頭的關系不算差,自然是聽說過關于老魏家的一些情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肯定是年前的那一場認干親事件,他們可以說是聽了不下二十個版本。 但沒有哪個版本涉及到劉侾的,更不會將這個南陵郡第一混世魔王跟眼前這個狗腿子聯系到一起。 兩位舉人此時的心情那叫一個跌宕起伏,這位可是王府的小少爺??!不過很快,他們就聽到了劉侾吩咐下人的話,頓時大驚,劉侾說的哥該不會是永平王世子吧? 那不然呢?